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 —10 :N20.10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治疗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能耐受手术。

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 N20.1,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

2、心电图、胸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给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为入院≤2天。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泌尿系彩超。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2、复查尿常规无红细胞,腹部B超双肾、输尿管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500-3500元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ESWL)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

5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5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w 7 天。

2、能够耐受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N13.202 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w 3 天。

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茵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W 3 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W 4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艮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1 、一般情况良好。

2、D-J 管位置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 、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输尿管结石:一份全面的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一份全面的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一份全面的临床路径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治疗这种疾病,我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的临床路径。

以下是该临床路径的主要步骤:1. 评估和诊断-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疼痛的性质、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和腰部叩诊等。

- 建议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 尿液分析,以检测有无血尿、白细胞和结晶等异常。

- 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细胞计数等。

-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超声、CT扫描等,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2. 疼痛管理- 对于轻度疼痛,建议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 对于中度到重度疼痛,建议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或氢吗啡酮。

- 在镇痛治疗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

3. 结石管理- 对于直径小于5mm的结石,建议非手术治疗,包括饮水、尿路扩张剂和药物治疗等。

- 对于直径大于5mm的结石,建议手术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和腔内输尿管镜碎石术(URS)等。

- 在手术治疗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尿路排石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

4. 术后护理和复诊- 在手术后,建议患者饮水量增加,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 对于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应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定期进行复诊,包括尿液分析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排石情况。

5. 生活方式建议- 建议患者增加饮水量,以保持良好的水化状态。

- 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和动物蛋白,以减少尿液中的结晶形成。

- 建议适量运动,以促进尿液排出和预防结石的再发。

此临床路径旨在为输尿管结石的管理提供指导,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复杂的情况或有争议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93699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93699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 —10 :N20.10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治疗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能耐受手术。

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 N20.1,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

2、心电图、胸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给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为入院≤2天。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泌尿系彩超。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

2、复查尿常规无红细胞,腹部B超双肾、输尿管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500-3500元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ESWL)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

输尿管结石:一份全面的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一份全面的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一份全面的临床路径1. 引言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分在尿液中过度沉积而形成的。

本临床路径旨在为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导方案。

2. 临床表现2.1 症状- 疼痛:输尿管结石的主要症状,通常位于腰部或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加剧。

- 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尤其是结石通过输尿管时。

- 尿频、尿急: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可导致尿频、尿急。

-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2 体征- 腰部或腹部压痛:由于结石对输尿管的刺激,患者可出现腰部或腹部压痛。

- 肾区叩击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区叩击痛。

- 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

3. 诊断3.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以及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3.2 体格检查全面进行体格检查,重点关注腰部、腹部和生殖器官的检查。

3.3 辅助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

- 血液检查:检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

- B超: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形态和结构,发现结石时可见高回声影。

- 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具有高准确性,可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 输尿管镜:对于疑似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可行输尿管镜检查,直接观察结石的情况。

4. 治疗4.1 保守治疗- 大量饮水:增加尿量,促进结石的排出。

- 止痛药: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给予适量的止痛药。

- 抗生素:如有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4.2 药物治疗- alpha-受体阻滞剂:可放松输尿管平滑肌,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 钙通道阻滞剂:具有类似作用。

- 溶石药物:对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可给予相应的溶石药物。

4.3 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5cm的结石。

- 输尿管镜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结石。

- 经皮肾镜碎石: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

5. 随访患者在治疗后需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结石的排出情况,监测肾功能等指标。

医院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及表单

医院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及表单

医院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 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 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D-J管位置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临床路径—输尿管结石路径

临床路径—输尿管结石路径

预期住院天数 床号:
入院第 4天 日 内 容 费用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排尿及尿液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月
实际住院天数 住院号:
1.空腹采集血标本 2.空腹口服中药3. 晨间护理4.肌注解痉止痛药5.观察尿液 6.遵医嘱静脉输液6.常规检查指导7.功 能锻炼8.协助病人多饮水9.必要时碘过 敏试验10.睡前口服中药 普食 □通畅□未解□腹泻 □不受限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普通间□双人间□单间
1.空腹口服中药2.晨间护理3.肌注解痉 止痛药4.观察尿液5.遵医嘱静脉输液6. 协助病人多饮水7.功能锻炼8.睡前口服 中药 普食 □通畅□未解□腹泻 □不受限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普通间□双人间□单间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科别:
入院第2天 日 内 容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上级医师查房,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排尿及尿液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月 入院第 3天 日 内 容 费用 生命体征:T: P: R: BP: 一般状况:□差 □一般 □良好 全身重要脏器评估:□差□一般□良好 护理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1、医生查房;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3、观察排尿及尿液情况; 4、完成病程记录。 5.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 月
1.空腹口服中药2.晨间护理3.肌注解痉 止痛药4.观察尿液5.遵医嘱静脉输液6. 协助病人多饮水7.功能锻炼8.睡前口服 中药9.书写护理记录 普食 □通畅□未解□腹泻 □不受限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 □普通间□双人间□单间

56=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

56=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

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一、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0)行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01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超声碎石取石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00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输尿管镜超声碎石取石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D-J管位置正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 —10 :N20.102)
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治疗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能耐受手术。

2、行体外冲击波碎石。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0 N20.1,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

2、心电图、胸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给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为入院≤2天。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泌尿系彩超。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复查尿常规无红细胞,腹部B超双肾、输尿管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十二)参考费用标准:2500-3500元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输尿管结石(ICD-10:N20.101)
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ESWL)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