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照图的分类及判读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修改)

三.关于日照图的解题技巧和步骤
8、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 刻;日没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在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平分所在纬线并 与它们垂直,因此,只有这两天各地日出日没时刻才相 同,即6时日出,18时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时日 出,18时日落;南北极度圈以内地区,在极昼极度夜期 ,太阳总是在地平以上或者地平以下,因而没有日出日 没现象。 在图二中,C点4时日出,20时日落;在图五中,D点 3时日出,21时日落:
地球俯(极)视图 (图四、图五、图六)
二、日照图上晨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 是由晨线、昏线组成,故又称晨昏圈。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 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 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也就是说,晨昏圈应 为一个大园(切面应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相垂直。 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 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 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 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 此可以判断出图一、图二中AB为晨线,其背面对应的是昏线 ;图三中AB为昏线,其背面对应的是晨线;图四中BC为晨线 ,AC为昏线;图五、图六中AC为晨线,BC为昏线。
0时所在经线:
向东日期自动加一天
图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 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180度 东经60度 ①、NA的经度为_____ ;NB的经度为______。 22 4 ②.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日______时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与解题技巧1、定南北级(1)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2)俯视图:看自转“北逆南顺”,如图1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3)看经度大小的排列:自转方向与东经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与西经度从大到小的排列相同)2、定晨昏线判定晨线与昏线时应注意太阳光线的来向,并利用好地球的自转方向。
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为晨线。
如图1中AO为昏线,BO为晨线。
图2中AB为晨线。
3、定地方时①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②自西向东经度每增加1度地方时增加4分钟。
根据上述两点,并结合以下几条特殊的经线的地方时来进行推算:(1)赤道上的点总是昼夜平分,日出6时,日落18时。
故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如图1中B点所在的经线为6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时。
图2中D点所在经线为6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如图1中O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
(3)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为0时或12时,如图2中A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4、定直射点(1)直射点的纬度:从极昼、极夜的范围来判断①二分日,直射点的纬度为0°②夏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③冬至日,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④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昼,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90°-φ);若北纬φ度以北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南纬(90°-φ)。
南半球类推。
如图3,太阳直射在10°S。
(2)直射点的经度:通过当时的太阳光照图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所在的经线就是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
在侧视图上,一般是昼半球最外侧的那条经线;在俯视图上,是昼半球与太阳光线平行或重合的那条经线。
光照图的几种类型及其判读课件

昼夜光照图
总结词
反映全球昼夜变化情况,帮助理解地球自转对光照的影响。
详细描述
昼夜光照图主要用来表示全球昼夜变化情况,通过这种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自 转对昼夜变化的影响。这种图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昼夜变化的关 系。
季节光照图
总结词
反映不同季节的光照情况,包括日出日落时间和太阳高度角 等。
学习地物判读技巧
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掌握地物判 读的技巧和方法。
掌握地图分析方法
学习如何结合光照图的各种要素进 行综合分析和推断。
04
光照图的实际应用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光照图最常见的应用领域 。通过分析卫星遥感数据,气象学家 可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包括温度、 降水、风向、风速等。
光照图中的云层分布、地表反照率等 信息有助于判断天气系统的发展和移 动,从而准确预报天气。
GIS中使用的地图和遥感数据很多来源于光照图,通过GIS可 以更好地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 、环境保护等领域。
05
光照图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分辨率的光照图
总结词
高分辨率的光照图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地表信息,有助于更准确的判读和分析。
详细描述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的光照图逐渐成为主流。这种类型的光照图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地表细 节,如建筑物、树木、道路等,为地形分析、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领域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支持 。
THANKS
光照图的判读基础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 夹角,它决定了太阳光的入射角度, 从而影响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
云量与云状
云量是指天空中被云覆盖的百分比, 云状则是指云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这 些因素都会影响太阳光的透过率和日 照时数。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南极圈内部分 地区发生极夜),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 线之间;如果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发生极夜(南极 圈内部分地区发生极昼),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和南回归线之间。直射点的具体纬度可通过切点纬
度与直射点纬度的互余关系计算。
3、局部日照图 局部日照图实质上都是半球日照图的一部分。有的 为半球日照图的1/2、1/4甚至1/n,如图1、图2分别 为半球侧视日照图的1/2图、1/4图;图3为极地俯视 日照图的1/2图,图4和图5为极地俯视日照图的1/4 图;图6也是局部日照图,但不规则,就算1/n图。
高频考点讲练
(2)9个月后,下图中正确的是(
B
)
高频考点讲练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 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 影为黑夜。据此完成(1)~(3) 题。
(1)该纬度圈的纬度可能是( C ) A .0 ° B.23°26′S C.30°N D.30°S (2)关于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3)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10小时 B.昼长11小时 C.昼长12小时 D.昼长13小时
为夏至日,晨昏线 起止于南北极圈, 除赤道上昼夜平分 外,其他各条纬线 的昼弧与夜弧都不 相等。北半球昼长 大于夜长,北极圈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现象;南半球情况 相反
判读突破口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各地6 时日出,18时日 落;②太阳直射赤 道,正午太阳高度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 递减 ①图中昼夜界线为 晨线,全球只有赤 道上6时日出,18 时日落;②太阳直 射北回归线,正午 太阳高度由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
)
高频考点讲练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

光照图的判读原理及方法光照图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其在平面上的投影也就不同,因此光照图可以分为俯视图、侧视图、局部图、展开图、复合图等。
总之光照图复杂多样,千变万化,往往是高考学生能力考察的重要切入点。
一.细细体会光照图的三个要点:在光照图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或几个至关重要的点,它们分别是直射点、交点、切点。
这几个点往往隐藏了经度、纬度、地方时等重要条件或特征,并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它们是解题的关键点。
因此读光照图时,要紧抓这几个要点,挖掘隐藏条件或信息。
1.直射点(A):即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点,该点通常有以下特征:(1)A点在昼半球,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或物体的影长为一点);(2)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3)A点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2.交点(D、B):即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该点有以下特征。
(1)交点(D):即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东侧为昼半球,西侧为夜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2)交点(B):即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东侧为夜半球,西侧为昼半球;太阳高度为零;。
3.切点(E、F):即晨昏线与纬线圈两个切点(E、F)。
(1)切点(E、F)所在纬线圈以内的地区为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2)切点(E):E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日期变更的自然界线);E点有极昼现象;太阳高度为零;(3)点(F): F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F点有极夜现象;太阳高度为零;4.三个要点的位置关系: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因此直射点与交点、切点的存在以下关系:(1)交点B、D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均在赤道。
(2)切点E、F经度大小互补且位于异侧;纬度相同且位于异侧。
(3)直射点(A)与地方时为12时(或有极夜现象)的切点(F)经度相同。
(4)直射点(A)与两个交点(B、D)在经度上相隔900(5)直射点(A)与两个切点(E、F)在纬度上是相隔900,且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A)与极昼现象在同一个半球(无极昼现象或昼夜平分时,直射点纬度为00,即在赤道上)。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7.立体俯视图
与晨昏线相切 的纬线上出现 极昼或极夜, 切点所在的经 线上地方时为 12时或0时。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甲 地方时为6时,晨线与 经线的交点所在的经线 的地方时就是当地日出 的时间。如乙地日出时 间为4时。
(6)确定日出和日落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 刻为该点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在春秋分时,全球昼 夜平分,即6时日出,18点日落。赤道上各地全年都是6点日 出,18点日落。此外,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2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或24时。
((87))确确定定日日期界分线界线。 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 条是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180°经线东为昨日,西为今日。0 时 经线东为今日,西为昨日。 (9)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上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90°,其他
8.旋转整合图
旋转整合光照图:是沿赤道切开南北翻转而成 的极点俯视复合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下 半圆中心点为北极点,上半圆中心点为南极点。 BAC为晨线,A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B、C分别 为晨线和北极圈、南极圈的切点。150°E为太 阳直射经线。此图表示夏至日阳光照射情况。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区日期不 同,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本图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时的太 阳光照图,北半球春分日,日期 3 月 21 日 前 后 , 太 阳 直 射 点 在 赤 道 上 ( 0° 纬 度 ) , 此 日 全 球 各 地昼夜等长,全球各地的日出 ( 落 ) 时 间 都 为 地 方 时 6 时 ( 18 时),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 极递减;图中的昼夜界线为晨线; 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北半球,并开 始在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如 为 秋 分 日 , 则 日 期 为 9 月 23 日 左右,次日则太阳直射于南半球, 并在北极点附近开始出现极夜现 象。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光照图也叫日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一、光照图的类型:二、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下南;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时针为南半球;还可以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向为自转方向。
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2、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
即“东昼为晨,西昼为昏”。
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如图1中弧AD为晨线,弧BD为昏线;图2中CD为晨线;图3中弧NAS为晨线。
3. 计算地方时太阳直射点或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再结合图中给出的经度信息,可计算其他经线的地方时。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由于太阳光为平行光,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某一时刻太阳仅直射地球上某一点,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
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定,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
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一、光照图的基本类型及判读方法按照投影的不同,光照图可分为侧视图、极视图和矩形图三大类。
以这三种光照图为基础,可衍生出许多变式图。
判读日照图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确定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位置、晨昏线与经线的位置关系。
1、侧视图侧视图是最常见的一种光照图,侧视图中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居中。
地轴是垂直或倾斜的直线。
此图中晨昏线为直线,其与经线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且与地轴交与地心,并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
在二分日时,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且与经线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2、极地俯视图此类图是从南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观察到的半球昼夜分布状况。
图中同心圆代表纬线,外圆为赤道,圆心为极点。
以极点为中心的射线为经线。
在图中,只能看到晨昏线的一半。
二分日时,晨昏线为过极点的直线,全球昼夜平分;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
3、圆柱投影图(矩形图)此图是以平面形式展示的光照图,是将南北极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所以,此种投影图与实际情况相比有很大的变形。
投影图缺乏立体感,判断依据主要是看晨昏线是否与极圈相切,看极圈内的极昼和极夜的分布情况,赤道上昼夜平分且日出6:00和日落18:00等情况来判断。
4、组合图与局部图这种图一般根据经度大小变化来确定东西方向,纬度变化来推测南北方向。
从而依据东西方向来确定晨昏线,在由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或昼夜半球的中线确定6:00、18:00、12:00、0:00的经线。
二、光照图的解题技巧及隐含规律1、确定南北极(1)侧视图中,通常是上北下南。
(2)俯视图中,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北逆南顺)。
(3)依据经度变化确定:东经度增大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再根据自转方向确定南北极。
2、确定晨昏线(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按地球自转方向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2)根据昼夜半球确定: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光照图的分类及判读
余宏山
一.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
侧视图
俯视图
立体图
变形图 局部图
分割图
(训练)
(1)B 、C 、D 、E 的经度是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
的位置,判断这一天的节气
是 。
(3)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
阴影(夜)部分。
(4)当甲点是22日16点时,
乙处是 月 日
时。
太阳光照图的类型有地球侧视图、极地俯视图、矩形投影图等多种
类型,高考往往以此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与地球
运动的地理意义联系紧密的气候、水文、季风、洋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二.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判读,可以从以下几问入手:
900E 0
°
(1)确定所属的半球:特别是极地俯视图抓住地球自转的方向;矩形图抓住纬度的变化特征(2)确定日期: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
(3)确定地方时:根据已知经线及相邻经线间隔的度数,找到某一经线的地方时然后计算。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地球侧视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地轴或垂直或倾斜;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二至日,晨昏线起止于南北极圈的两端。
侧视图中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赤道处的昼长为12小时,而赤道不管哪一天永远昼夜平
分各为12小时,所以赤道处的白昼全都投影到了纵切面
之上,这个图即是昼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图中ABC代
表的是晨昏线,根据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夜推知为12月
22日的阳光照射图,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通过读
图可知,AB线为晨线,BC线为昏线,则A点的地方时为
6点,C点的地方时为18点,图中经度共是180°,分成
6等份,每两条经线相差30°,A点的经度为0°。
从而计算出12点的经线为90°E,所以,判断出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90°E)
第二种,夜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赤道处的夜长为12小时,而赤道不管哪一天永远昼夜平分
各为12小时,所以赤道处的夜长全都投影到了纵切面上,
这个图即是夜半球在纵切面上的投影。
图中AB为昏线,BC
为晨线,则A点(0°)的地方时刻为18点,C点(180°)的
地方时为6点,求出B点(90°E)的地方时为24点,B点位
于北极圈上,且北极圈上为极昼,所以B点的昼长为24小
时。
该图中所示的时期为6月22日的阳光照射图,北半球
为夏季。
第三种,昼半球、夜半球平分在纵切面的投影
判断此类照射图的依据是赤道处的昼长和夜长各为6小
时,即昼夜等长的12小时的1/2,这是把昼半球、夜半
球平分投影到纵切面上得到的。
图2-3-25中,太阳光线
与AC晨线垂直,阳光所直射到的最近的一根经线为阳光
直射的经线,如图2-3-25中150°E为阳光直射的经线。
判断节气和季节仍然看北、南极圈以北、以南地区是极昼还是极夜。
具体可从图上得出以下结论:
(1)这一天是6月22日,我国的节气是夏至日。
(3)直射点的地理坐标150°E、23°26′N。
(3)A地的地方时是
0时,A地昼长为24小时。
B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
(5)B在A东南方向,A、B两地时差6小时。
(6)A、B两地中能在同时刻看到日出。
因为AB两点是同在晨线上
第四种,昼半球、夜半球不等量切开在纵剖面上的投
影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0°,30°E。
(3)该图表示的当天,赤道上日出时间为6点,北圈
上日落时间为18点。
(3)此图所示节气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4)此时地球上
除作为日界线的180°经线东西两侧日期不同外,还
有一条经线东西两侧日期不同,这条经线是150°W。
2.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地,外圆为赤道,分北极图和南极图。
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通过南北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且与南北极圈相切。
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又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北半球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图:此类投影图的判断依据是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以这是北半球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圆心为北极点,外圆为赤道。
第二种,南半球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图:此类投影图的判断依据是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所以这是南半球的赤道平面上的投影图,圆心为南极点,外圆为赤道。
第三种,南半球或北半球一部分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
●难点训练
1. 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A.0°30E B.0°60°E
C.30°N 30°W
D.0 ° 120°E
2.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
D.150°W 180°
3.此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4.若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阴影
部分为4月5日,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4月4日12时40分
B.4月5日12时20分
C.4月6日12时20分
D.4月5日12时40分
5. 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B.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
C.华北地区正值雨季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6.对三地位置判断
7. 若甲图当a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巴格达为多雨季节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C.悉尼昼短夜长
D.巴尔干半岛南部出现多雨季节
8. 若甲图b代表的节气再现时()
A.正值南极洲科学考察最佳季节
B.英国大面积森林落叶
C.中亚和南亚河流正值枯水期
D.长江中下游正处梅雨季节
难点1 太阳光照图的类型识别
1. 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1日8时20分
B.12月22日21时20分
C.6月22日8时
D.12月22日8时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我国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B.此时,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3°32′,该处的纬度为38°54′
N
C.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进入汛期
D.此时南北极圈对比,是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
●案例探究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
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
的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钟,中国南极
中山考察站的黑夜达小时。
(4)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
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本题错误可能出现在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错误,导致晨昏线判断错误,也可能看不到甲、乙两点刚好是晨线与某一经线交点;图中180°已知,每间隔30°这个隐含条件,学生可能忽略,再有计算方面错误,以及中山站的位置记忆不准等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
由。
(2)当DF
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位置是。
(3)
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节
气,当DE为昏线,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
是;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DF是线。
难点2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如图6—1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1~2题。
(2000年苏、浙、吉文科综合)
1. 甲地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 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
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若图6—1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
日,判断3~4题。
3. 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4.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3.如图甲所示,北京时间为()
A.12月22日12时
B.12月22日24时
C.3月21日6时
D.6月22日0时
4. 此时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全球的面积之比()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3/4
5. 图甲所示日期3个月以前的节气与图乙中各点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 当地球运行到③点附近时,下列地区现象正确的是()
A.尼罗河正值汛期
B.布宜诺斯艾利斯盛行西南风
C.黄淮海平原地区土壤中盐分相对稳定
D.夏威夷高压势力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