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国家统一复习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比较: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统治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措施 政治 尉、御史大夫;推行郡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的不 县制
同点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民族 以战为主:修长城抵御 有战有和: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关系 匈奴、南征百越
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行全国
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
圆圆形形方方孔孔半两半钱两作钱为标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巩固
经济 准货币(教材最新表述: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措施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的
通;统一度度量量衡衡制度
措施
统 一 车 辆 和 道 路 的 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阶段特征】 中国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得到巩固(皇帝制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等) (2)经济: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 发展 (3)思想文化: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 扁鹊 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
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黄帝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 内经》 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 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司马马迁迁 历史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一、选择题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在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抗击匈奴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关于二者的相似之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者B.都通过强化儒学加强思想控制C.都通过统一货币加强中央集权D.都曾经开通沟通东西方的商路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材料中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结束了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B.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C.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D.开创了国家地方行政的模式3.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
这表明,当时()A.南方土地开发B.地方治理强化C.社会矛盾缓和D.中央机构完善4.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
据此可知,汉初统治者()A.实行休养生息B.提倡勤俭治国C.重视以德化民D.打击土地兼并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西汉()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社会矛盾逐渐激化C.王国领地日益扩大D.中央体制不断调整6.董仲舒在给汉武帝所上《天人三策》中说:君主受命于天,就要奉行天道。
天道,就是使国家走向大治的途径。
而儒家的仁义礼乐,是推行天道的具体方法。
汉武帝采纳此建议的根本目的是()A.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B.巩固汉朝统治C.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D.培养儒学人才7.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除旧的钱币,改铸()A.圆形方孔半两钱B.五铢钱C.铲形币D.人民币8.在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上,与①、②、③处时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隋朝灭亡A.①建立隋朝②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统一全国9.唐初,三省以尚书省为首,尚书令地位极高,较难控制其权力。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 培养治国安邦的
从此,儒学居于 主导地位,为历 代王朝所推崇,
人才
影响深远
汉武 帝巩 经济 固大 一统
军事
措施
作用
①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 国家财政状况得到
铢钱;
很大改善, 为许
②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③统一调配物资, 平抑物价
多政策的推行奠定 了经济基础
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出 匈奴再无力与西汉
绸之路亦由此开辟”。“他”指的是( B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1
2
3
4
5
6
7
8
5.【2023福建2分】针对汉武帝的困惑(下图),主父偃提出 的对策是 (B )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实施“推恩”的措施
C.采用军事解决方式
D.采取盐铁专卖举措
1
2
3
4
5
6
7
8
6.【2021福建2分】下面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 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 D )
传播原因: 主张众生平等, 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 外来)
的愿望
图片解读: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是我国最早的佛教 寺院之一。
考点4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8 年4 考】 2022版课标:·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
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作者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地位 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史 评价 “不虚美, 不隐恶”“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鲁迅) ; 记》 与影 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文笔优美,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题专项突破(32898621)

专题04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1.民族团结,民心所向;国家统一大势所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辖彰显主权地区朝代机构新疆西汉设置①______ ,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
西藏元朝设立②______ ,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台湾清朝设置③______ ,隶属福建省。
材料二:文物见证历史(1) 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的内容。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古代推动民族融合的不同方式。
(3) 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用相关的史实加以论证。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编自《史记》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1) 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
图二、图三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有何历史意义?(2) 材料二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3) 材料三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常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4)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次改革有关?结合所学回答,这种“历史发展趋势”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写出一点)?材料二:阅读如图《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载: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共同协商处理政事……(2) 材料二图片内容分别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写出其中两件)材料三:读图(3)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今天我国哪个省份有关?(4) 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向世界证明了什么?(5)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边疆问题的认识。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秦赵之战•秦朝的建立•项羽和刘邦的争斗2.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秦朝的统一与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秦始皇及其统治•秦始皇的治理手段•墓室的建造第二单元:秦汉之际的中国1. 秦汉之际的政治改革•三公九卿制度•儒家学说的兴起•法家学说的兴起2. 秦汉边疆的拓展•西南地区的征服与开发•北方边疆的防御3. 刘邦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功绩与政策•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西汉时期的中国1. 西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影响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3. 西汉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西汉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第四单元:东汉时期的中国1. 建武中兴与赤眉起义•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赤眉起义与刘秀的建武中兴2. 东汉的政治与文化•吴汉政权的建立与粉碎•东汉的文化与科技3. 长平之战与三国分立•董卓之乱与十八位诸侯的争夺•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与对峙第五单元: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建立•三国蜀汉、魏国、吴国的对峙•西晋的建立与政治内乱2.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南朝与北朝的对立•南北朝统一的历次尝试3.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与文化交流•南方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第六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的统一与政治改革•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 唐朝的政治与社会•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3. 长安与东都的文化繁荣•唐朝的文化与科技•长安与东都的区别与联系第七单元: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中国1.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政权更迭•五代十国政权的兴亡•民族政权的兴起2. 北宋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的建立与政治改革•巨臣政治与改革的限制3. 北宋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生产与商业的繁荣•文人墨客与科技的发展第八单元:南宋时期的中国1. 南宋的统治与政治制度•南宋的统治者与政治家•南宋的政治制度2. 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南宋的社会与经济•南宋的文化与科技3. 金朝与南宋的对立与和平•金朝的建立与南宋的对峙•金宋对立演变为南北和议第九单元:元朝时期的中国1. 元朝的建立与世袭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治者•元朝的国号与政治制度2.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与影响•元朝的经济制度与发展3.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与元末之乱•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秦朝至元朝的中国历史要点。
中考专题复习二 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国家统一

中考专题复习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中考专题复习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背景材料】1、2008年10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0周年。
宁夏50年的辉煌巨变,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2、11月3日上午11时4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的海协会协商代表团抵达宝岛台湾。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4日上午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会谈。
3、陈水扁案4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座谈会12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
12月1日,两岸有关方面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了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
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必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乃至两岸关系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给两岸民众带实际利益,对两岸产业分工和企业合作带新的契机【教材连接】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概念一 民族团结
知识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年1考) 共同繁荣发展(3年2考)
[八下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P60—64]
2022版课标: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
涵及意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含义
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 区域 自治 制度
制度
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完善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022年北部湾12】
(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__平__等__自__由____权
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 会发展
广西地方史
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进入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快 速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单元概念二 祖国统一
知识点1 “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保持香港、澳 门长期繁荣稳定 海峡两岸的交往《反分裂国家法》通过20周年 2022版课标: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 稳定
——文字与图表均摘编自李波等《“这十 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调查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党和国家为发展民族地区实施的扶持政策,(3分)并根据 材料中的图表信息说明其成效。(1分) 【答案】扶持政策:产业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每点1分,共 3分)成效:民族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1分)
初中历史总复习第2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初中历史总复习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福建)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
这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答案:C2.(2021·湖南衡阳)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20年,东汉灭亡。
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故A项正确。
581年隋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②是隋唐时期,故B项错误;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③是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故C项错误;④是明清时期,但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对外开放,故D项错误。
3.(2021·福建)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
这一举措(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答案:D4.〔2021·湖南湘潭(改编)〕汉代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医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史记》C.《千金方》D.《本草纲目》答案:A5.〔2020·四川成都(改编)〕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盐铁专卖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设置西域都护答案:A6.(2020·山东东营)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A.以农为本B.勤俭治国C.以德化民D.轻徭薄赋答案:A7.(2020·四川成都)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