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的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夹心冰块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夹心冰块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夹心冰块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2、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1、辅助工具,如杯子,盆子,木制小。
2、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冰冻在冰块中。
活动过程:一、小企鹅给我们送礼物。
1、引入:(出示企鹅卡片):今天有以为南极的动物朋友要来给我们送礼物,南极是非常冰冷的地方。
你们想知道企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吗?2、老师神秘地打开罐子。
师:哟!冰冰的。
原来企鹅给我们带来夹心冰块送给我们。
3、教师提取几块冰块,请幼儿摸一摸,体验凉凉的感觉。
师:你们想不想摸摸这冰块是什么感觉?(让每位幼儿摸摸体验一下冰的感觉,硬硬的。
)。
4、你们在看看这冰块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冰块里有东西)。
师:我们没有把冰块打开,那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里面的礼物,为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述)。
教师小结:冰摸起来是冰冰的,硬硬的,看起来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冰块里面的东西。
二、拿出冰块里的礼物来看看。
1、引导想出打开冰块办法。
师;企鹅送给我们的礼物其实不是一块冰,原来企鹅是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了。
谁来想个办法取出我们的小礼物呢?师:怎样才能打开冰块?请个别幼儿来说说自己想到的办法。
(如暴晒,放在水里泡,敲打等办法)。
老师适当的用小朋友想出来的办法演示打开冰块的方法。
2、分发礼物。
师;企鹅给我们班每一位小朋友都准备了礼物。
你们想要收到礼物吗?师;打开罐子,取出冰块,将冰一块一块地分发给幼儿。
要求幼儿接到礼物要说:“谢谢”!3、引导幼儿用自己想到的办法来打开冰块取出冰块里的礼物。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夹心冰块》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夹心冰块》一、教学内容简介本次教学内容为小班科学教育中的自然科学课程,主题为《夹心冰块》。
学生们将会学习和了解水的三种状态,以及物体融化和凝固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及科学教育的目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述水的三种状态;2.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体验冰的融化、水的凝固的过程;3.学生能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分析和归纳,并总结出规律。
三、教学活动设计1. 热身老师告诉孩子们现在天气很热,问孩子们喜欢吃烤冷面还是烤土豆。
由此引出三种状态的概念。
从而引出今天的课程主题:《夹心冰块》。
2.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三种状态下,同一个物体(如水)在不同形态和不同状态下的变化情况,引导孩子们对三种状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理解夹心冰块的形成。
同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了物体在融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
3. 实验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夹心的冰块,让孩子们自己观察探究,用手触摸冰块的外壳、中间的水、另外一层冰的状态变化。
让孩子们尽可能自主开展实验,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表述出来。
4. 讨论与总结老师培训孩子们举行一个简单的小班讨论,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观测结果。
通过讨论,让孩子们更好地总结出物体在融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规律。
5. 课堂延伸以有趣的形式,巩固和扩展孩子们对水的三种状态和具体变化过程的理解,比如通过涂鸦、玩具模型、歌曲表演等方式实现。
四、教学反思在这次课程中,我们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孩子们容易地理解了物体在融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
孩子们在实验中观察冰块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表时出了融化和凝固的概念,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1.实验环节可以更加详细的规划,让孩子们可以参与更丰富的操作;2.在讨论环节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卡片或是展示,更好地让孩子们参与其中;3.课堂延伸可参考孩子们的自主发挥,提出反应,加以引导。
总而言之,这次教学体现出了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充分展现了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幼儿园小班教案《夹心冰块》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夹心冰块》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夹心冰块的制作过程。
2.能够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3.能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材料:塑料冰块模具、果汁或饮料、冷冻库。
2.工具:搅拌勺、碗。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夹心冰块,并引导学生猜测制作方法。
2.操作步骤:
–步骤一:将果汁或饮料倒入冰块模具中,放入冷冻库。
–步骤二:等待冰块凝固,取出部分冰块。
–步骤三:在取出的冰块上放入另一种果汁或饮料,继续冷冻。
3.制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品尝夹心冰块,并鼓励学生分享感受及制
作过程的体验。
四、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制作夹心冰块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
团队合作意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个人攀比心理较重,容易发生抢夺材料的情况,需要加强班级约束力度。
同时,部分学生对制作过程缺乏耐心和细心,需要引导他们重视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细致能力。
五、延伸活动
1.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带回家中制作夹心冰块,并邀请家长一同参与,
增强家校互动。
2.制作展示:学生可以将制作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展板展示给其他班
级或家长观看。
3.创意改良:学生可以尝试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其他食材或颜色,尝试不
同的夹心冰块组合。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既获得了实践经验,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日后
的学习和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教案《夹心冰块》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夹心冰块》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学会制作夹心冰块,提高幼儿动手本领2. 培育幼儿团队合作意识3. 培育幼儿对水果的认得和养成食用水果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1. 制作夹心冰块的步骤2. 学会合作与共享三、教学准备:1. 材料:水果(西瓜、草莓、橙子等),冰块模具,矿泉水,刀,板,勺子2. 工具:制作冰块的冰箱和冷冻室四、教学过程:1. 热身: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夹心冰块”,请幼儿们想一想,什么样的水果可以做成夹心冰块。
老师引导幼儿们回忆并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然后向他们呈现已准备好的水果。
2. 导入:老师呈现冰块模具并解释其用途与操作方法,然后向全班呈现如何将水果切成小块状,并进行装模具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初步尝试或察看,检查他们是否已理解与把握制作夹心冰块的方法。
3. 实践操作:幼儿分为小组,每组四人。
步骤一:准备水果每位幼儿拿到一个水果,共有四种水果(西瓜、草莓、橙子、葡萄),分别切去果皮并切成小块状。
步骤二:制作冰块每组共享两个冰块模具,将水果放入模具内,加入矿泉水,若干时间后取出放入冰箱冷冻室,待冰块凝固后取出即可。
步骤三:品尝冰块制作完毕后,老师将冰块取出并放在盘子里,让幼儿们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水果做出不同的评价,并引导幼儿们共享本身的感受与了解。
4. 总结反思:幼儿园小班将夹心冰块活动作为一节教学内容,同时也作为一个综合性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如何制作冰块,还可以了解不同水果的颜色、口感和营养价值,并由此养成良好的食物习惯,同时也了解到团队合作的紧要性。
在这一活动中,需要老师具备以下几点本领:1. 导入教学,引导同学激发爱好在开始本次活动之前,老师需要带领同学做一个“热身”,并简单地介绍活动主题,引导同学激发爱好。
2. 训练幼儿的操作技能制作夹心冰块需要肯定的操作技巧,包括切水果、分装、注水等。
为了训练幼儿的操作技能,老师需要耐性地引导幼儿学习并亲自示范,让幼儿在不断的实践中渐渐把握相关技能。
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的教学反思(二篇)

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的教学反思情景描述:今天上午在我们小三班的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都在高喊着,用力地砸着手中的一块物体,到底在砸什么呢?而且还砸的这么高兴,老师也没有加以制止,当孩子们砸碎手中的物体后快乐地高喊着,我拿到礼物咯!我拿到礼物咯!其实这是孩子们在想办法拿到小企鹅从南极带来送给小朋友的礼物呢!评价分析:《夹心冰块》这个教学活动是我们这一周的教学主题《热和冷》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是一个科学活动,是让幼儿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下进行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并且能够借助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想办法取出冻在冰里的小礼物。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企鹅给小朋友送礼物作为这次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首先让孩子们知道小企鹅是生活在很冷很冷的南极,南极有着很厚很厚的冰,因为很冷,所以什么东西都会冻起来,那么小企鹅给小朋友带来的礼物也一定是被冰冻起来的,所以我在教学的前一天就用小杯子装上水,再在水里放上了一些苹果模型、葡萄模型、梨子模型等等,在教学中,我拿出这次被冻起来的礼物给孩子们看,让幼儿用手去摸摸,去感觉一下冰的冷,然后再让幼儿想想,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小企鹅送的礼物拿出来,这是,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的幼儿说:我们可以把冰砸碎了拿到礼物;@@我是分割线@@有的幼儿说:我们可以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一晒,太阳很热,会把冰融化的;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在冰块上浇上热水,冰也会融化的。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把他们的方法进行了一一的实验,然后在等待冰融化的时间里,我让幼儿想办法把小礼物拿出来,结果,孩子们选择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把冰砸碎,因此,教室里就出现了情景描述中的那一幕。
所思所悟:冰是孩子们喜欢玩的,而且在现在这样的夏天让孩子们玩冰,更加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冰块中放上一些小礼物,孩子们为了得到小礼物,动脑筋想办法的积极性更高了,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得到了拓展,我觉得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冰是易融化的、易碎的,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详案《夹心冰块》(二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实验教案详案《夹心冰块》一、活动来源: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选自于建构式课程《热和冷》的一个活动。
该活动选自于冬天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冰作为活动内容,又因为冰的凉让幼儿有着最真切的体会,幼儿对此活动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
该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冰的凉和易融化的一个特点,可以说活动的选材非常贴近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
二、活动实录:活动目标:⒈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⒉会借助工具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的原来目标是:⒈在情境下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
⒉能够借助工具解决简单的问题。
可以说这样的修改,使得目标更加的具体可行,使教师方便操作,也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活动准备:⒈辅助工具:吸管、鹅卵石、温水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各种形状的小纸片放于冰块中。
【本次活动的冰是幼儿容易接触到的事物,吸管、鹅软石、温水,三件事物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可以活动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中,作用于生活中。
(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同时注意吸管要用大号的奶茶吸管,这样方便幼儿较快地达到吹就能吹出洞洞,冰易融化的特点。
原课程中活动准备⒈辅助工具:罐子、盆、木制小榔头等。
⒉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
说明:冰块的制作非常容易,但是要将粘纸夹在中间就不太容易了。
我们做法是:先在小的牛奶杯中放少量水,将雪花片放在其中,雪花片会浮在上面,等有些许冰住的时候再放满水,这样夹心冰块就完成了。
】活动重点和难点:重点: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难点:怎样将礼物从冰中取出活动过程:⒈体验冰块的特征⑴今天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块冰,请你去摸摸、看看、说说,冰块是怎样的?⑵幼儿自由体验⑶集中:这些冰块是怎样的?(硬硬的、凉凉的)这些冰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里面都有小东西)【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体验冰凉的特点,其实这是冰给人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教案反思

教学材料:使用冰块、水、盐、色素等简洁易得 的教具,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科整合:将科学教育与美术教育相结合,通过 制作夹心冰块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 学原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技能。
学生反响:通过观看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 响意见,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承受程度和 使用效果,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Part Three
幼儿表现及反响反思
幼儿参与度及兴趣表现
参与度较高,幼儿乐观投入
幼儿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测和假设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幼儿对试验活动布满兴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幼儿能够认真观看试验现象并记录
幼儿对学问的把握状况
幼儿是否理解了科学原理
幼儿是否能够正确使用试验材 料
幼儿是否能够依据教师要求进 展试验操作
教学过程中策略的应用
导入方式:承 受故事导入, 激发幼儿兴趣
示范策略:教 师示范夹心冰 块的制作方法, 幼儿观看学习
小组合作:幼 儿分组进展试 验操作,教师
巡回指导
观看记录:幼 儿观看试验现 象并记录,教 师引导幼儿总
结共享
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
调整教学挨次
增加学生互动环节
引入更多生活实例
留意学生反响准时 调整教学策略
小班科学活动夹 心冰块教案反思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名 目
Part One.
活动目标及重点反 思
Part Two.
活动过程及问题反 思
Part Three.
幼儿表现及反响反 思
Part Four.
教学方法及策略反 思
Part Five.
教学资源及使用效 果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夹心冰块》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夹心冰块》教案课题:夹心冰块教学目标:1. 了解夹心冰块的制作原理。
2. 学会制作夹心冰块。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回顾冰块和溶解的概念。
2. 提问引入新课:你知道夹心冰块是怎么制作的吗?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夹心冰淇淋?二、呈现夹心冰块制作原理(10分钟)1. 配备小班实验室,并分组给每组一块夹心冰块。
2. 用盐水搅拌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
3. 冰块外层融化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外层融化而不是内层?三、制作夹心冰块(25分钟)1. 制作材料准备:冰块、盐、水、碗、勺子。
2. 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制作夹心冰块:a. 在碗中放入冰块。
b. 加入适量的盐。
c. 加入适量的水。
d. 用勺子搅拌均匀。
3. 学生分组制作夹心冰块,观察冰块的变化并记录。
四、小结及展示(5分钟)1. 小组展示制作的夹心冰块,让其他小组进行观察和评价。
2. 练习说出制作夹心冰块的步骤及原理。
3. 对制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这堂科学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制作夹心冰块的原理和过程。
整个课堂活动分为导入、呈现、实践和小结四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和提问引入,唤起了学生对冰块和溶解的记忆,从而为制作夹心冰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呈现环节,我利用小班实验室的设备和夹心冰块的展示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验到夹心冰块的制作过程,引出了夹心冰块融化的原理。
在实践环节,我为学生准备了制作夹心冰块的材料,并通过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制作夹心冰块,并观察记录冰块的变化。
在小结和展示环节,我引导学生将制作夹心冰块的步骤和原理进行总结,并让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夹心冰块,以加深对此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采用实践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夹心冰块》的教学反思
参考范本
情景描述:
今天上午在我们小三班的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都在高喊着,用
力地砸着手中的一块物体,到底在砸什么呢?而且还砸的这么高兴,
老师也没有加以制止,当孩子们砸碎手中的物体后快乐地高喊着,我
拿到礼物咯!我拿到礼物咯!其实这是孩子们在想办法拿到小企鹅从
南极带来送给小朋友的礼物呢!
评价分析:
《夹心冰块》这个教学活动是我们这一周的教学主题《热和冷》
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是一个科学活动,是让幼儿在老师创设的情景
下进行操作,感知冰的凉和易融化的特征;并且能够借助一些小礼物,如雪花片、小粘纸等,冻在冰块中,想办法取出冻在冰里的小礼物。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企鹅给小朋友送礼物作为这次活动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首先让孩子们知道小企鹅是生活在很冷很冷
的南极,南极有着很厚很厚的冰,因为很冷,所以什么东西都会冻起来,那么小企鹅给小朋友带来的礼物也一定是被冰冻起来的,所以我
在教学的前一天就用小杯子装上水,再在水里放上了一些苹果模型、
葡萄模型、梨子模型等等,在教学中,我拿出这次被冻起来的礼物给
孩子们看,让幼儿用手去摸摸,去感觉一下冰的冷,然后再让幼儿想想,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小企鹅送的礼物拿出来,这是,幼儿的想象力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的幼儿说:我们可以把冰砸碎了拿到礼物;
有的幼儿说:我们可以把冰块放到太阳下晒一晒,太阳很热,会
把冰融化的;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可以在冰块上浇上热水,冰也会
融化的。
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我把他们的方法进行了一一的实验,然
后在等待冰融化的时间里,我让幼儿想办法把小礼物拿出来,结果,
孩子们选择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把冰砸碎,因此,教室里就出现了情景
描述中的那一幕。
所思所悟:
冰是孩子们喜欢玩的,而且在现在这样的夏天让孩子们玩冰,更
加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冰块中放上一些小礼物,孩子们为了得
到小礼物,动脑筋想办法的积极性更高了,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得到了拓展,我觉得在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冰是易融化的、易碎的,为以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