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透皮吸收制剂
合集下载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二) 制备方法 研和法、融和法、乳化法。 根据基质选择方法 油脂性基质--研和法、融和法 水溶性基质--研和法、融和法 乳剂型基质--研和法、乳化法
1、研和法 基质为半固体状态。 常温下将药物与基质等量递加研合均匀。 小量:软膏板,乳钵。 大量:电动研钵。
2、融和法(普遍使用) 基质加热熔化加入研细药粉 混匀 搅拌至冷凝。 适用于熔点不同的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大量制备。 基质的加入顺序:熔点高的先加 ,熔点低的后加 ,液
•白色疏松粉末,引湿性强, •水溶液粘度低,呈酸性,加碱中和后呈稠厚凝胶。 •无毒,无刺激性。耐热,对眼粘膜有严重刺激。
(三)乳剂型基质
1、定义:含固体的油相加热液化后与水相借乳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 下混合乳化,在室温下形成为半固体的基质。
2、特点 : A:稠度适中,易涂布, B:需加防腐剂(O/W)、保湿剂(甘油、丙二醇、), C:对油、水都有一定的亲和力,药物的释放、透皮吸收较快,不
制成乳剂型基质来应用。
2、分类 : 烃类, 类脂类, 动、植物油脂等。
1、 烃类 凡士林(vaselin)
•液体烃与固体烃的半固体混合物, •分为黄、白两种, •性质稳定、无刺激性, •仅能吸收本身重量5%的水分(加羊毛脂、 表面活性剂提高吸水性 )
石蜡(paraffin)
•分固体和液体石蜡两种, •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可改变皮肤渗透率,提高药物的溶解和扩散程度,导致药物的通 透性增加。在外用药剂中加入前者可明显增加药物的释放、渗透 和吸收。
3、影响皮肤吸收的药剂因素 (1)药物浓度:一般规律为药物浓度越高,经过皮肤吸收愈多 (2)药物剂型:另外水溶性药物则在o/w型乳剂中易透皮吸收;而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概况

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概况
刘彩云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药剂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本文从中药透皮吸收的机理\实验研究及促进剂的研究三方面 综述了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概况,并对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特点及存 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综述,为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 供了参考,是目前新剂型研究的方向之一。药物透皮吸收制剂又可称 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它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 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起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 药物经皮给药系统在药剂学中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药剂学 的发展经历了格林药剂时代(Pharmacy)[1]’物理学药剂时代(Phar一 髓cy&,Phar 2吼ceutics),生物药剂学时代①iopharⅢace
【4】zeschA.BRTDe珊at01.1985:“5(supal31):63270
【5]RutcerN.Arch Di∞hild 1987:62:2202l
万方数据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2月第21卷第12期(下)Chinese Joumal 【6】李熙,刘玉亭,吴淑梅等,青藤碱微乳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川.中成药2008,30
宋志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 展,传统的主要以搜集、整理、流通图书资料为模式的图书馆服务方 式正发生变化,必须完善医院中的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给予医疗人员 提供丰富的医疗信息。 1现在存在的问题 1.1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医院领导对医院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 视,一些医院的领导认为,对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经济效益的回报,以 至图书馆的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经费投入无法达到医院图书馆建设 的最基本要求。图书馆的经费是靠医院拨款,现如今图书价格涨幅较 大,经费投入较少,信息资源建设受限制,缩减图书、期刊、报纸的种 类,购置的新书也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 1.2馆藏中的图书、期刊的利用率很低。现今网上资源丰富,医疗人 员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来借阅,而且图书馆的工作时间和医 院的工作时间一样,这致使各书刊的无法有效使用。 l:3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不强也缺乏创新意识,医院的图书馆中配备的 馆员人数不足,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专业人员少,工作人员素质差、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读书自学场所,应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如计算机管理、图书自动化管 理等,使新发明、新成果、新方法取代旧的传统的管理方法,使图书馆逐 步向现代化管理过渡。 2.4建立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阅读中心应保持安静 的环境,这样才能让阅读的效果更好。进入馆后不可大声喧哗,室内 的采光应充足,室内的温度应适宜,良好的环境才可让更多的医疗人 员来此进行阅读。如医院图书馆也可以开展多项有偿服务,如打字、 复印、刻录、检索、为临床搞课题索引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多 途径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去赢得读者。另外,要改变重书轻人的 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一是在纸质书刊学习区放置部分精选中外 文现刊,并方便查阅相邻的书刊库。二是将馆员办公区设在电子学习 区内,馆员可通过计算机进行书刊的编目、借阅、流通、馆际互借,信 息收集、整理、传递等工作,并可通过网络与读者即时沟通与交流。另 外在报刊及宣传展架区沿窗配置各类报纸报架及介绍图书馆馆藏和 服务功能的宣传资料。自1996年起,我院图书馆开始购置计算机,并 订购了中、外文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岫isc)》、《中国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美国医学索引 (她DLINE数据库)》等。题录数据库’。2000年,清华同方的《中国学
刘彩云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药剂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本文从中药透皮吸收的机理\实验研究及促进剂的研究三方面 综述了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概况,并对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特点及存 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综述,为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 供了参考,是目前新剂型研究的方向之一。药物透皮吸收制剂又可称 经皮给药系统或经皮治疗系统,它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 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而起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 药物经皮给药系统在药剂学中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研究领域。药剂学 的发展经历了格林药剂时代(Pharmacy)[1]’物理学药剂时代(Phar一 髓cy&,Phar 2吼ceutics),生物药剂学时代①iopharⅢace
【4】zeschA.BRTDe珊at01.1985:“5(supal31):63270
【5]RutcerN.Arch Di∞hild 1987:62:2202l
万方数据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2月第21卷第12期(下)Chinese Joumal 【6】李熙,刘玉亭,吴淑梅等,青藤碱微乳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川.中成药2008,30
宋志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 展,传统的主要以搜集、整理、流通图书资料为模式的图书馆服务方 式正发生变化,必须完善医院中的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给予医疗人员 提供丰富的医疗信息。 1现在存在的问题 1.1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医院领导对医院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 视,一些医院的领导认为,对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经济效益的回报,以 至图书馆的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经费投入无法达到医院图书馆建设 的最基本要求。图书馆的经费是靠医院拨款,现如今图书价格涨幅较 大,经费投入较少,信息资源建设受限制,缩减图书、期刊、报纸的种 类,购置的新书也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 1.2馆藏中的图书、期刊的利用率很低。现今网上资源丰富,医疗人 员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到图书馆来借阅,而且图书馆的工作时间和医 院的工作时间一样,这致使各书刊的无法有效使用。 l:3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不强也缺乏创新意识,医院的图书馆中配备的 馆员人数不足,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专业人员少,工作人员素质差、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读书自学场所,应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如计算机管理、图书自动化管 理等,使新发明、新成果、新方法取代旧的传统的管理方法,使图书馆逐 步向现代化管理过渡。 2.4建立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阅读中心应保持安静 的环境,这样才能让阅读的效果更好。进入馆后不可大声喧哗,室内 的采光应充足,室内的温度应适宜,良好的环境才可让更多的医疗人 员来此进行阅读。如医院图书馆也可以开展多项有偿服务,如打字、 复印、刻录、检索、为临床搞课题索引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多 途径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去赢得读者。另外,要改变重书轻人的 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一是在纸质书刊学习区放置部分精选中外 文现刊,并方便查阅相邻的书刊库。二是将馆员办公区设在电子学习 区内,馆员可通过计算机进行书刊的编目、借阅、流通、馆际互借,信 息收集、整理、传递等工作,并可通过网络与读者即时沟通与交流。另 外在报刊及宣传展架区沿窗配置各类报纸报架及介绍图书馆馆藏和 服务功能的宣传资料。自1996年起,我院图书馆开始购置计算机,并 订购了中、外文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岫isc)》、《中国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美国医学索引 (她DLINE数据库)》等。题录数据库’。2000年,清华同方的《中国学
十八章透皮吸收制剂new

4. 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结合作 皮肤的结合作用与代谢: 用是指药物与皮肤蛋白结合或脂质等的 结合,结合作用可延长药物渗透的时滞, 结合,结合作用可延长药物渗透的时滞, 药物与皮肤、组织的结合力越强, 药物与皮肤、组织的结合力越强,其时 滞和贮库的维持时间也越长。 滞和贮库的维持时间也越长。 药物可与皮肤内酶作用发生氧化、 药物可与皮肤内酶作用发生氧化、 水解、还原、结合等作用,但作用有限。 水解、还原、结合等作用,但作用有限。
3. 硅橡胶压敏胶:硅橡胶压敏胶的 硅橡胶压敏胶: 玻璃化温度低,柔性, 玻璃化温度低,柔性,透气性和透湿性 良好,耐水、耐高温和耐低温, 良好,耐水、耐高温和耐低温,化学稳 但价格相对较高,粘力小, 定,但价格相对较高,粘力小,对基材 的处理及防粘纸的选择是关键技术。 的处理及防粘纸的选择是关键技术。
(三)背衬材料、防粘材料和药库材料 背衬材料、
1.背衬材料:背衬材料是用于支持药 背衬材料: 背衬材料 库或敏胶等的薄膜,应对药物、胶液、 库或敏胶等的薄膜,应对药物、胶液、 溶剂、湿气和光线等有较好的阻隔性能, 溶剂、湿气和光线等有较好的阻隔性能, 同时应柔软舒适,并有一定强度, 同时应柔软舒适,并有一定强度,常用 多层复合铝箔,即由铝箔、 多层复合铝箔,即由铝箔、聚乙烯和聚 并烯等膜材复合而成的双层或三层复合 膜。
取不同分子量的聚异丁烯和药物分别 用氯仿溶解混合,加入矿物油调粘稠度, 用氯仿溶解混合,加入矿物油调粘稠度, 将药库成分按2mg/cm2涂布在铝塑薄膜上, 涂布在铝塑薄膜上, 将药库成分按 低温干燥,回收溶剂,形成药库层, 低温干燥,回收溶剂,形成药库层,取预 先制备好的聚丙烯控释膜与之复合; 先制备好的聚丙烯控释膜与之复合;另取 粘胶成分涂布200µm 厚的防粘硅纸上,干 厚的防粘硅纸上, 粘胶成分涂布 燥去溶剂后得约50 燥去溶剂后得约 µm 厚粘胶层 ,将粘胶 面与控释面复合,切成1cm2圆片既得。 面与控释面复合,切成 圆片既得。
透皮吸收制剂

材料选择
常用的透皮吸收制剂材料包 括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 聚乳酸等
透皮吸收制剂的材料选择需 要考虑药物的性质、剂型、 皮肤类型等因素
材料的选择需要保证药物的 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材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生产 工艺、成本等因素
质量控制
原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纯度 高的原料
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生产工艺 确保产品质量
上市后监测:在药物上市后对药物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监测
有效性评价:评估药物对志愿者的 病情改善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07
透皮吸收制剂的未来展 望和研究方向
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新型透皮吸收制剂 的研发和应用
市场需求:满足不同人群和疾 病的需求
安全性和效果:提高透皮吸收 制剂的安全性和效果
法规和标准:完善透皮吸收制 剂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优点:膏剂型透皮吸收制剂可以避免口服给药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 性
应用:膏剂型透皮吸收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病、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疾 病的治疗
代表药物:膏剂型透皮吸收制剂的代表药物有阿达帕林、维酸等。
贴片型透皮吸收制剂
特点:通过皮肤吸 收无需口服
优点:使用方便易 于携带
缺点:可能引起皮 肤过敏
应用:常用于局部 治疗如止痛、止痒 等
优点:药物释放稳定持续时间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关节 炎、皮肤病等
04
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工 艺和材料
制备工艺
原料选择: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辅料 制备方法:包括溶解、混合、涂布、干燥等步骤 质量控制:对药物的纯度、含量、稳定性等进行检测 包装和储存: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条件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透皮吸收制剂
《透皮吸收篇》课件

透皮吸收的工作原理
1
分子扩散
药物分子通过皮肤层屏障的分子扩散作用,从而进入皮下组织和血液循环。
2
角质层渗透
药物通过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渗透到真皮层,然后到达皮下组织。
3
循环系统吸收
药物进入皮下组织后,通过微血管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以实现全身有效吸 收。
透皮吸收的应用领域
药物传递
透皮吸收可用于给予药物,例如局部止痛剂、避孕药和激素。
美容产品
透皮吸收可用于美容产品中的有效成分的传递,如抗衰老和美白成分。
药物代谢研究
透皮吸收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和毒性研究,以评估药物的吸收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透皮吸收的优点与局限
1 优点
无需注射或口服,减少不适感和消化道问题。
2 局限
透皮吸收速度慢,适用于药物剂量较低的情况。
透皮吸收的技术发展趋势
透皮贴剂
《透皮吸收篇》PPT课件
透皮吸收是一种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的方法。本课件将深入探讨透皮 吸收的定义、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优点与局限、技术发展趋势、挑战与解 决方案,以及结论和展望。准备好开始你的透皮吸收一种将药物通过皮肤层屏障接触到血液循环的过程。它通过皮肤 表面的细胞间隙,进入真皮层并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2
皮肤屏障
某些药物可能无法有效穿过皮肤层屏障。解决方案包括使用渗透增强剂或改变递 送系统。
3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透皮吸收的反应可能不同。解决方案包括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结论和展望
透皮吸收是一种有前景的药物给药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 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和改进,以提高透皮吸收的效果和可行性。
透皮贴剂是一种方便的透皮吸 收技术,可提供持续释放的药 物给药。
透皮吸收制剂-药剂学课件

第十七章 靶向制剂
Logo
定义
• 靶向制剂: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 环,选择性地浓集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 构的给药系统。 • 理想的靶向制剂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 定位浓度、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
药物的靶向按到达的部位可以分为三级: 一级靶向:将药物输送到特定的器官 二级靶向:将药物输送到特定器官的特定部位 三级靶向:将药物输送到特定器官的病变细胞内
高分子材料
在经皮吸收制剂中,高分子材料主要是用作控释膜和骨架 的聚合物。 1、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 2、聚氯乙烯 3、聚丙烯 聚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二、压敏胶 压敏胶是是一类受轻微压力就能够与皮肤紧密 贴合、容易剥离的粘胶材料。 其作用是: 保证释药面与皮肤紧密接触 作为药物的贮库 控制药物的释放材料
如载药微粒表面经修饰,连接特定的配体或单克 隆抗体制成的主动靶向制剂,改变了载药微粒在 体内的分布而到达特定的靶部位。
1975年,瑞士科学家乔治·克勒和英国科学家凯撤·米 尔斯坦,把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进 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兼有两个亲代细胞的 特征,既有骨髓瘤细胞无限生长的能力,又有B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的功能。因此,这种杂交瘤细胞就能在细胞培养 中产生大量单一类型的高纯度抗体。这种抗体叫“单克隆 抗体”。
(2)炎症
当含水量增加时,角质 当含水量增加时,角质 层膜孔直径增大,组织 层膜孔直径增大,组织 (3)皮肤水合程度 紧密性降低,形成孔隙 紧密性降低,形成孔隙 ,使药物的渗透吸收增 ,使药物的渗透吸收增 加。 加。
影响皮肤吸收的物理因素 (1)湿度: (2)皮肤渗透促进剂(透皮促进剂): 透皮促进剂作用于皮肤上时,可改变皮肤渗透率,提高药 物的溶解和扩散程度,导致药物的通透性增加。在外用药 剂中加入前者可明显增加药物的释放、渗透和吸收。
东莨菪碱透皮吸收制剂

实例2
处方:
胰岛素脂质体
大豆磷脂 150mg 胆固醇 25mg 胰岛素 4mg 0.01M HCl 0.5mL pH7.4磷酸盐缓冲液 4.5mL
制法:
取胆固醇20mg置茄形瓶中,加入大豆磷脂150mg, 用乙醚10mL溶解。另精确称量取胰岛素4mg,溶于0.5mL 的0.01M HCl中,再加入4.5mL pH 7.4的PBS,然后与乙 醚液混合,振摇,浴式超声乳化,所得乳液在20℃水浴 旋转蒸发仪上减压除去有机溶剂,直至得到乳状脂质体 混悬液。将该脂质体混悬液涡旋振摇15min,然后用探 式超声仪在冰水浴中超声1min, 即得。 将胰岛素脂质体混悬液置冰箱中密封冷藏保存。
• 【不良反应】较常发生轻微的口干、困倦、脉搏徐缓,偶见 瞳孔放大,去除贴片后症状可消除。
• 【禁忌】东莨菪碱过敏者、哺乳期妇女禁用,青光眼、肠梗 阻、幽门梗阻、由前列腺疾病等引起的排尿困难及孕妇慎用。 • 【注意事项】慎防有效成份的残留物进入眼内。故接触药物 后应洗手,去除贴片后的皮肤必须洗尽,须防止儿童取玩。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禁用 • 【儿童用药】10岁以上儿童用3/4贴,10岁以下用1/2贴 • 【贮藏】避热保存。 • 【有效期】二年。
脂质体被动靶向制剂
实例1 环孢素脂质体
处方: 大豆磷脂 100mg 胆固醇 25mg 环孢素 5mg 0.9%氯化钠 5mL 制法: 环孢素5mg置茄形瓶中,加入大豆磷脂100mg和胆固 醇25mg,用氯仿10mL使溶解。 利用水浴旋转蒸发仪在不断旋转振摇下,减压蒸发除 去溶剂(水浴温度35℃±1℃), 使脂质混合物以薄膜状 均匀地沉然后加入0.9%氯化钠水溶液5ml,充分振摇 5min,在水浴旋转蒸发仪上旋转水合1h,然后用探式超 声仪在冰水浴中超声1min, 即得脂质体混悬液。 将环孢素脂质体混悬液置冰箱中密封冷藏保存。
2016透皮吸收制剂 ppt课件

• ①溶解性和油水分配系数(K): 一般脂溶性>水溶性药物,K值适 中者具有较高的穿透性。
• ②分子特性:M >600难透过, M>3000不能透入,甾类药物-OH 数↑,穿透力↓。 • ③在基质中的状态:溶解态>混 悬态,微粉化>细粒。
2.基质和附加剂性质
• 基质和附加剂的组成及性能可影响药物在基质中的特性和 皮肤患处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三、应用离子导入技术
• 1含义
• 指利用电流将离子型药
物或能形成带电胶粒的
非解离药物经电极定位 导入皮肤、粘膜,进入 局部组织或体循环的一 种生物物理方法。(低
聚核苷酸、两性霉素、
酮洛芬 )用在皮肤上的 电压降一般为0.1V-5V。
2离子导入机理
• ①离子导入:通过毛孔和汗腺等旁路途径产生电位差。 • ②电渗作用:使皮肤两侧液体产生定向移动。 • ③诱导新生通道:电流使角质层类脂分子定向排列形成可逆性 孔穴,也称为电致孔。(电致孔在皮肤上电压降大于100V)。 • ④增强皮肤水合作用:电场下水合作用↑、药物的渗透力↑。
四、应用超声波技术
• 利用超声波的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或局部按摩作用最初应用于风 湿症和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现已应用于药物的透皮吸收。 • 作用机理 • 改变皮肤角质层结构:空化作用,脂质结构重新排列形成空洞。
对皮肤可能有刺激性和 过敏性
表皮对药物有存贮和代 谢作用
4
5
给药方便,可随时终止
第二节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 一、皮肤的生理构造与透皮吸收 过程 • 1皮肤构造 •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毛发、 汗腺、皮脂腺①角质层:外来物 质的主要屏障,对脂溶性药物阻 力小(15-20um) ②表皮:胞内主要 是水性溶液,药物容易通过(50100um) 。③真皮:疏松结缔组织, 含水量30%,毛细血管丰富、对 药物穿透阻力小。④皮下组织: 脂肪组织,药物可通过血管和淋 巴管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y Ding PT
11
透皮吸收制剂与局部用制剂 的区别
透皮吸收制剂: 通过皮肤给药用于全身治疗 评价指标:血药浓度 局部用制剂 通过皮肤给药用于局部治疗 评价指标:靶部位(皮肤中的病变部位) 的药物浓度
By Ding PT
12
经皮给药的优点
给药方便,特别适合于口服给药有困难的病人; 药物经皮吸收直接进入体循环或者皮肤局部的 靶器官,避免了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和对 胃肠道的刺激; 作用时间长,平稳; 不会造成肌体的损伤; 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如发现有副作用,易 于立即停药; 改善病人的顺应性。
By Ding PT
18
2.丙烯酸酯压敏胶
(Acrylic PAS) 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良好的 耐候性、耐热性、耐光性,性质稳定,无色透 明,无公害。
National Starch
By Ding PT
19
3.聚异丁烯压敏胶
(Polyisobutylene PSA) 聚异丁烯为具 有粘性的一类人工合成橡胶。本品非常 稳定,耐候性、耐热性及抗老化性良好。
Present: 1970 AD to 2000 AD
Future: 2000 AD to 2025 AD
By Ding PT
4
The Present Day
1970-- Alza Research (US) began first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transdermal 1980-- Scopolamine first transdermal reached US 2002– Many Rx and non-RX products in US market. Transdermals deliver drugs from a few hours up to 7 days.
By Ding PT
2
西药
中药传统贴剂 驱风湿、通经活络、 消肿止痛、平喘、 止咳、消痰 美容业:保湿面膜、抗皱膜、增白 保健品
By Ding PT
3
Three Periods of Transdermal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ast:
3000 BC to 1970 AD
铝箔-纸复 合膜
聚维酮-聚乙 烯醇
纸
Alza/C ibaGeigy Alza/ Bochri nger Alza/C ibaGeigy Alza
Transde rmScop Catapre sTTS Estrade rm Testode rm
贮库
肉色铝-聚 酯复合膜
液体石蜡及 聚异丁烯骨 架 液体石蜡-微 粉硅胶-聚异 丁烯 乙醇
By Ding PT
24
三、设计经皮给药系统的一些注意问题
被选药物:分子量小、熔点低、剂量小、有适 宜的logP 贴剂的总面积<40cm2 制剂中的药物浓g PT
25
经皮给药系统的粘性评价
1. 粘附力的测定 PSTC-1法(GB/T2792): 180º 角剥离力的测定 2. 快粘力(初粘力)的测定 PSTC-6法(GB4852-84) :滚球试验 CP2005(二部) PSTC-5法: 剥离快粘力(90 º ) 3. 内聚力的测定 PSTC-7法(GB4851-84):剪切力的测定,多数情况 下出 现胶层和粘贴界面的破坏,称之为“持粘力”。 T型内聚力破坏试验:又称T型剥离试验,参照 GB/T 91(胶粘剂的T剥离)
By Ding PT
5
The Beginning of the Future
Examples of Recent Advances Adhesive polymers— Improved wear --Evra®, a 7-day contraceptive patch Electronics, miniaturization & skin permeation— Electronically assisted --GlucoWatch®, a glucose monitor for diabetes control
By Ding PT
26
1.粘性测定之一 初粘性测试方法——斜面滚球试验
By Ding PT
27
粘性测试之二 ——持粘性(剪切力、内聚力)测试
By Ding PT
14
经皮给药系统的四种类型 a 液态、填充及密封多层结构; b有限速膜的固态多层系统; c固态整体单层结构; d外周胶粘层骨架型结构
By Ding PT
15
二、经皮传递制剂常用材料
(一)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SA) (二)骨架、贮库和其它构件材料 (三)渗透促进剂
By Ding PT
9
Use of Dermal Drug Delivery Product
Treatment of Calluses, Corns and Warts Treatment of Pain Treatment of Rheumatism Treatment of Inflammation Topical Local Anesthesia Antimicrobial Agents Wound Dressings
By Ding PT
23
渗透促进剂一览表
类 型 亚砜类 吡咯酮类 月桂氮艹卓酮 脂肪酸及其酯 表面活性剂 醇类 多元醇类 萜烯类 胺类 酰胺类 环糊精类 磷脂类 举 例 二甲基亚砜,癸基甲基 亚砜 2- 吡 咯 酮 , 5-甲 基 -2-吡 咯酮 月桂氮艹卓酮 油酸,肉豆蔻酸异丙酯, 癸二酸二乙酯 月桂醇硫酸钠,泊洛沙 姆 乙醇,异丙醇,正十二 醇 丙二醇,丙三醇 桉树脑,d-苎烯 尿素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 乙酰胺 环糊精,2-羟丙基-环糊 精 卵磷脂,豆磷脂,磷脂 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 作用机制 角质层细胞内蛋白质变性; 破坏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有序排列; 脱去角质层脂质和脂蛋白 低浓度分配进入角蛋白,高浓度影响角质层脂质流动性并促进药物在 角质层的分配;增加角质层的水含量 渗入皮肤角质层,降低细胞间脂质排列的有序性;脱去细胞间脂质形 成孔道;增加角质层含水量;降低角质层脂质的相转变温度 渗入角质层脂质,影响其有序排列;降低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的相转 变温度;引起角质层脂质固-液相分离和晶型转变;增加药物在角质层 的分配 使角质层脂质排列无序化;乳化皮肤表面脂质,改善药物在角质层分 配 作为溶剂增加药物在角质层的溶解度;脱去角质层脂质;渗入角质层 脂质,影响其排列的有序性 使角蛋白溶剂化,占据蛋白质的氢键结合部位,减少药物-组织间结合; 增加并用的其他渗透促进剂在角质层的分配 促进药物在角质层的扩散;破坏角质层细胞间脂质屏障;提高组织电 导率,打开角质层极性孔道;增加药物从基质向角质层的分配 促进角质层水化,在角质层形成亲水性孔道;破坏角质层脂质结构 低浓度时分配进入角蛋白区,高浓度时影响角质层脂质的流动性 将药物形成包合物,提高溶解度,并可把药物分子传递到皮肤表面 促进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扩散;作用于角质层细 胞膜脂质,改善其渗透性
By Ding PT
6
Evra®, Transdermal Contraceptive System: 7-day delivery (J&J)
©Ortho-McNeil Pharmaceutical 2001
By Ding PT
7
GlucoWatch®, a glucose monitor for diabetes (Cygnus)
By Ding PT
20
(二)骨架、贮库和其它构件材料
骨架材料、贮库或装置组件的材料在透 皮给药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目前 用作透皮装置组件的聚合物有聚乙烯、 聚酯、多孔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 物,硅橡胶,医用醋酸纤维素超微孔膜, 聚氨酯(chronofilm)等
By Ding PT
21
市售的透皮吸收制剂和构件材料
By Ding PT
16
(一)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SA)
压敏胶(PSA)是压敏性胶粘剂的简称。 压敏胶的粘接兼有液体和固体两种性质, 是一种粘弹体。粘附的本质是分子间借 助于范德华力的一种吸引力。
By Ding PT
17
1.硅酮压敏胶
(Silicone PSA) 硅酮压敏胶为无结晶 固体,无熔点,有耐寒、耐热性(在73℃~250℃间稳定)及耐化学性,电绝 缘性优良,具有良好的柔性,软化点接 近皮肤温度,贴于皮肤后变软并粘贴于 皮肤,经30分钟后具有足够粘附力。在 其网状结构中有可供分子扩散的“自由 体积”,故对水蒸气、气体及药物有良 好的通透性。
By Ding PT
10
一、概述
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又称透皮治疗系统 (Transdermel therapeatic systems, TTS),是指 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 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控释给药剂型。 目前市售的透皮给药系统就其控释机理而言有 两种类型:其一是给药装置控制药物释放到皮 肤的速度,其二是皮肤控制吸收速度。
By Ding PT
8
Use of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Product
Motion sickness Hpertension Treatment of Pain Angina Pectoris Female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Male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Smoking Cessation Therapy Dietary Aids ( Elupatch, OTC in France1995, Fucus vesiculo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