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新城疫的防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鸡新城疫(avian Newcastle disease,简称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由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家禽疾病。

这种疾病对鸡、鸭、鹅、鹌鹑等家禽产生严重危害,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

对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鸡新城疫最初发生于亚洲地区,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该疾病在感染家禽后,可引起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损伤和卵的减产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人类也可能通过接触感染家禽而感染鸡新城疫病毒,从而造成人感染的健康风险。

鸡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空气传播和物品传播等方式传播。

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疫情的发生至关重要。

需要采取严格的动物检疫措施,对进出口家禽进行检疫并对患病家禽进行隔离。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饲养场、禽舍、饲料和饮水进行消毒,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对家禽进行规范养殖,提高养殖密度和规模化养殖,减少家禽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场所和物品。

针对鸡新城疫的防治,主要有以下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通过使用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对家禽进行免疫,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减少疫情的发生。

定期对家禽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鸡新城疫的重要步骤。

2. 监测和检测对鸡群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可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阻止疫情扩散。

通过对禽类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等进行检测,可以及时确认是否感染了鸡新城疫病毒,为后续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3. 封锁和消毒一旦发现鸡新城疫疫情,应立即对疫情爆发地点进行封锁,并对禽类和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应加强人员管理,防止疫情通过人员传播。

4. 抗病毒药物针对鸡新城疫病毒的特点,研发和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也可以帮助防治疫情。

通过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减轻家禽感染病毒后的症状,并帮助家禽更快地恢复健康。

通过加强禽类养殖管理,提高饲料水质量和环境卫生,增强家禽的免疫力等措施也可以有助于减少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鸡新城疫防控的探讨

鸡新城疫防控的探讨
1 . 2 多种 疾病 混合感0 染 一 山东 省沂 源县鲁 村镇农 业综合 服务中 心 一
剂量 不准确 、接 种途径 不 当 、免 疫间 隔期 较短等 因素 降低 了鸡群 的免 疫应
针对 以上 免疫 失败 的原 因 .集 约 化养 殖场 应该着重 从饲 养管 理 、疫病
防 控 、免 疫 程 序 制 定 等 方 面 人 手 ,把
1 . 4 免 疫程 序 设 计 不 合 理
对 鸡群 要 做好 疫病 的诊 疗 工 作 ,
平 时做好 大群 的预防投 药工 作 ,对 发 现 的疫 病要 及时处 理 、及时 治疗 ,不 可 因小失大 ,造成严重后果 。
2 . 4 制 定合 理 科 学的 免 疫 程 序
制定 免疫程 序 时 ,为充分 考虑 到
预防和控 制 肉鸡疾病发生是提 高商 品肉鸡出栏率和饲养 效益 的重要条件 ,因此免疫接种和消毒预防尤为关 键。
6 . 1 免 疫接 种
灰 :每 7 d 用百毒杀 、聚维酮碘交替带鸡消毒一次。
6 . 3 药物 预 防
8日龄 、2 0日龄分别点眼滴鼻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 H。 + 新 城疫 I V系二联弱毒 苗 2头份 ;1 4 、2 4日龄分 别饮水免疫
家 生 产 的产 品 。
鸡群 的免疫水平下降。
1 . 3 各 种 疫 苗的 相 互 干 扰
2 . 2 加 强饲 养管理 做 好环 境 及带 鸡消 毒工作 ,加强 鸡舍 的通 风 ,及 时清 除粪便 ,做 好无
各种 疫苗在 接种 时 .未 能避 开疫 苗 的相互影 响 ,使 抗原 之间 出现 排他
抗 力
地 区仍存在 散发 和非典 型 的发 生 。 当 前此 病的发 生 和流行 主要是 由于 免疫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鸡新城疫是一种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对家禽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鸡新城疫最早在1930年代被发现,并且至今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引起家禽群体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鸡新城疫病毒主要侵害家禽,尤其是鸡群,引起鸡类发病率高、死亡率大的特点。

鸡新城疫病毒可以通过空气、粪便、食物、水等途径传播,其传播速度非常迅速,一旦发生病毒的传播,很容易引起整个鸡群的感染。

感染后,鸡群出现消瘦、腹泻、厌食、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鸡类大规模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影响了家禽产品的供给和市场价格。

为了有效地防治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科研人员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针对鸡新城疫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科研人员们对病毒的结构、感染机制和传播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鸡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家禽群体中迅速传播。

饲料、水源和污染环境也是鸡新城疫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防治鸡新城疫病毒传播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减少污染源的存在。

其次是加强疫苗接种,及时对鸡类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家禽的免疫力,防止病毒的传播。

科研人员们还提出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饲料卫生管理、及时扑杀病死鸡、禁止鸡群间接触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

在病毒抗体的研究方面,科研人员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发现,鸡类在感染鸡新城疫病毒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提高免疫力。

通过研究这些抗体,科研人员们可以制备相应的抗体药物,以提高鸡类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

这对于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方面,科研人员们也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干预和疫苗接种来保护家禽免受病毒的侵害。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

鸡新城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1. 引言1.1 疫情背景由于鸡新城疫的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破坏力大,并对家禽行业和经济造成致命危机,使得相关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疫情的防治工作。

对鸡新城疫的疫情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鸡新城疫的疫情背景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疫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鸡新城疫这一严重威胁家禽养殖业的疾病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疫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加强疫苗的研发。

通过病原体分析和病例分析,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疫情的特点和影响,为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警示养殖户和相关部门注意防控工作,以及关注病毒的变异情况,为未来的防疫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的结论,我们将为鸡新城疫的防治工作做出更为深刻的贡献,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食品安全。

2. 正文2.1 病原体分析鸡新城疫的病原体为新城疫病毒,属于禽病毒科,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

该病毒在外环境中不稳定,对温度敏感,在60°C下可迅速灭活。

新城疫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染的饲料、水源、器具等途径传播和感染。

感染后,病毒主要侵袭鸡体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引起呼吸道和消化系统严重炎症,导致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

目前针对新城疫病毒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隔离感染鸡只、消毒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

研发针对新城疫病毒的疫苗也是防治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可有效提高鸡只的抗体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未来的防治工作还需不断完善疫苗研发技术,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以及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和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

2.2 传播途径鸡新城疫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经由污染的物品传播。

直接接触是鸡新城疫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浅谈鸡新城疫的防制

浅谈鸡新城疫的防制

是 在盲 目地 使 用 和 滥 用 ,从 而 造 成 免
疫 失败 2 . 2 用 苗 上 的误 区
鸡 新城 疫 ( N D ) 是 由 副 粘 病 毒 引 起 的 一 种 急性 、高 度 接 触 性 禽 类 传 染 病。 1 9 6 2 年 由K r a n e v e l d 首 先 报 导 于 印 度尼西亚爪哇岛。1 9 6 4 年 世 界 动 物 卫
道 可 见 明显 的 出血 ; ( 2 1 中发型 : 低 死 亡
生组织 ( O I E ) 就 病之一。 在 世 界 家 禽 业 中 .新 城 疫 一 直 是

率. 常 见 呼 吸道 症 状 , 少见神 经症状 ; f 3 1 缓发型 : 轻 微 的 呼 吸 道症 状 ,  ̄ t l l F 株,
区:
2 . 3 野 外 强 毒 入 侵 野 外 强 毒 的 入 侵 .首 先 造 成 部 分 抗 体 水 平 低 或 没 有 产 生 免 疫 力 的 鸡 只
1 - 2 . 4 高免蛋 鸡群 发生N D, 以 高 发 病、 低死亡率 、 减蛋为特征 。 1 . 2 . 5 目前 , 在 临床 上 N D与其 它病 原 体 混 感 的现 象 非 常 普 遍 ,从 而 增 加 了 鸡 群 的 发病 率 和死 亡 率 。
2 . 2 _ 1 集 中 表 现 为 疫 苗 的 保 存 与 运 输 环 节 出 了 问题 、特 别 是 疫 苗 的操 作 使 用上 出现 了错 误 与 偏 差 ,从 而导 致
新 城疫 的频 频 发 生 。 因此 养 殖 户 ( 场)
力较强 , 临 床 多见 内脏 型 和 神经 型 . 肠
上 流 行 最 广 的 家 禽 传 染 病 之 一 ,也 是

鸡新城疫研究进展

鸡新城疫研究进展
2 鸡新城疫(ND)疫苗用量
2.1 试验雏鸡母抗测定 用常规NDI系苗1000个免疫量免疫一 个月所产受精卵孵化出的2~10日龄雏鸡,血清母抗HI价在此期内 消失不明显,16倍以上HI价高达96%。
2.2 首免后免抗监测 选母抗HI价16倍以上2~10日龄雏鸡, 用不同剂量肌注首免后一月左右(平均34天),测其血清HI价,首先 不能完全排除母抗,影响疫苗免疫力产生,有30%左右鸡在加强免
(收稿日期:2006·07·25)
综上所述,NDII系苗800个免疫量在2~10日龄首免后一个月 (平均34天)加强免疫,使雏鸡至成鸡整个生产期保持高滴度抗体, 是ND和VND免疫防治新方法。对鸡新城疫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 展,但由于鸡新城疫的病原为滤过性病毒,而病毒是一种非常原始 的生物,其遗传物质(DNA)的变异是日新同异,人们对鸡新城疫的 仿制也十分重视用疫苗免疫防治,由于选用疫苗不当剂量不足,母 原抗体干扰等多种因素,从而导致慢性鸡新城疫时有发生。加之在 广大城乡散养户和饲养场内,鸡新城病毒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 当强,在饲养过病鸡而未彻底消毒的鸡舍中,如反复如感鸡群时, 仍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3.3 免疫抗原监测 2~10日龄鸡用II系苗800个免疫量免疫后 3个月,血清HI甲,8倍以下达80%,16倍以上达20%,不用加大免 疫量而延抗卖难以原性。
3.4 饮水免疫监测 2~10月龄母抗HI甲16~32倍以上雏鸡用 不同量II系苗饮水进行首免后平均引天同I系苗2000个免疫量饮水加 强免疫,免疫后6.9及12个月时取血清测定其HI价,结果饮水免疫 效果不规律,免疫力差。 4 结语
1进展
李杰
(内江市东兴区畜牧白合中心站)
摘 要 针对鸡新城疫病在我国普遍存在,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和流行的严重问题,本文从鸡新城疫(CND)免疫防制研究 和鸡新城疫(ND)疫苗用量研究等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家禽新城疫的防控措施浅谈鸡新城疫发病原因分析与对策

家禽新城疫的防控措施浅谈鸡新城疫发病原因分析与对策

家禽新城疫的防控措施浅谈鸡新城疫发病原因分析与对策首先,鸡新城疫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病毒源:新城疫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病死鸟体内,并且可以通过空气、水源和饲料等途径传播,进而引发家禽新城疫的爆发。

2.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脏乱、通风不良、密度过高等因素会导致鸡群的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受到鸡新城疫的感染。

3.人为因素:运输途中不按规定消毒车辆、器械,无人员交接登记和隔离等管理不到位的做法,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

针对鸡新城疫的发病原因,制定以下防控措施是必要的:1.疫情监测:定期对养殖场内的鸡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进行报告,并且开展相关病毒的检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源。

2.饲养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鸡舍和用具,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

同时,合理控制鸡舍内的鸡群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3.运输管理:加强运输车辆、器械的消毒工作,避免将病原体带入鸡场。

同时,对运输途中的家禽进行隔离,避免与其他家禽接触。

4.疫苗接种:及时使用有效的疫苗对家禽进行预防接种,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同时,对于疫情高发区域,可以考虑进行灭活疫苗的紧急注射,以快速切断病毒的传播。

5.增强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加强对养殖户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养殖户的自我防控能力。

养殖户应定期测量家禽体温、观察家禽的行为和食欲等,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6.强化监管措施:加强相关部门对鸡场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抽样检测、检验,对于发生疫情的鸡场要进行强制隔离。

对于防控工作不力的养殖户,要进行处罚,并大力宣传警示。

总之,家禽新城疫的防控措施需要全面、定期的监测,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疫苗接种,并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

同时,加强监管措施,并对疫情的传播途径进行严格的管控,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的发生。

浅谈鸡新城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浅谈鸡新城疫的综合防控措施

美洲等地区 . 自然宿主是鸡 、 火鸡 、 鹅、 鸭等 , 是高度接触性
传染病 。
管 发生数量不 等的泡状 隆起 , 间隔 发生或串珠状 , 泡 内充
满气 体或黄 色液体 。后期死亡病 例一般都 表现为腺 胃肿
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 毒鸡 的粪 便及 口腔粘液 , 被病 毒污染的饲料 、 饮 水和尘土 经消化道 、 呼吸道或结膜传 染 , 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不受 季节 影响 , 一年 四季均 可发生 , 但以春、 秋 季多 发, 发病率高低取 决于不 同季节 的管理水平 。 各种年龄 的鸡均可 感染发病 , 传 播快 , 发病 率和 死亡 率 j 鸡的抵抗 J 和病毒的毒 力有关。 『 f 1 于疫苗 的使用 , 目前 该病多表现 为非典 型性 , 呈散
非典型新城 疫: 主要发生在有 母源抗 体的雏鸡或已接
种 了新城疫疫 苗的鸡群 , 发病率一般为 1 0 %一 3 0 %, 死亡率 低 。临床症 状和病理变化不明显 , 病程长 , 往往个 别发病 ,
零 星死亡 。剖检可 见口腔 、 明喉部和气管 内有黏液 , 咽部和 气 管黏膜 充血 、 出血 ; 泄殖腔和盲肠扁桃体水肿或 出Ⅱ 1 L , 在 肠 管的不定部位出现 局限性或弥漫性肠黏膜脱落 , 肠壁变 薄并望杏黄色或橘红色。十二指肠至回肠不定部位局部肠
典型新城 疫: 发病 初期体温升 高, 一般可达 4 3 — 4 4 ℃, 病鸡精神沉郁 、 咳嗽 , 有黏液性 的抖液 , 伸颈 , 张 口呼吸 , 并 发 出咯咯声或尖 叫声, 排绿色或黄绿色稀薄粪便 .倒提起
病鸡时 , 常有酸臭 液体从 口中流出 , 有的表现 为神经症 状 ,
患鸡翅 膀麻痹 , 跛行 或站立不稳 , 义颈向后或 一侧扭转 呈观星姿势 , 动作失调 ; 有 的瘫痪或 瘫痪 。产蛋鸡出现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鸡新城疫的防控研究进展
作者:安丽蓉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04期
摘要:鸡新城疫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曾发生3次大的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鸡新城疫的防控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鸡新城疫的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鸡新城疫;体液免疫;活疫苗
中图分类号:S8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102
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将鸡新城疫列入到了A类疫病当中。

在我国,鸡新城疫是一类动物疫病之一。

近年来,新城疫疫苗在我国的鸡群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以往的有暴发性特征的典型新城疫已经非常少见,但是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概率却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只有利用高效的疫苗和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法,才能有效解决鸡新城疫的流行问题。

1 鸡新城疫免疫学研究进展
1.1 鸡新城疫的体液免疫
在鸡体对鸡新城疫的免疫中,体液免疫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体液HI抗体水平的监测,通常都是评价鸡体的免疫效果和保护力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体液HI抗体水平会受到鸡的健康程度、药物的使用情况、疫苗所包含的种类以及免疫剂量等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我国著名学者李汝春根据实验指出,氟苯尼考等药物的使用会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国内学者关玲敏、胡庭俊等人通过研究发现,黄芪多糖、香菇多糖以及云芝多糖等免疫增强剂会对鸡体的体液免疫应答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很多实验都充分证明,鸡在感染了传染性法氏囊炎、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鸡传染性贫血等抑制免疫作用的疾病时,都会对鸡体的体液免疫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使鸡体处于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危险状态。

1.2 鸡新城疫的细胞免疫
关于鸡体对鸡新城疫的细胞免疫作用,国外学者Ghumman等人发现,在鸡体接种鸡新城疫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之后的2~3d,就可以检测到鸡淋巴细胞中DNA的合成在逐渐增加,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接受接种的鸡在可以检测到抗体反应前就能先获得早期的攻毒保护所发挥的作用。

国内学者温立斌等人进行了相关的试验,证明了鸡体的细胞免疫不但会对早期鸡新城疫的感染起到防御作用,还能像体液免疫那样在鸡体后期的鸡新城疫感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国内学者刘胜旺认为,仅凭借鸡体的细胞免疫不能完全抵挡鸡新城疫的入侵,但鸡体的细胞免疫可以在对鸡新城疫的免疫以及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可能会是和体液免疫联合,共同发挥免疫作用。

2 鸡新城疫的疫苗研究进展
2.1 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目前,常用的鸡新城疫活疫苗主要包括Ⅰ系、Ⅱ系、Ⅲ系、Ⅳ系疫苗和C-30等。

其中,Ⅰ系疫苗的毒力适中,只能用于鸡的2次免疫或对超过2个月月龄的鸡只进行免疫。

据相关研究发现,不管采用肌注、饮水或气雾中的哪一种方法,都可以使鸡产生较强的免疫效力;但以往也有因为接受I系疫苗而使青年蛋鸡出现大面积发病的报道。

Ⅱ系、Ⅲ系、IV系疫苗都属于弱毒型疫苗,可以用于鸡只成长的各个阶段,其中,Ⅳ系疫苗具有免疫原性的特点,可以实现母源抗体的突破,从而提高抗体的,在当前世界的各个国家有着广泛的的应用。

C-30作为一种新型的鸡新城疫克隆疫苗,融合了B株所具有的温和性特点以及IV系疫苗具有的高免疫力的特点,有着非常稳定的遗传性,不存在毒力的返强状况,免疫效果非常优异,已经广泛使用在了国内的众多养鸡场中。

灭活疫苗的种类很多,包括蜂胶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和铝胶疫苗等。

其中,油乳型灭活疫苗的应用是最广泛的,通常将其与细菌疫苗或病毒疫苗联合使用,制成联苗。

在养鸡场的鸡新城疫预防工作中,通常将油乳型灭活疫苗和其他类型的鸡新城疫弱毒疫苗同时使用,这样一来,被接种的鸡就能够得到循环抗体以及黏膜抗体的双重保护,极大地降低了感染鸡新城疫的概率。

2.2 重组活载体疫苗
以往使用的DNA疫苗以及亚单位疫苗虽然都拥有非常优秀的免疫性能和安全性,但制作价格过高,很难在实际的养殖场中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因此,绝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对鸡新城疫的疫苗研究应当选择以细菌或者病毒作为活疫苗载体的技术路线。

我国学者甘军纪、陶鸽等人经研究发现,用来表达NDV HN基因的重组型鸡痘病毒活疫苗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非常顽强的免疫力,且免疫持续的时间最少会达到18个星期之久,遭到NDV强毒的攻击时,对鸡体的保护率会达到100%。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以NDV作为载体对重组疫苗进行研制,也是一种可以实行的技术路线。

国内学者丁平云和刘秀梵曾说,以NDV为病毒载体研制重组活载体疫苗时,使用能够携带外源基因的禽流感病毒作为基本的保护性抗原,将会成为鸡新城疫苗研究的一大热点。

3 结语
我国对鸡新城疫的防控研究主要是从免疫学和疫苗2方面展开入手的,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研究进展。

但由于鸡新城疫具有发病急、致死率高、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且随时可能会产生新的类型,现有的疫苗种类和研究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相关的研究人员需要继续对鸡新城疫的防控工作进行探索,不断研究更加高效的基因型疫苗,从而保障家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