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林冲棒打洪教头表格教案

合集下载

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3.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林冲、洪教头等人物形象特点。
2.强调勇敢、机智、正义等价值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
3.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请同学们将本课的生字词(如“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每个抄写5遍,并注明音节和词义,加强记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林冲、洪教头等人物形象。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3.感悟课文所传递的勇敢、机智、正义等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a.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
5.阅读拓展:推荐阅读《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林冲在其他故事中的表现,进一步认识这位英雄人物。
6.家长参与:请同学们与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共同感悟课文所传递的价值观。
7.课后复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做好课堂笔记整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b.课文学习: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课文内容。
c.写作指导:结合课文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句式进行仿写。
d.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勇敢、机智、正义等价值观。
3.教学评价: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朗读、讨论、写作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林冲和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3.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如“棒打”、“教头”等。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22.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理解故事主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通过对故事中的动作、对话等细节描写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中林冲和洪教头的形象特点及其性格差异。

2.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林冲的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以及洪教头的傲慢无礼、自以为是。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故事中的具体情节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原文片段,以及与故事相关的人物介绍和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了解,以及预习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已学过的相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原文片段,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课堂讲解:a. 讲解林冲和洪教头的形象特点及其性格差异。

b.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林冲的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以及洪教头的傲慢无礼、自以为是。

c. 通过具体情节,让学生深入了解林冲棒的打法和洪教头的应对,以及故事中的悬念和转折。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冲和洪教头性格特点的看法,以及从故事中汲取的教训。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林冲的忍辱负重和洪教头的傲慢自大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中林冲与洪教头的背景及性格特点。

2.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1. 林冲与洪教头的背景及性格特点。

2. 故事情节的分析。

教学难点:1. 理解林冲为何要棒打洪教头。

2. 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教学准备:1. 教材《水浒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水浒传》背景及主要人物。

2.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林冲与洪教头的背景及性格特点。

3.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林冲为何要棒打洪教头。

4. 讨论林冲的英雄形象,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课后作业: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英雄人物的看法。

第二章:林冲的困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林冲在故事中的困境。

2. 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教学重点:1. 林冲在故事中的困境。

2. 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教学难点:1. 理解林冲为何要忍受困境。

2. 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教学准备:1. 教材《水浒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林冲在故事中的困境。

2.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林冲为何要忍受困境。

3. 讨论林冲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对林冲的同情之心。

课后作业:1.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林冲困境的看法。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

第三章:洪教头的挑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洪教头为何要挑战林冲。

2. 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教学重点:1. 洪教头挑战林冲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教学难点:1. 理解洪教头为何要挑战林冲。

2. 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教学准备:1. 教材《水浒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了解洪教头挑战林冲的原因。

2. 分析洪教头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洪教头为何要挑战林冲。

3. 讨论洪教头的恶劣行为,培养学生对洪教头的厌恶之感。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22.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故事情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古典文学中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

(2)故事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要学习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了解基本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 分角色朗读:(1)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4. 讨论与分析:(1)让学生讨论故事中林冲与洪教头的矛盾冲突,分析故事的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

(2)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水浒传》其他故事,了解更多的英雄人物。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朗读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

3.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讨论、朗读等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水浒传》原著或改编教材。

林冲棒打洪教头(三课时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三课时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水浒传》中“义不容情、仁不容暴”的精神2.学生能够掌握林冲的人物形象和所代表的正义精神3.学生能够分析文本中的比喻和形象化描写,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二、教学准备1.《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章节2.课堂黑板和白板、教学PPT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上课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水浒传》中与林冲有关的章节,并思考以下问题:–林冲是如何通过才智和勇气获得众人尊敬的?–林冲的形象给你什么启示?2.课堂上开始讲解林冲的人物形象,重点突出其正义精神,并通过课堂讨论和PPT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形象。

3.通过分组讨论和集体呈现的方式,进行梳理,让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评判和总结。

第二课时1.上课前老师会准备一些关于民间故事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

2.课堂讲解如何通过关键字、比喻和人物形象来识别民间故事。

3.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并找出所描述故事的关键字和人物形象,再通过交流来理解如何发掘出故事背后的精神和智慧,从而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第三课时1.老师通过观看有关林冲故事的电影片段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林冲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观影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影视表现手法和追求故事深度的方法。

3.通过总结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反馈,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比喻和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评价1.检查课上讨论数、品论数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明白掌握人物形象和精神背景的重要性。

2.每次上课之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水浒传》中林冲的形象和意义的论文,以检验他们对上课所得知识的掌握程度。

3.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对学生的进展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作出及时的回答和解决办法。

五、思考题1.如果你是林冲,你会如何处理黄信的问题?2.林冲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代表性的特征?3.与民间故事相比,《水浒传》的主题和形式有何不同之处?。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情节;(2)通过分析故事,使学生掌握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故事;(2)培养学生欣赏名著、评价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品质和民族精神;(2)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2. 人物形象的评价与欣赏。

三、教学难点1. 故事背景的把握;2. 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2)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故事,了解情节;(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亮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的问题;(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2)分析故事中的表达技巧,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习林冲勇敢正义、机智果断的品质;(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民族精神。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整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知识;2. 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一部名著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剖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水浒传》原著或相关选段,方便学生阅读;2. 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3. 准备问题讨论稿,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表达能力等;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名著的情况;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阅读分享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五上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上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上23《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复述故事的内容。

2.掌握重点词汇及短语。

三、教学难点1.掌握并运用故事中的成语、名言等。

2.理解并概括故事主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学的《国姓爷为何而死》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学习阅读(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内容,并着重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

3.定位信息(10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a.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b.故事的主人公是谁?c.故事的主题是什么?d.故事中的成语有哪些?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问题:如果你是林冲,你会怎样对待那些不听话的弟兄?请你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写出你的想法和理由。

5.展示与分享(15分钟)请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6.教师点评(10分钟)对于每个小组的表现,教师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发言,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回答。

7.课堂延伸(10分钟)让学生假设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让他们分角色扮演一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8.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让他们熟悉《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故事内容,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在点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纠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此外,在课堂延伸环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阅读,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目标: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体会对比手法(de)作用.2、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着(de)艺术魅力.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听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这是什么歌什么人才是好汉你们班有好汉吗为什么说他是好汉一、激发情感、概括故事今天我们继续走近好汉林冲,学习23课(齐读课题林冲棒打洪教头)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你能借助这些词语说说吗出示:发配、偶遇、挑衅、棒打、败于无冤无仇、素不相识(de)两个人怎么就打起来了呢读到这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生: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林冲是怎样棒打洪教头(de),结果怎能样二、朗读品味、体会个性特点(一)林冲为什么棒打洪教头1、事出必有因,被林冲棒打(de)洪教头是怎样(de)一个人呢要了解一个人得从哪些方面来看生: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2、过渡: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走入文本.出示:用自己喜欢(de)方式朗读第三自然段,圈画相关语句,写下你(de)感受.(可用“我从________中读到了一个____洪教头”(de)句式.)(提示:我们要用善于发现(de)眼光去读,可要注意读书(de)姿势哟.)过渡:同学们面带笑容,学得如此自信,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de)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引导学生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我偏不信他”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从洪教头(de)这几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态度傲慢,出言伤人.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抓住“我偏不信他”.什么叫“偏不信”体会洪教头就是故意(de),居高临下,盛气凌人(de)样子.(朗读)3、朗读至此,你读到了一个怎样(de)洪教头(板书:狂)4、如此狂妄(de)一个洪教头,难怪林冲要(指读:棒打洪教头),但此时此刻(de)林冲又是怎么说(de)生:林冲连说“不敢,不敢”.林冲何许人也(八十万禁军教头)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却说不敢他在想些什么呢出示:林冲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说“不敢,不敢”.用你(de)声音把林冲(de)心里话说出来.(学生读)你读到了一个怎样(de)林冲过渡:林冲想了这么多,忍了这么久,连说不敢、不敢,后来怎么又棒打洪教头了呢(洪教头太狂了.)原因之一,(柴进也想看看二人(de)比武.)原因之二,所以林冲不得不棒打洪教头了.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好汉林冲(de)本领.(二)林冲怎样棒打洪教头(de)1、出示:默读第七自然段,圈画出描写动作(de)语句,品一品,想象当时(de)情景,并在小组内分享你(de)收获.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de)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de)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洪教头是个_______________(de)人.板书:狠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de)招式.林冲往后一退.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de)小腿骨上.林冲是个_________________(de)人(武艺高强、武德高尚)板书:巧2、读得好不如演得好,哪个小组来演一演让我们欣赏一下真正演员(de)演技.(看视频)让我们用声音再现这精彩(de)武打场面.(男生:读洪教头(de)三棒,招招致命.女生:读林冲使出(de)三招,招招精妙,最后两句全班一起读.)3、如此凶狠(de)洪教头却被林冲(de)三招给打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气势汹汹(de)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一个狂一个忍,一个狠一个巧,两者形成了鲜明(de)对比.(对比)同学们在以后(de)写作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4、过渡:作者(de)妙笔生花把这两个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他们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出示:我想对___(林冲/洪教头)说:“________.”三、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结识了一位好汉——林冲,还认识了一个社会小丑——洪教头,我们更领略了一位名家——施耐庵(de)妙笔生花.关于水浒(de)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我们可以像今天一样细细读,慢慢想,紧紧抓住人物(de)言行,品味人物(de)内心,体会人物(de)特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精彩(de)情节.指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导入。
1. 林冲、洪教头各有什么个性?
2. 课文的重点是哪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二)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1.读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林冲是个怎样的人?课文是运用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感悟。
3. 讨论交流:
(1)林冲的“谦虚忍让”。
①第三自然段写了林冲的三次谦让,林冲是在什么情况下谦让?(第一次林冲刚看到洪教头,寻思是柴大官人的师父,理应敬重,“连忙躬身施礼”;第二次是洪教头不理睬林冲,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起身让座”,表示礼貌;第三次洪教头冷言讥讽,瞧不起林冲,要与他比武,林冲连称“不敢”再次退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与调整
①复习: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综观全文,整体把握: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③要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表达方法提示:对比描写。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段。
1. 指名读。
2. 这一段写了什么?(这一段写洪教头满面羞惭地离开)
3. 为什么要写这一段?(这是为了拿它和他起初傲慢无礼步步逼人的样子相对比,说明他自尝苦果)
4. 齐读第八自然段。




林冲:躬身施礼起身让座只好拿起还招抡起棒扫
洪教头:全不理睬也不相让使招踉跄措手不及倒地甩棒




在这堂课上,我用了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林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洪教头是一个怎样的人”统领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推敲、揣摩、感悟、理解直至内化吸收,促使他们在学语文的同时,提高品味、积累的能力。因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提供很好的平台,答案和理由只要合情合理就应当肯定和鼓励。与此同时,我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的引领、指导作用,以及对课堂的组织和调控度。
(二)复述课文。
1. 揭示提纲。
(1) 林冲被押解到柴进庄上。
(2) 林冲被迫和洪教头比武,获胜。
① 洪教头挑动比武。
② 两人交手。
③ 林冲获胜。
(3) 洪教头羞惭离去。
2. 参考板书内容,组织语句。
3. 分4人小组,轮流复述,同学评议。
4. 推选代表到班上复述。
5. 教师小结。
(三)表达方法提示:对比描写
思考:洪教头为什么“用了浑身功夫”
第二回合:洪教头将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思考林冲为什么要往后一退?他是怎么想的?
第三回合:洪教头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洪教头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扑”地倒在地上。
讨论:“措手不及”说明了什么?
评价:读了这三个回合的描写,你觉得林冲的武艺怎么样?(出手迅捷、武艺高强)
教学
重点
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
难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课前
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范文录音磁带
主备人周梅执教人周梅
总第44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②第四自然段:林冲只好从地上拿起一条棒道:“请教了。”“只好”说明了什么?
③第六自然段: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林冲真的“输了”吗?
(2)林冲武艺高强。只三个回合就打败洪教头。
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投影出示三个回合的有关句子)
第一回合:洪教头使出人“把火烧天”式,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式。
23林冲棒打洪教头表格教案
课 题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联系句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解、禁、还”3个多音字的用法。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创新与实践
《水浒传》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像武松打虎、风雪山神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请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水浒传》,把你觉得最喜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
(提示:先选一则故事多读几遍,然后概括出主要内容。讲的时候,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讲出大概的意思就行了。)
(五)课后作业:哈大笑起来。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他灰溜溜地走开了。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②总结。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如果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作者在描写人物或语言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是因为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通过对比描写的表达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逼真。
什么是对比描写呢?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林冲)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一个谦让,一个傲慢;一个有礼,一个无礼,非常鲜明。这样把两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放在一起来描写,以形成鲜明对比的表达方法,就叫对比描写。我们在习作时,要突出某人、某物的与众不同,或者使其个性、特点更鲜明,就可以运用对比描写。
4. 小结:林冲是一个谦和忍让、武艺高强的人。
5. 课文中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一个人呢?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人物的性格。
(1)第三自然段的外貌描写,看出他粗鲁、傲慢无礼。
(2)第四、五自然段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脱、拿、耍、喝、敲”看出洪教头心急气盛;
(3)第六、第七自然段与林冲打斗的表现,看出洪教头的鲁莽、出手凶狠但又不堪一击)
同学们都知道在写以人物为主的习作时,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地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以后,我们感觉到文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得入木三分,刻画细腻,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特点,一下子就能辨认出这是林冲,那是洪教头。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