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3.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教学设计

水循环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与教学思路: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那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水在自然界有哪些组成,各自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如何。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然后要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这些类型的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就是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通过示意图,学生大致能够按照自己的语言说出水循环的各环节,在这儿教师需要规范学生的专业术语,例如“降水”不能说成“降雨”,各自的含义不一样,降水的范围更大,包含了降雨。
然而水循环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可以影响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这个需要用到具体的案例说明。
让学生通过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水循环的常见要素,从而以后能够分析水循环的变化。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涉及到多个自然要素,学生不容易下手。
在此可以用一些典型图像,引导学生作答,培养感性认知。
学习目标:●能够根据示意图指出自然界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说出三个水循环的类型。
●通过案例的小组合作,能够分析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
●通过典型案例,能够说出水循环对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歌曲导入课前播放《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问同学们,这首歌熟悉吗?知道叫什么名字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又是云又是雨,其实他们是水,只不过存在的形态不一样。
二、相互联系的水体同学们读图3.1,看下还有哪些形态。
大家把他我们从多到少排一个顺序。
这些水是广泛存在于四大圈层中,那么他们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吗?不!他们是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水循环。
三、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1.教师一边ppt放映,学生说出水循环的名称。
2.按照他们发生的地点不同我们,分出三类“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大家判断图示分别是哪一种循环,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B
C
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以永久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下列河流中,径流年际变化较大的是( D )
A.泰晤士河 B.亚马孙河 C.刚果河 D.黄河
* 读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汛期和流量变化, 可判断该河流三种补给类 型中,A为 雨水 补给,B 为 积雪融水 补给,C为 地下水 补给。 (2)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雨水 ,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 源是 地下水 。 (3) 根据图分析,该河分布在我国的 东北 地区,一年两次汛 期分别在 春 季和 夏 季。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地下水补给河流流量的关系是 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 (5)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② 是修筑大坝后测到的。
(5)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辐射 (6)在CFG环节中,目前人类对
。 环节几乎没有影响,对
环
节影响最大。
跨流域引水
补给类型
我国主要分 布地区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 水补给
以东部季风 区最为典型
东北地区
夏秋为主
春季
随降雨量的 变化而变化
形成春汛
降水量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 地球上,水以哪几种相态存在? 2. 地球上水体空间分布类型有哪些? 最主要的水体是什么? 陆地水包括哪些?
气态水 气态 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大气水
固态水:主要存在于高纬、高山——冰川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地表水、地下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自然界的水循环》优质PPT课件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案例:泉州田安公园
透水铺装:是指具有透气、彩石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排水混凝土。 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等等的一 些城市环境问题。
春汛
特点:流量受温度影响,补给季节在春季(出现春汛)
分布: 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思考:
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 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
河流
丰水期 江
河流 枯水期
江
湖泊
湖泊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 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
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湖泊水补给河流水
湖泊的作用:调节河流径流量,使湖泊下游河流水位较平稳。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上有一湖泊——小天池,有 “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即“遇到下雨天气也不外溢,遇到 干旱的天气也不干涸”。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的物质形态 液态水:质量最大,分布次广 气态水:质量最少,分布最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2、南北向的水汽输送和南北流向的河流,对南北 不同纬度地区的热量收支有何影响?
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
3、从水循环的意义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在长江入海口附近的舟山群岛形成我国最大的
渔场?
长江水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为鱼
群带来丰富的营养饵料。
促进海陆间物质迁移
4、这些地貌发育,体 现了水循环的意义哪个 方面?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班级姓名组别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图示说明陆地水体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 运用图示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类型。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影响【自主学习】(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的三态分布有什么特点?2.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哪些类型?3.陆地上水体都有哪些类型?陆地各种水体之间具有什么关系?4.河流的补给形式及特点:(结合课本P54图3.2和下表理解记忆)(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
例如:济南附近的小清河,尽管上游靠地下水补给,但其最重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因此其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
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
2.用示意图描述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标明各环节)。
(结合课本P55图3.3)3.水循环的意义。
(课本P56勾画并记住)【我的疑惑】【随堂练习】1.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河水与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正确的是()A. 两岸潜水经常补给河水B. 两岸潜水经常得到河水补给C. 两岸潜水与河水互补D. 两岸潜水与河水均不补给图1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2~3题。
2.该河流位于A.亚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3.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冬季断流C.有一个汛期D.年径流总量大4、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中,均有的环节是和。
(2)、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我的收获】。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3、当代世界的四大污染有噪声污染、大气污染、 水 污 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4、人们为了节约水,在灌溉时常利用管道,这是防止 水的 蒸发 和渗漏。
5、物态变化过程总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物态变化时总 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 增加 ,放热的物 体 减少 (选填“增加”或“减少”)。
二、选择
1、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 )
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水分周而复始地循环变 化着,并在循环运动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状态。 2、液态的水,可以 凝固 为固态的冰,也可以 汽化 为气态 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可以 液化 为液态的雾、雨、露 ,也可以 凝华 为固态的冰晶、雪、霜;而固态的冰、雪、 霜可以熔化 为液态的水,也可以 升华 为气态的水蒸气,因 此雨、露、霜、雪是这种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 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一个个发人 深省的问号,一串串 使人惊讶的感叹号,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 据,你想到了什么?
珍惜水资源
世界水日---3月22日
2003年,联合国第五十八届 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 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 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 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 正式实施。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 丰富
B.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
C.可以考虑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
化的方法之一
D.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下列关于水资源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水的灌溉
B.用水运输
C.水力发电
D.大水漫灌
Good Bye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师寄语:课堂成就梦想第三章地球上的水3、1自然界的水循环主备:刘秀云使用说明:1.利用大约25--30分钟认真预习,扎实掌握知识梳理和考点精析知识。
2.自我检查预习效果,总结知识和能力缺漏。
3.下节课将对学案完成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反馈。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4.水体补给5.地下水能力目标:画出水循环示意图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与过程【基础知识落实】1、水循环的过程与意义(1)写出三大水循环及环节名称?(2)人类影响哪个环节?(3)影响下渗的因素?(植被、地形坡度、降雨强度、降雨历时)(4)水循环直接给陆地提供的资源是什么?(5)水循环意义?(背过)①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②水循环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③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④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⑤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理解其影响内涵)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特点,如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布。
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活动(如水利措施和农林措施)对水循环可产生如下有利影响:(1)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
(2)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3)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例城市化建设3、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河流的补给类型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径流量特点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4、地下水 (1)、潜水示意图 (2)、承压水示意图填表比较二者埋藏条件主要补给水源水质水量 过度利用的后果潜水 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件优质课件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自我调节系统 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自我 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家的后 院练习棒球。在挥动球棒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 没有击中。男孩子停下来,检查了球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 一定是个很棒的挥球手。接着男孩子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 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 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 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 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一大段时间让自己隐退一下,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 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如果把困难看作对自己的诅咒,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 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己。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很不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 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棋局该由自己来摆。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 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感的降临。你可不要这样。如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 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这次犯错,是为了下次接受挑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 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勇气。事过境迁,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 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力。谁都不可能一生一世的帮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 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稍微有点意识的年轻人都想努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 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们太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 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问答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地球水圈有什么特点?
地球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水体有哪三种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水圈水体有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三种形态。
气态水分布最少但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第二,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下存在。
3、水圈水体从分布上看由哪些水体构成?
水圈水体从分布上看由由海洋水占96.53%,大气水占0.001%,陆地水占3.5%。
其中陆地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淡水的主要来源。
4、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陆地上的的各种水体之间有相互补给的关系,冰雪融水、湖泊水等补给河流水,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
5、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有哪三种形式?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形式有: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循环(海陆循环即大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循环(内陆循环)和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循环(海上循环)三种。
6、分别说出三种水循环各自的循环环节?
海陆循环(大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地表、地下)径流
内陆循环:蒸发和植物蒸腾、降水
海上循环:蒸发、降水
7、水循环对地球有什么重要意义?
⑴使各种水体处在不断更新状态⑵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质运动⑷是海陆联系的纽带⑸塑造地表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授课人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能说出地球上水体存在形式、基本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以河流补给为例,说出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类型、过程、主要环节名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4、能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说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能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并能灵活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3、能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能准确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并灵活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3、能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以导学案引领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绘图说文
课前复习:下列有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液态和固态水组成的一个圈层
B •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
C .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D .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地球上的水按照存在形态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完成下列表格
类型数量分布相互关系
2、地球上的水按照存在空间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完成下列表格
类型数量相互关系
湖和咸水扭地1;城加ns”,
1 .冰川
谁水九£3%托中门.地權*
3 .更他滨水
4,朮冰|:底冰
量湖帽水
ft. I:塢木
8-湘祥木氏泗
水
HI:■水
」6111
4
课题课标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学法学—习
过
程
(1)人们常说的“水资源”是指
A.淡水资源
B.海洋水
C.陆地水
D.大气水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冰川
B.地下淡水
C.河水
D.大气水
(3)地球上的冰川分布主要分布在
(4)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
①河水②淡水湖泊水③浅层地下水④沼泽水⑤冰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4、(合作探究)下图示意“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
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对于我国大多数河流
(如长江、黄河、鸭绿江等),
其主要补给水源是
(3)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
图甲
为洞庭湖附近地区示意图,图乙是不同季节沿图甲中虚线做出的水位剖面图,请根据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的差异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并在图丙上用箭头表示出河湖之间的补
给关系。
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赵面丰鬥厂…P淀/ ■-
--- 地下
琲地上的水体及其招互吴系
5、(合作探究)黄河下游因为河床高于两侧平原地区,被称为"地上河”,请分析黄河下游的河水与地下水存在怎样的补给关系?
6、(合作探究)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主要靠补给?河水水量与
_________ 有关,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该地河流水量有何影响?
结论:
*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
*我国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含义: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圈、圈、圈、圈四
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运动的过程。
2、从发生的领域看,水循环的类型:
3、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请注明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并按照水循环的类型进行归类。
4、水循环的根本动力是—。
5、(合作探究)结合生活体验,列举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有着哪些积极和消极的
影响?
6、(合作探究)根据已有的知识,探究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练习检测
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 .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A.河水
B.冰川
C.井水
D.湖泊水
4•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水源是()
A.湖泊水 B .地下水 C . 雨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
5.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 .河水补给地下水
B .地下水补给河水
C.河水与地下水互补 D .夏季河水补给地下水,冬季相反
6. 从下图中河水与地下水的水位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季节该地区河水补给潜水
B .此季节该地区河流处于丰水期
C.此季节该地区潜水对河流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D .此季节河流可以得到潜水的补给
7. 属于内陆水循环的地理现象有(
D.海水蒸发
)
A .长江东流
B .塔里木河夏汛C.台风登陆
&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是(
)
A .大气环流
B .海陆间水循环
C .地壳物质循环
D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9. 下列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 .南极大陆
B .长江流域
C .亚马孙河流域
D .北非撒哈拉沙漠
10. 利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不均,化害为利的行为有()
A .修建水库
B .引水灌溉C.围湖造田 D .植树造林
11. 以下属于海陆间大循环中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
A .冬季风南下
B .钱塘江水入海
C .台风登陆宁波D.高山冰川融化
12. 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陆地水体的水量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来补给
B .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C.额尔齐斯河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 .水循环虽然影响气候和生态,但对地表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13.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
似于()
A.海陆间大循环
B .跨流域调水
C .水库
D .地下水补给湖水
14. 读“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6分)
(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 将下列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填出。
A _______ ,
B _______ ,
C _______ , F ________ , G _______
(3) 请找出图中参与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
并将其代号列出________ __。
(4)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
与_______ 环节关系最为密切?
(5) 地球上的水体通过水循环环节中的各环节把___________ 圈、 ______ 圈、 _______ 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挑战高考: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 .①增加
B .②减少
C.③减少D .④增加
2. “海绵城
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
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内涝
A .①②
B .②③C.②④ D .③④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4•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 .取水一一保护水源地
B .输水一一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一一节约、综合利用 D .排水一一防止当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