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收复新疆 学案5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八年级历史上册1.3《收复新疆》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1.3《收复新疆》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疆,得到朝野爱国者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
②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赔款去换取一座山城,有没有必要?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和接受。
课前导学师:提前预测课堂上的多种情况,设计几种活动方案:如辩论、讨论、小品或历史短剧等。
生:准备导入新课的导入词。
搜集、查阅资料进行知识补充,并自办本课知识小报。
设计“海防”与“塞防”之争的辩论词。
学生自编历史短剧《左宗棠抬棺上征途》。
通过课下搜集的有关左宗棠的资料,如在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功与过,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渗透点①学生朗诵清代诗人杨昌浚的《七绝》,导入新课,文史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出示中国填充地图,让学生找出新疆的方位。
再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进行学科渗透。
③学生自制图表,操作性、直观性、科学性相结合。
④通过“海防”和“塞防”的辩论,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⑤通过学生自编历史剧《左宗棠抬棺上征途》再现历史,理解左宗棠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
●○教学资料 ①多媒体教学设备 ●○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谁来做今天的复习小导师?学生根据课前准备,争做复习小导师,带领大家复习旧知识。
根据教师对学生准备复习资料的了解,有选择地请一位复习小导师。
复习完旧知识谁带领大家进入今天的学习?(提前预测导入方案。
教师利用多媒体准备多种导入方案。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争做小导师。
①用优美的维吾尔族乐曲引出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导入新课。
小组竞争,教师有选择地请一位小导师。
预计还有的导入方法:①从上节课沙俄对我国边疆地区的侵略导入。
(根据情况及时评价)同学的导入非常精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收复新疆。
(板书)②学生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导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收复新疆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收复新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辩论,使学生认识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如何评价左宗棠” 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帮助学生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新疆相关视频,指出新疆在中国的重要性,帝国主义一直以来对新疆都是虎视眈眈,特别是19世纪60、70年代。
导出收复新疆。
二、讲授新课:(1)新疆危机:教师引导学生看书阅读课本并归纳: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危机的表现。
(2)收复新疆:包括两个问题:海防、塞防之争和收复新疆的过程:通过让学生阅读史料展开讨论,然后再通过史料让学生深切体会“手心手背都是肉,东南西北都得要”的道理,达成共识。
对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的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来解决的:屏幕上出示五个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并依次回答其中①左宗棠分几步把新疆收复回来的?②在驱逐阿古柏的过程中,左宗棠采取了怎样的斗争策略和斗争方法?结果如何?和③左宗棠是怎样收复伊犁的?④在收复伊犁的过程中,左宗棠为什么没有采取军事打击的方式而采取了外交途径?着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要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⑤中国政府通过《改订条约》收复了伊犁,但同时付出了大块土地和900万卢布的赔款,是否值得?屏幕出示《收复新疆示意图》,教师在图上点明伊犁这座山城位置的重要性,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教案新人教版

投放课标内容
阅读课标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1'
同步探究过程
指导自主探究组织展示交 流,进行评价
展示交流 作出评价
6'
一—
•、历史上的新疆
1
、西汉、西域都护
导思:为什么说新疆地区自
小组讨论分析
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
回答问题
落
分割的一部分?试举例说
得出结论
4'
2、清、伊犁将军
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落 实 课 标
解
答 课 标
三、左宗棠收 复新疆
1”、海防、塞
防之争。
2、收复新疆
3、新疆行省 设立
1884年
1、投放王文韶、李鸿章、 左宗棠像及对当时形式的 言论,问谁的观点正确?
2、投放左宗棠收缰示意图, 指导学生看书说出收复新 疆的策略及经过。
3、导思:用一大块土地和 大量的赔款去换取一座山 城,有没有必要?
4、导思:左宗棠收复新疆 的原因?
1、看图文,小组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展示交流。
2、读书看图,说出经过。
3、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回 答交流。
4、讨论回答,展示交流
14'
运 用 课 标
指导完成,方法点拨 同步探究的开放作业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代表展示
8'
反思
完善 兀善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收 获?(提示:学习了哪些重大 事件?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还 有哪些疑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 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帮 助学生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学生 的民族感和爱国情感。
八年级历史上册 1.3《收复新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3课收复某某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某某和残酷剥削、压迫某某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某某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某某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辩论和角色扮演,使学生认识到左宗棠收复某某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如何评价左宗棠”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某某和残酷剥削、压迫某某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某某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某某的史实。
帮助学生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某某。
【教学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是诗人杨昌浚去某某时有感而写。
它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某某战士收复某某、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那么,某某遭受了哪些国家侵略?左宗棠又是怎样收复的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到的内容。
正是这样一块宝地,才引起了西方列强对它的觊觎。
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得到沙俄支持的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曾侵略某某,后左宗棠奉命收复某某,为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阿古柏是怎样侵入某某的?左宗棠又是怎样收复某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详细内容。
[板书]第3课收复某某【落实课标】解读课标:了解左宗棠收复某某的基本事实。
学生阅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应用课标(一)、阿古柏侵占某某[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某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学生回答]汉武帝时派X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某某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3收复新疆》word教案(24)

第3课收复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
海防和塞防之争。
通过辩论赛代解难点。
9年代,新疆面临哪些危机?当时都有那些国家对新疆
老师想请问清政府内部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进行了半年之久的
年左宗棠兵
吗?
么做值得。
一、课堂检测题:
1、19世纪70年代,直接出兵侵占我国伊犁地区的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俄国
D.美国
2、19世纪70年代,率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A.奕山
B.曾国藩
C.左宗
棠 D.李鸿章
3、下列发生在新疆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④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4、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A.都护府
B.行省
C.大将军
D.知府
二、作业设置:附作业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收复新疆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3课收复新疆1.说出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的史实;了解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2.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西北的门户,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3.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1.阿古柏侵占新疆(1)背景: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都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
(2)经过:1865年,中亚浩罕国陆军司令阿古柏在英、俄的支持下率兵侵入新疆,并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2.左宗棠收复新疆(1)面对中国边疆的严峻形势,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阅读课本P12最后一段至P13第一段的内容,并思考:你认为海防重要还是塞防重要,为什么?一样重要;都是祖国的领土,要维护国家主权,维护祖国统一。
(2)1876 年,左宗棠率清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打败阿古柏侵略军,1878 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3)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探究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结合你所知道的知识并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说明。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新疆的管理。
②唐朝时,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③1884年,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设立新疆行省。
④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你认为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正确的作战方针、路线;收复新疆的卫国战争,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导学案

三、学法指导:
1.问题教学法:依据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规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利用表格直观再现历史知识,帮助记忆。
3.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说明观点;通过学生辩论,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学习过程:
第3课收复新疆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俄国侵占我国新疆领土的史实。
2.识记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新疆的史实,正确评价左宗棠。
3.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管理
意义
(二)合作探究
1.面对西北边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关于“海防”“塞防”的争论,请你加入,你认为“海防”“塞防”孰轻孰重,发表你的看法。
2.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积贫积弱却能收回新疆,主要原因有哪些?
(三)达标检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塞防”所针对的主要国家是()
A.俄国和美国B.俄国和法国C.英国和俄国D.英国和法国
(一)自主学习
1.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汉朝时:
(2)唐朝时:
(3)清朝时: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西北边疆出现了危机。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完成表格一
背景
表现
影响
给新疆人民带来了灾难;使我国主权遭到践踏,严重破坏了我国领土完整。
3.阅读课文第二目内容,完成表格二
背景
策略
过程
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1.3 收复新疆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3课收复某某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模式教具:多媒体(ppt.)、历史挂图、示意图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某某和残酷剥削、压迫某某人民的史实;知道左宗棠在某某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某某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引导思考“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某某?”“如何评价左宗棠?”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爱国情感上:认识到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在思想意识上:要充分肯定那些抗击外侮、保卫国家的历史人物,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左宗棠收复某某。
教学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一)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教师:让学生讨论后问学生这首诗里面大将指的是谁?他又有那些功绩呢?找学生回答总结:这首诗歌颂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某某战士收复某某、治理某某的伟大业绩。
那么,某某是怎么丢掉的呢?左宗棠又是怎样收复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下列题目,通过比赛看哪个学习小组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1、19世纪60—70年代妄图争夺某某的国家有2、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某某,采取了的策略,于1878年收复除以外的整个某某;19世纪80年代通过方式收复伊犁3、年设立某某行省。
教师:分析题目收复某某,既然有收复,那么肯定会有失去,当时的清政府是如何失去某某的呢?引入本节课的第一幕。
一、阿古柏侵占某某教师:利用教材12页动脑筋的题目“为什么说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让学生回顾中国古代的政府分别是如何管理某某的。
找学生回答,学生有可能说不全,只要是能说出一些就应该给予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了解新疆行省的设立;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左宗棠的所作所为,能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点:海防与塞防之争
三、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知识点,并做好标记
2、可查找资料了解左宗棠的相关史实,以做好评价
3、自主学习(学生找出以下问题自学并记忆。
时间:10分钟)
(1)、新疆所处的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简述阿古柏侵占新疆的过程。
(2)、19世纪60至70年代,哪些国家想争夺新疆?
(3)、谁主张收复新疆,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收复了新疆?
(4)、新疆重回祖国怀抱的时间?当时是否全部收回了新疆?最后清政府在哪一年设立了新疆行省?
四、合作探究
1、用史实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说说左宗棠能成功收回新疆的有何意义?
2、1847年我国的东南、西北正处于多事之秋,引起清政府内部历时半年的“海防”“塞防”谁轻谁重的争论。
一派以直隶总督李鸿章为首,他们强调东南海防的重要,反对出兵西征收复新疆失地,要求把塞防的经费用以扩大海军只需。
另一派以陕西总督左宗棠为首,他们坚持海防与塞防并重论,提出了不能“扶了东边倒却了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下面请同学们就这两派的观点进行讨论,并说出你的理由。
五、达标测试
(一)基础落实
1、19世纪60至70年代,插手我国新疆事务,造成新疆危机的国家有:()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英国、俄国
D、美国、俄国
2、晚清杨昌浚的诗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诗中的“大将”指的是
()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李鸿章
D、曾国藩
3、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为什么决定收复新疆?()
A.新疆战略地位重要B.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
C.新疆物产丰富 D.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通过艰苦的外交谈判,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清朝外交官是()
A.李鸿章B.左宗棠C.奕山D.曾纪泽
5、(提升题)下列哪一项最能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A.丝绸之路的开通B.张骞通西域
C.西域各国归附汉朝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6、(提升题)下列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的人物有:()
①郑成功②戚继光③康熙帝④左宗棠⑤郑和⑥张骞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⑥(二)、能力提升:
7、“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哪些历史功绩?
8、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
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主要事迹
左宗棠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队往往付出重大代价,却大多以失败告终,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9、阅读材料回答:
他在一个奏折中说“自己年已六十有五,正苦日暮途长,乃不自忖量,妄引边荒艰巨为己任,虽至愚极陋,亦不出此!……若此时即便置之不理不问,似后患环生,不免日蹙百里之虑。
区区愚忱,窃有不效不尽者。
”
(1)他是谁?他上奏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写奏折的背景?
(3)这份奏折透露出他怎样的情怀?
(4)此次出师的结果怎样?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学习了:七、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