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
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

拉丁美洲(33国)和巴西学案一、拉丁美洲1.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 国家和地区。
组成:墨西哥、中 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主要国家A 、 B 、 C 、D 、E 、 F 、G 等。
2.经纬度定位:用彩色笔描出100°W 、80°W 、60°W 、40°W, 赤道、23°26′N 、23°26′S 。
3.海陆位置:在图中标出太平洋、 大西洋、加勒比海、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及其最大岛屿、火地岛。
4.地形:填出划线部分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原因是。
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南北更替(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其中 平原、 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5.河流:(1)安第斯山脉是许多河流分水岭,西侧河流向西注入,东侧河流向东注入 。
(2)M 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长度(6400多千米)仅次于尼罗河。
发源于 ,注入 。
N 河:发源于 ,注入 。
该河上建有目前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
6.气候类型:A 、B 、G 、D 、E 、F 、C 。
该区域的非地带性气候有哪些?AD G M N ¤7.自然资源: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墨西哥的,巴西的、、,智利、秘鲁的,秘鲁附近的。
8.人种:混血种人为主,原有居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语言:大多数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人口:本区人口总数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
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城市人口增长快,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都在1000万以上)。
这样会带来什么问题?9.农业: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可可等。
粮食作物以玉米(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为主,阿根廷还是世界重要小麦出口国、牛肉出口国。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距海港近。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教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大海————————南亚与印度1.认识巴西的地理地点,掌握其地形特色及对天气、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的影响2.理解巴西与其余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以及巴西的自然与环境对风俗的教课目的影响3.能以热带雨林为例说明巴西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4.经过认识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对世界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知识要点 1. 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难点 2. 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色在讲解巴西的自然环境特色时,先展现一系列的图片,指引学生读图,找出并描绘巴导学西的地点、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天气种类、主要河流及散布,剖析总结该地域的地理建议教课地点的特色和地形、天气、河流特色;在剖析巴西人文特色时,相同注意从图下手,以图建议带出知识。
展现亚马孙地域的开发图或播放亚马孙地域开发的视频,剖析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由及解决举措。
教师准备:1.《导教案》《预教案》《固教案》2.准备与巴西有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巴西热带雨林开发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巴西工农业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巴西地形、天气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想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课前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准备:1.在图书室或上网查阅巴西有关资料,检查巴西工农业的有关状况,认识巴西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色、巴西热带雨林开发等状况2.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讲堂上和同学议论或讨教老师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创建情境新课新课导入导入预习第一状况检查层级环节一第二巴西的自然环境层级特色教师行为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请学生观看,引出本课时的内容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首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察各小组达成状况,并进行评论分小组合作研究,最好是前后两组交错合作,指导、监察学生合作研究媒体学生行为(预设)运用认真观看,踊跃思虑问经过多媒体播放题。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和巴西 》学案

《区域地理》第二篇世界地理导学案第一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十节拉丁美洲和巴西考核目标要求➢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的位置➢亚马逊河、拉普拉塔河的位置➢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拉丁美洲东西地形差异➢拉丁美洲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特点➢巴西农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一、填图(阅读课本P55,图2-2-65;及地图册P145“拉丁美洲地形图”)(一)找到并描绘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40°W、70°W等几条经纬线(二)填写国家地名①;②;③;④;⑤。
(三)填写地名⑥是河;⑦是海峡;⑧是岛;⑨是海峡;⑩是山脉,成因是。
(四)填写城市地名A ;B ;C ;D ;E 。
二、知识点归纳(阅读课本P55-59)(一)选择题1.拉丁美洲是指 ( )A、美国以南的美洲B、巴拿马以南的美洲C、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D、墨西哥以南的美洲2.有关麦哲伦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B、位于北美洲南端C、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D、位于澳大利亚南端3.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A、尼罗河B、亚马孙河C、长江D、刚果河4.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A、东欧平原B、密西西比河平原C、亚马孙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5.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以 ( )A、暖湿为主B、温和湿润为主C、炎热干燥为主D、高温少雨为主6.位于拉丁美洲沿海的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北道海渔场B、北海渔场C、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7.巴西2/3的国土是 ( )A、亚马孙平原B、潘帕斯草原C、圭亚那高原D、巴西高原8.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 ( )A、刚果河流域B、密西西比河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9.巴西主要出口的农产品是 ( )A、咖啡、甘蔗、大豆、可可B、咖啡、玉米、大豆、甘蔗C、甘蔗、棉花、大豆、可可D、咖啡、黄麻、大豆、可可(二)综合题1.读图27-1-1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 _____洋 B_____ _____洋C_____ _____海 D_____ _____运河E_____ _____湾 F_____ _____海峡(2)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 _____山脉②______ ____高原③_____ _____河流④_____ _____群岛⑤_____ _____高原2.读图27-2-2南美洲图,分析回答:(1)亚马孙河流域A地处____________两侧,终年____________,蒸发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地面____________充足;(2)地势低平,利于____________ 空气进入,容易____________,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7讲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

第17讲 拉丁美洲和巴西[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识记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以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2.利用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运用气候和地形图综合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 构建脑图一、拉丁美洲1.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北美洲的________高原、________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的全部。
2.地形(1)岛屿 ⎩⎪⎨⎪⎧北部和南部多岛屿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 是西印度群岛中的最大岛国南部最大的岛屿——火地岛,其与大陆之间是(2)大陆地形 ⎩⎪⎨⎪⎧北部是西部的 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3.气候(1)特征:________为主。
(2)类型: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也有面积广阔的________气候。
(3)成因: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海洋影响大;________影响比较显著。
4.河流(1)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________和________航运。
(2)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________、水量________的河流。
5.自然资源(1)矿产:石油、银、铁、铜等。
(2)水力:主要分布在________高原的河流。
(3)植物:热带雨林、红木、乌木,阿根廷草原广阔。
(4)动物:________、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等。
(5)水产:________渔场。
【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拉丁美洲的气候分布二、巴西1.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40°W之间,10°S与50°W 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的东部,甲________的西岸。
2.地形与河流(1)地形:北部为A________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7.拉丁美洲与巴西

17.拉丁美洲与巴西【教学目标】1.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及矿产等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材料,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说明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2.利用地图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基础知识】一、拉丁美洲概况1.位置和范围: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因当地居民所用语言主要是属于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称之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南部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1)西部山地纵列分布:拉丁美洲的北部是墨西哥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纵贯南美大陆。
安第斯山脉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2)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从北向南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主要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3.湿热为主要气候:(1)气候湿热:拉丁美洲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低地气候湿热(不宜居),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宜居)。
南美洲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2)湿热气候的成因①纬度:赤道穿过南美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
年凉爽,多见②海陆、洋流:南美洲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巴西暖流和赤道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③气压带、风带: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东北、东南信风均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
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

高二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图文详解》P145-148)一.拉丁美洲概况填图(《图文详解》P145)1.经纬网定位:用红线画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40°W、60°W、80°W2.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
3.相关地理事物:填写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火地岛4.国家和地区:填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古巴。
二.拉丁美洲地形与河流填图(《图文》P145)1.填写以下地形区: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2.填写本区重要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地形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南美洲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东部 高原 、 平原 相间分布。
三.巴西地理填图(1)在图中标注经纬线的度数。
(2)填写图中数码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城市① 圣保罗 、② 里约热内卢 、 ③ 巴西利亚水电站:④ 伊泰普(3)两大地形区和两大气候:B 地区位亚马孙 平原上,属于典型的 热带雨林 气候;③城市位于 巴西 高原上,属于典型的 热带草原 气候。
(4)巴西首都是 巴西利亚 , 圣保罗 是巴西第一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 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
(填序号) 四、巴西气候特征1、 热带雨林 气候和 热带草原 气候为主,湿热多雨。
2、热带雨林面积世界最 大 。
3、亚马孙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图文详解P146) ① ; ② ; ③ ④ ; ⑤ 。
五、河流1.亚马孙河长6400千米,为世界第 二 长河;河流水量_最大__,是世界最长河流 尼罗河 水量的五十倍;河面宽阔,到河口段可宽达80千米,形成 喇叭 状;水流平稳,有利于_航运_。
六、巴西的人口和经济③④(1)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区域地理自主学习学案5拉美和巴西

区域地理自主学习学案(五)
拉丁美洲和巴西
本节学习目标:
1、掌握拉丁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和地势、河流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拉丁美洲气候类型的成因,能够运用气候和地形图说明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了解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分布状况,通过热带雨林开发,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学习内容:
一、本区的基本地理特征 1、【课前完成】结合地图,预习自学完成教材64页“知识梳理”内容。
2、【小组讨论】教材60页“读图识图”内容。
二、重难点知识探究。
1、自然概况:
(1)地形地势特点及主要地形区
(2)分析该地区气候形成原因及特点
①西海岸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征,分析其原因。
②该区东南部的气候与亚洲东部气候比较有什么差异?
③分析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原因
④北美大陆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2、指出美国农业生产突出特点,分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条件 ①乳畜带分布于五大湖地区的原因?
② 两小麦区作物有什么不同,导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③比较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开发的条件
3、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①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工业发展条件
②“硅谷”崛起的因素
③根据美国工业区分布推测该国人口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指出在发展过程中的扩散方向
自我评价:
1、基础知识落实情况
2、学习过程中的疑惑
本节作业:教材67—68页“随堂训练”
地形区 地形单元 地形特征 成因
太平洋
大西洋 35°N
太平洋
大西洋。
第11讲__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
![第11讲__拉丁美洲和巴西[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6e060f02d276a200292eee.png)
第11讲 拉丁美洲和巴西 【最新考纲】 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区域特征;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巴西的地理特征。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纬度位置:10ºN-55ºS 40ºW-80ºW位置南美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范围:拉美 南部: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自北向南依次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最大巴西高原、最大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特征:①以湿热气候为主;②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自然地理特征 图示: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拉普拉塔河:注入大西洋走向:西北东南走向 巴拿马运河 沟通加勒比海(大西洋洋)和太平洋石油——墨西哥湾矿产 铁——巴西自然资源 渔业:秘鲁渔场巴西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工业:体系完整城市化:畸形城市化环境问题:1、城市人口过度集中2、交通拥挤3、住房条件差4、环境污染5、就业困难6、社会治安混乱拉美地形气候 河流 拉丁人口:传统型,高低高【重点难点*突破解疑】考点一、慧眼识图→拉丁美洲重要地理事物定位1、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群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古巴岛北部海域(佛罗里达海峡);国家有美国(夏威夷州)、墨西哥、古巴2、赤道穿过:安第斯山脉、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河口;国家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3、南回归线穿过:安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原、巴西高原南部;国家有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4、60°W(中部经线)经线穿过: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西部、拉普拉塔平原5、核心参考点:①(0°,50°W)河口;②(10°N,80°W)运河;③(54°S,70°W)海峡;考点二、拉丁美洲的气候1、图解南美大陆气候类型判断右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气候类型:①、气候;②、气候;③、气候;④、气候;⑤、气候;⑥、气候;⑦、气候;⑧、气候;S⑨、气候;⑩、气候;⑾、气候;2、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⑴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控制,盛行气流,降水丰富;⑵风和风均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⑶亚马孙平原呈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北、西、南三面地势高),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⑷湿润空气在向西流动中遇到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形成丰富的雨;⑸东部沿海有流经过,起到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热的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拉丁美洲概况填图
1.经纬网定位:用红线画出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60°S、40°W、60°W、80°W
2.填出太平洋、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
3.相关地理事物:填写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北美洲)、火地岛
4.国家和地区:填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智利、古巴。
南美洲沿23°26′S地形剖面图南美洲沿60°W地形剖面图
三.拉丁美洲气候
1、类型及分布。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课题
区域地理——北美和美国
编写日期月日使用日期月日
主备人审核人ຫໍສະໝຸດ 使用人教学目标1、熟悉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的位置。
2、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4.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5.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教学重点
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3、地形影响大:
探究活动1:地形对拉丁美洲的气候有何影响?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安第斯山脉南段(40º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4、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析
探究活动2: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原因(提示:可从1.纬度-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角度分析)
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空气对流旺盛。
②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沿海又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经纬度位置:80`W-40`W (北回归线-50°S),热带为主,少部分在温带。
二.拉丁美洲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
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狭长,智利
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南部阻挡了西风)
2、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没有南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2、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
西:安第斯山脉(成因)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拉普拉塔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3.熟悉重要经纬线穿越的地形区剖面图
③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在中美地峡大西洋沿岸,巴西东部沿海也有分布
备注
教学反思
①洋、②洋、
③湾、④地峡
⑤海。
C国家,D高原,
G国家,E群岛
I岛,H运河
一.拉丁美洲位置、范围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首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2、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