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迫切性
美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践

美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践美育教育,即美术教育,是指通过学习和创作艺术作品,使人们在审美、表现、创造等方面得到锻炼并提高素质的一种教育。
在中小学教育中,美育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塑造、创造力培养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
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需要具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行艺术鉴赏的能力。
而美育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艺术教育培养出更加敏锐的审美能力,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其次,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和造型能力。
绘画与造型是美育教育核心内容,通过学习绘画和造型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手工技巧和美术表现。
在实践中,美育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创作机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绘画与造型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再次,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发展。
学习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这些情感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发掘自身情感和人格特点。
同时,通过美育教育,学生还能够更好地感知和把握世界上的美好事物,从而形成积极、开放、多元的个性特点。
最后,美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艺术文化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社会文化方面,美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各种形式的艺术形式,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参与文化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对于艺术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
综上所述,美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育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应该倡导注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因人施教,突出情境、主题、体验等特点,营造浓郁的美育氛围。
另外,学校也可以通过“美育周”、艺术展、戏剧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知和探索艺术之美。
最终,美育教育为学生的美学和人文素质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思想、有情感、有艺术底蕴的新型中小学生。
美育的意义和作用论文

美育的意义和作用论文美育的意义和作用简介美育,即美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美术素养的教育形式。
它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美育的意义和作用并阐明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一、美育的意义1.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育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表现能力,进一步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美术创作,可以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的能力。
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美育可以通过欣赏、创作和思考艺术作品,帮助学生表达情感、理解情感,使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
艺术作品是情感的转化和诉求的载体,通过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情感认知和识别能力。
3.塑造学生的审美情操美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审美情操。
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对色彩、形状、构图等要素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和洞察力,提升审美情操。
4.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美育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美育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综合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不仅能在美育领域得到应用,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美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美育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
艺术创作要求学生以非传统的方式思考和表达,进而开启他们的创造潜能。
学生在美育课堂上的创造性实践,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灵活思维。
2.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美育是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展示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种自我表达和展示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和个人价值观,塑造自己的独特个性。
3.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美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艺术作品,能够观察到画面的细节、色彩的变化和形状的变化,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浅谈当代教师美育的迫切性

质力量 , 确证 自己的存 在。在 《 84 14 年经 济学—哲学
“ 教师教育”研究适时而动 , 教师教育 就是包括 手稿 》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三种 自我确证 方式 , 与教师的培养 、 用和进修三个阶段 相应 的教育 。当 即实践的方式 、 任 思维 的方式 、 感觉的方 式。他 说 : 人 “
“ 育人”的 目的 , 教师的一举一动统摄于 “ 生为本 ” 重要 , 学 但决不能代替全部 , 职业理性 的发展 , 应该与其
的教育理念下 , 之加 以规范化 、 使 功用化 , 在这里教师 作为 “ 感性 ”的人 同步发展 。现代美育是 同各种关于 素质 的提高作为一种条件 而具有存在价值 。 素质教 人的全面发展 的理想息息相关 , 在 紧密相连的。它是一
H外 , 教师 还是社 区活动家 , 学校改 革者 , 经
有 调查表 明: 目前我 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 比率
验主义学 者, 学生倡导者 , 维持纪律者 , 人格模范 以及 在2 %左 右 ,而 中小学 教 师心 理 障碍 发 生 率 高达 0 更多。 无疑教师正在充当着 “ 多面手”的角色 , 比起古 5 . %t 1 3 。这些数 目是令人触 目惊心的 , 振兴 民族 的 2 “
它对人的感 育的主体性转向中 , 教师作为个体被其角色定位有所 门思考人类 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的理论, 遮蔽 , 造成了其 “ 个性的迷失”。 笔者以为教师作为教 性发展是关注的。 席勒在 《 美育书简 》 这部著作 中, 本 育者 , 其功 用的强调有其合理性 , 但作为一个 个体 的 着造就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人格的理想 , 针对当时人
人格的完整。 这种美育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格的 J 于人类生存完满的实现。最 后 , 审美世 界是一个审美 完整性 , 其侧重点是人的感性方面的发展 , 它体现了 I 越的世界 , 超 一个诗意化 的寓所 , 于生 活在热衷于 对
浅谈当今社会进行审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美学概论期末论文[美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专业:[ 汉语言文学]班级:[ 11中文4班]姓名:[ 吕莎]学号:[ 1112100294 ]完成时间:2014年8月28日浅谈当今社会进行审美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文学院 11中文4班吕莎 1112100294 32号【前言】:美育是德育的重要分支,把美育搞好对德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审美教育缺失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引起重视。
【关键词】:美育紧迫性必要性解决方法一、何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
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
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
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在学校教育事业中,大概来说即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以下三点: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
美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2.有利于培养新时期各方面人才。
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重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才能培养出负荷时代要求的新人才。
3.有利于提高思维的多元化。
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分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来说,要更注意形象思维的教育。
总之,美术课堂时学校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之一,而美育更应在中小学中有意、有序地予以渗透.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言传身教,使学生善于去发现、发掘生活中的各种美。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现代社会中,美育教育在高校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高校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首先,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终身财富。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通过美育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形式艺术的作品和创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民族精神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美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感受艺术,体验艺术带来的情感和思想冲击,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自信。
再次,美育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建立品牌形象。
随着高校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形象的建立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美育教育是高校文化传承和品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活动和课程,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艺术文化活动和课程的开展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校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最后,美育教育可以提高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高校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打造良好的美育教育品牌,高校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与此同时,美育教育还可以加深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提高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美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美育教育不仅仅是对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在高校中,美育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还通过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和展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文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美育教育的课程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的创作,学生们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中,学生们往往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竞争。
而美育教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途径。
通过参与艺术活动和课程,学生们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放松和调节,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参与艺术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艺术领域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美育教育的课程和活动往往需要学生们共同合作、交流想法和意见,共同完成一些创作和表演项目。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和技巧,为将来的职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育教育在高校中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艺术活动和展览不仅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同时也为整个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这些活动和展览中,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享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美育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美育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意义1. 引言1.1 美育教育概述美育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文化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培养的教育形式。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美育教育不仅关注美的体验和欣赏,更注重学生对情感、思想的表达和交流。
在当今社会,美育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育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和体验,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开拓自己的思维,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
美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美育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1.2 高校大学生的特点高校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
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能够快速掌握知识和技能。
高校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开放性,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由于他们处于学业压力和职业规划的转折期,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
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美育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这些特点,以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字数:203】2. 正文2.1 增强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情趣是美育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重要部分之一。
审美情趣是指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包括对艺术作品、自然景观以及生活中的美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美育教育的培养,大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使其更加敏锐和深入地欣赏和理解各种形式的美。
增强审美情趣可以让大学生更加享受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才能更好地欣赏美的事物,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
通过美育教育的培养,大学生可以学会欣赏和享受美,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迫切性
作者:阎勇明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12期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即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
其实体育除了保持健康、增强体质之处,就是运动美,可以归为美育了。
在谈美育之前我想先说说智育和德育。
智育,这个在应试教育的专制下的宠儿,地位被提高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程度。
只要有考试,智育的重要性即便不被强调,也会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大大地体现。
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对此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不必赘述。
再说说德育。
“德智体美”中,德是排在第一位的,因而每所学校都强调把德育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
几乎每个人都接受了德育挂帅的学校教育,但经过这么多年,对社会风气的埋怨并不见少。
“雷锋同志”也并未感觉越来越多。
反之,在这个被实用利害网笼罩的现世中,我们感到更多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更难应酬了,许多人在迷信和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摇摆不定。
可见,人心的改变并非道德教育可以完全解决的。
说到这儿,不要以为我在讥讽我们的德育和智育工作,我们的教育怎能少的了它们。
只是我们太过分强调它们,而把美育给挤到一边去了。
学校的音体美课被所谓的“正”课挤占,便是不争的事实。
教育就是追求真,善,美。
有一句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就恰恰体现了教育就是追求真,善,美的本质。
德育就是让我们向善,智育教给我们有求真的科学态度。
现在的德育和智育工作更倾向于理智方面。
我们都知道,人不仅有智商还有情商,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在人的一生当中情商往往比智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而美育在发展情商方面有着德育和智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老先生所言“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
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 美育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孩子更好地成为大写的人,更有着在当今社会中做人必需的现实意义。
朱老先生曾言,“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经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
记得我曾读过一篇故事,那是发生在二战中刚刚战败的德国,两个美国大兵在满目疮痍、被炸成废墟的柏林市区散步,其中一个美国大兵问另一个:“你觉得这个国家还有崛起的希望吗”?另一个回答:“当然有。
刚才我们经过一个无家可归的难民临时搭建的帐篷时,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一朵花插在桌子上的花瓶里吗?在这样的情形下仍然有对美追求的民族怎么会沉沦”?
二战后的德国不仅实现了和平统一,更一跃成为在许多领域都领先的世界强国,印证了那个美国大兵的预言。
再仔细想想,美学先驱席勒和他的美学名著《审美教育书简》能出现在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民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不用说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歌德、海涅、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贝多芬……,德国被称作「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家」自有其道理所在。
那个美国大兵能从一朵花上看出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也是非同一般。
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在新文化运动中,就不只一次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
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只知道求温饱而缺乏美感修养的学生。
没有对美的追求和欣赏,没有应有的美育,我们的孩子将来在这个满是功利的社会中只是生存或是生活的“苟且者”,而不是真正地生活;更可怕的是,没有应有的美育,就可能会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来填补这个教育的空缺,泡网吧或做一些不良事情的学生将会更多。
在1932年,当朱光潜老先生听说有些青年人或因天灾人祸而废学,或正忙于高官厚禄、奔走于大人先生之门而洋洋自得时,比听到日本出兵东三省和轰炸淞沪更让他伤心。
在此情形下,朱老先生才抱着一颗拯救民族国家未来之心写下了美学名著《谈美》这本书。
如果我们还不能让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民族的未来恐怕远比丢几个东三省的损失更大。
加强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一定会拯救我们更多的孩子,一定会让我们的民族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