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肝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型分类

肝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型分类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
了解肝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型分类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的病理学特征以及当前常用的分型分类方法。
一、病理学特征1. 组织学类型:肝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和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 CCC)。
其中,HCC占肝癌的绝大多数,约占70-85%;CCC则占约10-20%。
2. 组织学分级:肝癌的组织学分级常使用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
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活动、细胞核染色质和肿瘤细胞排列形态等指标,将HCC分为四个分级,分别为Ⅰ级(良性)、Ⅱ级(中等)、Ⅲ级(高度不同型)和Ⅳ级(恶性)。
3. 肿瘤大小和数量:肝癌的大小和数量在病理学上有重要意义。
通常,肝癌的大小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
此外,多发性肝癌通常伴随着肝功能不全和其他并发症,治疗时需要考虑全身情况。
4. 组织学特征:肝癌的组织学特征包括细胞核异型性、核分裂活动、细胞浆形态等。
肝癌细胞的核染色质增多且深染,核浆比例异常,细胞排列紊乱。
此外,肝癌细胞常伴有明显的核分裂活动,提示其恶性程度。
二、分型分类1. 基于病理学特征的分型(1)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按照细胞的核分裂活动和异型性来分级的方法,前文已有提及。
(2)国际肝癌研究组(Internation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分期:该分期方法主要根据肝癌的体积和数量来进行分类,分为5个阶段,即0期(切除后无癌残留)、Ⅰ期(单发小于2cm)、Ⅱ期(单发大于2cm或多发小于5cm)、Ⅲ期(多发大于5cm或肿瘤侵犯门静脉分支)、Ⅳ期(肝外转移)。
2. 分子分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异常和分子标志物被发现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联。
肝细胞肝癌临床分期现状

《 部医》 鬻 沈 队药 阳 努
肝细 胞肝 癌 临床 分期 现状
董 莘 综述
关键 词 肝细胞肝癌 临床分期 提议 的三期与全部病 人 的预后相 关。O u a 期系统 的 kd 分 明显不足是其 建立 在 回顾性 分析 晚期病 人上 。另 外 , 重 要的肿 瘤指标 , 血管侵 犯 , 如 是单发病 变还 是多灶 病变 ,
有无肝外 转 移 等未 予考 虑 , 瘤 大小 的定 义 有些 武 断。 肿
尽 管这样 , kd 分 期系统作 为 H C简 化 的分期 系统仍 O ua C 在 世界 范围内被广泛地接受 。 1 2意 大利肝 癌 项 目组 积分 19 . 9 8年在 回顾性 分析 了 4 5例 H C的基础上 , 3 C 提出意大 利肝癌项 目组 ( acr f C ne o teLvr t i r rm, LP 积分( 2 J h i aa Po a C I) e Iln g 表 ) 。这 4 5例 3 H C中仅 有 1 C 2例 ( . % ) 受 过 手 术 治 疗 ; 4 例 28 接 27 ( 6 8 ) 受 局 部 区域 治 疗 。C I 5.% 接 LP积 分 是 为 了 克 服 T M分期系统的缺点 而设计的, N 它包括 了 C i P g h d— u h分 l 级、 肿瘤 的形态学和范围 、 F A P和是 否存 在 门静 脉血栓这
治疗 ,1 接受 手术切除术 , 1% 结果表明在预测早期 H C病 C 人生存方 面 ,LP积分较 O u a CI k d 分期系统 或 T M 分期更 N
大部分被提出的多维系统是根据 病人严 重程度计 算 的积分方法 , 这 些 提 出的 系统 中 , 在 巴塞 罗那 临 床 肝 癌 ( a e n l i LvrC ne ,C C) Br l aCi c ie acrB L 系统是 唯一 的分 期 co n 与治疗指 征相联 系的方法 … 。 1 1O u a 期 系统 . kd 分 18 9 5年 O ua等 分析 了连续 80 kd 5 例 H C的治疗及 预后 ( 管仅有 17例接受 了外 科手术 C 尽 5 治疗 ) 提 出这个 为 人熟 知并 仍然 广 泛应 用 的分 期 系统 , ( 1 , 表 ) 积分 0为 I , 2为 I期 , 4为 I 期 。它 期 1~ I 3~ I I 是第一个结合 了肝功能指标 和肿瘤 大小 的分期 系统 , 所
肝癌的组织学分型与预后

肝癌的组织学分型与预后肝癌,指的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它是世界各地常见的一种癌症类型,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癌的组织学分型是根据肿瘤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来分类的,不同的组织学分型对肝癌的预后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一、肝癌的组织学分型肝癌的组织学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约占所有肝癌的75%至85%以上。
它起源于肝细胞,具有明显的肝细胞特征。
肝细胞癌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结节型、大肿块型、浸润型等。
2. 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胆管的上皮细胞,约占所有肝癌的10%至15%。
胆管细胞癌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包括乳头状型、腺状型、浸润型等。
3. 继发性肝癌(secondary liver cancer)继发性肝癌指的是起源于其他器官并转移至肝脏的恶性肿瘤。
它们的组织学类型与原发肿瘤类型相同。
常见的原发肿瘤包括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等。
二、肝癌组织学分型与预后的关系不同的肝癌组织学分型对预后有着不同的影响。
1. 肝细胞癌(HCC)肝细胞癌的预后与其分期及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
晚期分期(如BCLC C期)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而早期分期(如BCLC A期)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好。
此外,结节型肝细胞癌的预后通常优于大肿块型和浸润型。
2. 胆管细胞癌(ICC)胆管细胞癌的预后较肝细胞癌稍差。
乳头状型和腺状型胆管细胞癌的预后相对较好,而浸润型的预后较差。
3. 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的类型、分期及治疗情况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若原发肿瘤早期被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相对较好。
三、肝癌治疗策略的选择根据肝癌的组织学分型及预后,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常见的肝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肿瘤消融、化疗、靶向治疗等。
原发性肝癌讲稿-V1

原发性肝癌讲稿-V1
尊敬的各位听众: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有关原发性肝癌的知识。
原发性肝癌也称为肝细胞癌,是由肝细胞恶性增生所引起的一种肝癌。
这种肿瘤从肝脏的细胞开始,最初是局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会扩散到其他部位,如肝血管、内脏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一、原发性肝癌的成因
1. 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等病毒易导致肝癌的发生。
2. 饮酒:过量饮酒会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引起肝癌。
3. 肝硬化:肝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肝病,容易导致肝癌。
二、原发性肝癌的症状
1. 腹痛:肝癌触及肝区时,会引起腹痛。
2. 黄疸:肝癌在肝门部位生长,阻塞了胆管,导致黄疸。
3. 体重下降:肝癌患者容易出现厌食、消瘦等症状。
4. 腹水:肝癌引起肝脏功能减退,会导致腹水。
三、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的肝癌,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2. 化疗:针对晚期肝癌,化疗和放疗可以缓解病情。
3.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新的肝癌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生长。
四、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
1. 疫苗预防:现在可以通过乙肝疫苗预防肝癌。
2. 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等,可以预防肝炎,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
3. 戒烟戒酒:避免长期酗酒对肝脏造成的损伤,可以减少肝癌发生的机率。
以上就是我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肝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只有加强健康管理,才能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
感谢各位听众的聆听!。
肝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标准

肝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标准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了解肝癌的病理类型及分期标准对于医学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肝癌的病理类型肝癌主要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类型。
1.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的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和组织学特征,原发性肝癌可分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和混合型肝癌等。
-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约占肝癌的70-85%。
HCC起源于肝细胞,通常与肝硬化密切相关。
- 胆管细胞癌(CCA)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约占肝癌的10-15%。
CCA通常发生在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交界处,其病理类型多样,包括乳头状瘤、管状腺癌和黏液性腺癌等。
- 混合型肝癌是指同时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两种组织学类型的肝癌。
2. 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是指肝脏转移性瘤,即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脏形成的肿瘤。
常见的原发癌症有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
继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与原发癌症有关。
二、肝癌的分期标准肝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以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来确定的。
目前最常用的分期系统是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制定的TNM分期系统。
1. TNM分期系统:- T(Tumor):用于描述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
- T1:单个肿瘤,直径≤2cm。
- T2:单个肿瘤,直径2-5cm。
- T3:单个肿瘤,直径>5cm;或多个肿瘤,最大直径>5cm。
- T4: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或腹膜种植。
- N(Node):用于描述淋巴结转移情况。
普通肝细胞肝癌发生机制研究及治疗探究

普通肝细胞肝癌发生机制研究及治疗探究肝癌,即肝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肝细胞内的恶性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肝癌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长时间摄入过量的酒精、肝炎病毒等因素引起肝细胞损伤,导致肝癌的发生。
然而,肝癌的发生机制还存在很多未知的领域,在未来肝癌的治疗研究中,挖掘肝癌的发生机制尤为重要。
一、普通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机制1.基因突变引起的肝癌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肝癌主要是由经常性的肝损伤,造成局部细胞的突变和损坏,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
临床研究表明,肝癌细胞中存在多个基因突变,其中包括肿瘤抑制基因的消失和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等。
2.生物化学与代谢异常肝脏是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对身体有益的物质。
当肝脏细胞遭受长期加工和过度负担时,代谢异常就会发生。
代谢异常可以最终促进肝细胞的癌变,其中包括产生有害的自由基、细胞中的糖化、细胞内热休克反应等等。
3.病毒感染乙型病毒、丙型病毒等病毒的感染,可以在肝细胞内形成持久的感染,此时病毒会持续破坏肝细胞基因,导致肝细胞癌的发生。
虽然现在有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但是有一部分肝癌病人的肝细胞癌仍然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二、治疗肝癌的多种手段1.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合于第一期的肝癌。
在肿瘤杂质低,健康肝细胞完整的情况下,切除肝部肿瘤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2.化疗化疗是一种常用的肝癌治疗手段。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化疗常与手术、放疗同时使用,此外,化疗剂量也需要适当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放疗放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肝部肿瘤,直接杀死部分肿瘤细胞,在与化疗药物和手术同时使用时,可以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肝癌治疗方法,其的原理是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分子控制因子,对肿瘤细胞产生显著的杀伤作用,对比起传统治疗,靶向治疗减少了对细胞身体的破坏。
肝癌的病理特征及分类

肝癌的病理特征及分类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了解肝癌的病理特征以及分类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肝癌的病理特征及分类。
一、肝癌的病理特征1. 组织学特征:肝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等。
其中肝细胞癌最为常见,占肝癌的绝大多数。
肝细胞癌的形态学特征是肿瘤细胞会有不同程度地呈现肝细胞的特征,如细胞核的变化、胞浆的改变等。
2. 分期和浸润程度:肝癌的分期主要依据是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等。
肝癌的浸润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
常见的分期系统有TNM分期系统和BCLC分期系统等。
3. 肿瘤分级:肝癌的分级是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等级。
高分化的肿瘤细胞形态规整,与正常肝细胞相似;低分化的肿瘤细胞形态异常,胞核异型性明显。
二、肝癌的分类1. 细胞学分类:根据肝癌细胞形态学特征的不同,肝细胞癌可分为囊性型、结节型、大细胞型、细胞内胆管型和肝血管内型等。
囊性型肝细胞癌通常形成囊性间隔和囊壁内乳头状瘤体;结节型肝细胞癌以实质瘤结节为主,且肿瘤较大;大细胞型肝细胞癌的细胞核大且多呈多形性,细胞浆丰富、红染明显。
2. 分子分型:通过特定基因突变和表达谱的研究发现,肝癌可以根据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类。
目前已发现的几个主要分子分型包括肿瘤抑制基因p53突变型、肿瘤抑制基因p16INK4a突变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型等。
3. 分子病理学分类:通过研究基因扩增和基因缺失现象,肝癌可以按照分子病理学特征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子病理学分类包括肝癌微卫星不稳定型、全基因组重布局型、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型等。
4. 免疫组织化学分类:通过检测肝癌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标记,可以将肝癌分为不同亚型。
例如,检测肿瘤标志物AFP阳性的肝癌可与AFP阴性的肝癌进行区分。
总结:肝癌的病理特征及分类对于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肝细胞性肝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摘要] 肝细胞性肝癌 (HC C )是最常见的 、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 严重危害 了人类 的健康。代谢组学
能够将高通量 、 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相整合 , 对生物代谢 层面进行研究 , 为 寻 找 早 期 诊 断 肝 细 胞 性 肝 癌 的 生 物 标志物 、 探索 H C C发 生 的机 制 提 供 独 特 的视 角 。本 文 对 近 年 来 肝 细 胞 性 肝 癌 代 谢 组 学 研 究 进 展 进 行 综 述 , 为 进 一 步 深 入 研 究提供参考 。 [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 代谢组学 ; 生物标志物 ; 研 究 进 展
whi c h t h r e a t e ne d hu ma n h e a l t h. I nt e g r a t i ng a n a l y t i c a l t e c h no l o g y o f h i g h t h r o ug hp u t a nd hi g h r e s o l ut i o n wi t h hi o i nf o r ma t i e s,me t a h o — n o mi c s c o u l d i nv e s t i g a t e t h e o r g a n i s m o n t h e l e v e l o f me t a b o l i s m ,p r o v i d e a u ni q ue i n s i g h t i n t o s e a r c hi ng bi o ma r k e r s f o r e a r l y di a g n o s i s o f H CC a n d e x pl o r i ng t he me c h a n i s m o f H CC 。 Th e a d v a n c e s o f me t a b o n o mi c s s t ud i e s o n HCC i n t he r e c e n t y e a r s we r e r e v i e we d i n t h i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性肝癌(HCC)为主。
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在发病率方面排名第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预测,估计2030年将有100多万患者死于肝癌。
在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3%(从7.2人/10万人上升到10.3人/10万人),而5年生存率为18%,肝癌已成为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肿瘤。
大部分的HCC发生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当中,主要是HBV或HCV感染或酒精滥用。
普遍接种HBV疫苗和广泛应用针对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将改变HCC的病因谱。
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者的增加放大了肝癌的发生风险,在西方国家,NAFLD将很快成为肝癌的主要病因。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疗法发展迅速,在过去2年,有4种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临床疗效。
本文将主要论述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风险因素、监测和诊断,以及循证治疗方法。
一、发病机制慢性肝病患者存在持续性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异常再生。
这些异常的生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并导致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最终导致异常增生结节(真正的肿瘤癌前病变)的形成。
额外的分子改变能使异常增生细胞获得增殖、侵袭性和生存优势,并完成到成熟HCC的转变(图1)。
HCC也可发生于不存在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慢性肝病患者(如HBV感染患者)。
图1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及分子分型图中描述了人HCC发生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和组织学改变,以及HCC两个分子亚型的主要遗传和临床特征。
*表示高水平的DNA扩增。
在非增生型中,CTNNB1突变增强了免疫排斥。
二、风险因素没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很少罹患HCC,男性的HCC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
任何原因的肝硬化都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
这种风险因病因、地理区域、性别、年龄和肝损伤程度而异。
在世界范围内,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
尽管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降低了HCC的发病率,但仍有许多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HBV(2015年为2.57亿人),有罹患HCC的风险。
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B1可导致249位TP53的特异性突变(R→S),增加HB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
在西方国家和日本,HCC的主要病因是HCV感染。
无论潜在的肝纤维化程度如何,HBV感染都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在HCV感染者中,若不伴有重度肝纤维化,则HCC很少发生。
全世界范围内,NAFLD相关H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美国,从2016年到2030年,该发病率预计将增加122%(从5510例增加到12240例)。
酒精性肝硬化是HCC的另一常见病因。
吸烟合并HIV感染也可能导致HCC的发生。
抗病毒治疗在降低HCC的发生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根除这种风险。
与无应答的患者相比,在对干扰素治疗方案有持续病毒学应答的HCV感染患者中,HCC 的风险从6.2%降低到了1.5%。
据报道,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C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也会降低。
除了肝病的病因治疗外,尚无任何药物可以降低HCC的发生率。
三、HCC的监测癌症监测旨在早期发现肿瘤,增加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
然而,尚无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HCC监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
不过,数学模型、低质量的临床试验(在方法学上有局限性)以及meta分析都显示了监测对患者的生存益处。
HCC监测的目标人群是肝硬化患者,且不考虑肝硬化的病因。
由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的肝硬化患者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所以没有癌症监测的必要。
但因肝功能障碍而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监测,目的是确保肿瘤不会发展到按照既定标准无法进行移植的程度。
一些没有肝硬化的肝病患者也应该被纳为癌症监测目标。
慢乙肝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发生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且老年、男性、肝纤维化、病毒复制水平高、基因C型以及HCC家族史都提示着更高的HCC发生风险。
虽然无肝硬化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会发生HCC,但实际风险是未知的,且可能非常低。
除非有方法可以识别出风险较高的患者,否则不建议对无肝硬化的NAFLD患者进行癌症监测。
HCC的推荐监测方法为: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联合/不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
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高,敏感度为47%-84%,特异度>90%。
对肥胖患者,超声检测的实用性会降低。
四、HCC的诊断在肝硬化患者中,利用影像学技术就可以诊断HCC(图2)。
由于肝细胞在恶性转变期间会发生血管转变:良性病灶(如增生性结节)由门静脉系统分支供血,而恶性病灶由肝动脉分支供血。
这种转变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模式:对比增强CT或MRI可显示动脉后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消退。
该模式对结节直径>1cm的肝硬化患者诊断HCC的敏感度为66%-82%,特异度>90%。
图2肝硬化患者肝结节的诊断可以根据结节的大小和影像学表现来诊断肝硬化患者是否罹患HCC。
如果结节直径<1cm且在12个月后未增大,则应考虑恢复到常规的6个月监测。
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指南建议,对于不确定结节,可以采用影像学随访来替代活检。
五、HCC的分期由于大多数HCC患者伴有肝脏疾病,肿瘤治疗必须权衡干预措施对肝硬化患者的潜在伤害。
为了充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期系统需要同时量化肿瘤负荷、肝功能不全的程度和体能状态。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是应用最广泛的分期系统。
该分期已被临床实践指南认可,是肝癌临床试验设计的公认标准。
其将患者分为五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提供不同的治疗建议(图3)。
图3HCC的临床治疗流程预计生存期描述的是一旦推荐的治疗被实施后,每个阶段的估计生存时间。
仑伐替尼(lenvatinib)试验未纳入50%或以上肝占位的肿瘤患者和胆道/门静脉受侵袭患者。
二线治疗的临床试验均未纳入既往使用仑伐替尼治疗的肿瘤患者。
瑞戈非尼(regorafenib)纳入了既往接受索拉非尼(sorafenib)后出现副作用的患者,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试验纳入的是血清AFP水平≥400ng/mL的患者。
六、临床治疗1.外科治疗理想的手术切除候选人是早期(BCLC0期或A期)单发性肿瘤患者,这些患者的体能状态及肝功能良好(不论肿瘤大小),且无具有临床意义的门脉高压。
对于这些患者,若接受手术治疗其5年生存率>60%,术后死亡率<3%;70%的患者在术后5年发生肿瘤复发。
尚无辅助疗法能减少复发率。
肝移植可用于肿瘤负担有限但不适合切除手术的患者。
除了治疗肿瘤外,肝移植还有根除肝脏疾病的优势。
米兰肝移植标准(即,单个结节,直径≤5cm;或最多3个结节,直径均≤3cm)是HCC患者肝移植的基准。
肿瘤侵袭大血管或肝外扩散是肝移植的禁忌证,因为其很高的肿瘤复发风险。
符合米兰标准的HCC患者行肝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60%-80%,10年生存率为50%,移植后肿瘤的复发率低于15%。
对于不符合米兰标准的肿瘤患者,肝移植的疗效更差。
当患者在等候名单上时实施新辅助治疗,通常是消融治疗或经动脉治疗,是减少中位等待时间超过6个月时因肿瘤进展而放弃肝移植的有效方法。
2.消融治疗建议BCLC0期或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行肿瘤消融治疗。
主要方法是影像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通过升高肿瘤内温度导致肿瘤坏死。
与切除相比,消融治疗并发症较少,但对较大肿瘤的局部控制较差。
对于一些直径小于2cm且在肝实质内位置良好的孤立性肿瘤,射频消融与切除均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
其他消融方法包括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冷冻消融(cryoablation)和无水乙醇注射(ethanol injection)。
外照射放疗(EBRT)是安全的,但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其疗效。
3.经动脉疗法中期肿瘤(BCLC B期)患者应考虑经动脉疗法。
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即动脉内输注一种细胞毒性药物,然后立即栓塞肿瘤的供血血管。
邻近的非肿瘤肝组织通常不受TACE的影响,因为与肿瘤不同,前者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门静脉。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应考虑TACE。
选择性内放疗(SIRT)是另一种经动脉途径治疗BCLC B期肿瘤的方法。
这种疗法是基于经动脉输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钇-90的微球。
没有随机的3期临床试验比较TACE和SIRT 在改善患者生存率方面的差异,但大量的队列和回顾性研究表明,SIRT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4.系统性疗法对于晚期(BCLC C期)或经动脉疗法治疗期间发生进展的中期(BCLC B期)HCC患者,建议采用系统性疗法。
索拉非尼(sorafenib)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用于HCC的全身性药物,且是标准的一线治疗药物。
其安全性及疗效在亚太地区患者中得到了验证了。
图4显示了3期试验中被用于治疗晚期HCC患者的系统性疗法,对HCC有治疗效果的全身性药物包括:(1)一线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仑伐替尼(lenvatinib);(2)二线药物:瑞戈非尼(regorafe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
图4在3期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晚期HCC的系统性疗法整理自:Augusto Villanueva.N Engl J Med2019;380:1450-1462.DOI:10.1056/NEJMra171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