科学新初三试卷分析
科学第九册试卷分析1

科学第九册试卷分析(第一单元)目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如此。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应当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如此。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应当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认识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而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树立环境意识。
成功之处: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内容和知识点,知道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并且知道了生态系统中的某一环节被破坏了,生态系统这个整体就会受到威胁。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于实验题、简答题的大体情况不是很好,学生对于对比试验的条件控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因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对于实验操作的细节不能很好地把握。
简答题审题不清,食物链忘了在图中画出来。
分别写出动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准确地写出。
典型解剖: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和适宜的。
错误原因: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绿豆芽生长的条件区分不清。
2、食物链的书写错误原因:个别学生还写错,食物链中某个环节减少带来的后果还有学生分析不全面。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
4、.种子发芽时,先钻出种皮的是()。
错误原因:学生胚根和胚芽区分不清补救措施:1、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前布置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己动手收集资料,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实验发现、讨论、交流,积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中学习科学知识,品尝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2、课外作业设计注重形式多样,自由选择,实践性强,让作业成为乐趣。
3、鼓励学生多从生活应用中留心观察和思考,提炼出科学知识。
中考科学试卷分析总结

中考科学试卷分析总结关注课本注意试验今年中考的科学试卷在去年的根底上难度略有所降低,但总体保持稳定,题型、题量根本保持不变。
纵观全卷,没有消失偏题、怪题和过难题。
整卷源于课本,注意根底学问,但又不局限于根底学问的”简洁记忆;注意试验,但又不仅限于试验操作的单纯再现。
在考察根本概念和原理时,试题考察的不是简洁记忆,而是更注意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和综合力量。
在“了解”的根底上,能够将该学问点相关的学问或情景进展联想,或能解释有关的现象,利用该学问解决有关问题,也可以对该学问进展扩展。
在学问应用时可以与其他学问点进展综合。
重科学探究的力量试卷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力量的考核,不仅关注试验根本操作(如量筒等仪器的操作),更重视对试验思想、试验设计、现象分析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考核,如:常用电表量程选择、家庭电路故障推断、打气筒壁发热缘由分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试验时变量的掌握、植物向光性试验等。
科学探究在试卷中分值比重较大。
探究的问题群一方面来源于课本试验,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的学问,科学地分析原理、解释现象。
另一方面探究的问题群还更多地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践,要求考生将所学的科学学问应用其中。
例如: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自于课本试验;大门开闭状况指示电路的设计、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设计、自动恒温箱原理分析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全面考察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分析与运用的力量。
重思维的创新开放学生的创新表达在对新学问的汲取与理解力量和对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法两个方面。
如:人的身体体形与居住地纬度的关系、测定工业用过碳酸钠的纯度等,学问的背景材料看上去是新的,但学生可以依据已具备的科学方法与力量作出综合推断,进展重新组合。
试卷在课本试验的根底上还要求考生拓展思维,通过分析、比拟、归纳、演绎等方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如:利用红磷燃烧、硫燃烧、金属氧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不使用电力的四轮小车的改良方法,用不等臂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调查表的设计等。
2023科学中考卷解读评析

2023科学中考卷解读评析2023年科学中考卷是一份涵盖了多个学科知识点的考试卷,旨在评估学生在科学领域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这份试卷的解读评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考试的主要内容和考点,以及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的表现和问题。
在本次科学中考卷中,涉及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旨在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在物理学科中,考生需要了解能量、力和运动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化学学科中,考生需要熟悉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和化学键等内容。
在生物学科中,考生需要了解细胞、遗传和生态等基本概念。
通过选择题,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展示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运用能力。
解答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题目往往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解释。
例如,在物理学科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关于力的作用、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等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运用相关的公式和概念进行解答。
在化学学科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有关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性质等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推理。
在生物学科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有关遗传变异和生态平衡等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分析和解释进行解答。
通过对2023科学中考卷的解读和评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科学领域的表现和问题。
一方面,学生在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水平,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选择题。
另一方面,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仍有一定的欠缺。
一些解答题目需要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习,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此外,还可以组织科学实验和科学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023科学中考卷解读评析

2023年科学中考卷解读评析一、试卷结构分析本次科学中考卷的题型、分值分布和考试时间等方面都相对稳定,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应用题等题型,其中单项选择题占比较大,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同时,试卷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二、知识点覆盖范围本次科学中考卷的知识点覆盖范围较广,涉及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试卷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没有出现明显的知识盲区,而且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比较明显,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三、难度与区分度评价本次科学中考卷的难度适中,没有出现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情况。
同时,试卷的区分度也较高,能够将不同水平的考生进行区分,有利于选拔出真正具备科学素养和潜能的人才。
但是,也存在一些较难的题目,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题目设计创新性本次科学中考卷的题目设计比较新颖,没有出现过于陈旧的题目。
同时,试卷也注重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出现了一些涉及新技术、新应用和新领域的题目,能够引导考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
但是,也存在一些题目设计不够严谨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科学素养考察深度本次科学中考卷对考生的科学素养考察比较深入,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深入和抽象。
同时,试卷也注重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也存在一些题目过于理论化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际应用的考查。
六、实验操作技能检验本次科学中考卷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检验比较到位,涉及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的题目。
但是,也存在一些题目过于理论化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
七、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本次科学中考卷对考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要求较高,涉及了一些涉及数据分析和处理方面的题目。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的试卷分析

科学的试卷分析试卷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评价工具之一,通过试卷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而科学的试卷分析则是对试卷的内容、难度、结构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评估,以了解试卷的质量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科学的试卷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一、试卷内容分析试卷内容是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科学的试卷分析时,首先要对试卷的题目类型进行分析。
一般而言,科学试卷的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计算每种题型所占的比例,以评估试卷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其次,还应对试卷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科学试卷通常涉及多个知识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而不同知识点的权重和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试卷中每个知识点的覆盖程度和难度进行评估,可以判断试卷是否全面、公平地考察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试卷难度分析试卷的难度是指试题在学生群体中的普遍难易程度。
科学的试卷分析需要对试卷的整体难度进行评估,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考试情况来判断试卷的难度是否适当。
一般而言,试卷的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程度相适应,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
在进行试卷难度分析时,可以采用各种数学统计方法,如难度指数、区分度指数等。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可以更客观地评估试题的难度,并对试卷的整体难度进行综合分析。
三、试卷结构分析试卷结构是指试卷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合理布局。
科学的试卷分析需要对试卷的结构进行评估,以判断试卷所设立的顺序和比例是否合理。
一般而言,试卷的结构应该清晰、层次分明。
在进行试卷结构分析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各个部分之间的承接性和连贯性。
试卷的各个部分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和答题。
2. 不同题型的分布比例。
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比例应该合理,以凸显试卷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3. 难度的递进与变化。
试卷的难度应该沿着递进的方向进行,既能考察基础知识,也能检验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集合5篇

科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集合5篇第一篇: 科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一:错字层出,知识学了也白学在试卷中的填空题和默写题中,学生竟然默写了所有的单词,却被打成了零分。
为什么?因为每一句都至少有一个错别字,而且按照规定,一个字错了,整句的分数就没了。
其实不只是语文,其他科目对同样的错别字也是毫不留情。
比如地理系有错别字,就不给。
而且作文中的错别字也很严重。
二:答卷马虎,答案再好都枉然一是字迹潦草,让老师如看天书。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
第三,有些理科操作题,只写答案,没有步骤。
三:心理不稳,难易都丢分不少学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
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更是被困难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
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四:答非所问,哑巴吃黄连第一,考试马虎,不是不会做,而是对考试不认真,问牛答马,或者上面什么都做对了,下面却动了歪脑筋。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足导致的考题不清晰。
比如同样内容的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
结果很多考生一看到同样的内容,就抢着把平时做的原文写下来,但是没看到,换个方向提问。
五:投机取巧,反蚀一把米如语文考试中不少学生写作文时,会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或把一篇范文原文默写上,结果被打成零分。
这主要还是学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孰不知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第二篇: 科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一:错字层出,知识学了也白学在试卷中的填空和默写题中,学生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零分。
为什么?因为每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只是语文,其他科目对同样的错别字也是毫不留情。
比如地理系有错别字,就不给。
而且作文中的错别字也很严重。
二:答卷马虎,答案再好都枉然一是字迹潦草,让老师如看天书。
科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

科学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随着社会对科学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科学成为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的科学试卷经常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从而导致分数较低。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对科学试卷中失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首先,科学试卷中失分的一大原因是学生掌握的概念不够清晰。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电流、电压等容易让学生感到迷惑。
由于缺乏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回答试题时缺乏相关的知识,从而导致分数较低。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学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并逐步提升对概念的理解。
其次,科学试卷中失分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实际应用的能力。
大量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仅是入门的第一步,但若希望真正掌握科学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实践能力。
在面对实际应用问题时,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找到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模拟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缺乏对试卷中细节的关注,因此在填写过程中常有一些粗心大意的情况出现。
如未填涂答案或填错答案,这些简单的问题可能导致失分严重。
对于这种情况,学生需要保持专注和认真,仔细查看试卷,确保填写的答案准确无误,并注意标点符号和语法的正确使用。
另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影响试卷成绩。
尽管科学试卷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但语言表达能力难以避免。
如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佳,试卷中灵活性和细致性的表达含义将会不到位,导致试卷分数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科技文献、多训练口语和写作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和学生需要一同努力来加以改进。
教师应重视试卷分析的作用,积极了解学生在实际应用和概念理解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加以提醒。
同时,学生也需要认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多参加实际应用活动,掌握正确的科学教育方法。
科学试卷分析

科学试卷分析
整体情况分析:
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大题,份量适中,难易适当,紧扣新课程理念,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兴趣和信心。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答题情况分析:
1 选择题,学生完成较好。
2判断题失分较少,正确率高。
3连线题正确率高。
4简答题失分较多。
其原因是学生对风化的概念和造成风化的原因归纳总结时不够充分,要点不全面。
改进措施:
1 继续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 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
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
题型比较全面,整份试卷分为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科学实验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又考察基础,试题出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启航教育暑期培训阶段统考八升九科学入学测试分析表分析教师:龚华东试卷的基本结构及特点(一)试卷的基本结构:本试卷以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教材中所要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标准,并相应的添加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运用能力和关注生活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卷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深度,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并可以指导学生和教师在下一步的学习和教学中有侧重点的进行复习和巩固。
本试卷设置总分为160分,共分四大题,分别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广度,记忆能力,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计算能力。
卷面结构为:①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②简答题,每空1分,共36分;③实验探究题,共7分;④分析计算题,共27分。
满分160分。
(二)试题的特点:强调了对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并重的原则。
由于考察的是九上第一章的新课的内容,所以试卷的定位为注重基础,面向全体。
试题以基本题为主,重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没有片面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而主要考查学生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科学过程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理解的深度。
如化学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俗名、酸碱盐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等,知识的要求不高,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知识。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参加人数为15人,最高分132分,最低分为15分,平均分83.4分。
及格率为40%,优秀率为13.3%分数段96以下97-116 117-126 127以上学生人数9 3 1 2所占比例60% 20% 6.67% 13.3%三.试卷分析:题号内容(知识点)难度分布得分率(%)具体改进措施容易稍难较难1 物质的变化 3 100注意新的题型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 73.333333333加强单独的训练、记忆3 离子共存 3 46.666666667对沉淀的构成分解分析4 浓盐酸的性质 3 53.333333333自我记忆5 盐的判别 3 33.333333333记忆加强6 金属活动性顺序 3 80背诵7 盐酸的一些性质 3 46.666666667加强应用,先学一部分,分点学习8 金属和酸的反应 3 60用Mg Al Zn Fe推出性质9 如何判断酸 3 73.333333333自我加强10 实验操作 3 73.333333333讲解实验的安全,仪器的使用,物质的性质分析。
11 物质的酸碱性 3 80基本没问题12 水的酸碱性 3 60基本可以13 酸碱指示剂遇酸碱的颜色变化3 80基本可以14 酸与盐的反应 3 53.333333333抓住盐的性质讲解,举特例CaCO315 碱与盐的反应 3 73.333333333本质入手H+ + OH- = H2O16 金属和酸的反应 3 46.666666667上述第六点中加深讲解、利用图形分析17 PH的一些知识点 3 66.666666667注意细节的操作18 酸碱中和 3 86.666666667没问题19 氮肥等肥料的一些常识 3 66.666666667自我背诵N P K的用途20 物质的水溶性 3 46.666666667背诵十大沉淀21 复分解反应 3 53.333333333抓住条件:沉淀、气体、水用1和4,3和2组合22 铜离子的化学性质 3 73.333333333少数学生自我加强记忆和应用23 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别 3 86.666666667没问题24 元素化合价 3 73.333333333背诵口诀25 物质的化学性质 3 60举出常见的化学性质讲解26 碱在空气中变质 3 60知道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7 质量守恒定律 3 80没问题28 盐酸和硫酸的性质 3 73.333333333抓住酸根不同,从氯离子和硫酸根的特性讲解29 铜离子的性质 3 93.333333333很好30 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3 86.666666667很好31 浓硫酸的稀释 3 71.111111111注意安全,防止液体飞溅32 有关酸碱实验的意外的处理2 66.666666667还是实验安全,额外看看相关书33 铁锈与酸的反应 3 3 42.222222222分步考虑,先铁锈后铁本身反应34 简单的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3 0从金属活动和盐的可溶性讲解3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0主要是书写,运用转化规律36 物质的鉴别 2 1 15.555555556很难,分多次讲解效果较慢37 酸雨的PH和形成 3 40额外自我拓展38 物质的检验 2 23.333333333很综合,慢慢讲解并需要一定的功底39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 13.333333333从常见的规律去应用40 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之间的转换2 1 1 401和4,3和2组合41 盐和酸的反应 3 42.222222222举特例42 胃酸和治疗胃酸的物质之间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 43.333333333仅有一个,记忆,考虑不能有伤害人体43 鉴别二氧化碳 3 26.666666667氢氧化钙的变浑浊44 物质的鉴别 2 2 31.666666667很慢,综合慢慢讲解45 有关溶液溶质的计算 5 2 26.666666667用质量守恒讲解,知道溶液要减掉气体和沉淀46 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7 36.19047619从开始的物质和产物进行对比47钠的化合物与酸反应的计算8 3 21.333333333先找物质的转化,看中间变量求解四.后续措施及目标这次初三成绩非常不理想,大体先分两点分析:一、本人虽然按课时进行上课和讲解,但没有实质性的为学生考虑,这些学生总体底子偏差,所以应该考虑实际情况酌情的减慢速度,先追求质量后再看进程。
利用好下午的作业课进行必要的加班。
对自己的目标:认认真真的摸清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进步空间,单独进行学习目标的制定,并用相关人员负责检查、监督。
自己做好统筹和分析。
算出他们最大的交集进行上课,并逐一进行信心树立,让孩子暑期有快乐又有收获。
二、学生的课后巩固非常差,所学的知识点很容易就遗忘。
学生之间的比拼也很少,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得过且过,缺乏紧迫感。
对学生的目标: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多找他们谈心,扭转他们放弃的念头。
然后多抽查,多鼓励,多谈心,多表扬。
不做作业的学生会主动做作业。
不问问题的学生,能少量的提问。
上课不听的学生,鼓励他回答问题从而参与课堂教学。
从学生中立榜样,向其学习。
平时让好的学生进行带队学习,并有相应的抽查。
经过多种手段争取每位学生都有进步,平均分到96分,及格率到70%,优秀争取两名,最低分在六十分。
黄雪纯科学各年级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七上知识点达标等级掌握程度指导方案第一章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a A 基本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 B 基本可以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b C 回忆复习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b B 加强巩固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b C 回顾复习用电子停表测时间 a C 回顾复习根据探究问题和假设,分析、处理多种信息源获得事实与证据的能力c C 基本可以根据有效信息推断结论和评价的能力c C 基本可以第二章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 a A 基本可以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a B 回顾复习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a B 回顾复习说出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并能根据标准对代表动物进行分类a B 回顾复习说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a B 回顾复习说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及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a B 回顾复习区别人体口腔上皮、洋葱鳞茎表皮等动植物细胞(光学水平)b C 加强巩固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a A 基本可以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a B 回顾复习学会使用显微镜,能制作简单装片 c C 基本可以知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a B 回顾复习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b C加强理解,并学会探究题的解题方法知道植物五大基本组织 a C 平时多复习,和回顾加强区分植物体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a C 平时多复习,和回顾加强说出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a C 平时多复习,和回顾加强描述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a B 基本可以初步建立生物能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a A 基本可以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a A 基本可以第三章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a A 基本可以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知道我国的探月计划a A 基本可以会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a C 关注生活现象,从实际去考虑问题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a B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和名称a C 基本可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a A 基本可以第四章知道晶体熔化图像 b B 基本可以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a B 根据图像形象记忆理解知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知道冰的熔点为0℃a A 基本可以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a C 还需加强复习理解知道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a C 根据平时生活理解,加强记忆知道液体蒸发和沸腾时的特点,知道影响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a C 根据平时生活去理解,并记忆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说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a A 基本可以知道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 a C 从实际生活中去理解掌握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a B 基本可以,但还要加强应用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b C 基本可以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物态的变化 a B 基本可以加强理解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溶解情况 a B 基本可以,但还要加强应用知道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a B 基本可以会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b B 基本可以能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 A 基本可以能辨认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七下知识点达标等级掌握程度指导方案第一章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a A 基本可以知道声音在不同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a A 基本可以知道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a A 基本可以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a A 基本可以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的不同a A 基本可以能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a A 基本可以能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b C 平时多复习,和回顾加强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b C 回顾复习能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a B 基本可以概述光的反折射规律 a C 加强回顾复习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b C 加强巩固和理解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b C 结合实际生活去理解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并知道矫正方法a A 基本可以第二章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 a B 加强巩固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来识别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a B 加强巩固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及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a B 加强巩固知道速度的单位 a A 基本可以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 a A 基本可以能用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 b C 平时多复习,和回顾加强第二章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 A 基本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b C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力的单位 a A 基本可以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b B 基本可以知道力的三要素 a C 加强巩固和理解能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 c C 基本可以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a A 基本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 a A 基本可以会应用关系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b B 基本可以列举摩擦力的存在 a A 基本可以能针对具体例子说明摩擦的利与弊 b B 基本可以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b B 基本可以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 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并多做分析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b C 加强平时巩固,多做分析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释有关问题 b C 多做类似题目来加强第三章知道人的生命周期 a A 基本可以知道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a B 加强回顾复习了解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生理、心理变化b B 基本可以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健康 a A 基本可以知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 a C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人死亡的标志 a B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 a B 加强回顾复习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b C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a C 加强回顾复习果实、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a B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及营养繁殖在产生中的应用a C 加强巩固和理解第四章知道地球的自转的特征 a A 基本可以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a A 基本可以知道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a A 基本可以知道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地轴倾斜等特征a B 基本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a B 基本可以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a C 回顾复习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 a A 基本可以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a A 基本可以八上知识点达标等级掌握程度指导方案第一章知道地球上主要的水体及分类 a A 基本可以知道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b C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 b B 基本可以知道水的组成 b B 基本可以知道水的主要物理性质 b B 基本可以理解物质密度的含义 a C 回顾复习理解能用ρ=m/v进行简单计算 c C 基本可以知道密度单位的含义 c D 回顾复习能运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b B 基本可以知道压力的概念 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理解压强的定义 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并多做分析知道压强的单位 a B 回顾复习知道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a C 平时多复习,和回顾加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a C 加强巩固和理解,并多做分析知道液体对容器底、侧壁有压强 a C 加强巩固和理解定性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不要求进行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b D 结合实际生活去理解第一章知道浮力的含义 a A 基本可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a C 多做类似题目来加强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计算对象最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D 多做理解并加强练习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a C 加强巩固和理解知道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b C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a A 基本可以能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a B 回顾复习理解列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a A 基本可以知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a B 回顾复习能运用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a A 基本可以知道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a C 回顾复习理解知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a B 回顾理解并多做练习能用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计算a C 从练习中增加理解能按要求配制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a C 回顾复习理解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 a C 回顾复习知道常见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a A 基本可以知道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a C 回顾复习掌握粗盐的提纯 a C 回顾复习第二章知道大气层的分层 a C 回顾复习知道天气的概念 a A 基本可以知道一些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a C 回顾复习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值 a C 加强回顾复习能用大气压的有关知识解析一些自然现象b C 回顾复习知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a C 回顾复习并联系实际理解列举一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对天气、人体、沸点的影响a A 基本可以知道气候的概念 a A 基本可以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 a B 回顾复习理解比热的概念,理解陆地和海洋比热不同对气温的影响a C 回顾复习理解地形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a C 回顾复习理解第三章知道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a B 回顾复习理解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a A 基本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现象 a A 基本可以知道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a B 回顾复习并联系实际理解知道生长素与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关系a C 回顾理解并多做练习知道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缺乏症a C 回顾复习了解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a C 回顾复习知道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a C 复习理解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a C 回顾复习知道人体产热与散热的主要途径 a C 回顾复习知道中暑的预防方法 a C 回顾复习第四章第四章识别电路的主要元件和元件符号,知道电路中每个元件的作用a A 基本可以能绘制简单电路图(限于两个电阻的情况)a B 多做练习来掌握,并加强巩固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特点 a B 从练习中增加理解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识别和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a B 从练习中增加理解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a B 基本可以知道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a B 基本可以,但还要加强应用能正确使用电流表 b C 基本可以加强理解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a B 基本可以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单位 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并多做分析能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 b C 加强理解,并学会探究题的解题方法解释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流大小的原因b C 从练习中增加理解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a A 基本可以能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 c D 练习掌握知道电压的单位和概念 a A 基本可以能正确使用电压表 b C 从平时练习中去理解掌握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a C 平时多复习,和回顾加强能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限于两个电阻)b D 多做练习来掌握,并加强巩固能用伏安法测电阻 b D 多做理解并加强练习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应用(限于两个电阻)c D 多做练习来掌握,并加强巩固八上知识点达标等级掌握程度指导方案第一章体验建立模型、符号的思想 a A 基本可以知道分子的构成和模型 a C 回顾复习知道分子、原子微粒的大小数量级 a C 回顾复习理解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的同位素不作要求)a C 回顾复习理解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a C 加强回顾复习知道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a A 基本可以知道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a C 加强回顾复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区别单质和化合物b C 加强复习增加印象知道组成地球的主要元素和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a B 回顾复习理解会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元素周期表不作要求)a B 多做练习来掌握,并加强巩固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几种含义 a C 平时应多想,并多回忆知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a C 经常性记忆第一章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及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b C 基本可以知道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a C 多巩固练习能表示离子的符号 a C 巩固理解会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 A 基本可以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b D 多做练习来掌握,并加强巩固第二章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a B 基本可以知道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业 a A 基本可以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a D 巩固理解,并学会分析知道检测氧气的方法 a C 回顾复习,增强掌握知道氧化反应及常见类型(缓慢氧化、剧烈氧化)a C 回顾复习知道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如镁、铁、硫、碳、氢气等a C 回顾复习,增强掌握知道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 C 回顾复习并联系实际理解掌握灭火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b C 回顾复习知道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 a A 基本可以掌握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 b C 回顾复习,并加强记忆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主要步骤c D 回顾复习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a C 回顾复习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a C 加强理解能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析质量守恒定律c D 复习巩固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常见的现象b D联系实际生活的现象去理解,并多做练习巩固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a C 多联系习题来加强理解和掌握能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b D 加强练习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c D加强理解,并学会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应用第二章知道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a C 回顾复习并联系实际理解知道肺泡中的气体交换 a B 回顾复习理解通过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探究来了解呼吸作用的特点b D联系实际生活的现象去理解,并多做练习巩固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a C 记忆理解并加强巩固掌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b C 回顾复习并联系实际理解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c D 多做练习来掌握,并加强巩固通过也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b C 回顾复习,增强掌握掌握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b C 加强理解,联系实际现象记忆知道臭氧层的作用及保护臭氧层的措施a B 回顾复习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利弊 a A 基本可以知道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a A 基本可以知道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防治措施a A 基本可以知道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a A 基本可以知道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内容 a B 回顾复习第三章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a A 基本可以知道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及实验鉴定方法a C 加强巩固和理解,并多做分析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知道植物细胞失水、吸水的原理a C 巩固练习及理解知道植物体对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结构a B 加强巩固和理解知道蒸腾作用进行的部位和意义 a A 基本可以第四章知道磁极及其性质 a A 基本可以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a A 基本可以知道磁化的概念 a A 基本可以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a A 基本可以第四章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间的关系a A 基本可以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及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特性a C 加强复习增加印象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并能描述磁感线的形状a A 基本可以知道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a C 多联系习题来加强理解和掌握知道电磁铁的组成和特点及应用 a C 回顾复习理解知道测电笔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a B 基本可以知道保险丝的作用,会选用保险丝 a A 基本可以知道三孔插座、三角插头的连接和作用a A 基本可以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a A 基本可以备注:达标等级a为一般性了解;b为应达到掌握的知识;c为较难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