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合集下载

2011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2011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部门
D.学校
17、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A.报酬待遇权 B.学术研究权
C.进修培训权 D.教育教学权
18、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我国《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的( )。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3、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33、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54、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A.春联 B.年画 C.窗花 D.皮影
55、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这一理念体现在中,要求教师( )。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综合素质考试旨在了解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心理素质以及学科知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综合素质考试的内容、准备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考试内容综合素质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考察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考察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经验,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3. 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考察考生在所报考学科领域内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如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4. 师德师风和素质修养:考察考生的师德师风和职业素养,如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形象和教师自我修养等方面的素质。

二、准备方法要成功通过综合素质考试,考生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方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 系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通过阅读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参加培训班或参考考试大纲等途径,全面理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能力:参加实习教学、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参与教学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3. 深入学科知识:针对所报考学科,系统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通过刷题、解析等方式提高学科能力。

4. 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师德品质和职业形象。

三、注意事项在参加综合素质考试时,考生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分配合理:针对不同考题,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确保每道题都能作答完整。

2. 语言表达清晰:在书写答卷时,应注意语句通顺、表达准确,要注意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等方面的细节。

3. 注意答题方式: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答题方式,如论述题、分析题、综合题等,确保答题内容充实、有条理。

4. 留有余地:适当预留时间用于检查和修改答卷,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包括教师道德素养、情感素质、审美素质、学术素质、实践素质等多方面内容。

具体包括:1. 教师道德素养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

围绕教育工作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如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同行关系、如何处理学校与社会关系等。

2. 教师情感素质教师应该具备爱心、耐心、责任心和同理心。

情感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

3. 教师审美素质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通过践行美育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

4. 教师学术素质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5. 教师实践素质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灵活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部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素质,是教师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

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其他专业素质。

1.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2. 教学组织能力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有效管理教学过程。

3. 教学实施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4. 教学评价能力教师应该具备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够运用多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其他专业素质包括课程开发能力、辅导与指导能力、教师自身素养、教育实践能力等。

第三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道德情操教师教育观念和道德情操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内核,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教师资格证是衡量教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综合素质知识点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被广大考生所关注。

那么,什么是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知识点呢?如何有效准备这部分知识呢?本文将从综合素质知识点的定义、准备和重点内容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

首先,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知识点是指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所需具备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这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思想、教育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

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为了准备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知识点,考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这些知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础,对于解答综合素质知识点的题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教研活动等,掌握并熟练运用学科教学和教育教学理论。

最后,要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和教育改革动态。

不断更新和追踪教育政策、教育理论、教育改革等内容,以提高对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知识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教育学是教师综合素质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教育心理学也是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教师法律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考生需要掌握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包括教师法律责任、教育行政法规、学生权益保护等内容。

另外,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师德建设、教育伦理等方面的知识,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实践。

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合格教师的培养和选拔起着重要的作用。

考生准备综合素质知识点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可以通过专业书籍的学习、参加培训班、参与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提高对综合素质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考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考点

以下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考点的一些内容:
1. 教育观: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 教学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的个体,需要尊重和关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4. 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资格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

5. 教育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6. 教育管理与组织:包括学校管理、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育管理和组织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7. 教育伦理与道德: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公平、教育责任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和践行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育责任感。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考点的一些内容,考生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2011吉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2011吉林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1、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 )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3、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
A、 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10、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 学生的学习 D、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11、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12、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 )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13、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4、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5、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综合素质考试重点整理

综合素质考试重点整理

综合素质考试重点整理综合素质考试是一种综合测试考生综合素质的考试。

它不只是单纯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更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下面将对综合素质考试的相关重点内容进行整理:1. 高效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考生需要了解并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遇到问题学会寻求帮助等。

此外,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主动探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2.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考生需要具备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够灵活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培养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和创造力。

在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具备动手实践的能力。

3. 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考试注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涉及到学生的分析、推理、辨别、归类、计算、评价等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中的关联和矛盾,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4. 社交与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在团队协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主动承担责任,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

5. 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质:学生在综合素质考试中还需要展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公民素质,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关心社会和环境等。

综合素质考试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考核,综合了学术能力、运动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

因此,对考生来说,除了学科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还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面对各种挑战。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全体)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全面)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骤变与适应”④任务关注提起申诉的人必须是受教育者或其监护人,被申诉人是学校或教师,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五十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第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

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二)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1.教师的基本权利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心理关系:心理相容处理师生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爱、尊重、负责、公正公平、保护、杜绝伤害二、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家长也是教师责任与义务的对象处理家长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尊重、协作三、正确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个体离不开集体,集体教育活动又通过每一位老师的劳动实现处理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尊重、理解、协作四、正确处理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教师必然在一定教育管理者的管理之下开展职业活动。

但是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意味地位的不平等,只是分工不同。

处理教育管理者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尊重、支持第四部分文化素养第一章历史文化素养第一节中国历史1.古代史★★★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018上: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曾经实行过“变法”,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是——商鞅2016下:某官员出身寒徽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下列选项中,该官员生活的朝代可能是——唐代2015下: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与松赞干布,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是——唐朝2015上:“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苏武牧羊2014下: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最后灭亡的诸侯国是——齐2013下:下列选项中,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2013上:下列对丝绸之路的描述正确的是——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2013上:下列朝代中,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的是——秦2013上:揭开中日全面战争序幕的是——七七事变2012下:下列选项中,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有关的一项是——吕蒙2.近代史2017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现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同时也是现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2、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3、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4、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5、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6、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
8、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9、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0、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1、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12、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3、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4、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15、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6、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17、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18、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9、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20、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2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22、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2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24、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25、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2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2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8、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2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30、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31、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3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