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

合集下载

10以内序数课件-(1)(共22张)

10以内序数课件-(1)(共22张)

学前班数学活动: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Image
第22页,共22页。
第2页,共22页。
小动物 会开始啦! (dòngwù) 第3页,共22页。
从左往右数,老鼠(lǎo shǔ)排在第几?
1
第4页,共22页。
从左往右数,小马(xiǎo mǎ)排在第几?
2
第5页,共22页。
从左往右数,谁排在第3?
3
第6页,共22页。
从左往右数,小狐狸(hú li)排在第几?
7
第7页,共22页。
从右往左数,谁排在第1?
1
第8页,共22页。
从右往左数,小羊排第几?
2
第9页,共22页。
从右往左数,小猴排第几?
4
第10页,共22页。
从右往左数,谁排第6?
6
第11页,共22页。
从右往左数,老鼠(lǎo shǔ)排第几?
7
第12页,共22页。
第13页,共22页。
1 2
3
4 5
6
7
第14页,共22页。
1
3
2
1
3
7
4
2
5
5
6
6
7
第15页,共22页。
4
颁奖仪式
1 23
பைடு நூலகம்
4
5
6
7
第16页,共22页。
12 3456 78
第17页,共22页。
7
第18页,共22页。
第19页,共22页。
3
4
3
3
2
1
第20页,共22页。
谢谢 ,再见! (xièxie)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

A.梦是被禁锢的愿望的 A.梦是“透明”的自然现象,
伪装的满足。
是无意识发出的明确信号,
a.注重梦的目的,指向未来。
a.究问梦的原因,强调过 去。
B.综合建构法:着重主观层面 适用于展现集体无意识的
B.还原简化法:着重客观 “大梦”。
层面,适用于个人材料 为主的梦。
C.连贯性的梦——寻找“图像
C.阵发性的梦——通过自 语言”。
源自种族发生的材料称为“集体 (无)潜意识” collective unconscious。 就是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 理现象。它并不是个人的,而且是全体 的、普遍的。
第六页,共22页。
第七页,共22页。
情结(或情意综)complex
名词。指一簇或一串具有情绪色彩的 观念和倾向。又指变态心理,强烈的 成见;无理的偏见。
anima阿尼玛 灵魂 ;女性原始意象
(1)原意是灵魂。(2)在C·荣格的 早期著作中指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 灵中与他的无意识有密切关系的那个 方面。(3)在荣格的后期著作中指 女性原始意象,它有别于男性原始意 象(见animus)。
第十一页,共22页。
animus阿尼姆斯
憎恶;男性原始意象
在C·荣格的后期著作中指妇女中无意 识 的 男 性 原 始 意 象 。 见 anima ( 3 ) 女性原始意象。
(强调无意识的婴儿根 意识。(强调无意识的种族
源。)
根源。)
B.里比多:性动力。 B. 里比多:生命力。
C.一个人的行为受过去 的影响。
C.一个人的行为受过去和未 来的影响。
D.过分强调生命中的病 理部分与人的缺陷。
D 看重一个人的健全方面。
第十四页,共22页。

自我决定理论演示文稿

自我决定理论演示文稿
第17页,共22页。
教师如何激发应用自我决定理论
三、 合理设计、安排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胜任力需要。
譬如:在课堂上呈现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反例:如果教学程序安排不合理使得探究时间不充分,学习内 容的新颖性与目标预设性超出或不及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等等 ,这都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胜任感的丧失,挫伤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
馈。 2.控制定向是指一个人倾向于受报酬、限期、结构、自我卷入和别人指令的控制。 3.非个人定向是指一个人相信对满意结果的获得是个人无法控制的,这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幸运或运
气的产物。
第14页,共22页。
பைடு நூலகம்art 3
理论应用
第15页,共22页。
教师如何激发应用自我决定理论
一、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为 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
第21页,共22页。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3. 刘丽虹,张积家.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 4. 王婷婷,庞维国.自我决定理论对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自发性的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参与者的吸引 力。
第8页,共22页。
在有机辩证元理论的基础上,并通过实验,自我决 定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形成四个分支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 有机整合理论 因果定向理论
第9页,共22页。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存在着一种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先天的,本质上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AS—CL0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ISO Guide 34:2000)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the Competence of 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六月目 录前言 (3)1范围 (4)2引用标准 (4)3术语和定义 (4)4组织和管理要求 (5)4.1质量体系要求 (5)4.2组织和管理 (6)4.3文件和信息控制 (7)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8)4.5合作者的选用 (8)4.6服务和供应商的采购 (9)4.7服务反馈 (9)4.8不符合(劣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控制 (9)4.9纠正措施 (10)4.10预防措施 (11)4.11记录 (11)4.12内部审核 (12)4.13管理评审 (12)5技术和生产要求 (13)5.1管理、人员配置和培训 (13)5.2合作者 (13)5.3生产策划 (14)5.4生产控制 (15)5.5环境 (15)5.6材料的处置和贮存 (15)5.7售后服务 (16)5.8材料制备 (16)5.9均匀性和稳定性的评定 (17)5.10测量方法 (18)5.11测量设备 (18)5.12溯源性及确认 (19)5.13数据评估 (19)5.14测定 (20)5.15 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的确定 (20)5.16证书和提供给用户的证书和信息 (22)前 言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应用使测量值或赋定值在检测、分析和测量实验室之间的传递成为可能。

这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广泛地用于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测量程序的评定或确认。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其科学和技术能力提供证明现已成为保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在科技领域中,由于测量设备精密度的提高,以及对更准确和可靠数据的需求,不断需要更高质量的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

以前可接受的一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可能已无法满足如今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不仅需要对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以报告、证书和说明书的形式提供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信息,而且还需要证明它们具备生产合格质量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能力。

自从1996年第1版ISO指南34发布以来,极大地促进了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评价工作。

ISO指南34:2000规定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应遵循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由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对于实验室检测和校准结果的重要性,国际实验室认可领域非常关注其质量。

国际实验室认可国际合作组织(ILAC)已明确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生产活动属于合格评定范畴,确定了采用ISO指南34作为认可准则,并要求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的相关检测能力还应同时满足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根据国际要求,等同采用ISO指南34作为我国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的认可准则,在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进行认可时,该准则与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药典主管机构,遵照本准则的一般原则研制和分发药品的标准和药物,然而应注意,药典主管机构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通过证书向用户提供分析和有效日期的信息,而且也不说明赋定值的不确定度,因为它与药典专门化验方法规定的限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本准则中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对应国际标准中的 “Reference Material”一词,这是由于我国现状造成,如果将来国家有关体系和术语有所变化,本准则中该术语将随之改变。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1 范围1.1 本准则规定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证明其运作能力时必须遵循的通用要求,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能被承认有能力进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生产。

1.2 本准则适用于CNAS对评定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的认可活动,也可作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提供者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南。

1.3 本准则规定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应遵循的质量体系要求,作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总体质量保证程序的一部分来使用。

2 引用标准本准则引用了以下文件中的条款:ISO/IEC 指南2:1996,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ISO/IEC 指南25:199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指南30:1992,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术语和定义ISO/IEC 指南31:1981,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的内容*ISO/IEC 指南35:198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学原理*ISO 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ISO 10012-1:199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第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由ISO、IEC、BIPM、IFCC、IUPAC、IUPAP 和OIML共同发布)*注: ISO/IEC 指南25的当前有效版本是ISO/IEC 17025:2005;ISO 8402已废止,并入ISO 9000:2000标准;ISO指南35:2006已经发布实施,各生产者在建立体系时,应使用上述标准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定义本准则采用ISO/IEC指南2、ISO/IEC指南25、ISO/IEC指南30、ISO 8402、VIM及以下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3.1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reference material producer有技术能力全面负责对其按照ISO指南31和35生产及供应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确定标准值或其他特性值的机构(组织或公司,公有或私有的)。

3.2 合作者 collaborator在上有技术能力按照合同(作为分承包方)或自愿方式代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从事(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制作或测定的机构(组织或公司,公有或私有的)。

4 组织和管理要求4.1 质量体系要求4.1.1总则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建立、实施和维持一个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包括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的类型、范围和规模。

应认识到: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主要是按其预期使用目标所要求的准确度水平(即适当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测定。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阐明保证各种材料质量的程序,并把它作为质量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根据应用、测量方法(在均匀性、稳定性和测定研究中所用),以及在材料基体造成的局限性来规定其范围。

4.1.2 质量方针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规定其方针、目标和承诺,并形成文件,以确保和维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其中包括材料质量(例如:均匀性和稳定性)、测定(例如:设备校准和测量方法的确认)、特性值的确定(例如:使用适当的统计学程序)以及材料的处置、贮存和运输程序。

适当时,质量方针应包括利用在相应测量领域中积极的和有能力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间测定研究。

因此,该方针应包括承诺与测量领域中的适当部门进行相互联系,以避免孤立地工作。

方针应也包括承诺生产符合ISO指南30定义、按照ISO指南35中要求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并采用可接受的统计技术评定其特性值。

必要时,质量方针还应包括承诺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证书和向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的内容均符合ISO指南31 的要求。

此外,为确保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充分告知用户有关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可被应用的类型,方针中规定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预期用途是很重要的。

4.1.3 质量体系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建立、实施和维持一个适合其承担生产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类型、范围和规模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将其各项政策、体系、计划、程序、作业指导书、数据结果等形成足够详细的文件,使生产者能够确保所生产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质量。

在质量体系中应用的文件应被传达至所有相关人员,并为其所理解、获取和执行。

生产者应有一个包含以下内容的质量体系:a)确保合适地选择候选标准物质/标准样品(例如:粒度范围、浓度范围等)的各项安排;b)制备程序;c)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所需均匀度的达到;d)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稳定性的评价,必要时,包括对稳定性的持续评价;e)进行测定的程序;f)对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的溯源切实可行的实现过程;g)特性值的确定,包括必要时按照ISO指南31编制证书或说明书;h)确保有合适的贮存设施的各项安排;i)合适的标识、标记、包装设施、包装和发送程序以及客户服务的各项安排;j)符合ISO指南30、31、35以及本准则要求的申明。

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应当规定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从事的活动,需要时,还应规定合作者的活动。

质量体系应包括生产者采取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合作者从事的所有活动符合本准则的相关条款。

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应规定技术主管(不管如何称谓)和质量主管的职能,同时也包括为保证符合本准则所应负的职责。

4.2 组织和管理4.2.1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或其所在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2.2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的组织和运作,不论是在固定设施中,还是在离开固定设施的现场(包括在辅助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的工作),以及由合作者进行的工作,均应符合本准则规定的所有要求。

4.2.3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a)有能得到技术人员支持的管理人员,他们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其职责和识别对质量管理体系或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程序的偏离,并采取措施预防或减小这些偏离;b)有措施保证管理层和员工不受来自任何商业、财务和其他内外压力的影响,以免可能对其工作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c)有政策和程序确保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d)有政策和程序避免卷入任何可能降低其能力、公正性、判断或运作诚实性的可信程度的活动;e)利用组织结构图说明生产者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位置,及其管理、技术运作、支持服务、合作者和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f)规定对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质量具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g)有技术管理层,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和资源提供以确保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每个生产环节质量所需的资源;h)指定一名人员为质量主管(不管如何称谓),无论是否具有其他职责,应赋予其在任何时候都保证本准则要求都得到执行和遵循的职责和权力。

质量主管应有直接渠道与决定生产政策或资源的最高管理层沟通;i)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例如技术主管和质量主管)代理人。

4.3文件和信息控制4.3.1总则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应建立和维持程序,以控制所有的文件(内部制订和来自外部的)以及作为质量文件组成部分的其他信息,它们包括外部来源的文件,诸如标准、指南、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以及与生产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有关的规范、作业指导书和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