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学案1_中图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分布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2.掌握影响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培养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使用图解法,通过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3.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2.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如:为什么赤道地区气温高?为什么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教材内容包括气温的测量单位、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基本类型以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2.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解释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和降水的测量单位及换算;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3.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4.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知识;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2.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和案例分析;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4.确保教学设备和用品的正常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地理要素。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操练(10分钟)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知识。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优教学案(第1课时)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了解世界气温地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了解世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世界的气温1、气温是指的温度,它和是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这两个要素基本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2、我们学过中国的气温分布,知道气温的分布是分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而它们都是有规律的。
从时间分布来看: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最低出现在;一年中最高温出现在月,最低出现在月,所以我们往往用月代表夏季,用^ 月代表冬季。
从空间分布来看: 中国气温分布的最基本特征是从^ 向^ 气温逐渐降低。
所以从年平均气温来看,广州的气温要于哈尔滨。
3、为了让大家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课本共给了我们B、C、D三幅图。
它们都是等温线图。
图B是“世界1月平均分布图”,它应该代表是的北半球(季节)的气温分布(南半球呢?),图C是“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它应该代表的是北半球(季节)的气温分布(南半球呢?),图D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表示的是世界气温分布的总体态势。
(1)看图B分析,从图中可看出1月份平均气温超过20℃的地方主要在地区,而低于-10℃的地区主要在地区。
对比南北半球你会发现半球气温更低,低温的面积更大,是因为1月份北半球是(季节),而南半球是(季节)。
(2)看图C分析,从图中可看出7月份平均气温超过20℃的地区主要在地区,更偏向半球。
而低于-10℃的地区重要在地区,半球低温区域明显减少,是因为7月份北半球是(季节),而南半球是(季节)。
(3)再看图D我们会发现三幅图相似的是高温区大致都是在纬度地区,低温区大致都是在纬度地区。
在看看等温线数值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发现世界气温分布的第一条规律:全球气温是从纬度向纬度递减的,也就是纬度越高气温。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教案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内容】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世界的降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阅读世界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2)了解世界降水地区差异的原因;(3)学会分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读图分析、讨论探究,使学生能自主得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世界降水分布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世界降水分布图,把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相结合,正确对待降水分布不均的现象,树立全球变化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世界降水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绘图、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两幅图片(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提问: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明确:这说明世界降水也存在着地区差异。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的气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气候的另外一个要素:降水。
二、新课学习出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1)赤道地区年降水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学生回答)明确: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展示赤道地区降水丰富成因的动画。
明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地面大气受热上升,空气上升过程中,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开动脑筋:为何两极地区降水少?(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作用弱,气流以下沉为主,不易产生降水。
提问:(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比较,哪里降水多?(读图回答)明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拓展延伸:为什么在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赤道附近(南北纬5°以内)是赤道低压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湿热多雨。
在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压区,全年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干燥。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2. 掌握气温和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能够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导学内容:1. 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2. 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请同砚们观看一段关于气温和降水的视频,了解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
二、进修(30分钟)1. 请同砚们阅读《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相关资料,了解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
2. 请同砚们思考气温和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讨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3. 请同砚们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总结(10分钟)1. 请同砚们总结今天进修的内容,包括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请同砚们思考如何珍爱环境,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作业(5分钟)1.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小论文。
2. 请同砚们收集有关气候变化的新闻报道,分享给同砚们。
五、反馈(5分钟)请同砚们就今天进修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建议,老师进行总结和回答。
六、拓展(10分钟)请同砚们自主进修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探索更多关于气温和降水的信息,为未来的进修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分布情况,认识到气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培养环保认识,为未来的环境珍爱和气候变化应对做出贡献。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思考,为建设美丽故里尽力奋斗!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观察一下今天的天气,今天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吗?有没有下雨或者刮风呢?2. 大家知道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是如何变化的吗?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二、探究1. 请同砚们看一下《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这本书,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2. 请同砚们根据书中提供的数据,比较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找出规律并进行分析。
3. 请同砚们讨论一下气温和降水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三、实践1. 请同砚们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一份气温和降水的数据统计表,并进行填写。
2. 请同砚们根据填写的数据,制作一份简单的气候图表或气候地图,展示出自己所在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3. 请同砚们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思考一下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珍爱环境。
四、总结1. 请同砚们总结一下本次进修的内容,包括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气候对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
2.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五、拓展1. 请同砚们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一些气候变化的最新钻研效果,并分享给同砚们。
2. 请同砚们尝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一些有关气候的实践活动,比如观测气温变化、植树造林等。
六、反思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本次进修的过程,思考一下自己在进修中有哪些收获和不足的地方。
2. 请同砚们分享一下自己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和未来的打算,如何为环境珍爱和气候调控做出贡献。
通过本次进修,希望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认识到气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积极参与环境珍爱和气候调控的行动中。
愿我们共同尽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学案1(中图版八年级上)

世界气温与降水(学案)气温1.气温表示空气的_________,常用________ 表示。
2.气象台观测气温的方法是:我国气象工作者通常每天四次对专门观测气温的_________中的温度计进行观察记录,时间一般安排在北京时间________时、________时、________时、________时。
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计做_______,读作________。
3.一日内,所有气温观测值的平均数,就是__________,一月内,所有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这个月的天数所得到的温度值,就是__________,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月数(12)所得到的温度值,就是__________,若干年的年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就是气温的多年平均值,即通常说的年均温。
气温的变化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_______ ___ 。
气温的变化通常用______图表示。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一天之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___。
5.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_______ ___,气温的变化通常用______图表示。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_月最高,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_月最高,_____月最低,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6、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上:图底横线上标出了,左侧竖线上有表示的标尺,各月平均气温数用圆点标出,各点的连线,就是全年气温变化的曲线。
气温曲线图向北凸(七月气温最高)是______半球,向南凸(七月气温最底)是______半球。
7、热带,各月平均气温都很高,各月相差不大,气温年较差。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气温年较差。
温带,四季气温变化显著,一般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分布6.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等温线________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________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量少,不易产生降水,所以两极地区一般___雨。
3.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表现为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以及这种阻挡作用造成的山脉两侧明显的降水差异。
迎风坡易形成______降水____,被风坡降水_____。
4.降水量不仅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而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间也存在差异。
降水的季节差异大致分为四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探究活动:探究世界降水的分布认真观察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地区和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内陆与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有何不同?3.是什么因素影响降水的分布呢?4.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降水分布的呢?5.世界的“干极”在哪里?6.是什么原因使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干极”的呢?7.有古人用诗这样描写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当堂检测1.下列关于降水分布叙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是十分巨大的②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只受纬度位置影响,不受海陆位置影响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较少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读北半球某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4题。
2.从图中可看出,多雨的月份是( )A.4、5月B.6、7月C.7、8月D.1、2月3.该地降水属于 ( )A.全年多雨型B.全年湿润型C.冬季多雨型D.夏季多雨型4.该地有可能是 ( )A.伦敦B.北京C.莫斯科D.罗马5.下图分别是北京和伦敦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两地所处的位置可知,北京和伦敦两地的最高气温均出现在________月。
(2)两城市的降水分布情况有较大的差别,降水分配比较均匀的________(城市),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的是______(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与降水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
律。
2、利用有关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
温变化规律。
3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4、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5、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
降水的差异。
6、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7、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
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气温
一自主学习
1.气温表示空气的_________,常用________ 表示。
2.气象台观测气温的方法是:我国气象工作者通常每天四次对专门观测气温的_________中的温度计进行观察记录,时间一般安排在北京时间________时、
________时、________时、________时。
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计做_______,读作________。
3.一日内,所有气温观测值的平均数,就是__________,一月内,所有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这个月的天数所得到的温度值,就是__________,一年12个月的平均气温的总和,除以月数(12)所得到的温度值,就是__________,若干年的年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就是气温的多年平均值,即通常说的年均温。
气温的变化
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_______ ___ 。
气温的变化通常用
______图表示。
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一天之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___。
5.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_______ ___,气温的变化通常用
______图表示。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_月最高,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_月最高,_____月最低,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_______。
6、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上:图底横线上标出了,左侧竖线上有表
示的标尺,各月平均气温数用圆点标出,各点的连线,就是全年气温变化的曲线。
气温曲线图向北凸(七月气温最高)是______半球,向南凸(七月气温最底)是______半球。
7、热带,各月平均气温都很高,各月相差不大,气温年较差。
寒带,各月气温都很低,气温年较差。
温带,四季气温变化显著,一般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气温年较差。
气温的分布
6.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等温线________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________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差别很大,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冬季陆地气温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
7.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_________。
8.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平均气温高于20℃的范围在_______之间,低于-10℃的范围在_______以内。
9.等温线向北逐渐降低,是________半球,等温线向南渐降低,是________半球。
10、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
降。
降水
11.从大气降落到地面的______、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
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12.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1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______。
降水量常用_______表示。
降水的变化
14.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降水的季节变化。
15、一年内,伦敦的降水各月比较均匀属于区。
北京的降水
夏季多,冬季少,季节变化比较大,属于区。
罗马的降水冬季多,夏季少,季节变化比较大,属于区。
撒哈拉沙漠全年高温少雨,属于区。
新加坡的降水各月都在100毫米以上属于区。
降水的分布
16、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______。
17、在年降水量分布图上,赤道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
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大陆西岸降水。
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18.在年降水量分布图上,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_______(回归线穿过的中西部地区,降水_____。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比沿海地区年降水量______。
检测题
1、(06-07上期期末)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A、湿度和风力
B、气温和降水
C、气压和风力
D、风力和降水
2、(06-07上期期末)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的任何某一时刻
B、一天当中地球上任何地方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3时
C、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的14时
D、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12时
3、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4、在北半球陆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5、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气温()
A、1月最高
B、2月最高
C、7月最高
D、8月最高
6、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7、某地7月平均气温为25 ℃一月平均气温为-15℃,则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A、20℃
B、30℃
C、40℃
D、50℃
8、全球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热带和寒带
9、(09-10上期期末)世界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10、(06-07上期期末)同一纬度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2000米,则其温差是()
A、3℃
B、6℃
C、9℃
D、12℃
11、某一山地,当山麓地带(海拔720米)的气温为28.8 ℃,山顶(海拔1520米)的气温大致是()
A、20℃
B、24℃
C、28℃
D、32℃
12、(06-07上期期末)下列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是()
A、赤道附近地带
B、中纬度大陆内部
C、南北回归线附近
D、纬度较高地区
13连线题
A.地中海沿岸(罗马)①全年多雨
B、大陆东岸(30°N—40°N)的中国北方(北京)②全年少雨
C、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的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③夏季多雨
D、赤道地区(新加坡)④常年湿润
E、欧洲西部(伦敦)⑤冬季多雨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