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观后感_观后感_1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8篇)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精选8篇)看完某一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攀登者》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攀登者》观后感篇1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然而因为雪崩,登山队员方五洲不得已丢掉了摄影机。
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国际认可。
从1960到1975,中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15年的质疑与屈辱。
第一代的攀登者们的遗愿如犹在耳,第二代攀登者们再次出发,向着世界第一高峰发起冲击。
那么冷冽的风雪,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雪崩袭来被吞噬淹没或跌入山谷,山间缝隙甚至要靠登山队员冒死纵身一跃……终于登顶了,终于留下了影像证明。
这个“终于”来之不易。
看到预告里“为国登顶”这四个字我挺骄傲的。
真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很自豪。
《攀登者》中登山运动员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以搭人梯的方法创造了奇迹,他们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
现实生活中,中国的登山者在珠峰搭建的“中国梯”,让后来许多国家的登山队员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的。
然而,几名登山队员也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部分登山员因严重冻伤做了截肢手术,落下终身残疾。
就是他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国人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也在孩子们的身上继续传承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篇2国产主旋律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两代登山者与暴风、冰裂缝、雪崩等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最终完成登顶珠峰使命的故事。
当今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想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就必须向“攀登者”那样学会斗争。
学习《攀登者》顽强的斗争精神。
剧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未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回想我们的革命历程,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矛盾、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解决矛盾,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与一切危害我国发展的风险挑战进行坚决的斗争;要顽强奋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坚持到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攀登者》观后感影评5篇_精彩评论500字

《攀登者》观后感影评5篇_精彩评论500字《攀登者》这部电影改编了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第二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测量其准确高度的故事。
希望以下观后感对您有所帮助!《攀登者》观后感一看完《攀登者》之后想明白一件事,看电影之前的心理预期其实很重要。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这个项目心里会存有质疑,比如导演李仁港能否胜任?吴京是否会变成“珠峰战狼”?几位年轻演员是否会拖后腿?这样大体量的冒险片究竟能否很好地调动观众的紧张感?质疑声太多了,多到一提到《攀登者》就会先入为主地想到这不会是一部烂片吧?但实际看完影片后,会发现其实影片的完成度要比预期好很多,而且在不经意间会收获到一些意外的感动。
感动主要来自于电影中的两段感情线,之前《攀登者》带给我们的印象就是这是一部登山题材大片,会展现壮丽的珠峰风光和惊险的登顶之旅,没想到编剧阿来在重新解构史实的同时,还讲述了两段含蓄克制的爱情故事。
方五洲和徐缨的爱情是影片的重要线索之一,两个人其实很早就应该在一起,却因为一句说不出的话,成为了永久的遗憾。
徐缨有一句台词我很喜欢:我们之间隔着一座山,而这座山就是方五洲想要攀上去的那座珠峰。
登顶珠峰是梦想,但在无形中也成为了方五洲的枷锁,他一直不敢将“我想娶你”这四个字说出口,就是因为有这桩心事未了,即使两个人在一起,也会因为心中的阴霾郁郁寡欢。
徐缨明白方五洲的心意,所以愿意等下去,可惜最终两个人还是遗憾地“错过”。
这其实也和父辈那种内敛、含蓄、不善表达的情感有关,他们毕竟不是当代人,很难将情爱挂在嘴边,在把祖国争光放在人生首要目标之后,儿女私情只能放在后面,这种情感倒有点像《战狼》里冷锋对龙小云的感情,吴京在角感上的把控明显比之前进步很多。
李国梁和藏族女孩的线其实设置的比较常规,但是这一对实在很养眼,井柏然拿着相机站在人群中拍照,确实会令情窦初开的藏族女孩芳心暗许(不过旁边的胡歌也不差啊)。
藏族女孩在表达感情上明显热烈地多,李国梁暗暗拍下的那一张张女孩照片也令人感动。
攀登者观后感6篇

攀登者观后感6篇《攀登者》观后感篇一1960年我国登山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但是,在爬珠穆朗玛峰的半路中,一位登山队员的相机掉进了悬崖。
很遗憾没有记录到到达顶峰的那一刻,导致无法证明中国人到达过珠峰的峰顶。
中国为了证明中国人到达过珠峰的峰顶,然后又举行了一次,登珠峰的任务。
接着,中国青年们,自告奋勇的要参加这次登珠峰任务。
在壹五年的努力里中国成功拍下珠峰三百六十度景象,然后还插上了国旗,那是一九七五年五月十四日十四时三十分,有九人登珠峰成功。
用壹五年的时间,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九位英雄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伟大,同时也捍卫了中国的尊严,我感受到了这九位英雄的伟大和祖国的富强,我为祖国和这九位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攀登者优秀观后感篇二冰心曾言:“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却不曾看到在绽放之初,它曾经受暴风与血雨,洒满了奋斗的泪泉。
”如这花儿一般,当新中国成立伊始,当中国的五星红旗耸立于珠穆朗玛峰之巅时,成功已向我们展现出它丰盈又明艳的光辉,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这背后所经受的种种困苦,番番磨难。
胸有理想者怀锦绣,这部电影中一位位“攀登者”们,个个自信、心怀大志,渴望与山顶并肩,渴望为祖国争光,于是心中卷起万千浪涛,于是胸中跨过壮丽的山河。
有理想,仿佛若有光,于是困难中给予力量,使之不至于气馁彷徨,即使身处险境却仍心存希望,终于在逆风的攀登中收获了自己的梦想,广袤的皑皑白雪中,祖国的壮丽,梦想的来之不易,皆尽收眼底。
勇于前者得云梯。
电影中的风雪大得惊人,呼啸着使人心颤,攀登者难道不畏?非也。
他们并非不畏,而只是有着更大的勇气,而只是有着更强的意志,这如同火种般的热血,在他们身上流动着,书写着一份份不畏艰险,勇于前进的壮美诗篇!不是没有失败过,不是没有痛苦过,而只是坚定那份炙热而真挚的勇气,暗自振作,为下一次冲刺积蓄力量。
终于,奋勇前进有了最本质的收获,是国旗飘荡的欣喜若狂,是多年理想终得实现的泪流满面。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_1

《攀登者》观后感精选15篇《攀登者》观后感1漫漫人生长路,恰似攀登一座高山,我们在这过程中会遇到无数个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征服那座珠穆朗玛峰,我们要直面困难,从中汲取经验,勇往直前。
在《攀登者》里,主人公为了证明中国,而勇闯珠峰。
他一次一次被困难击倒,又一次一次地站起身来。
雪崩、狂风、队长的牺牲、越过第二级阶梯,困难告诉他:要对任何事尽责任、有担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最强大,世界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困难和挫折往往会变成我们成长与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就会从中得到自己原本没有的东西,我们会汲取失败的经验,然后再一次挑战它,最后战胜它。
攀登者们先后三次挑战珠峰,仅仅只有一次成功登顶,他们被一次次击败,但又一次次地去尝试,所以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
当困难与挫折降临,如果我们都以“与我何干”的想法去对待它,那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这个困难,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路,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电影中,老队员因当年主人公为了救自己而丢下摄影机,导致未能取证,最后没能为祖国效力而耿耿于怀。
他恨主人公,也恨自己。
多年后,担任登山总指挥的他为了完成自己当年的心愿,刚愎自用,不惜让新队员们去冒险,当队员们遇难后,他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明白了为自己队员的生命负责比其他的更重要。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逃避现实,逃避困难,因为困难也是人生的“课堂”,它教导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逃避、放弃,这只能让我们在困境的深渊中越陷越深,只有我们直面困难,感悟从中获得的经验,最后用于实践,才能帮助我们战胜人生当中更多的困难,所以困难也是“课堂”。
《攀登者》观后感2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人们一直都想征服他,但是征服他谈何容易,影片《攀登者》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在1960年中国组建了第一支登山队,想要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也遇到了许多危险,在临近山顶时,他们遇到雪崩,老队长牺牲了,为了完成老队长的遗愿,他们继续前进,在准备宿营时,突遇十级大风暴,也为了救人,他们不小心把相机掉到了山下,所以这次登顶虽然成功但并没有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认同。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与1975年两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确测量。
是一部气势恢宏、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片。
在1960、1970物质匮乏年代里,中国登山队员实现首次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壮举本身蕴含了大量看点,极寒气候、缺氧环境、险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万变的极端天气,构成阻挡主人公登顶的重重障碍,使得影片在呈现人与自然搏斗的视觉奇观之外也拥有饱满的情节张力。
《攀登者》真正动人之处却并非情节和画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
这种精神贯穿全片、荡气回肠,让我们走出影院仍激动不已。
所谓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种不畏艰险、排除万难、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
众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玛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常年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登上它需要超强的体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这是一座让人望而生畏的神山。
而从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阴面,也就是位于我国境内的珠峰北坡登顶更是难上加难,前无古人。
然而,没有什么困难能吓到英雄的中国人民。
1960年,在国家还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苦条件下,中国登山队员硬是以简陋的登山装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顶。
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顶,并完成了首次觇标测绘,测得珠峰的高度为8844.43米,这一高度后来为世界采用。
看完这个电影,让我深有感触,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这个时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希望影片可以让更多观众看到登山前辈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攀登者精神。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种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攀登者》观后感2十月二号,很荣幸能看到电影攀登者,这一部给了我多感动的电影。
1960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欠收,人民食物供应不足;苏联单方面决定撤走专家、撕毁经济建设合同,更加重了我国经济困难。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15篇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攀登者》观后感1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并看过《攀登者》这部电影,中国攀登队为登珠穆朗玛峰经过和努力。
有许多为此奋斗努力的人,吴京饰演的方五洲也是他们其中断一员,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不断前行。
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奋斗;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努力;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奉献。
他们内心有一股为国捐躯的勇气。
1960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却被外国否认。
中国再次宣布要登顶,登山训练营再次开工,许松林担任副指挥,方五洲担任队长,梁国栋担任摄影师。
许松林训练登山队员,其中最重要信念的是梁国栋,我看出来是因为在上次登山没有在峰顶留下照片。
第一次登山,并不是很顺利,因天气变化原因,导致队员陷入大风暴,为此方五洲也受了伤;第二次登山,依然是失利,由梁国栋但任队长并策划方案,但是死伤惨重,徐松林感到责任的重要性;第三次登山,遭遇雪崩,方五洲差点丢失性命,登山队费尽全部力气登上峰顶,并用相机拍摄插上中国国旗的视频。
在这部电影中,我明白了中国使命的重要性,我们要懂得奉献。
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知道要爱国,我们身上不仅被负责各自的生命,更是中国的使命!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并看过《攀登者》这部电影,中国攀登队为登珠穆朗玛峰经过和努力。
有许多为此奋斗努力的人,吴京饰演的方五洲也是他们其中断一员,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而不断前行。
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奋斗;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努力;他们为自己的祖国奉献。
他们内心有一股为国捐躯的勇气。
1960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却被外国否认。
中国再次宣布要登顶,登山训练营再次开工,许松林担任副指挥,方五洲担任队长,梁国栋担任摄影师。
许松林训练登山队员,其中最重要信念的是梁国栋,我看出来是因为在上次登山没有在峰顶留下照片。
《攀登者》电影感悟体会5篇

十一国庆电影《攀登者》观后感900字_《攀登者》电影感悟体会5篇攀登者观后感【1】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虽然也有惊心动魄的镜头,比如,《相遇》中,高远返回实验室,紧急操作制动系统,几秒钟之内,压力表的数值由将要爆表恢复到正常。
但是,更多的场景,比如街道、医院、家、出租车,甚至广场,都是我们熟悉的,我们就生活在其中的。
而《攀登者》展现的场景却是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去的珠穆朗玛山。
因此,看的过程很震撼、很揪心。
看完之后,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任和怀疑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位勇士,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被西方登山界的一些人质疑,也被一些群众和学生质疑。
甚至有人用石块砸碎方五洲工作的锅炉房的窗玻璃,喊着“什么登山英雄,骗人的。
”这时候,方五洲他们的领导说了一句特别暖心的话:“我们的强大和成就,不需要他们的承认。
”1975年,经历了两次冲刺顶峰失败之后,当国家气象局已经宣布“不再有窗口期了”,方五洲相信徐缨带领的气象组的预测结果、相信科学。
徐缨相信方五洲一定能带着突击队抓住机会成功登顶。
正是他们彼此的信任,才铸就了这次成功的基石。
二、换位思考与感同身受1960年登珠峰时,为了救曲松林的命,方五洲扔掉了摄像机。
为此,曲松林恨了方五洲15年。
1973年他们再次在登山队见面时,有一番对话。
曲:换了你,你会选择保命,还是豁出命也要保住摄像机?方:我会豁出命,保住摄像机。
但是,如果你是我,你会看着我去死嘛?!曲:无论如何,我也要保住摄像机,留下影像证据。
1975年,曲松林作为副总指挥,为了登顶,不顾气象学家徐缨的劝阻,不惜让突击队与十级暴风雪交锋。
当年轻的队长为了集体、为了保住摄像机而牺牲的时候。
曲松林才体会到方五洲当年的心情,抱着方痛哭,说:“我错了,我全错了。
”15年后,他才明白:为了祖国,为了登山事业,自己的命可以舍弃。
《攀登者》观后感(15篇)

Gain calmness, lose calmness, go with the flow, and fight for the inevitabilit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攀登者》观后感(15篇)《攀登者》观后感1今天和朋友一起观看了影片《攀登者》。
该影片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
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1960年,国家组建中国登山队,决定从困难重重的北坡登顶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在经历雪崩、队长的牺牲后,只剩四名队员向最艰险、也是最难逾越的“第二台阶”发起冲击。
在攀爬途中,高度不够,四人搭起了人梯,鞋上有冰太滑了,情急之下登山队员只能赤脚登上去,牺牲了自己的半个脚掌。
成功登顶后,四人在山顶激动的升起了五星红旗,并把红旗装在手电筒里,埋在了珠峰顶上。
由于登山途中为了救人,把摄影机弄丢了,因此没能够留下影像资料,因此,不被外国人所承认,被救的队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15年后,国家又一次组建登山队,准备测量珠峰的高度,一大批人从全国各地赶来,进行紧张的训练,这一次,专门选了一个有登山经验的摄影师。
在登山途中,又一次的遇到了雪崩和暴风雪。
为了保住摄像机,登山队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长眠在皑皑白雪中。
进过重重的困难,登山队员终于又一次的登上了山顶,顺利的测量出来珠峰的高度——8848.13,在山顶鲜艳的五星红琴又一次升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中国人,永远不怕困难!《攀登者》观后感2今天放学后,我和弟弟跟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电影院看电影。
开始我们是想要看我和我的祖国,但是我们来的有些晚了,没有买到票,所以我们就看了攀登者。
说真的,一开始我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当我看完以后,非常的感动。
电影讲述的是我们国家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1960年5月25日凌晨四时二十分,我国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峰顶,但是可惜的是因为失误,登山队员唯独缺少了登顶后的影像记录,所以一直被国外登山界质疑和否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登者观后感
我们为什么登山?我们为什么挑战?不是占有,不是征服,而是我们从不屈服。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屋脊,美丽的雪域。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
43米。
珠穆朗玛峰是美丽的女神,她在中国,她也属于世界。
喜欢吴京,喜欢他的电影。
从《狼牙》到《战狼1》《战狼2》这些军旅题材的电影,让人热血沸腾,激起我们爱国的热情。
我们一直爱着我的祖国。
只是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嘴上不说,把国放在心里,从心底里热爱着。
这次《攀登者》,让人动容。
登上那座世界最高的峰,那座在中国领土上的最高峰,那座我们的峰。
我真的不想剧透,但是又不得不说。
因为真的很感人,拍的真好。
演员的演技特别棒,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他们哭,我也想哭。
观众很安静,生怕出一点声音破坏气氛。
这部电影更像一部纪录片。
记录了我国登山队员的大义,记录了不屈。
《攀登者》是我们中国在最艰难的时候,勇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这其中的艰辛真的是不为人知。
太难了,可以说是一步错万劫不复。
我们应该知道。
幸运的是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成功从北坡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创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
可惜、可叹由于没有留下音像资料,西方国家不相信我们中国可以攀登上那座峰。
怀疑、质疑、猜
测、嘲笑声传来。
我们的攀登队员用生命换来的荣誉不应被怀疑。
我们要向世界证明我们登上了顶峰,就需要证据。
佩服我们中国人。
我们总是不抛弃、不放弃。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登山队员在等待“窗口期”,一个适合登顶的日子。
队长等了15年,而中国也等了好久好久。
幸哉,中国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男队员和1名女队员潘多成功登顶珠峰。
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性。
骄傲,我们创作了——中国的高度。
我们中国人登上了自己的山,自己的峰顶,创造了中国高度。
这其中的艰难险阻,我们要知道。
为了保护好录像机,留下登顶的证据,我们付出的是生命。
那是生命啊!都说这世间生死之外无大事。
可是在中国的登山队员看来,祖国的荣誉是第一位的,自己的生命是在后的。
我们只是在这世间渺小的人类,渺小到不能抵抗海啸、地震、泥石流、洪水、雪崩……。
在自然界中,我们是那么的无力。
但是我们不屈服。
我们中国人从来没有屈服过。
这世间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们中国的文明不曾中断。
无论多难,多混乱,我们华夏不曾倒塌。
那座山,就在那里。
我们看得见,摸得着,为何登不上呢?!我们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可以,我们中国人可以。
看过《攀登者》心像被捏了一下。
敬英雄,不畏生死;敬英雄,国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