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期末复习题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期末复习题
5
5.评定量块精度的指标有哪些? 量块长度、量块的中心长度、量块的标称长度、任意点 的量块长度偏差、量块长度变动量、量块测量面的平面 度误差。 6.量块按“级”分类是根据( )精度来区分的,共分为 ()五个级别! 制造精度、K、0、1、2、3;其中K级最高,3级最低! 7.量块分级的主要依据是( )、( )和( )。 量块长度极限偏差、 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 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
4
课程复习
1.什么叫测量? 将被测量与测量单位/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的过程。 2.测量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3.用什么来表示测量精度? 测量极限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 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是一项综合精度指标,包括示值误差、 示值变动性、回程误差、灵敏限及调整标准件误差等综合影 响。不确定度用误差界限表示。 4.什么叫检验和检定? 判断被测对象(零件)是否合格的过程是检验,不需得出被 测对象的实际测量值。 评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过程就是检定!
√ x
√ √
x
√ x
x √
x
30
√ √ √

x x
x
x x
x x
31
√ √
x
√ x
√ √
√ x x x

32
选择题 AB ACD
AB
ACD
ACD
ABCD
BD
33
B D
BC
BCE BD
CDE
34
公称要素
基准
导出
被测
实际要素
与尺寸线错开
靠近 单一要素
形状、 大小、 方向、 位置 大于
关联要素 小于
检定后的中心长度尺寸
7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引言概述: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是在现代制造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它关注机械零件和组件的准确性、精度和稳定性,对于确保机械产品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精度的定义、设计原则以及常用的检测方法和工具。

在文章的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五个主要的大点,分别是: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对机械精度的影响、机械精度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机械精度的检测方法、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的应用案例。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的基础知识。

正文内容:一、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1.机械精度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机械精度的基本定义,包括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等的定义和区别。

2.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选择尺寸公差、合理安排零件间的配合关系、避免零件的累积误差等。

3.机械精度设计的数学模型:介绍机械精度设计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如误差传递模型、误差分析模型等,以及它们在机械精度设计中的应用。

二、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对机械精度的影响1.材料选择对机械精度的影响:介绍不同材料对机械精度的影响,包括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硬度等对机械精度的影响。

2.加工工艺对机械精度的影响:介绍不同加工工艺对机械精度的影响,包括机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对机械精度的影响,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来提高机械精度。

三、机械精度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1.机械精度误差的类型和来源:介绍机械精度误差的常见类型和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几何误差、运动误差等,以及它们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2.机械精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介绍常见的机械精度问题分析方法,如误差分析、故障诊断等,以及针对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调整、修理、更换等。

四、机械精度的检测方法1.机械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介绍机械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测量原理、检测设备和仪器等。

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19第11章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19第11章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

偏差 为
A1
101
0.35 0
A2
50
0.25 0
A3
A5
50 0.048
⑤ 用中间计算方法计算A4的上、下偏差 ES0 ESA1() ESA2() 2EIA3() EI A4()
EIA4() ESA1() ESA2() 2EI A3() ES0
0.35 (0.25) 2(0.048) (0.75)
A3
(4) 校核计算结果
19
∵ ES0=-0.01 , EI0=-0.08 (A1=Φ70 ,
T0 ES0 EI0 = 0.07
41
Ti TA1 TA2 TA3
i 1
2
2
= 0.02+0.03+0.02 = 0.07
3
T0 Ti 0.07
1
∴ 计算无误,则壁厚
A2/2 A0
A2=Φ60 A3=0±0.01)
Ai 的方向与封闭环A0
的方向相同为Ai (-) 。
图11.4尺寸链图
由图可见: A1为A1() , A2、A3为A2()、A3()
例11.2 加工顺序(见图11.5):
9
(1)镗孔A1,(2)插键槽A2,(3)磨内孔A3。 解:(1)按加工顺序画尺寸链图。oA3/2 A1/ Nhomakorabea A2 A0
(2)
判断
对包容面(即孔): 下偏差为零(EI=0)。

Φ30
对被包容面(轴): 上偏差为零(es=0)。
Φ30
29
例11.7 图11.10为对开齿轮箱的一部分。 A0=1~1.75, A1=101、A2=50、A3=A5=5、A4=140。 计算各组成环的公差和上、下偏差。

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技术期末考试题

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技术期末考试题

机密★启用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9年秋《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两尺寸精度高低的依据是(C )。

A.基本偏差B.公差数值C.公差等级D.极限偏差2、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为(D )。

A.1~12共12级B.1~18共18级C.1~20共20级D. 01~18共20级3、基本偏差为r的轴的公差带与基准孔H形成(B )。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过渡或过盈配合4、下列配合中(D )的配合最紧。

A.H7/g6B.JS7/h6C.H7/h6D.H7/s65、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是(B )。

A.测量得到的B.设计给定的C.加工后形成的D.计算得到的二、填空题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四个要素,它们是、、、。

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精度2、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这时具有的特性是、、、。

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抵偿性3、在等精度精密测量中,多次测量同一量是为了。

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4、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和。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5、环境对测量的影响包括温度、、和振动等,其中影响最大。

湿度、气压、温度三、判断题1、Φ60g9的极限偏差以下偏差ei为基本偏差。

(×)2、当孔的基本偏差为H,轴的基本偏差为js至n时,一般均为过渡配合。

(√)3、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通常也称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4、公差原则可以用来指导量具设计,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费用。

(√)5、最大实体要求主要用于满足足够强度功能要求的场合。

(×)四、名词解释1、标准化在制订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的社会活动的全过程。

2、实际尺寸测量零件时获得的尺寸,也称实测尺寸或实测局部尺寸。

3、极限尺寸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值。

4、极限偏差上(下)极限尺寸减去公称尺寸得到上(下)极限偏差值。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

城市工程125产 城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金岩摘要:机械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得加工出现误差,例如工件和刀具位置偏移等问题,都会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带有误差。

只有实际加工的零件参数能够和规定参数相同,才能判定该零件符合标准。

为保证机械加工企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提高机械加工的精度,尽量减少误差,从而提高零件的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机械;精度设计;检测技术1 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1 互换性原则遵循互换性原则,不仅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

1.2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主要考虑工艺性、合理的精度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合理的调整环节以及提高工作寿命等。

1.3 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生产的前提,大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化的零部件、元器件和构件,以提高产品互换性程度。

1.4 精度匹配原则在对机械总体进行精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机械或位置中各部分各环节对机械精度影响程度的不同,分别对各部分各环节提出不同的精度要求和恰当的精度分配,并保证相互衔接和适应,这就是精度匹配原则。

1.5 最优化原则通过确定各组成部分零部件精度之间的最佳协调,达到特定条件下机电产品的整体精度优化。

最优化原则已经在产品结构设计、制造等各方面广泛应用,最优化设计已经成为机电产品和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几何量精度设计中,最优化原则主要体现在公差优化、数值优化和优先选用等方面。

互换性原则体现精度设计的目的,经济性原则是精度设计的目标,标准化原则是精度设计的基础,精度匹配原则和最优化原则是精度设计的手段。

2 机械精度设计的方法2.1 类比法类比法就是与经过实际使用证明合理的类似产品上的相应要素相比较,确定所设计零件几何要素的精度。

采用类比法进行精度设计时,必须正确选择类比产品,分析它与所设计产品在使用条件和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异同,并考虑到实际生产条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市场供求信息等多种因素。

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与产品检测

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与产品检测
测量的种类
一.测量方法
1.测量方法是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来选择和确定的
特点:主要是指测量对象的尺寸大小、精度要求、
形状特点、材料性质以及数量等
一.测量方法
2. 测量方法的分类
2.1 按获得被测结果的方法分类
直接测量:测量时,直接从测量器具上读出被测几 何量的大小值 间接测量 :被测几何量无法直接测量时,首先测出
二.测量器具
2. 度量指标:
量程:计量器具示值范围的上限值
与下限值之差。
灵敏度:能引起量仪指示数值变化 的被测尺寸的最小变动量。 示值误差:量具或量仪上的读数与 被测尺寸实际数值之差。
二.测量器具
2. 度量指标:
测量范围:测量器具所能测量出 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范围。一般地, 将测量器具安装在表座上,包括:1) 标尺的示值范围 2)表座上安装仪 表的悬臂能够上下移动的最大和最 小的尺寸范围。
三.测量误差及其处理
5.随机误差的特性与处理 随机误差的特性 1)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 概率大; 3)有界性: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 界限; 4)抵偿性:在相同条件下,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各随机误差的 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零。(对称性)
● 通用量具和量仪 :固定刻线量具、游标量具、螺旋测微量具、机械式量 仪、光学量仪、气动量仪、电动量仪 ● ● ● 极限规 检验量具 主动测量装置
二.测量器具
常用通用量具和量仪 游标卡尺
二.测量器具
常用通用量具和量仪
螺旋测微器
二.测量器具
2. 度量指标:
测量中应考虑的测量工具的主要性能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简答题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简答题

1. 试述滚动轴承相配件形位公差有何要求?答:a.轴颈和外壳孔应采用包容要求。

b.轴颈和外壳孔要有圆柱度公差。

c.轴肩和外壳孔肩要有端面圆跳动公差。

d.轴颈轴线和外壳孔轴线要有同轴度公差。

2.矩形花键联结形位公差有何要求?答:a.键和键槽的中心平面对小径定心平面轴线的对称对误差和等分度误差。

b.键和键槽侧面对小径定心表面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3.影响普通螺纹结合精度(互换性的偏差和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a.中径偏差b.螺距偏差c.牙型角偏差4.试论述齿轮渐开线检测时,采用的仪器名称、检测方法?答:齿轮渐开线测量仪;相对测量法、接触式测量。

5. 评价齿轮精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积累总偏差,轮廓总偏差,螺旋线总偏差。

6. 齿轮的基本使用要求是什么?答:传动的精准性,传动的稳定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侧隙。

7. 为什么要规定齿轮啮合时的最小侧隙?用什么指标评价侧隙?该最小侧隙的大小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是否有关?答:(1)为了保证传动灵活用以贮存润滑油,热补偿变形;(2)装配误差,制造误差,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3)无关(与润滑和转速有关)。

8. 试述矩形花键的形位公差要求有哪些?答:尺寸公差(定心表面):包容要求;位置度公差(键宽,键槽宽):最大实体要求。

9. 矩形花键的尺寸配合是什么?采用什么配合制?分为几种?答:(1)(2)矩形花键配合采用基孔制;(2)按精度要求分:一般使用与精密传动使用两种;按使用要求分:滑动、紧滑动和固定三种装配型式。

10.试述齿厚偏差检测时,采用的仪器名称、检测方法。

其他1、选定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在首先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精度要求,使综合经济效果为最好2、基准制的选用原则是什么?答:主要考虑工艺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这样可以减少备用的定值孔用刀具、量具的种类,经济效益比较好3、那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答:以下情况下,采用基轴制1)直接用冷拉钢材做轴,不再加工2)与标准件配合,如滚动轴承外环外径、标准圆柱销外径与孔的配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基础作者:---------------- 日期:一、液压部分(一)选择1. 液压油的粘度(2 )(1)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2 )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少;(3)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少,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4)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少,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少。

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取决于(3 )(1)液压泵的额定压力;(2)溢流阀的调定压力;3)系统的负载;4)液压油的粘度3. 冲击气缸的工作特点是(2 )(1)动能大,行程长;(2)动能大,行程短;(3)动能小,行程长;(4)动能小,行程短.。

4. 溢流阀起到安全作用的回路是(1 )(1)进口节流调速回路;(2)出口节流调速回路;(3)旁路节流调速回路;(4)进出口同时节流调速回路。

5. 通过调速阀的流量(2 )(1)只取决于开口面积大小,而与负载无关;(2)只取决于开口负载大小,而与开口面积无关;(3)与开口面积和负载大小均有关;(4)与开口面积和负载大小均无关。

6 、液压泵的理论流量(1 )(1)取决于结构参数及转速、而与压力无关(2)取决于结构参数、转速及压力。

(3) 取决于结构参数及压力、而与转速无关 (4) 取决于压力及转速、而与结构参数无关 7、气压传动的突出特点是(2 )(1)反应快,动作稳定性好; (3)反应慢,动作稳定性好;10 .差动连接回路是:(1 )11 .伯努利方程反应的是:(3 )(1)质量守恒;(2)动量守恒;(3)能量守恒;(4)能量矩守恒12.用来区分光滑金属园管层流,紊流的临界雷诺数是:(4 )(1) 3 2 2 0 ; ( 2 ) 2 2 3 0 ; (3) 2 0 2 3 ; (4) 2 3 2 0。

8、图示气路为 (1 ) (1)“与门”气路; (2)“或门”气路; (3) “或非”气路; (4)“与非”气路。

(a 、9、图示图形符号为(2 ) (1 )溢流阀; (2 )减压阀; (3 )顺序阀; (4)平衡阀(2)反应快,动作稳定性差;(1)增速回路,负载能力小 (2)减速回路,负载能力小; (3)增速回路,负载能力大(4)减速回路,负载能力大(二)填空1•液压系统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高,可以实现大范围调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按照零部件互换性的程度,互换性可分为 和 。

2.优先数系R10系列中>1~10的区段中包含 个优先数。

3.滚动轴承分为 个公差等级,其中最高等级是 级、最低是 级。

4.某轴尺寸为Φ20 0 -0.1mm ,遵守边界为 ,边界尺寸为 mm ,实际尺寸为Φ20mm 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 mm 。

5.齿轮副的侧隙可以分为 和 。

6.φ30+0.021 0mm 的孔与φ30-0.007 -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 制 配合。

7.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类。

8.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的基本尺寸等于______________。

9.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 制配合。

10.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装配前 ,装配时 ,装配后 。

11.R5系列中10~100的优先数是10、 、 、 、 、100。

12.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

13.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______ ____,千分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14.系统误差可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方法消除。

15.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φ80Js8,已知IT8=45μm ,其基本偏差为 ,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mm ,最小实体尺寸为 mm 。

16.齿轮传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规有 、 、 、 。

17.作用在轴承套圈上的径向负荷可以分为 、 、 三类。

18.一零件表面切削加工要求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为6.3μm ,在零件图上标注为 。

19.按GB10095-2001的规定,圆柱齿轮的精度等级分为 个等级,其中 级是制定标准的基础级。

2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______________;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______________。

21.测量mm 0019.060-φ轴用工作量规止规的最小极限尺寸为____________mm ,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为____________mm 。

(已知量规制造公差T=6μm ,位置要素Z=9μm )。

22.当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按最大实体原则相关时,要求其作用尺寸不超出 ,其局部实际尺寸不超出 。

23.孔、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称为 ,它是指孔的 尺寸,轴的 尺寸。

24.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 , , ,和 。

二、判断题:1.公差等级的选用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公差等级。

( )2.φ30JS6与φ50JS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3.∮30G6与∮50G7的基本偏差是相等的。

( )4.在装配图上标注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时,只标轴颈的公差代号。

( )5.图样标注φ200 -0.021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 )6.R z 参数对某些表面上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和小零件的表面质量有实用意义。

( )7.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 )8.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 )9.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尖端可以从材料的外面或里面指向被注表面。

( )10.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11.螺纹的精度分为精密、中等、粗糙三个级别。

( )12.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 )13.齿轮副的接触斑点是评定齿轮副载荷分布均匀性的综合指标。

( )14.在过渡配合中,孔的公差带都处于轴的公差带的下方。

( )15.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6.齿向误差ΔF β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误差指标。

( )1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18.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9.光滑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20.规定位置要素Z 是为了保证塞规有一定使用寿命。

( )21.一般来说,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越小。

( )22.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是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 )23.表面粗糙度z R 是轮廓最大高度的评定参数。

( )24.几何偏心主要影响齿轮的切向误差。

( )三、选择题:1.键槽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值为0.06mm ,则允许该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 )mm 。

[ ]A.0.06B.0.12C.0.03D.0.242.评定传动平稳性的齿轮精度指标为( )A.a f ∆B.pb f ∆C.p F ∆D.F β∆3.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用来评定齿轮的( )指标。

A.传递运动的准确性B.传动的平稳性C.载荷分布的均匀性D.齿侧间隙4.加工φ50js6的轴和φ30H7的孔,应理解为( )。

A.前者加工困难B.两者加工难易相当C.后者加工困难D.视相配件的公差带而定5.下列配合为间隙配合的是( )A.H7/k7B.H7/u6C.H7/g6D.H7/s66.已知0.0350.04500.023907()/6()H n φ+++,则907N φ的基本尺寸和极限偏差为( )。

A.0.0230.05890mm φ-- B.0.0100.04590mm φ-- C.0.0580.02590mm φ++ D.0.0450.01090mm φ++7.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 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 ]A.同轴度B.径向全跳动C.任意方向直线度D.任意方向垂直度 8.某轴Φ10 0 -0.015mm ○E 则[ ] A.被测要素遵守MMC 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 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mm 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

D.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等于最大实体尺寸。

9.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 ]A.φ30H7/f6和φ30F7/h6B.φ30P8/h7和φ30H8/p7C.φ30M8/h7和φ30H8/m7D.φ30H8/m8和φ30M8/h810.下列配合中,配合公差最小的是[ ]A.φ30H7/f6B.φ30H8/h7C.φ100H8/g7D.φ100H7/g611.平键联接的键宽公差带为h9,在采用一般联接,用于载荷不大的一般机械传动的固定联接时,其轴槽宽与毂槽宽的公差带分别为[ ]A.轴槽H9,毂槽D10B.轴槽N9,毂槽Js9;C.轴槽P9,毂槽P9;D.轴槽H7,毂槽E9。

12.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A.真值为40mm ,测得值为40.05mmB.真值为40mm ,测得值为40.02mmC.真值为100mm ,测得值为100.03mmD.真值为100mm ,测得值为99.5mm13.花键的分度误差,一般用( )公差来控制。

A.平行度B.位置度C.对称度D.同轴度。

14.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A.用千分尺测外径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15.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A.用千分尺测外径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16.某滚动轴承配合,如图样上标注为Ф60r 6,则省略的是[ ]A.Ф60H7B.轴承内圈孔公差带代号C.轴承型号。

17.下列孔、轴配合中,不宜选用过渡配合的有[ ]A.既要求对中,又要拆卸方便。

B.高温下工作,零件变形大。

C.保证静止,传递载荷的可拆结合。

D.要求定心好,载荷由键传递。

18.在平面度误差值的各种评定方法中, 所得的评定结果是最小的。

A.三远点法B.最小包容区域法C.对角线法D.最小二乘法19.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与 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A.位置度B.圆度C.圆柱度D.同轴度。

20.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应使测量过程尽量遵守:A.独立原则B.相关原则C.阿贝原则D.泰勒原则21.某滚动轴承配合,如图样上标注为Ф60JS 6,则省略的是( )A.Ф60h5B.轴承孔公差带代号C.轴承型号D.轴承外径公差带代号22.孔的体外作用尺寸是指( )A.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B.该孔的最小实体尺寸C.在该孔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直径或宽度D.在该孔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直径或宽度23.设某轴的尺寸为005.025-φ,其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5,则其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V d 为_________。

A.25.05mmB.24.95mmC.24.90mmD.24.80mm24.检验)mm H 025.00(740+φ量规,其_________。

A.通规上偏差为+0.0055mm 。

B.通规下偏差为+0.0055mm 。

C.通规磨损极限为φ40mm 。

D.止规最大极限尺寸为φ40.0055mm 。

四、标注题: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1)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 mm ,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2 mm 。

(2)圆锥轴线对φd 1和φd 2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同轴度为0.05 mm 。

(5)φd 1和φd 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 值不允许大于0.8μrn,其余表面R a 值不允许大于3.2μrn(3)槽两侧面对φD 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 mm 。

(2)φ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孔φd1,要求R a最大允许值为3.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A,要求R z最大允许值为3.2μm。

(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R a允许值均为25μm 。

5.试将以下要求用形位公差代号标注在图中(1)Φd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12mm;(2)右端面对Φd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3)Φd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08mm;(4)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006mm;(5)圆锥面A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6)Φd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 a值不允许大于1.6μrn,其余表面R a值不允许大于6.3μrn 。

6.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并采用包容要求。

(1)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450-0.02(2)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rn。

(3)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25土0.007mrn,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