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林冲棒打洪教头1

合集下载

23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

23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月日学习内容23、林冲棒打洪教头(第1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解”、“还”,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一、学情调查1.读一读,并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带点词语的意思枪棒款待衣裳理睬依草附木推辞较量白昼羞惭措手不及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谈谈你对《水浒传》的了解。

4.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昼、睬、沧、锭、抡”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理睬较量推辞白昼羞惭措手不及依草附木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展示交流: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引导: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精彩场面?2.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什么?3.小组讨论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写下每一段的大意。

(二)展示交流: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精彩场面?2.第一至第三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场面?3.谈谈各自分段的理由。

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初步感知人物性格学习引导: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然后再在小组内讨论。

(二)展示交流1.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2.朗读课文关键词句,品味人物特点。

五、达标检测1.课后第2题(描红)2.《学习手册》第一、二、三、四题。

六、总结提升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理解了哪些特殊的词句,你是怎样理解的?2.这篇课文是从《水浒传》当中节选、改编来的,课后,你还能从《水浒传》中了解一些其他的故事吗?写几个在下面。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1)-要点梳理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1)-要点梳理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1)【基础须知】1.近义词推辞—推托押解—押送陷害—迫害羞惭—羞愧白昼—白天恼恨—怨恨款待—招待2.反义词恼恨—感激推辞—接受退让—进攻落空—实现自昼—黑夜陷害—拯救气势汹汹—心平气和2.我会解词语发配(fā pèi):封建时代的一种刑罚。

在罪犯的脸上刺字,然后押送到边远地方去服劳役。

也称“流配”。

差人(chāi rén):旧时在官府里当差(做事)的人。

寻思(xún si):思索;思考。

非比他人(fēi bǐtā rén):与一般人不同。

八十万禁军教头(bā shí wàn jìn jūn jiào tóu):禁军原指侍卫皇帝的亲兵。

在宋代,指朝廷的正规军。

当时东京号称禁军有八十万,教头是负责教练士兵的军官。

依草附木(yīcǎo fù mù):比喻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措手不及(cuò shǒu bù jí):临时来不及应付。

(例句)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死于马下。

纵身(zòng shēn):全身用力向前或向上跳。

木枷(mùjiā):一种木制的刑具,套在罪犯的脖子上。

权且(quán qiě):暂且;姑且。

彩头(cǎi tóu):这里是奖励的意思。

(例句)众人都说你的那些诗比大家都强,今儿得了彩头,该赏我们了。

恼恨(nǎo hèn):烦恼怨恨。

气势汹汹(qì shì xiōng xiōng):形容气势很盛或很凶的样子。

羞惭(xiū cán):感到羞耻和惭愧。

灰溜溜(huīliūliū):形容懊丧或消沉的样子。

五年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阅读含答案及解释

五年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阅读含答案及解释

林冲棒打洪教头(柴进与林冲正吃酒间,洪教头进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

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

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

林冲不敢抬头。

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

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

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

却不躬身答礼。

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

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

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

柴进看了,又不喜欢。

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

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

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

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

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

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

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

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

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

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

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

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

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真本事来。

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

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

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

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

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

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

《23-林冲棒打洪教头》(优秀课件)

《23-林冲棒打洪教头》(优秀课件)

《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 一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书中塑造 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有: 1、“及时雨”宋江; 2、“豹子头”林冲; 3、“花和尚”鲁智深; 4、“黑旋风”李逵; 5、“玉麒麟”卢俊义; 6、“行者”武松; 7、“青面兽”杨志; 8、“智多星”吴用……
课后作业:
“请教了。”
“我偏不信,他敢和我较 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 头。”
“来!来!”
“来!来!来!”
“我输了!”
“小人戴着木枷, 就算是输了吧。”
●●
●●
●●
林冲把棒一横,换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帮劈头打来,林冲
” 往后一退。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帮劈头打来,林冲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枪棒 推辞
款待 发配 理睬 掂量 较量 白昼 羞惭 踉跄
依草附木 非比他人
措手不及 禁军教头
枪棒 推辞
款待 发配 理睬 掂量 较量 白昼 羞惭 踉跄
依草附木 非比他人
措手不及 禁军教头
自学要求: 1、默读3-7自然段。 2、找出描写林冲和洪教头语言的句子。 3、读读这些句子,想想这两个人物给你留 下了怎样的印象。
洪教头
林冲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 个犯人?”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 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 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 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 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 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 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 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 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 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 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 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 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淮安市袁集小学 蔡园园
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
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 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 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 了!”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 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
着头巾。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 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 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 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 招式。 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 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 后一退。
第三回合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 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 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 到他的小腿骨上。
第三回合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 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 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 到他的小腿骨上。
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
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 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的走开
了。
想一想,填一填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人物的—— —、———、———,这些人物的鲜活 形象就跳到了我们的面前。
“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
禁军教头。”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23、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

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一)比武前的部分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过,要弄清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人物的什么?(语言、动作、神态)2、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林冲和洪教头各是怎样的一个人?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词句。

找出来的同学可以同桌补充讨论一下,待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3、学生读课文,划句子。

生:同桌交流。

4、两人初次见面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出示段落,学生朗读体会)5、(出示洪教头说的话)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怎样读好它。

6、如果你是林冲,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嘲笑你没真功夫,你会怎样想?7、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现如何?8、林冲是什么人,怎么连说不敢不敢?9、你还从洪教头的那些描述中体会到他的特点?出示描写动作的语句。

10、小结: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有礼,一再退让,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二)比武精彩场面1、林冲忍了这么久,后来怎么又“棒打洪教头呢”,为什么?2、指名有感情地读出林冲和洪教头比赛的场面,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俩人比试的场面。

(出示段落)3、同学们,面对这种场面,你想说什么?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4、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你认为有那些原因?四、总结升华林冲不仅从武艺上战胜了骄傲自大、狂妄的洪教头,他的忍让与谦虚更是洪教头一败涂地,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汉!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1、林冲棒打洪教头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推荐《林冲风雪山神庙》等有关林冲的故事,读一读。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一、二课时)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一、二课时)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 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 “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 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 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 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 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 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请根据《水浒传》中人物外号写出人物姓名
花和尚—— 及时雨—— 行 者—— 小旋风—— 母夜叉—— 智多星—— 豹子头—— 青面兽—— 黑旋风——
鲁智深 宋江 武松 柴进 孙二娘 吴用 林冲 杨志 李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相关情节
本文选自《水浒传》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 打洪教头》。在此之前的情节是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 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高俅之子高衙内为强占林 冲妻子,父子设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并以此为借口, 将林冲发配沧州。高衙内乘机逼婚,林冲妻子自尽。高 俅又想在野猪林中将林冲杀死,幸亏鲁智深及时赶到救 了他一命。林冲继续上路,路经柴进庄园,拜见柴进。 柴进盛情款待,但洪教头对林冲十分无礼,并要求与林 冲比试,文章就此展开。小说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 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写的是高俅父子在野猪林中未 能将林冲害死,便定下毒计:在风雪之夜将草料场一把 火烧掉,让林冲命丧火海之中。林冲忍无可忍,将陆虞 侯等人杀死,雪夜上了梁山。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施耐庵(元末明初) 浒 传》: 《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 《西 游 记》: 吴承恩(明) 《红 楼 梦》: 曹雪芹(清)

23.《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

23.《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
借助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 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 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 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 使他羞愧离庄。
讨论段落划分: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它分 为三段:
第一段(1):交代了林冲被押解沧 州,来到柴进庄上。(故事开始) 第二段(2-3),写了洪教头席间 向林冲挑战。(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4—8)描写林冲与洪教头比 武的精彩场面,最终洪教头羞愧失败 而去。(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依草附木:比喻依靠有势力的人。 差(chāi)人:旧时在官府里当 差(做事)的人。 押解(jiè):押送犯人或俘虏。
措手不及:指临时来不及应付。
自读思考:
同学们初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 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试试用小标题 概括故事每部分的内容)
押解——偶遇——挑衅——棒打——羞败
押解——偶遇——挑衅——棒打——羞败
cāng diān
jiā
dìng lūn

沧州

掂量

枷锁

一锭 还有

抡起 还好
jiě 解释 解决háijiè 押来自 起解 huán 归还交还
bàng

cǎi
piàn
zhòu

木棒 棒子

押运 押解

理睬

骗人 欺骗

昼夜 白昼
shɑng 裳
衣裳
霓裳
xiū 羞
羞愧
害羞
liū 溜
溜走
滴溜溜
枪棒 款待 衣裳 理睬 推辞 较量 白昼 羞惭 发配 禁军 陷害 押解 掂量 灰溜溜 非比他人 依草附木 气势汹汹 措手不及
明末清初文学 家,文学评论家金 圣叹说:“水浒所 叙108人,人有其 性情,人有其气质, 人有其形状,人有 其声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感悟。
3.讨论交流:
3.讨论交流:
(1)林冲的“谦虚忍让”。
①第三自然段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主备人:无忧花开
修议人:
(一)导入。
我们都看过《水浒传》这本书了,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我,为什么喜欢他?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释题意:“教头”是什么样的人?林教头指谁?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发配理睬骗恼恨劈头满面羞惭押解禁军掂量木枷一锭归还踉跄
(2)生字词释意。
发配理睬骗恼恨劈头满面羞惭押解禁军掂量木枷一锭归还踉跄款待陷害较量寻思依附草木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洪教头挑动比武以及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经过?(2至7自段)
3.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三段)
思考:洪教头为什么“用了浑身功夫”
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思考林冲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
第三回合:洪教头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扑”地倒在地上。
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
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
②第四自然段: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只好”说明了什么?
③第六自然段: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林冲真的“输了”吗?
(2)林冲武艺高强。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
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
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人“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
4.小结:林冲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
5.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




22林冲 棒打 洪教头
好汉
(义) 忍狂
(艺)精躁




当时的课堂上,学生发现了七八条“好”,如写打斗场面还写了人物的心理,使故事达到高潮,更能看出洪教头迫切取胜,自高自大。对这些发现,既引导他们品味内容,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又联系实际谈谈写得好在哪里,以便能联系实际,修改自己的作品——“斗牛猜字”,学生不亦乐乎,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4.请你按初次见面_初次次手_再次交手把第二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2、3);第二层(4_6);第三层()。
(五)练习写字。
(一)复习导入。
1.林冲、洪教头各有什么个性?
2.课文的重点是哪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
(二)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1.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运用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年级五学科语第6单元第1课时2012年12月21日第16周
课题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联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