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10kV异步电动机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实用分析
高压异步电动机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应用

≥ 2O oo
图 中 : 差 动 电 流 ; : 动 电流 ; 差 动 启 动 电 流 ; 拐 点 电流 ; 制 厶: : : 差 动 速 断 电流 ; : 比率 制 动 系 数 动作判据为 : 当 制 动 电 流 小 于 拐 点 电流 时 : 厶 厶 当 制 动 电 流 大 于 或 等 于 拐 点 电流 ‘时 : 厶) ( ( > 211 差 动 速 断 电 流 .. )
科技信息
0机械 与电子o
S IN E&T C O OG N O MA I N CE C E HN L YIF R T O
21 0 1年
第 9期
高压异步电动机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应用
邵 小 雷
( 冶 华 天 工 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安 徽 中
【 摘
马 鞍 山 2 3 0 ) 4 0 5
【 关键 词 】 高压 电动 机 ; 电保 护 ; 定 计 算 继 整
O
概 述 x 钢 2 l0 x 1t电 炉 炼 钢 工 程 除 尘 风 机 额 定 电 压 1k 0 V,额 定 功 率
的差 动 保 护 动 作 特 性 如 下 图所 示
2 4 k , 率 因 数 08 , 行 额定 工 作 电 流 122 最 大 过 负 荷 电 流 20W 功 .5 运 5. A, 23 1A,系 统 最 小 运 行 方 式 下 流 过 保 护 的最 小 三 相 短 路 电 流 1 .1A, 26 k
要 】 动机 作 为 生产 中 的主 要 动 力 设 备 , 电 随着 单 机 容 量 的 不 断 增 大 和 应 用 的 更 加 广 泛 , 求 对 其 实行 有 效 的 保 护 , 止 电动 机 故 障 引 要 防
起 损 坏及 对 电 力 系统 的影 响 。 机 保 护 因 为 测 量精 度 高 、 应 速 度 快和 易 于 维护 等 优 点 , 电机 保 护 中越 来越 普 遍 地 得 到 了应 用 。本 文 结合 x 微 反 在 钢 2 l o 电炉 炼 钢 工 程 介 绍 一 下 电 动 机 的 继 电保 护 整 定 计 算 。 xl t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原则》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又是继电保护的核心。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原则,从简到繁地介绍这一复杂而重要的主题。
一、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概念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状态,合理确定继电保护的各项参数,包括保护动作时间、动作电流等。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目的是保证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能够快速准确地动作,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力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原则1. 灵敏度原则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首要原则是灵敏度原则。
继电保护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敏度,能够对电力系统故障做出及时反应,确保故障得以隔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系统和设备的损害。
2. 可靠性原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整定参数必须能够确保在正常运行、异常工况和受到外部干扰等情况下,依然能够准确可靠地动作,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协调性原则在复杂的电力系统中,不同继电保护之间需要相互协调,避免误动作和漏动作,确保故障得以隔离,同时又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原则之一就是协调性原则,确保各种继电保护之间能够协调动作,形成保护层级。
4. 经济性原则在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时,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即在保证继电保护可靠、灵敏和协调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继电保护的成本,包括设备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
三、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1. 试验法对于新建的电力系统或设备,可以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来进行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在实际运行中,根据试验结果来对继电保护的整定参数进行调整。
2. 经验法在实际运行中,积累了大量的继电保护整定经验。
通过对历史故障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形成一定的经验公式或规则,用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3. 数学分析法随着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分析法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和计算,可以更精确地确定继电保护的整定参数。
10kV馈线继电保护实用整定方案分析

10kV馈线继电保护实用整定方案分析摘要:目前,我国10kV配电网络的主干线路中设有大量配电变压器,与之相连的多条分支线路中同样配有一个或多个配电变压器,为了提高电路故障隔离质量,电网中具备大量的分段断路器。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电网线路结构接线十分复杂,反而由安全隐患。
本文围绕10kV馈线继电保护实用整定方案展开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10kV;继电保护;实用整定方案;分段断路器引言:馈线是电力系统配电网络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既可以指代与任意配网节点相连接的之路,又可以是馈入/馈出支路[1]。
由于配电网的典型拓扑呈现出“辐射”状,故绝大多数馈线中的能量流动均是单向的。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配网的结构设置日趋复杂,功率的传输方向不再具备单一性。
因此,现代10kV配网中的所有支路事实上都是馈线。
1.10kV配电网络馈线经典电路结构梳理目前,全国范围内几乎完全覆盖了10kV配电网络,尽管各地变电站的建设受地形因素以及地方实际供电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10kV馈电线路结构大同小异。
其中一种经典的构成方式为:①S1、S2两个供电电源分别设置在电路的两侧,整体呈现出环网并联的态势,多见于城市10kV配电网络(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手拉手”模式);②断路器、熔断器等设备分别设置在环形配电网络的主干路上;③除了主干路之外,还设有两个处于表面看来处于并联状态的分支线(分别命名为Br1和Br2),之所以称之为“表面”,是因为两条分支线与主干线之间均存在一个开关,分支线是否启动取决于控制开关是否处于闭合状态;若两个开关均同时闭合,则两条分支线之间以及与主干线之间均呈现并联的关系。
上述提到的断路器,除了S2电源附近母线出口处的断路器开关处于打开(中断连接)状态之外,主干线路中的其他断路器、熔断器均处于接通状态。
通常情况下,各段线路的具体长度取决于电力负载情况,且供电半径通常不会超过15km。
除此之外,主干线路以及分支线路中的多个配电变压器均有特定的作用,包含民居住宅日常生活变压器以及企业生产专用变压器,与线路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均以断路器或熔断器作为主要控制器件。
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常用方案及整定计算

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常用方案及整定计算常用的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包括:1.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用于检测系统中的短路故障,当故障发生时,继电器会发送信号切断电流,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过电流保护可分为短路过电流保护和过负荷过电流保护两种方式。
短路过电流保护是通过检测电流的大小和时间来确定是否存在短路故障,常用的短路过电流保护方案有:-电流互感器继电器保护方案;-电流互感器和保护自动重合闸方案。
过负荷过电流保护是通过检测负载电流的大小和时间来确定是否存在过负荷故障,常用的过负荷过电流保护方案有:-时间-电流保护方案;-倍数-时间保护方案。
2.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用于检测系统中的过电压故障,当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继电器会触发保护措施,以避免设备受损。
常用的过电压保护方案有:-欠功率保护;-欠电流保护;-欠频保护。
3.功率方向保护:功率方向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功率流向,并判断是否存在逆功率流问题。
常用的功率方向保护方案有:-电压方向保护;-电流方向保护。
整定计算是为了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使其能够准确地检测并排除系统故障。
整定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故障电流和故障电压:通过计算或测量确定系统故障电流和故障电压的大小。
2.确定保护装置的故障区间:根据故障电流和故障电压的大小,确定保护装置的故障区间,即保护装置能够检测到的故障电流和故障电压的范围。
3.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根据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系统的可靠性要求,确定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
动作时间应能够及时切除故障电流,同时避免误动作。
4.确定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可靠性要求,确定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即保护装置对于故障的检测范围。
5.确定保护装置的整定参数:根据以上步骤的结果,确定保护装置的整定参数,包括动作电流、动作时间等参数。
综上所述,10KV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常用方案包括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和功率方向保护等。
10kv工厂配电系统设计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绪论 (2)1.1工厂供电概述 (2)小结 (4)1.2设计任务 (5)1.3电力负荷计算 (5)第二章变压所高压电器设备选型 (7)2.2补偿电容器选择 (8)2.3主变压器的选择 (8)2.4各变电所变压器选择 (9)2.5架空线的选择 (10)第三章短路电流及计算 (11)3.1短路的概述 (11)3.1.1 短路的原因及类型 (11)3.1.2短路的危害 (11)3.1.3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目的 (12)3.2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 (12)3.3各母线短路电流列表 (13)第四章主变压器继电保护 (13)4.1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13)4.1.1继电器保护的作用 (13)4.1.2 继电器保护的任务 (14)4.1.3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4)4.1.4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14)4.2保护装置及整定计算 (15)5.1测量和监视装置 (16)5.2电测量仪表 (16)第六章防雷及接地 (17)6.1防雷设备 (17)6.2防雷措施 (18)6.3接地与接地装置 (19)第七章变电所设计说明 (19)结论 (21)致谢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绪论1.1工厂供电概述工厂供电,即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核心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企业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继电参考资料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一、计算原则通过保护整定计算,以求选择合理的继电保护设备和配置,达到快速、可靠、灵敏,从而有选择性地切除系统中的故障元件.原则如下:1.为了使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地反映各种故障要求保护装置满足灵敏度要求.2.继电保护装置应保证在一定的保护范围内可靠动作.3.为了能以时间区分动作进程的先后,应有正确的配合级差△t一般取0.5S二、异步电动机的继电保护计算1.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按最大负荷电流计算=Kk·Kfx·Ifhmax/Kf·hlId22.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中的速断动作电流Id2=Kk·Kfx·Kfg·Igd/hl 式中::继电器动作电流Id2Kk:可靠系数取1.2~1.25 (但速断取1.25~1.3)Kfx:接线系数电流互感器为星形接线Kfx=1;为三角形接线Kfx=1.732Ifhmax:最大负荷电流AKf:返回系数为0.8~0.85Hl:电流互感器变比Igd: 启动电流周期分量最大值(A)Kfg:非周期分量影响系数取1.83.灵敏系数校验:Kim=Idmib/hl·Id2式中: Idmib:二相短路电流Kim:灵敏系数﹥1.54.动作时限:笼型电动机在空载启动时启动电流持续约5S,带载启动时约10S~20S绕组式电动机电流持续时间约10S~15S5.启动电流值:单鼠笼电动机5~7倍额定电流双鼠笼电动机达3.5~4.5倍额定电流绕线式电动机达2~3倍额定电流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1.电流速断动作电流的整定值为:Id2≥Kk·Kfg·Igd/hl式中: Kk:可靠系数取1.5~1.8Igd: 启动电流周期分量最大值(A)2.电流速断灵敏度为: Kim=Idmib/hl·Id2Kim:灵敏系数﹥23.过负荷动作电流的整定: Id2≥Kk·Kfg·Id/Kf·hl式中:Id:电动机的额定电流Kk:可靠系数动作稳定取1.05;跳间取1.2Kf:返回系数取0.854.过负荷保护动作的时间为10S~20S;大于启动电流的持续时间四、差动保护整定计算1.电动机差动保护动作的电流:Id2=Kk·Id/hl式中: Kk:可靠系数1.25~1.3(如采用DL型取1.5~1.8)Id2:差动继电器动作电流2.确定工作匝数:Wg2f=AWo/Id2式中: Wg2f:计算工作匝数Awo:继电器因有的动作安匝60±4;计算时以60代入取Wg2f的整数使Wg2=Wcd+WphWg2:实际工作匝数Wcd:差动匝数Wph:平衡线圈匝数3.确定继电器平衡线圈位置取B—B′或C—C′抽头4.灵敏系数计算如下:Kim=Idmib/Id2·hlKim:灵敏系数大于2五、低中压保护整定计算1.允许自启动电动机动作电压值Ud2≤(0.6~0.65)·Ue/hl动作时限=0.5SUe:电网额定电压2.不允许自启动电动机动作电压值Ud2≤(0.4~0.5)·Ue/hl动作时限=0.5SUe:电网额定电压六、变压器保护1.速断保护 :Id2=Kk·Idmax/hlKk:可靠系数DL型为1.3~1.4;GL型为1.5~1.6Idmax:最大负荷电流此处一次动作电流必须大于(3~5)Ie;避免涌流误动作灵敏度Ks2≥2= Idmax/Id2·hl2.过流保护Id2=Kk·(1.5~3)·Ie/Kf·hlKk:可靠系数1.2~1.3Ie:变压器的一次电流Kf:返回系数;DL型为0.85;GL型为0.8灵敏度Ks2≥1.25~1.5= Idmax/Id2·hl3.过负荷=(1.2~1.4)·Ie·Kk/Kf·hlKk:可靠系数1.2~1.3Ie:变压器的一次电流Kf:返回系数;DL型为0.85;GL型为0.8灵敏度Ks2≥1.25~1.5 时限为10S~20S (发出信号)七、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线上装设零序电流保护Id2=Kk·0.25Ie/Ki 时限0.5S Kk:可靠系数1.2~1.3Ie:变压器的二次侧额定电流不平衡系数为0.25Ki:互感器的变比灵敏度Ks=Idmin/Id2≥1.5 低压干线未端单相短路校验八、线路保护(3-10KV)4.速断Id2=Kk·Idmax/hlKk:可靠系数DL=1.3 GL=1.5Idmax:被保护线路未端或下一段线路首端处分流最大运行方式时,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无网络数据时可概略地按下式计算Id=(0.4~0.5)Ie/X*Z·hl20.4~0.5:①线残余电压不低于50~60%来考虑X*Z:按线路额定电流归算①线上的供电系统总阻抗(标准值)Ie:线路额定电流=Kk·Idmax/Kf·hl2.过电流Id2Kk:可靠系数DL=1.4 GL=1.25Kf:返回系数0.85Ie:额定电流Idmax: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视负荷而定,取(2一3)Ie电流灵敏度﹕速断≥1.5保护安装处发短路时计算过流≥1.5后备保护首端发生短路时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介绍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电力系统的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是指确定继电保护参数的过程,包括设备参数、继电保护设备的动作时间和延时时间等。
本文将介绍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计算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电气量的变化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当系统发生异常状态时,继电保护设备将通过触发动作器件来保护电力系统。
因此,继电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的工作特性和继电保护的动作特性,确定合适的参数值。
整定计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设备参数的确定: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设备参数的测量和计算;•继电保护设备的动作时间的确定: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和故障时的电气量变化,确定继电保护设备动作的时间;•继电保护设备的延时时间的确定:根据电力系统的特性和故障时间的变化,确定继电保护设备的延时时间,以防止误动作。
整定计算方法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有多种,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设备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方法。
1. 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实践的继电保护整定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设备的工作特性,通过试验和观察来确定合适的参数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电力系统和设备。
但是它的缺点是无法保证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继电保护整定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是通过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计算和仿真来确定合适的参数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可靠性强,适用于复杂的电力系统和设备。
但是它的缺点是计算量大,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3.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继电保护整定方法。
10kV配电线路保护整定计算分析

致性 较差 是 目前 1 k  ̄, 0 V 电线路最 为突 出的结
构特 点 ,例如用 户数 目会 有很大 的差 异 ,一 些配 电 线 路是用 户专 线 ,只 接带 了一个 N- 个用户 而 已, - 同输 电线 路 类 似 ;而 有 些 则 呈 现 放 射 状 的结 构特 点 ,在 同一条 线 路 的各 个分 : 茭上T 接有 几 十 台甚 至 于 上百 台 的变 压器 。输 电线路 的长短 也很不 一致 ,
输 电媒质 得到 了越来 越广泛 的应 用 。但 是 由于用 电 负 荷 的快速 增 长与输 电走廊 难 以扩张 之 间的矛盾 ,
参考文献
【 电力工程 电缆设计规范( B 527 2 0 )S. 1 】 G 0 1— 07 [ 】
最 大 限度 的提 高 电缆 载流量 成 为 了一 种有效 的解 决 方 法 。为 了减 少 电缆 护套环 流 ,采用 交叉互 联单 元
如 果近后 备采 用最 小运 行方 式 ,当线 路末 端故
障时 ,灵 敏度 不 低于 1 5 . ;而 对 于远 后 备灵 敏度 来 讲 ,可 以采用 线路 最末 端 的较 小 配变二 次对 故障进
目前 的输 电线 路普 遍都 较为 规范 ,通 常情况 下
都没有 T 负荷 ,最 多也只有 一到二 个集 中负荷 的T 接
整定 ,从而使得 1 k 线 路能够正 常运 行 。 0V
处 出现 故 障 ,都 有可 能会 对整 个 电网 的运 行带来
不可 估 量 的 损 失 。 1 k 配 电线 路 具有 结构 复杂 多 0V
1 1 k 配 电线路 的特点及 整定要 求 V O
一
样 、线 路 串接级数 较多 、变动 比较频 繁等特 点 ,同 时大 多数情 况下 ,接线形 式都 是采用 一条线 路带 有 多 台配 电变 压器 或 者是 T 多条支 路 的树 枝 式接 线 接 方式 。 由于 线路分 支线 比较 多,负荷 率较低 ,距 离 长等 原 因,故障 发生率 也就相 对 比较 高 。 目前 电 网 规模 正在迅 速 的发展 ,这就 更需要 正确地对 继 电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