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合集下载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大气降水
地下水 相互补给 湖泊水 河流水
练习:根据我国四条河流径流变化判读河流所处的位置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季风区
三、水循环
奔君 流不 到见 《海黄 将不河 进复之 酒回水 》 天 李 上 白 来 ---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的说法对吗?
1、水循环概念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 运动的过程.
世界淡水的组成
1.25 30.06 68.69 冰川 地下淡水 其它淡水
1.陆地水都是淡水吗? 2.淡水都是陆地水吗?
淡水占2.53%,冰川是淡水的主体(2/3)
全球水 液态淡水
一桶水
人类可利用
目前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 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 陆地上各种水体具有水源相互补给 的关系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 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三态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 能存在。
大气水:占0.001%;
水体的 类型
海洋水:最主要的,占96.53%; 陆地水:约占3.47%;
塔里木河
高山冰雪 融水补给 西北和青 藏高原地 1.冰雪融水补给河流 区 夏季 气温 水量较稳 定
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条小河,阴天水少,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 补给特点 晴天水多;早晨水少,中午水多,为什么 河流流量与气温之间是什么关系? 因素 分布地区
2.流量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从地理学角度看,这句话对吗? 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取决于什么?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地球?
水球?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从存在形式上看
知识储备 液态
固态
气态
水圈——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 气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 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知识储备
陆地水体包括:
地下水
知识储备
河流水
冰川水
湖泊水
生物水
•水体的类型及特征
水体
特征
关系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占
海洋水
全球水量的96.53%
从水的

包括
、湖泊水、沼
角运度动看,
陆地水 泽水、河土流壤水水、
、 各更种新水体之间水
、生物水地等下水 源
水 数冰量川最水少但分布
大气
最广
相互补给
黄河之水天上来
▪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P54 读图思考
(2)下列四条著名的河流,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B )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 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 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 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思考5: 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哪些? 水循环有哪些类型?
(1)图中甲、乙、丙、丁
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 A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有关水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D)
A.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3.1自然界的水循环

B
C
一切河流的流量都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以永久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下列河流中,径流年际变化较大的是( D )
A.泰晤士河 B.亚马孙河 C.刚果河 D.黄河
* 读我国东部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和流量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汛期和流量变化, 可判断该河流三种补给类 型中,A为 雨水 补给,B 为 积雪融水 补给,C为 地下水 补给。 (2)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雨水 ,最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 源是 地下水 。 (3) 根据图分析,该河分布在我国的 东北 地区,一年两次汛 期分别在 春 季和 夏 季。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地下水补给河流流量的关系是 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 (5)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② 是修筑大坝后测到的。
(5)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太阳辐射 (6)在CFG环节中,目前人类对
。 环节几乎没有影响,对

节影响最大。
跨流域引水
补给类型
我国主要分 布地区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 水补给
以东部季风 区最为典型
东北地区
夏秋为主
春季
随降雨量的 变化而变化
形成春汛
降水量
永久性积雪和 冰川融水补给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 地球上,水以哪几种相态存在? 2. 地球上水体空间分布类型有哪些? 最主要的水体是什么? 陆地水包括哪些?
气态水 气态 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大气水
固态水:主要存在于高纬、高山——冰川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地表水、地下水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3、当代世界的四大污染有噪声污染、大气污染、 水 污 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4、人们为了节约水,在灌溉时常利用管道,这是防止 水的 蒸发 和渗漏。
5、物态变化过程总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物态变化时总 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 增加 ,放热的物 体 减少 (选填“增加”或“减少”)。
二、选择
1、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 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 )
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水分周而复始地循环变 化着,并在循环运动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状态。 2、液态的水,可以 凝固 为固态的冰,也可以 汽化 为气态 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可以 液化 为液态的雾、雨、露 ,也可以 凝华 为固态的冰晶、雪、霜;而固态的冰、雪、 霜可以熔化 为液态的水,也可以 升华 为气态的水蒸气,因 此雨、露、霜、雪是这种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 一,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同学们,一个个发人 深省的问号,一串串 使人惊讶的感叹号,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 据,你想到了什么?
珍惜水资源
世界水日---3月22日
2003年,联合国第五十八届 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 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 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 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 正式实施。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 丰富
B.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
C.可以考虑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
化的方法之一
D.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下列关于水资源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水的灌溉
B.用水运输
C.水力发电
D.大水漫灌
Good Bye

自然界的水循环公开课实用

自然界的水循环公开课实用
包括水分子的动能增加、脱离液体 表面、扩散到空气中三个阶段。
能量转换
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吸收热能,从 液态转变为气态,带走大量潜热。
影响因素剖析:温度、湿度、风速等
温度
随着温度升高,水分子 动能增加,蒸发速率加
快。
湿度
空气湿度越低,水分子 的扩散速度越快,蒸发
作用越显著。
风速
风速越大,空气流动越 快,有助于将水蒸气带
地下渗透原理及过程描述
地下渗透的原理
地下渗透是指水分通过土壤和岩石的孔隙、裂隙等通道向下渗透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受到土壤和岩石的渗透性、 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渗透的过程
当地面降水发生时,一部分水分会被土壤吸收并储存在土壤中,形成土壤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水会逐渐向 下渗透,进入更深层的土壤和岩石中。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渗透性界面,如粘土层、砂土层等, 这些界面会影响水分的渗透速度和方向。
水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 重要因素之一,它使得各 种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
塑造地貌形态
水循环通过地表径流、地 下径流等作用,不断塑造 着地球的地貌形态。
调节气候
水循环对气候具有调节作 用,例如海洋通过吸收和 释放热量来影响全球气候。
人类活动与水循环关系
影响水循环过程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农业 灌溉等会对水循环过程产 生影响,改变地表水的分 布和流动路径。
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观察;
2. 加热灯和小风扇的使用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和烫伤;
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现场,保持整洁。
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安全提示 2. 加热灯和小风扇应放置在稳定的位置,防止倾倒;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 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 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春季断流可能是由蒸发旺盛、用水量 过大原因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 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 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学以致用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 问题。
(1)河流甲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补给 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 少有________种补给类型。
2.类型:
〈1〉 海陆间循环
〈2〉 内陆间循环
〈3〉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影响地表径流:如引水灌溉、修建水库、跨 流域调水等。 影响地下径流:如雨季回灌、抽地下水灌 溉等。 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如人工降雨等。 影响蒸发、下渗:如植树造林,修水库可 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水体形式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才能存在。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 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大气水:占0.001%; 水圈构成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
(3)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 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也存 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学法指导
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图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 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 和长短。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Water cycle第四章地球上的水黄河之水从天上哪里来?真的是奔流到海不复回吗?为什么黄河没有干涸?课标解读【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等,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1.运用水循环示意图,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能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同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协调观。

【重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目 录contents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一水的行星二自然界的水循环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一“水的行星”Water planet观看视频探究思考•地球上水体的存在形式?•地球上水体的空间分布?•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概况?1.地球上水体的形式 •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2.地球上水体的空间分布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①主体淡水:冰川,占淡水储量的2/3②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二自然界的水循环Water cycle in nature1.水循环的定义地球上与水相关的圈层结构有哪些呢?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2.水循环的类型(按发生的空间范围划分)①仅发生在海洋上②仅发生在陆地上③发生在海陆间的————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3.水循环的过程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并画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过程示意图(环节和箭头含义)【合作探究一】→交流展示成果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画出你们讨论的结果降 水蒸发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水汽输送蒸发蒸腾降水陆地内循环连连看你能正确选择水循环的类型吗?A 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B 亚马孙河的河流径流C 洞庭湖水注入长江D 未登陆的台风形成降水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自主探究】1.驱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哪一类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太阳能和重力能←海上内循环3.哪种水循环最重要?为什么?→海陆间大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水循环概述(一)水循环基本过程1.水循环基本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从全球整体角度来说,这个循环过程可以设想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的水汽升入空中,并被气流输送至各地,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深入内陆,在适当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降水。

其中海面上的降水直接回归海洋,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除重新蒸发升入空中的水汽外,一部分成为地面径流补给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岩土层中,转化为壤中流与地下径流。

地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最后亦流入海洋,构成全球性统一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

为全球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概化图。

整个过程可分解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以及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5个基本环节。

这5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交错并存、相对独立,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组合,在全球各地形成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地区水循环。

2.水循环机理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

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既无开始,也没有结尾。

从实质上说,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而且存在于每一环节。

在蒸发环节中,伴随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是热能的消耗,伴随着凝结降水的是潜热的释放,所以蒸发与降水就是地面向大气输送热量的过程。

据测算,全球海陆日平均蒸发量为1.5808万亿立方米,是长江全年入海径流量的1.6倍,蒸发这些水汽的总耗热量高达3.878×1021焦耳,如折合电能为10.77×1014千瓦时,等于1990年全世界各国总发电量的近100倍,所以地面潜热交换成为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由降水转化为地面与地下径流的过程,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这些动能成为水流的动力,消耗于沿途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直到注入海洋才消耗殆尽。

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解释自然界的现象:
问题1:冰冻罐装饮料放于室温下, 罐的外壁为什么会出现小水珠?
问题2:海水每天由于阳光的 照射逐渐蒸发 ,但为什么海 洋永远不会干涸呢?
思考:水为什么能在自然界周而复始的循环? 关键因素是什么?
❖液态(水)
•液化 •汽化
❖气态(水蒸气)
•熔化 •凝固
•凝华
❖固态(冰)
•升华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气、液、固三态 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水汽输送
完成书P69/1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陆地内循环
基岩
海陆间大循环
降水
下渗
蒸发
海洋
海上内循环
讨论:云、雨、雪、雾、露、霜是如何形成的?






活动:雨的形成模拟实验
器材:
烧杯
表面皿
冰块、 热水。
步骤1:、烧杯中注入半杯热水 2、表面皿放些冰块置烧杯口上 3、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书p70
注意:1、组长组织分工合作,勿用手摸烧杯 2、从不同角度耐心观察现象(表面皿底部)
结论:在表面皿下有
形成。原因是
冰块 表面皿 烧杯 雨水、蒸馏水、载玻片、镊子、酒精灯、 火柴、餐巾纸。
讨论:设计实验,比较三者纯净度的实验方案。
A蒸馏 水
B 雨水
C池塘 水
思考:为什么要加入蒸馏水? 水分蒸发前后有何变化?
水循环对自然界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