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镜头一般按照焦距大小分类:

鱼眼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

标准镜头:拍摄风景及人物都可以,介于广角与长焦之间

长焦镜头:拍摄远处人物特写及远处物体,如体育比赛

广角镜头:拍摄风景及大场面焦距无限远

鱼眼镜头:视角180度,畸变大,特殊用途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近距离拍摄如小蚂蚁等

超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月亮及星星

变焦镜头: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物体改变的镜头,可以拍出运动效果

1.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F5.6

适马 APO 50-150mm F2.8 EX DC HSM 镜头官方样张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3.广角镜头

以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为例,广角镜头通常是指镜头焦距约在17至35毫米之间的镜头。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点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快门速度:1/160秒光圈:F11

适马 12-24mm F4.5-5.6 EX DG ASP HSM 镜头官方样张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性:

1.视角范围大,可以涵盖大范围景物。所谓视角范围大,即在同一视点(与被摄物的距离保持不变)用广角、标准和远摄三种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取景,结果是前者要比后者在上下左右拍摄到更多的景物。当摄影者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若用50毫米标准镜头难以完整拍下的景物(如人物集体留影等),就可利用广角镜头视角范围大的特征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再有,如拍摄广阔的原野或城市高大的建筑等,用标准镜头也许只能拍到景物的一部分,无法表现出景物的宽阔或高大。而用广角镜头拍摄,就能有效地表现出大场面开阔的气势或建筑物高耸入云的雄伟。

2.焦距短,景深长。在拍摄广阔的大场面时,摄影者一般都依靠广角镜头焦距短,表现的景物景深长的特点,将从近到远的整个景物都纳入清晰表现的范围。此外,用广角镜头拍摄时,如果同时采用较小的光圈,则景物的景深就会变得更长。例如,摄影者用一个28毫米的广角镜头拍摄,焦点对在约3米左右的被摄体上,把光圈调到F8,那么从1米到无限远几乎都进入了景深范围。正是由于这种长景深的特点,广角镜头往往被摄影者当作一种机动性很强的快拍镜头使用,在某些场合,摄影者操纵广角镜头几乎不用对被摄物聚焦,就能极快地完成抓拍。

3.能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这是广角镜头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所谓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是指广角镜头能比其他镜头更加强调近大远小的对比度。也就是说,用广角镜头拍出来的照片,近的东西更大,远的东西更小,从而让人感到拉开了距离,在纵深方向上产生强烈的透视效果。特别是用焦距很短的超广角镜头拍摄,近大远小的效果尤为显著。

4.可夸张变形。一般来说,被摄体被夸张而发生变形是广角镜头使用上的大忌。实际上,被摄体被适当夸张、变形并非一定不可取。有经验的摄影师常常利用广角镜头将被摄体作适度的变形,把一些非常不起眼的,人们熟视无睹的景物拍得不同寻常。当然,用广角镜头进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一要根据题材的需要,二要少而精。不管题材是否需要,滥用广角镜头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一味从形式上追求怪诞离奇的效果是不足取的。

4. 鱼眼镜头

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约在6-16毫米之间的短焦距超广角摄影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

鱼眼镜头最大的作用是视角范围大,视角一般可达到220°或230°,这为近距离拍摄大范围景物创造了条件;鱼眼镜头在接近被摄物拍摄时能造成非常强烈的透视效果,强调被摄物近大远小的对比,使所摄画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鱼眼镜头具有相当长的景深,有利于表现照片的长景深效果。鱼眼镜头的

成像有两种,一种像其他镜头一样,成像充满画面;另一种成像为圆形。无论哪种成像,用鱼眼镜头所摄的像,变形相当厉害,透视汇聚感强烈。

图丽 10-17mm F3.5-4.5 AT-X 107 DX Fish Eye 镜头官方样张

鱼眼镜头的体积较大。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鱼眼镜头为例,当将这种鱼眼镜头安装在体积较小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机身上时,有一种“头(镜头)大身体(机身)小”的感觉,且由于鱼眼镜头重量不轻(如尼柯尔6毫米/F2.8手动对焦鱼眼镜头重达5200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装上鱼眼镜头后,照相机和镜头的整体重量增加,重心前移,摄影者持握照相机进行拍摄时要注意持稳照相机。如前所述,鱼眼镜头的前镜片直径大且向镜头前部抛出,故这种镜头无法像普通镜头那样安装滤光镜。鱼眼镜头通常采用内置滤光镜的方式,根据拍摄需要,由摄影者操纵镜头上的滤光镜转换环,使需要的滤光镜转换至镜头的摄影光路中。鱼眼镜头的前镜片是整个镜头中相当重要的镜片,由于它向镜头前部抛出,故摄影者在拍摄操作(尤其是凑近被摄物拍摄)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碰撞镜片。另外,有些老式的鱼眼镜头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连接时,镜头后部插入照相机机身较深,照相机的反光镜必须翻起锁定,照相机的五棱镜取景器将不能使用,需在照相机上设置附加的取景才能进行摄影。

5.微距镜头

微距摄影镜头是指无需安装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轨道皮腔等近摄附件就能用来微距或近距摄影的专用摄影镜头。

微距摄影镜头是以专门拍摄微小被摄物或翻拍小画面图片为目的的摄影镜头,这种镜头的分辨率相当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佳。微距摄影镜头在近摄时具有很不错的解像力,可在整个对焦范围内保持成像质量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一般的摄影镜头主要用于拍摄通常焦距内的景物,它不能直接用来近摄。利用一般摄影镜头近摄,是需要在镜头上加装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等近摄附件后方能进行,但一般摄影镜头加装了近摄镜、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等近摄附件后,就处于“近摄”状态,就无法迅速从“近摄”状态回到普通摄影状态,就是说,用一般摄影镜头加装近摄附件的办法,难以交替进行近距摄影和普通摄影。而微距摄影镜头则不同,它的近摄不依赖别的近摄附件,全部近摄操作都在镜头本身上进行,它可在近摄至无限远之间连接对焦,从而能从近摄状态迅速调整至普通摄影状态,这为摄影者交替进行近距摄影和普通摄影提供了方便。

快门速度:1/320秒光圈:F7.1

奥林巴斯 ZUIKO DIGITAL 35mm F3.5 Macro 镜头官方样张

微距摄影镜头一般有两种结构。一种微距摄影镜头采用内置伸缩镜筒的结构,另一种采用交换镜头内光学镜片组前后位置的结构。前者在普通摄影时,摄影者只要旋转镜头对焦环就能进行正常的对焦,如果想近摄,只要把已旋转至最近对焦处的对焦环继续旋转,就能把镜头的整个光学系统随同内置的镜筒同步前

移,从而使像距增大,达到近摄的目的;后者以变换镜头内光学镜片组前后位置来获得较高的影像放大率,从而达到近摄的目的。

常见的微距摄影镜头有尼柯尔Micro 55mm/F2.8手动对焦微距摄影镜头等。

6. 增距镜头

增距镜头又称望远转换镜或焦距增长器,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光学器件,由多片光学镜片组成,其作用是增长原有镜头的焦距。由于增距镜是一个呈凹透镜作用的光学系统,所以不能单独成像的,要与呈凸透镜作用的常规镜头一起使用才能得出清晰的物像。

增距镜的倍率有多种。常见的有2倍(俗称增倍镜)、1.7倍、1.4倍和1.6倍,也有少数是3倍的。镜片数一般为四至七片不等。增距镜一边是卡口,与镜头的卡口一样,用于连接到照相机机身上;另一边是卡环,与单反机机身上的卡环一样,用于连接镜头。使用时,先将单反机上的镜头卸下来,将增距镜接在机身上,然后再将镜头接在增距镜上,即增距镜在机身与镜头之间。

索尼 2X 增倍镜头

不同倍率的增距镜可以将原镜头的焦距扩展至不同的范围。如一只2倍的增距镜可将50mm的标准镜头变成100mm的中焦镜头;而 1.4倍的只能将它变成

70mm的镜头。但是增距镜只能用于50mm以上的镜头,如果与广角镜头合用时,可能会出现遮角现象。

接上增距镜后,原镜头上的一些参数是不会改变的,如最短聚焦距离。如果原镜头的最短聚焦距离为 0.5米,加上增距镜后仍是 0.5米,由于焦距增长,所以可以得到更大的影像。

. 变焦镜头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称为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佳能 EF 28-135mm f/3.5-5.6 IS USM 镜头

变焦镜头最大的特点,或者说它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它实现了镜头焦距可按摄影者意愿变换的功能。与固定焦距镜头不同,变焦距镜头并不是依靠快速更换镜头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而是通过推拉或旋转镜头的变焦环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在镜头变焦范围内,焦距可无级变换,即变焦范围内的任何焦距都能用来摄影,这就为实现构图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变焦距镜头自身的任何一级焦距与别的相同焦距的固定焦距镜头功能是一样的。但变焦距镜头不限制摄影者使用哪一级焦距,因而在使用操作上要便利灵活得多。它省却了外出拍摄时需携带和更换多只不同焦距镜头的麻烦。甚至在临按照相机快门前,摄影者还能通过变换镜头焦距对被摄体进行取舍,对画面进行剪裁,以期在拍摄前把画面构图安排得更为理想。

变焦距镜头变换焦距的快捷程度,是固定焦距镜头通过更换镜头变换焦距无法相比的。35毫米自动袖珍照相机或部分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变焦距镜头还采用了电动变焦模式,电动变焦不仅仅是省力和便捷,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均速变焦,这为摄影者通过焦距得细微变化剪裁画面、确定构图十分有利。变焦距镜头通过在照相机快门开启的瞬间变焦,还能进行“爆炸效果”。有的照相机还依靠自动控制变焦距镜头的焦距变换实现自动构图功能。最新颖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还设置了自动记忆镜头焦距的功能,这一功能可允许摄影者设定照相机记忆一种或数种使用频率较高的镜头焦距,随时能在将镜头焦距变换至先前记忆的焦距上来。

当然,相对固定焦距镜头而言,变焦距镜头的结构比较复杂,分量较重。非名牌的变焦距镜头,成像质量肯定逊于相应的固定焦距镜头。

8. 定焦镜头

顾名思义,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定焦镜头的设计相对变焦镜头而言要简单得多,但一般变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对成像会有所影响,而定焦镜头相对于变焦机器的最大好处就是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不少拥有定焦镜头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运动物体图像清晰而稳定,对焦非常准确,画面细腻,颗粒感非常轻微,测光也比较准确。

尼康尼克尔 Ai AF Nikkor 85mm F1.8D 镜头

9. 柔焦镜头

一种不依靠柔光镜或柔光纱等柔光附件的条件下,仅凭镜头自身所设的柔光功能排出的柔光效果的专用摄影镜头。

柔光摄影镜头最主要的特点是,在镜头的透视光路中,设置了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多孔金属片。被摄体光线进入镜头,通过金属片上的小孔就会产生扩散现象,这样,最终在胶片平面上的成像呈现为柔光的效果。柔光摄影镜头的柔光效果强弱控制有两种,一种是由摄影者通过调节镜头的光圈进行控制,当把镜头光圈调至最小档位,柔光效果可减至最弱,这时,摄影者可以把柔光镜头当作普通摄影镜头使用。另一种是柔光摄影镜头本身设有柔光效果控制功能,这种镜头上设有柔光调节装置,将柔光效果强弱分为多档,比如设有“无柔光效果”、“弱柔光效果”、“中柔光效果”和“强柔光效果”等多档供摄影者选择。

快门速度:1/15秒光圈:F3.5

佳能 EF 135mm f/2.8 柔焦镜头官方样张

柔光镜头在人像摄影领域的使用非常广泛,这种摄影镜头最主要的作用是,在聚焦准确的前提下,被摄体光线通过金属片上的小孔产生扩散现象,减弱摄影镜头对被摄物细部“锐利”的刻画性能,从而避免被摄物上细微的疵点被镜头清晰地记录下来,影响被摄物的整体美感。柔光摄影镜头的另一作用是,恰当的使用,可使被摄体形成一种具有朦胧意境的效果。

10.防抖镜头

为避免摄影者手持远摄镜头摄影时因难以持稳相机而影响画面成像质量而研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摄影镜头。

防抖镜头最主要的特点是,镜头上安装上了专用的减轻震动光学补偿装置,这种光学补偿装置由摆动陀螺仪和移动光学系统组成。被摄体光线轻过摄影镜头达到胶片表面成像时,因采用低速快门或镜头焦距远摄端时由摄影者手持照相机拍摄或别的原因造成相机和镜头的晃动,使被摄物光线在胶片表面的成像产生模糊现象。为防止或减弱这种现象发生而设计的减轻震动摄影镜头,能够消除因镜头晃动而引起的镜头光轴偏移,使到达胶片表面的被摄体光线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

防抖镜头的工作原理是:把因采用低速快门或镜头焦距远摄端时由手持相机引起的镜头光轴晃动分解为纵动(上下方向的晃动)和横动(左右方向的晃动),依靠镜头内设的摆动陀螺仪(即角速度传感器)检测镜头光轴晃动的偏差程度,检出数据被送到微电脑中作超高速的计算,计算结果又被传换为驱动信号,然后在消除晃动影响的方向上驱动由磁路板和磁石一体化结构的移动光学系统进行晃动补偿,最终达到防止或减弱震动影响的目的。减轻震动摄影镜头的晃动检出、电脑超高速计算和驱动移动光学系统进行晃动补偿的整个过程,在照相机快门打开、胶片进行曝光的过程中,以最短的间隔反复进行。

美术馆、博物馆、剧场、音乐厅等处一般禁止采用闪光灯摄影,这些场合一般也不便于使用三脚架,故在这种场合使用减轻震动摄影镜头进行手持照相机拍摄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此外,摄影者也可依靠减轻震动摄影镜头特有的功能进行较低快门速度的拍摄,用较低快门速度把被摄体拍成特殊的效果。在有的情况下,可不必为了避免震动而采用高速感光片,而仍然采用中等速度的感光片把被摄体拍成颗粒较为细微的效果。

以下这支为佳能IS防抖镜头:

佳能 EF 70-300mm f/4-5.6 IS USM 镜头

11.折返镜头

一般的摄影镜头,当光线通过镜头时,从第一组镜片进入,直接到达胶片。这类镜头如焦距达300mm-500mm甚至1000mm时体积会很大,重量也会增加数倍,使用起来会极不方便,而折反镜头利用光线折反得原理,使光线通过第一组镜片时,不是直接到达胶片,而是经过两次反射后才到达胶片。折反镜头最大限度得缩小了体积、重量,也降低了成本。

由于光学结构的特殊性,折返镜头不但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还没有恼人的色差现象,画质表现优良。不过出于对体积的妥协,折返式镜头只有一级光圈,即无法调整光圈的大小。这不但使得景深控制比较困难,而且对曝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需要以特定曝光时间进行拍摄时,便只能利用减光镜来控制曝光了。

目前市场上一般500mm折反镜头的光圈是F8,而肯高在2006年发布的500mm F6.3 DX镜头打破了这个标准的定律,也让不少喜欢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的用户翘首企盼。

肯高 500mm F6.3 DX 折返镜头

肯高 500mm F6.3 DX 折返镜头拍摄的照片

肯高 500mm F6.3 DX 折返镜头拍摄的照片

12.移轴镜头

移轴摄影镜头是一种能达到调整所摄影像透视关系或全区域聚焦目的的摄影镜头。

移轴摄影镜头最主要的特点是,可在相机机身和胶片平面位置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整个摄影镜头的主光轴平移、倾斜或旋转,以达到调整所摄影像透视关系或全区域聚焦的目的。移轴摄影镜头的基准清晰像场大得多,这是为了确保在摄影镜头光主轴平移、倾斜或旋转后仍能获得清晰的影像。移轴摄影镜头又被称为“TS”镜头(“TS”是英文“Tilt&Shift”的缩写,即“倾斜和移位”)、“斜拍镜头”、“移位镜头”等。

佳能 TS-E 24mm f/3.5L 移轴镜头

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用移轴摄影镜头后,使得这种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也具有了大型组合式照相机那种通过调整皮腔控制透视的功能,从而扩展了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使用范围,在专业摄影领域,移轴摄影镜头的作用相当大。移轴摄影镜头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纠正被摄物的透视变形;二是实现被摄体的全区域聚焦,使画面中近处和远处的被摄体都能结成清晰的影像。移轴摄影镜头在建筑摄影中的运用最多。拍摄建筑物的外形,多用广角焦距的摄影镜头拍摄,但由于广角镜头近大近小的透视效果,使拍摄出来的建筑物外形线条向上方汇聚,而利用移轴拍摄镜头拍摄建筑物外形,能依靠镜头的透视调整功能纠正这种线条汇聚现象,使画面中出现的建筑物没有通常的那种倾斜、甚至好像要倾倒的感觉,仍然表现得很垂直。移轴摄影镜头还常常被用来拍摄全区域聚焦得画面。商业摄影中的产品广告拍摄,常把这种镜头的平移和倾斜拍摄功能组合使用,在纠正被摄体透视变形的同时,获得一般摄影镜头难以达到的全区域聚焦的效果。

常见的移轴摄影镜头有尼柯尔28mm/F3.5手动对焦移轴镜头、尼柯尔

35mm/F2.8手动对焦移轴镜头、尼柯尔85mm/F2.8D手动对焦微距移轴镜头等。

快门速度:1.3秒光圈:F8

佳能 TS-E 24mm f/3.5L 移轴镜头官方样张

13.UV镜头

UV是英语单词Utlraviolet的缩写,意思是紫外线,因此UV镜头又叫做紫外线滤光镜,通常为无色透明的,不过有些因为加了增透膜的关系,在某些角度下观看会呈现紫色或紫红色。

在使用传统相机用胶片拍摄的时候,由于胶片的化学特性,其对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敏感,在紫外线强的地方,使用胶片拍摄来的照片普遍偏蓝、泛白,严重影响了照片品质。在镜头前加一块UV镜,可以有效过滤掉紫外线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到了数码时代,由于数码机的核心部件CCD不再像胶片那样对紫外线过于敏感,所以UV镜对紫外线的过滤功能被逐渐淡化,但因油污、手印、划伤对于镜头镀膜的损伤依然存在。此时的UV镜,更多地担当起了保护镜的角色。

UV镜适用于海边、山地、雪原和空旷地带等环境下的拍摄,能减弱因紫外线引起的蓝色调。同时对于数码相机来说,还可以排除紫外线对CCD的干扰,有助于提高清晰度和色彩还原的效果。

14.偏振镜头

偏振镜头又称偏光镜,分为圆偏(cpl)和线偏(pl)两种。

光线本身是一种电磁波,经反射和漫射之后,某个方向的振动会减弱,从而成为偏振光,因而,光滑物体表面的反光和天空的漫射光就是偏振光,而这些光线会影响摄影成像的清晰度。偏振镜可以选择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于是使用偏振镜可以减弱物体表面的反光,可以突出蓝天白云和压暗天空,在静物摄影和风光摄影中,偏振镜十分有用。。详见:偏振镜原理用途全面剖析,偏振镜的用途与使用技巧,线偏振镜(PL)和圆偏振镜(CPL)的原理与使用

15. 滤色镜头又称滤色片或滤镜。围绕光的波长对影调、色调进行调节的滤光器。通常是加在摄影光学镜头前方或后面用的有色滤色片。

滤色镜通常是由有色光学或有色化学胶膜制成。使用时将它装置在镜头前或镜头后,用它来调节景物的影调与反差,使镜头所摄取的景物的影调与人的眼睛所感受的程度相近似,也可以通过滤色镜来获得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滤色镜在摄影创作、印刷制版、彩色摄影及放大和各种科技摄影中被广泛利用。

滤色镜头

按制作材料上的区别来看,常见的滤色镜可分为色胶膜、玻璃夹膜和色玻璃三种:

色胶膜滤色片:色胶膜滤色片是一种特制的有色透明化学薄胶色膜。它的优点是透明度很高,颜色种类较多,制作成本较低,尺寸大小可根据需要随意剪裁。在电影摄影机、照相机和放大机中都有应用。但是它没有防污染的保护层,容易弄脏和损坏,遇到高温时色泽容易消褪,不宜长期使用。

玻璃夹膜滤色镜:玻璃夹膜滤色镜是由两片无色玻璃夹一层有色胶膜粘合而成。它的优点是透明度很高,用化学方法制成的色素等级较多,对各种色光具有较高的吸收和通过能力,便于擦拭和保存。在电影摄影、彩色放大机中广为采用,照相机使用这类滤色镜也不少。但是两片玻璃所夹的胶膜,如受潮或受震,容易使镜片开胶或变质;两片玻璃粘合起来厚度较大,如玻璃研磨不精良,还可能引起镜头的焦点发生变化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

色玻璃滤色镜:色玻璃滤色镜是选用质地优良的有色光学玻璃研磨制成。它的优点是透明度高,研磨厚度较薄,不会改变镜头的焦点,吸收和通过各种色光的能力较强,即使受潮受热,颜色照样保持不变。现代摄影中,普遍彩这种滤色镜。但是由于有色光学玻璃的颜色调制工艺方面的原因,它的各种色素等级不如色胶膜、玻璃夹膜滤色镜那么多。

以上三种滤色镜,最常见的是色玻璃滤色镜和玻璃夹膜滤色镜。此外,还有一种液滤色镜,是将有色液体注入透明器具里,色液的深浅浓淡可随时按照国际固定标准调制。把这种盛有色液的器具置于摄影机镜头前,达到调节被摄物色调的目的。这种色液滤色镜是专门供科学实验室内进行特殊摄影使用的。

各种滤色镜的不同颜色,是由各种不同的色素构成的。同一色素的密度不一样,所形成的同一颜色的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按色素的区别,常用的滤色镜可分为黄、黄绿、橙、红、绿、蓝多种。每种颜色的滤色镜,按色素密度的不同,又有深浅浓淡之别,通常用阿拉伯数字标定滤色镜的色素密度,这就是滤色镜的号数。

不同颜色的滤色镜对各种色光的通过率也不相同。同一种颜色的滤色镜,其颜色的浓淡程度不同,对色光吸收和通过程度也有区别,颜色深的吸收多通过少,颜色淡的吸收少通过多。按照滤色镜各色的色素密度可分为弱性、中性和强性三种:

弱性滤色镜:弱性滤色镜只能吸收紫外线和少量的蓝紫光线,其他色光能全部通过,吸收力小,通过率大。所拍摄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物体的色调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分色片和盲色片例外)。通常所用的0号微黄和1号淡黄滤色镜都属于弱性滤色镜,使用这种滤色镜,一般不会影响曝光量,大多在照度较弱或被摄物体运动较快时使用。

中性滤色镜:中性滤色镜能吸收大部分蓝紫光线,吸收力较大,通过率略小。所摄取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景物的色调相比较,显得自然适度,达到较理想的效果。通常2、3号黄色与1号橙色及黄绿和淡绿色滤色镜属于中性滤色镜,是摄影中常用的滤色镜。在拍摄风光、花卉、雪景、建筑物、室外人像和静物时,常常是离不了中性滤色镜的。

强性滤色镜:强性滤色镜能吸收全部蓝紫光线,只能通过所需要的部分色光,吸收力极大,通过率很小。所拍摄的照片的影调与被摄景物的色调比较,反差强烈,对景物颜色的调节超越了自然状态。通常2、3号橙色,4号黄色、深绿色和2号红色等浓颜色的滤色镜属于强性滤色镜。用它拍摄远景风光,能消除空气透视中的薄雾,使远景分外清晰。

中国大学分类新标准

中国大学分类研究最新进展我国学 2002-11-13 16:55:38 者提出新标准 我国1952年按照苏联的模式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后,建立了以专门学院为 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个体制下,全国大学实行按学科分类,除少数大学保留 若干个学科外,大部分大学都只有一个学科,全国大学分为文理(也称综合)、工 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种类型。 同时,在国家创新体制方面,实行教学科研分离。高等学校只从事教学;中国科学 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则专事科学研究。以当今的眼光看待当时的院系调 整和教学科研分离,显然有不合理的因素。因此,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学逐渐向 科学研究、综合性方向发展。今天,许多大学已经成为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综合型、 多科型大学。 可是,1952年确定的以学科为主线条的大学分类标准却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 严重滞后的分类标准已经难以真实地反映当前中国大学的属性。建立新的大学分类 标准已经提到日程,教育学者对此也已展开研究。 最新出版的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季刊)2002年第4期 刊登了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撰写的文章:《再探大学分类》。文章针 对1978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分类标准。 在新的分类标准中,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 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 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 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 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 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例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按科研规模,北大属于研究 型,故北京大学的类型是综合类研究型,简称综合研究型。再如:按各学科比例情 况,清华大学属于工学类,按科研规模,清华属于研究型,故清华大学的类型是工 学类研究型,简称工学研究型。 新的分类方法改变了过去单一模式的大学分类标准,从科研规模和学科比例两 方面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杂志(季刊)2002年第4期发表的《再探大学分类》全 文如下: 再探大学分类

(完整word版)分镜头脚本、镜头语言

分镜头脚本创作 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分镜头脚本的写作方法是从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创作中借鉴来的。一般按镜号、镜头运动、景别、时间长度、画面内容、广告词、音乐音响的顺序,分项填写。对有经验的导演,在写作时格式上也可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此。 分镜头脚本格式 片名: 镜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解说音乐音响特技长度(秒) 说明: 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 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 摄法: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 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 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 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 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特技:是后期制作时用软件加入的特技效果,像叠化、淡入淡出、划像、变色、快慢动作等等 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一、景别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表现远距离景物和人物,展示巨大空间的远景;表现事件全貌,能看清人的全部动作,以环境衬托人物的全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使观众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的活动和人物交流的中景;表现人物上半身,用以介绍

(完整版)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常见镜头分类及特点 镜头一般按照焦距大小分类: 鱼眼镜头;微距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 标准镜头:拍摄风景及人物都可以,介于广角与长焦之间 长焦镜头:拍摄远处人物特写及远处物体,如体育比赛 广角镜头:拍摄风景及大场面焦距无限远 鱼眼镜头:视角180度,畸变大,特殊用途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近距离拍摄如小蚂蚁等 超长焦镜头:可以拍摄月亮及星星 变焦镜头:焦距可以根据拍摄物体改变的镜头,可以拍出运动效果 1.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以适用于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交换镜头为例,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标准镜头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所以在实际的拍摄中,它的使用频率是较高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标准镜头的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故用标准镜头拍摄的画面效果又是十分普通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平淡”的,它很难获得广角镜头或远摄镜头那种渲染画面的戏剧性效果。因此,要用标准镜头拍出生动的画面来又是相当不容易的,即使是资深的摄影师也认为用好用活标准镜头并不容易。但是,标准镜头所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另外,摄影者往往容易忽略的是,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适马 30mm F1.4 EX DC HSM 镜头 2.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视角在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长焦距镜头又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mm-300mm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mm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角小,在底片上成像大。所以在同一距离上能拍出比标准镜头更大的影象。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比标准镜头小,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而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一般相距比较远,在人像的透视方面出现的变形较小,拍出的人像更生动,因此人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人像镜头。但长焦镜头的镜筒较长,重量重,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贵,而且其景深比较小,在实际使用中较难对准焦点,因此常用于专业摄影。 快门速度:1/500秒光圈:F5.6 适马 APO 50-150mm F2.8 EX DC HSM 镜头官方样张 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一般应使用高感光度及快速快门,如使用20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其快门速度应在1/250秒以上,以防止手持相机拍摄时照相机震动而造成影像虚糊。在一般情况下拍摄,为了保持照相机的稳定,最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无三脚架固定时,尽量寻找依靠物帮助稳定相机。

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精)

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1、镜头的分类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 球面镜头 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 非球面镜头 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 针孔镜头 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 鱼眼镜头 2/3" 17mm (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摄象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象机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象机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 iris)之分,配合摄象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象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象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C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L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L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 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换画面。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 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在1/3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mm。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远摄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现。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

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分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零售业态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原则和各种业态的结构特点。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零售业的企业和店铺。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零售业 retail industry 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为主,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2.2零售业态 retail formats 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3 零售业态分类原则 零售业态按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4 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零售业态。 4.1 有店铺零售 store-based retailing 是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4.1.1 食杂店 traditional grocery store 是以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 4.1.2 便利店 convenience store 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4.1.3 折扣店 discount store 是店铺装修简单,提供有限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的一种小型超市业态。拥有不到2000个品种,经营一定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 4.1.4 超市 supermarket 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 4.1.5 大型超市 hypermarket 实际营业面积6000M2以上,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可以分为以经营食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和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大型超市。 4.1.6 仓储会员店 warehouse club 以会员制为基础,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零售业态。 4.1.7 百货店 department store 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4.1.8 专业店 speciality store 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例如办公用品专业店(office supply)、玩具专业店(toy stores)、家电专业店(home appliance)、药品专业店(drug store)、服饰店(apparel shop)tffu. 4.1.9 专卖店 exclusive shop 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4.1.10 家居建材商店 home center 以专门销售建材、装饰、家居用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4.1.11 购物中心 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 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4.1.11.1 社区购物中心 community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5万m2以内的购物中心。 4.1.11.2 市区购物中心 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10万m2以内的购物中心。 4.1.11.3 城郊购物中心 super-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的,面积在10万m2以上的购物中心。

茶的种类及特点精选.

茶叶分类 茶叶品种繁多,其中中国最多。目前茶叶分类尚未有统一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提出的按制法和品质为基础,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等六大茶类。这种方法已被业界广泛应用。此外,结合茶叶的商品形态可把茶叶分成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七大茶类。 在国外,茶叶分类比较简单,欧洲把茶叶按商品特性分为红茶、乌龙茶、绿茶三大茶类。日本则按茶叶发酵程度不同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 茶。 黄茶特点 黄茶的初制与绿茶基本相似,但由于黄茶在干燥前后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使酯型儿茶素大量减少,导致黄茶香气变纯,滋味变醇。黄茶按鲜叶老嫩的不 同,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种。 黄芽茶可分为银针和黄芽两种,前者如君山银针,后者如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等。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君山。君山银针全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其外形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称“金镶玉”。内质香气清鲜,汤色浅黄,滋味甜爽,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继而徐徐下沉杯底,状如群笋出土,又似金枪直立,汤色茶影,交相辉映,极为美观。 黄小芽的鲜叶采摘标准是一芽一、二叶。有湖南的沩山毛尖和北港毛尖,湖北的远安鹿苑茶,浙江的平阳黄汤,皖西的黄小茶等。 黄小芽的鲜叶采摘标准是一芽三、四叶或一芽四、五叶。主要有安徽霍山黄大茶 和广东大叶青。 绿茶特点 绿茶初制过程是鲜叶先经过杀青,揉捻后炒干或烘干或晒干。在初制中,由于高温湿热作用,多酚类部分氧化、热解、聚合和转化后,水浸出物的总含量有所减少,多酚类约占15%,其含量的适当减少和转化,不但使绿茶呈“清汤绿叶”,还减少茶 汤的苦涩味,使之变为爽口。 绿茶根据杀青和干燥方法的不同,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蒸青绿茶。

12、照相机镜头的种类和用途

照相机镜头的种类和用途 ——摄影初学者数码摄影指南之十二 静观云涛撰文/摄影/制表 近几年,很多摄影爱好者选择了使用单反相机,主要是因为单反相机有利于摄影创作,而且一些入门级的单反相机价格已经低于好一点的袖珍 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的人物——英国曼彻斯特

相机。所以我们在讲镜头的时候,就主要讲独立镜头。消费类相机如:卡片机、袖珍机和高端镜身一体机的镜头大都是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比较小,我们不专门对它讲解。不过,我们这一讲对于消费类相机上的镜头,也是有一定指导作用的。 1、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等于底片对角线距离的镜头。但两者并不是完全相等,一般来说是个近似值。一般标准镜头的焦距和其底片规格如下表: 标准镜头的视角为53°左右,接近人眼睛的视角,用这种镜头拍出的照片,景物的透视效果接近人的视觉习惯,看起来比较正常,标准镜头的焦距与视角大小适中,适应性大,在摄影中

用的比较多。但标准镜头拍出的片子,没有压缩感,同时透视感很小,所以,震撼力较小。 尼康标准镜头 2、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的焦距长度比其对应的底片对角线短,对应135 相机(我们平时所用的单反数码相机和袖珍数码相机基本都是135类型的相机)来说,50mm以下的镜头就是广角镜头,如35mm、28mm、17mm等等,它们的视角一般在60°—100°,如果视角超过100°那就是超广角了。另外还有的镜头视角达到180,这种镜头叫做鱼眼镜头。

广角镜头造成了下部主体的变形与夸张 ——河北坝上七星湖 广角镜头的视角很宽,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拍摄拍摄物距小,而且被摄对象面积体积大的景物。如街道建筑摄影,室内摄影,因为距离近,也就是物距小,如用标准镜头至中长焦镜头拍摄,只能拍到拍摄对象的一部分局部景物,如用广角镜头,就可以把拍摄对象全部容纳到照片中去,如果是拍摄房间,用广角镜头拍出来看起来比实际的房间还要宽敞一些。

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 2009

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2009-02-06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校进行分类,从而既有利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的体系结构,又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大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中国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根据组织的基本职能与特征,高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高校一般可分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同类一流等院校。高校办学如何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分类是关键。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升格的高校越来越多,盲目追求高层次、追求“综合化”以及新一轮的办学“大而全”的浪潮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热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引导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准确和合理定位,切实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通过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高校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有效扭转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盲目升格、模式单一的不良局面;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上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既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有利于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原因所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教育国际化”等口号提得越来越响,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何谓一流的大学?在强调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如何看待大学的民族化与地方化?我国的大学改革能否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发展模式?如何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大学科学的治理结构,推动大学

监控摄像头镜头选择教程

监控摄像头镜头选择教程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景深分为前景深和后景深,后景深大于前景深。景深越深,那么离焦点远的景物也能够清晰,而景深浅,离焦点远的景物就模糊1/3" CCD镜头最远能看清多少米? 3.6MM、6MM、8MM、12MM、16MM、25MM乘上2.4就是最远多少米距离了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2mm,在1/3英寸C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mm。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 远摄镜头:视角20 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 镜头的种类

镜头的种类有许多种,每一种镜头都有其特点。根据功能与结构的不同,这些镜头的价格相差非常大,如电动变焦镜 头要比普通定焦镜头的价格高约10倍,因此,只有正确了解各种镜头的特性,才能更加灵活地选择镜头。 A、固定光圈定焦镜头 固定光圈定焦镜头是相对较为简单的一种镜头,该镜头上只有一个可手动调整的对焦调整环(环上标有若干距离参考值),左右旋转该环可使成在 CCD靶面上的像最为清晰,此时在监视器屏幕上得到图像也最为清晰。 由于是固定光圈镜头,因此在镜头上没有光圈调整环,也就是说该镜头的光圈是不可调整的,因而进入镜头的光通量是不能通过简单地改变镜头因素而改变,而只能通过改变被摄现场的光照度来调整,如增减被摄现场的照明灯光等。这种镜头一般应用于光照度比较均匀的场合,如室内全天以灯光照明为主的场合,在其他场合则需与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的CCD摄像机合用(当然,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CCD摄像机均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通过电子快门的调整来模拟光通量的改变。 B、手动光圈定焦镜头 手动光圈定焦镜头比固定光圈定焦镜头增加了光圈调整环,其光圈调整范围一般可从F1. 2或F1. 4到全关闭,能很方便地适应被摄现场的光照度,然而由于光圈的调整是通过手动人为地进行的,一旦摄像机安装完毕,位置固定下来,再频繁地调整光圈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这种镜头一般也是应用于光照度比较均匀的场合,而在其他场合则也需与带有自动电子快门功能的CCD摄像机合用,如早晚与中午、晴天与阴天等光照度变化比较大的场合,通过电子快门的调整来模拟光通量的改变。 C、自动光圈定焦镜头 自动光圈定焦镜头在结构上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它相当于在手动光圈定焦镜头的光圈调整环上增加一个由齿轮啮合传动的微型电动机,并从其驱动电路上引出3芯或4芯线传送给自动光圈镜头,至使镜头内的微型电动机相应做正向或反向转动,从而高速光圈的大小。自动光圈镜头又分为含放大器(视频驱动型)与不含放大器(直流驱动型)两种规格。 D、手动变焦镜头 顾名思义,手动变焦镜头的焦距是可变的,它有一个焦距调整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镜头的焦距,其变比一般为2~3倍,焦距一般在3. 6~8 mm。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手动调节镜头的变焦环,可以方便地选择监视现场的视场角,如:可选择对整个房间的监视或是选择对房间内某个局部区域的监视。当对于监视现场的环境情况不十分了解时,采用这种镜头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了。 对于大多数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来说,当摄像机安装位置固定下来后,再频繁地手动变焦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工程完工后,手动变焦镜头的焦距一般很少再去调整,而仅仅起到定焦镜头的作用。因而手动变焦镜头一般用在要求较为严格而用定焦镜头又不易满足要求的场合。但这种镜头却受到工程人员的青睐,因为在施工调试过程中使用这种镜头,通过在一定范围的焦距调节,一般总可以找到一个可使用户满意的观测范围(不用反复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这一点在外地施工中尤为显得方便。 E、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 此种镜头与前述的自动光圈定焦镜头相比另外增加了两个微型电动机,其中一个电动机与镜头的变焦环啮合,当其受控而转动时可改变镜头的焦距(Zoom);另一个电动机与镜头的对焦环啮合,当其受控而转动时可完成镜头的对焦(Focus)。由于该镜头增加了两个可遥控调整的功能,因而此种镜头也称作电动两可变镜头。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镜头一般引出两组多芯线,其中一组为自动光圈控制线,其原理和接法与前述的自动光圈定焦镜头的控制线完全相同;另一组为控制镜头变焦及对焦的控制线,一般与云台镜头控制器及解码器相连。当操作远程控制室内云台镜头控制器及解码器的变焦或对焦按钮时,将会在此变焦或对焦的控制线上施加一个或正或负的直流电压,该电压加在相应的微型电动机上,使镜头完成变焦及对焦调整功能。 镜头的选择和主要参数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势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 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 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一、镜头的分类 所有的摄象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象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 C 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象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 S安装座摄象机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象机镜头规格分类 摄像机镜头规格应视摄象机的C C 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 *摄像机的C C D靶面大小为1/2英寸时,镜头应选1/2英寸。 *摄像机的C 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 *摄像机的C C 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 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机C C 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 镜头有手动光圈(manual iris)和自动光圈(autoiris)之分,配合摄像机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机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像机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D C输入型。 自动光圈镜头上的A L C(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一般而言,A L C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 L C来变换画面。 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 F=f(焦距)/D(镜头实际有效口径), F值越小,则光圈越大。 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 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 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 标准镜头:视角3 0度左右,在1/2英寸CCD摄象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1 2 mm,在1/3英寸C CD摄像机中,标准镜头焦距定为8 mm。 广角镜头:视角9 0度以上,焦距可小于几毫米,可提供较宽广的视景。 远摄镜头:视角2 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米甚至几十米,此镜头可在远距离情况下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但使观察范围变小。 变倍镜头(zoom lens):也称为伸缩镜头,有手动变倍镜头和电动变倍镜头两类。 可变焦点镜头(vari—focus lens):它介于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之间,焦距连续可变,即可将远距离物体放大,同时又可提供一个宽广视景,使监视范围增加。变焦镜头可通过设置 自动聚焦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两个位置,但是从最小焦距到最大焦距之间的聚焦,则需通过手动聚焦实现。 针孔镜头:镜头直径几毫米,可隐蔽安装。 (5)从镜头焦距上分 短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宽,可提供一个较宽广的视野。 中焦距镜头:标准镜头,焦距的长度视C C D的尺寸而定。 长焦距镜头:因入射角较狭窄,故仅能提供狭窄视景,适用于长距离监视。 变焦距镜头:通常为电动式,可作广角、标准或远望等镜头使用。 二、选择镜头的技术依据 (1)镜头的成像尺寸 应与摄像机C C D靶面尺寸相一致,如前所述,有1英寸、2/3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1/5英寸等规格。

世界一流大学基本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及其基本特征综述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国家教育和高校战略的重要参考,本文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学建设的战略为例,就国内外大学分类和办学定位,一流大学的界定进行探讨。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基本特征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以中央政府的名义郑重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一著名讲话被称为“科教兴国的动员令”。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指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然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核心目标,指引着中国高等教育奋力前行。 一、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江泽民同志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定论不一,主要是指在本国文化教育实力浑厚、拥有极大的世界声誉和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大学。 (一)一流大学的历史沿革 有人把把世界著名大学的传承线索简要图示如下: 巴黎大学(1150) 牛津大学(1168) 剑桥大学(1209) 哈佛大学(1636) 耶鲁大学(1701) 柏林大学(1810)霍普金斯大学等(1876) 世界著名大学的传承线索图 巴黎大学系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以研究神学著称。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15年正式称大学,1231 年罗马教皇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该校分文、法、医、神学四科,后来发展为西欧各大学“典范”,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 英国大学出现比法国巴黎大学约晚20年。1167 年,英王亨利二世和法国不和,下令招回在巴黎大学的全部学者。以巴黎大学为榜样成立牛津大学。1209年,部分牛津学者组建了剑桥大学。 美国的哈佛大学仿效剑桥大学,创建于1636年。1701年,建立耶鲁大学。 柏林大学重视大学的宁静和自由,把学术自由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由大学自行决定学术研究领域的事务,鼓励师生自由地探索真理;强调大学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双重功能,大学不仅是教学的机构而且还是科学研究的机构,是产生知识、发现知识的机构,大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新知识的创造者。从l9世纪中期开始,柏林大学教学理念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地,于1876年建立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就是效仿柏林大学创办的。美

机器视觉之工业镜头的概念及分类

工业镜头的概念及分类 工业镜头的概念及分类 工业镜头一般称为摄像镜头或摄影镜头,简称镜头,其功能就是光学成像。镜头是机器视觉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对成像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对成像质量的几个最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包括:分辨率、对比度、景深及各种像差。镜头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质量差异也非常大,但一般用户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往往对镜头的选择重视不够,导致不能得到理想的图像,甚至导致系统开发失败。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种常见镜头的分类及主要参数介绍,总结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读者掌握机器视觉系统中镜头的选用技巧。 根据有效像场的大小划分 把摄影镜头安装在一很大的伸缩暗箱前端,并在该暗箱后端安装一块很大的磨砂玻璃。当将镜头光圈开至最大,并对准无限远景物调焦时,在磨砂玻璃上呈现出的影像均位于一圆形面积内,而圆形外则漆黑,无影像。此有影像的圆形面积称为该镜头的最大像场。在这个最大像场范围的中心部位,有一能使无限远处的景物结成清晰影像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清晰像场。照相机或摄影机的靶面一般都位于清晰像场之内,这一限定范围称为有效像场。由于视觉系统中所用的摄像机的靶面尺寸有各种型号,所以在选择镜头时一定要注意镜头的有效像场应该大于或等于摄像机的靶面尺寸,否则成像的边角部分会模糊甚至没有影像。 根据焦距分类 根据焦距能否调节,可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大类。依据焦距的长短,定焦距镜头又可分为鱼眼镜头、短焦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四大类。需要注意的是焦距的长短划分并不是以焦距的绝对值为首要标准,而是以像角的大小为主要区分依据,所以当靶面的大小不等时,其标准镜头的焦距大小也不同。变焦镜头上都有变焦环,调节该环可以使镜头的焦距值在预定范围内灵活改变。变焦距镜头最长焦距值和最短焦距值的比值称为该镜头的变焦倍率。变焦镜头有可分为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大类。 变焦镜头由于具有可连续改变焦距值的特点,在需要经常改变摄影视场的情况下非常方便使用,所以在摄影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变焦距镜头的透镜片数多、结构复杂,所以最大相对孔径不能做得太大,致使图像亮度较低、图像质量变差,同时在设计中也很难针对各种焦距、各种调焦距离做像差校正,所以其成像质量无法和同档次的定焦距镜头相比。 实际中常用的镜头的焦距是从4毫米到300毫米的范围内有很多的等级,如何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是在机器视觉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光学镜头的成像规律可以根据两个基本成像公式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来推导,对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常见设计模型,我们一般是根据成像的放大率和物距这两个条件来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的,在此给出一组实用的计算公式: 放大率:m=h’/h=L’/L 物距:L = f(1+1/m) 像距:L’= f(1+m) 焦距:f = L/(1+1/m) 物高:h = h’/m = h’(L-f)/f 像高:h’ = mh = h(L’-f)/f 特殊用途的镜头

光学镜头的选择及主要参数

光学镜头的选择及主要参数 发布者:pomeas浏览次数:EE] 13 摄像头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头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头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头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 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 (1)以镜头安装分类 所有的摄像头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像头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 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 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 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像头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

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 CS安装座摄像头上时,则需要使用镜头转换器 (2)以摄像头镜头规格分类 摄像头镜头规格应视摄像头的 CCD尺寸而定,两者应相对应。即摄像头的CCD靶面大小为1/2英寸 时,镜头应选1/2英寸。摄像头的CCD靶面大小为1/3英寸时,镜头应选1/3英寸。摄像头的CCD靶面大小为1/4英寸时,镜头应选1/4英寸。如果镜头尺寸与摄像头 CCD靶面尺寸不一致时,观察角度将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发生画面在焦点以外等问题。 (3)以镜头光圈分类 镜头有手动光圈( manual iris )和自动光圈( auto iris )之分,配合摄像头使用,手动光圈镜头适合于亮度不变的应用场合,自动光圈镜头因亮度变更时其光圈亦作自动调整,故适用亮度变化的场合。 自动光圈镜头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视频信号及电源从摄像头输送到透镜来控制镜头上的光圈,称为视频输入型,另一类则利用摄像头上的直流电压来直接控制光圈,称为 DC 输入型。自动光圈镜头上的 ALC (自动镜头控制)调整用于设定测光系统,可以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也可以画面中最亮部分(峰值)来设定基准信号强度,供给自动光圈调整使用。 一般而言, ALC 已在出厂时经过设定,可不作调整,但是对于拍摄景物中包含有一个亮度极高的目标 时,明亮目标物之影像可能会造成 "白电平削波”现象,而使得全部屏幕变成白色,此时可以调节ALC来变 换画面。 另外,自动光圈镜头装有光圈环,转动光圈环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通量即光圈,一 般用F表示,其取值为镜头焦距与镜头通光口径之比,即:F= f (焦距)/D (镜头实际有效口径),F值 越小,则光圈越大。 采用自动光圈镜头,对于下列应用情况是理想的选择,它们是:在诸如太阳光直射等非常亮的情况下,用自动光圈镜头可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要求在整个视野有良好的聚焦时,用自动光圈镜头有比固定光圈镜头更大的景深。要求在亮光上因光信号导致的模糊最小时,应使用自动光圈镜头。 (4)以镜头的视场大小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中国零售业态按零售店的结构特点分类,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和目标顾客等结构特点,分为百货店、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九种零售业态。 1.百货店业态结构特点 (1)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2)商品结构为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以经营男、女、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 (3)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有导购、餐饮、娱乐场所等服务项目和设施,服务功能齐全。 (4)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5)商圈范围大,一般以流动人口为主要销售对象。 (6)商店规模大,在5000平方米以上 (7)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8)目标顾客为中高档消费者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2.超级市场业态结构特点 (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在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2)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经营的商品应以肉类、禽蛋、水果、水产品、冷冻食品、副食调料、粮油及其制品、奶及奶制品、熟食品以及日用必需品为主。营业时间每天在11H左右,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有一定的停车场地。 (3)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4)商圈范围较窄,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 (5)商店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6)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 3.大型综合超市 (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和连锁经营方式 (2)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3)设有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目标顾客为购物频率高的居民。 (5)商圈范围较大。 (6)商店营业面积一般在2500平方米以上。 (7)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4.便利店业态结构特点 (1)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进口(或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 (2)商品结构特点明显,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 (3)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h以上,甚至24h,终年无休日。 (4)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所在地。 (5)商圈范围窄小,一般设定在居民徒步购物5-7min到达的范围内。 (6)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7)店堂明快、清洁、货架丰满。 (8)目标顾客主要为居民、单身者、年轻人。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