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的雨,湿润一路心事
沈园的故事

《沈园的故事》作者:夏雨清一处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还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
沈园的出名却是由一曲爱情悲剧引起的。
诗人陆游和表妹唐琬在园壁上题写的两阕《钗头凤》是其中的热点。
陆游也许是宋朝最好的诗人之一,但肯定不是一个值得唐琬为他而死的人。
表妹唐琬是在一个秋天忧郁而逝的,临终前,她还在念着表哥那阕被后人诵咏的《钗头凤》。
自从那个春天和陆游在沈园不期而遇后,病榻之上的唐琬就在低吟这首伤感的宋词。
一枝梅花落在了诗人的眼里,这是南宋的春天,年迈的陆游再次踏进了沈园。
在斑驳的园壁前,诗人看到了自己四十八年前题写的旧词: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琬在临终的日子里,一遍遍回想自己和表哥那段幸福的岁月。
陆游二十岁时,初娶表妹唐琬,两人诗书唱和,绣花扑蝶,就像旧小说中才子佳人的典型故事。
可惜这样的日子太短了,唐琬只记得有一天,婆婆说,他们两个太相爱了,这会荒废陆游的学业,妨碍功名的。
唐琬至死都没有想通,相爱也会是一种罪名。
不过她更没想通的是,那个据说在大风雨之夜出生在淮河一条船上,后来又横戈跃马抗击金兵的表哥,竟然违不了父母之命,在一纸休书上签下了羞答答的大名。
陆游四十八年后重游沈园,发现了园壁间一阕确褪了色的旧词,也是《钗头凤》,那是唐琬的词迹: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在南宋的春天,一枝梅花斜在了诗人的眼里,隔着梅花,陆游没能握住风中的一双红酥手。
陆游的六首沈园诗词,记录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陆游的六首沈园诗词,记录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陆游青年时代和表妹唐婉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是,唐婉却得不到婆婆的认可。
陆游的母亲怎么也看不上自己的这个侄女。
最后,在母亲的干涉下,这对悲情鸳鸯被硬生生地拆散了。
离婚后,唐婉另嫁他人,此后便无消息。
十年后,两人在绍兴的沈园偶然相遇,唐婉携丈夫赵士诚迎面走来。
两人相对无语,内心凄然,安静地走过。
之后,唐婉派人给陆游送来了酒菜,以示关怀。
陆游面对前妻的馈赠,感慨万千,昔日的情景一幕幕涌上心头,便提笔在一面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第二年在沈园看到这首词,其内心压抑已久的感情再也难以掩饰,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唐琬尽情诉说自己对陆游的无限思念,哭诉自己幽思成疾的境况。
已经长久经受心灵折磨的唐琬,经过此番精神刺激,身心再也无法承受,不久就在忧郁中去世。
陆游闻知此事,悲痛欲绝,心灵遭受深深的创伤,终生难以释怀,沈园从此成了他的伤心之地,成了他对唐琬思念的承载,成了他的梦魂萦绕之地。
在唐琬逝去40年之后的一天,陆游再一次来到沈园。
此时的沈园,已经物是人非。
陆游感慨万千,作《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最怕是伤情。
刻骨铭心的爱情,总是难以忘却。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那水中的倒影,犹如惊鸿一瞥,倩影幽魂,长存梦境。
想起来就让人心头隐隐作痛,泪水长流。
沈园散文——精选推荐

沈园散⽂沈园散⽂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已经让世⼈惋惜了⼀个⼜⼀个世纪。
沈园也因这个悽惋动⼈的故事⽽闻名于世。
当年修建此园的宋代沈姓富商绝不曾想到⾃⼰的私⼈花园,在历经了⼋百年的风⾬沧桑,经过了⽆数的兴废更迭后,依旧会屹⽴不衰,流芳百世吧。
全是因为⼀则千年不⽼的故事,⼀曲催⼈泪下的《钗头凤》。
⼀个云淡风轻的秋⽇,我⾛进沈园。
沿着园中弯弯曲曲的⽯径,向园内深⼊,⼀路上中国江南特有的亭台楼阁尽收眼底,秋⽇的艳阳照在⾝上暖洋洋的,有浓郁的桂花⾹在空⽓中飘逸,满眼都是绿⾊,园正中有⼀清池,名“荷花池”,池中残荷⽚⽚,拾级登上旁边的亭⼦,园中明丽的景⾊⼀览⽆余。
终于来到沈园的镇园之宝—千古绝唱《钗头凤》词墙前,在岁⽉的流逝中,墙壁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彩斑驳,树影落在墙壁上,更显清幽。
唯有⼀唱⼀和的两⾸《钗头凤》在⽆⾔地诉说着那个凄美的.故事。
据记载,陆游和表妹唐婉从⼩青梅⽵马,情投意合,婚后夫妻⼆⼈琴瑟和鸣,感情甚篤,本以为可以执⼦之⼿,与⼦偕⽼,却因陆母不喜⼉媳,从中作梗,最终劳燕分飞。
他们肯定有过如胶似漆,有过海誓⼭盟,为什么⼀经波折,陆游便从母命抛弃爱⼈?博学多才的陆唐⼆⼈⼀定读过《孔雀东南飞》,知道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但两⼈还是接受了现实,⼀个另娶,⼀个再嫁,使⼈感叹爱情的脆弱,现实的残酷和⽣命的⽆奈。
他们是对的,⽆论承受怎样的挫折和苦难,⽣活都将继续。
可是,为什么陆游⼜写下哀婉缠绵句句⾎泪的《钗头凤》送于唐婉?“红酥⼿,黄藤酒,满园春⾊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怀愁绪,⼏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其时,陆游已娶妻王⽒,唐婉也另嫁他⼈,都有了各⾃的新⽣活,只是在⼀次春游中偶然邂逅于沈园,当时距他们分离已七年之久了,敏感的诗⼈不会不知道这会给对⽅造成多⼤的影响吧? 果然,唐婉看到《钗头凤》,肝肠⼨断,潸然泪下,和词⼀⾸“世情薄,⼈情恶,⾬送黄昏花易落。
陆游与沈园

陆游与沈园一、一代诗人的爱情悲剧沈园又称沈氏园是绍兴的一座私家名园,始建于宋朝,地处绍兴市城区南隅,在今鲁迅路与延安路之间的洋河弄两侧。
沈园历近千年而名不衰,几乎为中国妇孺老幼皆知,乃与南宋伟大诗人陆游的一段爱情悲剧相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勤奋创作,留存9000余首诗作,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成绩最突出的诗人之一。
陆游与沈园的缘分起自于他的一段爱情悲剧。
陆游大约在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与母亲的内侄女唐琬结婚,婚后两情相悦,但两年不到,在母亲的逼迫下忍痛分飞。
关于陆唐的分手,坊间有各种传闻,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小俩口婚后如胶似漆,伉俪情深,这引起陆母的不满。
因为老人家有强烈的希望儿子认真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愿望;而沉浸于卿卿我我生活中的人未免耽搁学业,这与陆母的价值观是完全冲突的,于是就逼迫陆游离异,另觅新人。
相传陆游母亲与唐琬为姑姪,陆唐联姻本是亲上做亲,相得益彰,但也有人不同意此说,认为如是姑姪,陆母不至于一点亲戚情面都不给,强迫儿子在结婚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就与心上人仳离。
陆母与唐琬假如有亲戚关系,至多也是远房亲戚,故而可以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操控姻缘。
然而,对于陆游来说,他的初恋初婚是铭心刻骨,永志难忘的。
唐琬是他一生中除母亲之外最重要,也是最亲密的女人,虽然两人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过短短的一两年,但是这段情分是无法用俗世的价值观来掂量的,只有身处其间的人才能深深地感受到。
这在陆游的诗作中有许多反映,例如陆游在63岁时曾作过两首《菊枕》诗,其一云《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采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其二云:“少日曾题《菊枕诗》,蠹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第一首诗里,陆游明确指明,他在二十岁时曾写过《菊枕诗》,并且流传至坊间。
表达追悔莫及的诗词

表达追悔莫及的诗词
表达追悔莫及的诗词有以下几首:
1. 《钗头凤·世情薄》宋·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2. 《沈园·其一》宋·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 《沈园·其二》宋·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4. 《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 《芳心苦·杨柳回塘》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这些诗词均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美好时光、错过爱人或感慨人生无常的悔恨之情。
《沈园二首》注释、分析

沈园二首陆游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东京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祖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
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①,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②。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③,沈园柳老不吹绵④。
此身行作稽山土⑤,犹吊遗踪一泫然⑥。
【作品注释】①斜阳:偏西的太阳。
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②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
这里指唐琬。
③“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
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
香消,指唐琬亡故。
④不吹绵:柳絮不飞。
⑤行:即将。
稽(jī)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⑥吊:凭吊。
泫(xuàn)然:流泪貌。
【作品分析】《沈园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组诗作品。
这是作者在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为怀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创作的两首悼亡诗。
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
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
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
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
全诗体现了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
这组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
【思考与练习】1.《沈园》(其一)是如何借景言情来表达对往事的感伤的?2.通过这两首诗体会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刻骨铭心。
沈园

-
造园手法
园 林 要 素
视 觉 焦 点 设 计
院 落 布 局
空 间 序 列
沈园在景观的空间序列组织上,通过园林各要素的精心配
空 间 序 列
置,高低错落、曲折参差、起转承合、主次分明地组织画面, 使各个区域空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了中国古典园林 对景观处理力求“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的对比效果,再 现了自然山水景观。 各苑根据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景观序列,北苑——整体序 列,不太强调景点的连续性,依靠一个最佳点来总摄全局, 类似于构图重心,强调的是整体景观;南苑——线性序列,这 种时间型的空间形态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表现得比较完美,园 林中的景色变化更依赖移步换景的效果,虚与实,藏与露, 起与伏等;东苑——象征序列,苑中有“吴山”、“越山” 二石,其创意来源于秦太液池的“一池三山”,使得中国古 典园林的象征传统发挥到极致。 游人处方寸之地尽可游目聘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 类之盛。采用空间序列目的是对各自苑内的景物起到景观维 系和气氛加强的作用,给游客以引导与暗示。
沈 园
历史由来 景点简介 景点概况 造园手法 总结
沈园始建于南宋,原为南宋
历 史 由 来
越州沈家的宅院,又名“沈氏 园” 。当年院内池面涟漪,假 山林荫间点缀着楼台亭榭、小桥 流水,是越中一处著名园林,且 定期开放任人入园游览。遗址在 城内木莲桥洋河弄,现仅存葫芦 形的水池名“葫芦池”,池上跨 石桥,池边有叠石假山。1987、 1994年两度重建、扩建,成为绍 兴市区的一处公共园林。
1、意在笔先
要使相同主题的造景表现出独 树一帜的空间意境,立意构思是 关键,所以造园强调“意在笔先” 的重要性。 沈园南苑和东苑的设计中 成功地营造出连理园和情侣园寓 意式园林意境,就是因为用了提 炼概括的手法。
钗头凤 陆游 陆游唐婉《钗头凤》赏析

钗头凤陆游陆游唐婉《钗头凤》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如果以数量上论,南宋诗人陆放翁就是坐中国历史上第一把交椅的第一诗人。
他的文学作品大多以豪放著称,大多是是围绕生前最重大的政治题材。
下面是XX整理的陆游与唐婉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从古至今,知道这一段历史的人,一定对陆游与唐婉的这段感情,有着自己的看法。
下面是XX整理的陆游唐婉《钗头凤》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陆游唐婉《钗头凤》赏析《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赏析:这两阕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前一首为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所作,后一首为其前妻唐婉所作,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园的雨,湿润一路心事
那个园子静立在柔婉的细雨里。
那个雨天的午后,本来是为了寻访青藤书屋的。
窄窄的河道上,桐油船悠悠摇近又摇远。只是在不经意的顾
盼回首间,河对岸那拱形门楹上两个古雅的字迹,就跌落进
了湿漉漉的眼波。沈 园,可是陆游唐琬的沈园?船夫含笑点
头。那是一定要看的。沈园的故事永远是湿润新鲜的。
江南的丝丝小雨在古老的小城漫天飘起,到处是
湿润的绿。都说江南女子清秀可人,许是这天气给滋润的?
而我,还是偏爱俺们北方的气候,干燥也爽快着。
自踏上江南的土地,层层叠叠的小雨就一直时停
时下伴我整个旅程,湿润了一路的心事。莫非这可爱的小城,
古老的沈园,与我真的是心有灵犀,知道我是为那个活在宋
词里温婉的女子而来,用这八百年凝结的眼泪,再滴出堙没
在江南烟雨里缠绵幽怨的宋词故事吗?
走在绍兴的街头,行人寥落,沈园的门前尤显得清
静。街上溅起的雨水侵进鞋子,一直凉到脚心。所幸一早儿
就觉得天气异常,便有准备地多加了件衣服。饶是如此,这
突如其来的料峭春寒还是令人难以抵挡。
在小小的洋河弄的一个浓荫里,一条窄窄的小河
轻轻缓缓地流着,跨过小河上高高的石拱桥,那个小门便是
沈园了。我擎着一把伞,穿过木莲桥的洋河弄,那处苍凉的
园子跌跌撞撞扑面而来。园中滴滴翠的植物密密叠叠,遮掩
着我的视线,看不清宋时的明月宋时的人影。但我深深地知
道,那里有着一段纯洁的、刻骨的、无奈的、悲伤的爱在等
着我,等着我去凭吊,去缅怀,去发现,去触摸。
走进沈园,就走进了那首一咏三叹、凄婉艾怨的
宋词里。叩开了冰寒的记忆之门,那连着葫芦池的石板小桥,
池下的春波、浮藻,那水畔的依依杨柳,那水榭、楼台,可
都是昔日旧物吗?我低问一声:骑驴的诗人,当年你曾在哪
一面墙下折柳别离。
沈园是怀旧的,沈园也是伤感的。我小心翼翼地在
走在青石板小径上,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那对恋人短暂的
相聚。就会触及历史上那阵阵的隐痛。
柳丝长,春雨细。春雨细,柳丝更长。柳丝和春雨齐织着浅
绿色的雨中风景。雨点濡湿了楼台风景,楼外的杨柳更濡湿
了楼窗内的眼睛,映现于眼中的一切,就更显得迷蒙了。
沿着雨丝轻拂的卵石小径,拾阶而上,站在孤鹤轩
内放眼烟雨蒙蒙的沈家花园,倾听敲打着孤鹤轩飞檐的雨点。
我的心融入了飘逝的雨韵。再执一回红酥手,再饮一杯黄滕
酒吧,但愿昔日恩爱的伉俪此时能够听得见我的祝愿!
伴随着沈园永远也下不完的雨,传来了阵阵飘渺的
古筝声。古乐幽幽,弥漫了古园,浸入了心灵;细雨飘飘,
淋湿了思绪,灌溉了八百年前的诗句。陆游的心声穿越时空,
寄予滴檐的雨,发出叮叮咚咚的慨叹。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那细雨中摇曳
的翠竹,莫不是那对恋人缠绵相依的身影?那叶片上淌落的
雨水,莫不是红悒绞绡的眼泪。这山,该是他们倾心相诉的
誓言吧,这水,多像是恋人那绵绵不尽的相思。我轻轻地抚
摸着这亭台楼榭,感受着历史脉搏轻轻的跳动。那一咏三叹
的诗句,颗颗如珠玉,扣击心版,发出阵阵的幽伤。
我坐在“问梅槛”的木廊里,漫不经心的凝望着鸳鸯
湖那碧波荡漾的湖面。蓦然,从那汪清清的湖水里,游出了
一对鸳鸯。在细雨里,缠绵相依。你梳理我的羽毛,我整理
你的裙裾。多像那对依依不舍的恋人。传说美丽的鸳鸯是种
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的多情鸟,人们常用它们来比喻恩爱无比
的夫妻和坚贞不渝的爱情,却不知何时竟然也已移居到这片
伤心的园子里来。望着水中依偎的鸳鸯,望着这织一片忧愁、
织一片艾怨的细雨,良久,不能讲出一句话来。温馨的酸楚
早已不知不觉地包围了我。
如果说爱情的实现形式就是相爱的两个人,最终都
得到了灵与肉的结合,那么陆游与唐琬应该是幸运和幸福的,
因为他们都曾实现过这种结合。可是,为什么他们到头来都
成了爱情的祭品?因为他们不曾将这结合贯穿于生命的始
终。可是,就算他们真的将这结合贯穿了生命的始终,当生
命最终化为了一掊黄土,在形式上,他们不也是要作最后的
离别么?那么,这最后的无奈的离别与生前的无奈的离别到
底又有什么不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
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葫芦池中袅娜着的亭亭玉立的倩影,
那分明是衣袂飘飘含情脉脉的唐婉。唐婉,我想知道,你愿
意做一个永恒的传说永远和沈园一起么,你愿意让你凄美的
故事在后人的唇齿间千年的流转么?
曲径蜿转。那漫天的雨丝淋湿了久远的梦,那无期
的滴答结束了你们驰骋的眷恋。心便如同那雨中的冷翠亭,
在潮湿中呻吟着:“世事多艰,空萦战马嘶风梦;欢缘难续,
长忆惊鸿照影时”的诗句。听,那千百年前的喃喃细语仿佛在
这雨声中抖落,在翠绿的荷叶上滴答成晶莹的泪珠,不停地
滴啊,滴啊。
那是陆游的泪!那是唐琬的泪!
沈园的雨,是你们千百年的泪啊,飘不尽,洒不完!
漫步于沈园,我极力地寻找诗人的影子,去感受那
种惆怅、哀婉的氛围,去体验那种爱情悲剧的文化底蕴。时
光如桥下东逝之水,沈园柳老,不再飞絮,不老的是一阕缠
绵悱恻的古典爱情,在那里,爱是一道永恒的风景。虽然物
非物,人已去,但诗人与唐婉的美好形象却清晰地印在我的
脑海里。沈园里的每朵桃花,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梦境,
每一条柳丝都牵动着一缕不可名状的情愫。而遗落在时光背
后的梦境,不是每个寻梦的人都能捡拾到的。当我们离开沈
园的时候,“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又情不
自禁在自己的耳边响起……
走出沈园,我伫立在雨中。雨中的我,飘飘摇摇,
走不出一个古老的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