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板庙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合集下载

吉林板庙子金矿地质特征及隐伏矿体预测

吉林板庙子金矿地质特征及隐伏矿体预测

吉林板庙子金矿地质特征及隐伏矿体预测
吉林板庙子金矿床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东约50km,属吉林省中部重要的金成矿带—夹皮沟金成矿带西部的重要金矿床之一。

矿区内现已发现和圈定工业矿体28条,矿石类型主要有黄铁矿化石英脉型、黄铁矿型、黄铜矿型等,并以黄铁矿化石英脉型为主。

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压碎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溶蚀交代结构和滴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团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

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

成矿过程可划分为7个成矿阶段:石英-多金属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早)、石英-黄铁矿阶段(晚)、金-黄铁矿阶段、金-多金属阶段、碳酸盐-黄铁矿阶段和表生氧化阶段。

其中,金-黄铁矿阶段与金多金属阶段是金矿的主要成矿阶段。

经过多年的矿山生产观察,结合前人原生晕研究成果,认为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为本区
金矿成矿主要矿源层;近NWW向脆性剪切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中生代辉绿岩脉与金矿体在空间分布上关系密切。

总结矿区主要找矿标志,三道沟岩组为地层标志;北西西向脆性剪切断裂为构造标志;辉绿岩脉为脉岩标志;硅化、黄铁矿化为围岩蚀变标志;Au、Bi元素异常为原生晕找矿标志;低阻高极化率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以此为基础确立了预测准则及找矿靶区分类分级,全矿区将靶区划分为A、B、C三类(共10个找矿靶区),并依据现有工作程度,将10个找矿靶区又划分出Ⅰ、Ⅱ、Ⅲ级。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1.1 矿体特征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

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吉林板庙子金矿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考察报告和试验方案

吉林板庙子金矿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考察报告和试验方案

吉林板庙子金矿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考察报告和试验方案吉林板庙子金矿隶属于华奥公司,外资独立经营。

设计日采选规模2000吨,设计服务年限10年。

属于蚀变岩型金矿,矿石普氏硬度系数F=6~10。

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段高度15m 和21m两种。

切割井为2m×2m方井,高度有11m和17m两种。

我们现场观摩和拷贝的技术资料为其17m深的切割井。

装药参数表和炮孔布置图如下:切割井装药参数表穿孔设备为simbar1354中深孔台车。

钎具为一套导向钎具,第一根为略粗于普通钎具的钎杆,其他为普通钎杆。

钻头分两种:一种为直径76mm的普通柱齿钻头,钻凿80mm直径的炮孔,另一种为扩孔钻头,直径为150mm,在施工时将6个不装药的80mm直径的炮孔扩大到159mm。

装药设备采用进口装药车,装药密度可以达到1t/m3。

切割井为2m×2m方井,采用筒形掏槽,中心施工一个直径80mm 的装药孔,孔深17m,在其四周施工6个直径159mm的空孔,孔深17m,六个空孔呈正六边形均匀布置,装药炮孔与空孔的孔间400mm,其他炮孔布置见上图。

装药采用进口装药车,炸药为粉状铵油改性炸药,每个装药炮孔装两发同段电子数码延时雷管。

电子数码延时雷管的特点是:可以选频起爆,抗杂散电流能力强,使用安全性能好;雷管延时起爆时间可以用电脑任意设定;价格很贵,每发200元人民币。

根据考察情况,结合我单位的实际,决定在会宝岭项目进行试验。

试验方案如下:会宝岭铁矿岩石硬度系数为F=10~12,矿石硬度系数F=14~16。

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分段高度为23m,分段通风井和切割井的深度为18~20m,井的断面为2m×2m的方形。

根据simbar1254中深孔台车设备使用说明书,在较硬的岩石中允许使用的最大钻头直径为102mm。

BQF100装药器的装药密度为0.8t/m3。

根据上述基本条件,选用采场通风井做试验。

金矿系统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特征——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金矿系统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特征——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金矿系统矿床地质特征与流体包裹体特征——造山型金矿床为例赵 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地质学界研究热点之一。

从流体包裹体研究中我们可以获得当时成矿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成分等)。

目前,流体包裹体研究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热液矿床,并且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

它们对成矿环境、流体演化和矿质沉淀特征都具有重要指示作用,能够反映成矿物化条件及成矿过程,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

由于实际工作中,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可能存在矛盾,为此,需要更好的建立矿床地质与流体包裹体之间的衔接,以便更好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关键词: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矿床地质;地质找矿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3-0113-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ed I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s in Gold Deposits System—Case Study of Orogenic Gold DepositsZHAO Ho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China)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e-forming fluids and mineralization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geology. From the study of fluid inclusions, we can get the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and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temperature, pressure, composition, etc.). At present, fluid inclusion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hydrothermal deposits, and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data have been accumulated. They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fluid evolution and deposit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reflect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 so they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re may b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inclusion characteristics in practical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better connection between ore deposit geology and fluid inclusion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Keywords: ore-forming fluid; fluid inclusions; deposit geology; geological prospecting造山型金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为世界提供了至少30%的黄金储量。

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探究

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探究

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探究摘要:本文基于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进行了探讨,归纳、总结和提取了各种找矿信息,建立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综合找矿标志,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板庙子金矿床及其外围(包括大庙子、援朝沟、菜抢子等矿区)位于中朝古板块北缘东段边界构造部位,夹皮沟—金城洞北西向构造带西部,大砬子—夹皮沟北西向弧形断裂构造带的中西部。

以北东向辉发河壳深断裂为界,北部与吉黑海西褶皱带毗邻。

北东向辉发河壳深断裂是一条长期活动的构造带,其南侧伴生有三条相邻的北西向断裂带,大砬子-夹皮沟北西向构造带是其中之一。

一、地质标志在对矿床和矿体的成矿地质环境、控矿条件、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如下找矿地质信息:1.地层标志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地层岩石类型有: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变粒岩、磁铁石英岩和石榴石石英岩等,原岩含金丰度较高(平均为5.0×10-9),是古老的原生含金建造,容易活化,且该组地层发育地段,矿化较为连续,地球化学土壤异常较为集中,有的甚至成为金矿的直接围岩。

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是找寻金矿体的标志地层条件。

2.岩浆岩找矿标志矿体的形成与赋存与辉绿岩、煌斑岩、花岗质伟晶岩、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在空间上关系密切、相依相伴,这些岩脉分布于大面积二长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内。

脉岩中常见有黄铁矿化颗粒及黄铁矿胶结含金石英脉和煌斑岩角砾,个别地段闪斜煌斑岩或辉绿岩与压碎状含硫化物石英脉共同构成金矿体。

煌斑岩、辉绿岩和花岗质质伟晶岩是找寻金-黄铁矿型金矿体,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是寻找金-多金属型矿体的岩浆岩标志。

3.控矿构造矿体受韧性剪切带中的剪切裂隙控制。

主剪切、高角度、低角度等各种方向的剪切裂隙是区内的容矿构造,不但控制着矿化带的展布,也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分布与形态;不但加剧了变形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发生了再次的聚集与沉淀,同时也为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容矿构造空间,是重要的控矿构造标志。

吉林延边刺猬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吉林延边刺猬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度 流体 。氢氧 同位 素分析 表 明 , 刺猬 沟金 矿床 成矿 流 体 为 大气 降 水和 岩 浆 水混 合 流体 。综合 研 究 刺 猬 沟金 矿 床矿 石特 征 、 围岩 蚀 变特征 、 流体特 征和 同位 素特 征 等 , 确 定刺 猬 沟金 矿 床 属 于低 硫 化
型 浅成低 温热 液型金 矿床 。
石、 重 晶石 、 钠长石、 绢 云母 及 绿 泥 石 及 少 量 的冰 长
山机 构及 有关 的断裂 系统 中 。矿 区出露 地层 简单 , 主 要 出露二叠系柯 岛组及 中侏罗统屯 田营组。其中, 屯 田营组在 矿 区大 面积 出露 ( 见图 1 ) , 主要 为一 套 中酸
性 火 山熔 岩及 火 山碎 屑岩 , 岩石 类 型有安 山质 集 块角
关键 词 :流体 包裹体 ; 矿床成因; 浅 成低 温热 液型金 矿床 ; 刺 猬 沟金 矿床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1 8 . 5 1 T D 1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1 2 7 7 ( 2 0 1 3 ) 1 1 — 0 0 2 5— 0 5 d o i : 1 0 . 1 1 7 9 2 / h j 2 0 1 3 1 1 0 6
石 。矿石 主要 呈 自形一半 自形 粒状 结 晶结构 、 交代 残 余结构、 压碎结构 、 乳滴结构等矿石结构 , 稀疏浸染状 构造 、 角砾状构造 、 脉状 构造等矿石构造 ( 见 图 3一
a ) 、 图 3一b ) ) 。
砾岩 、 安 山岩和 安 山质熔 岩 、 流纹 质熔 结凝 灰 岩 、 流 纹 岩 等 。 区 内岩浆 岩 发育 较少 , 主 要为 晚海 西期 一 印支
2 0 1 3年第 1 1期/ 第3 4卷

吉林省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吉林省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_ =

要 : 白山 市 板庙 子金 矿 床 主 要 赋 存 于 古 元 古 界 老 岭 群珍 珠 门组 大 理 岩 与 新 元 古 界 青 白 口系
钓 鱼 台 组 石 英 砂 岩 的 角 度 不 整 合 界 线 与 NE 向大 型断 裂 带 的 交 汇 部 位 , 有 层 位 与 断 裂 共 同控 矿 具
第 2 5卷 第 4期
宿晓静等 : 吉林省 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 因分析
37 2
褶 皱 构 造 主 要 表 现 为 太 古 宙 及 古 元 古 代 地 体 的 变 质 变 形 构 造 ④。 断 裂 构 造 以 NE 向 韧 脆 性 断 裂 为
主 , 具规 模 的有石 人 较 大青 沟 断裂带 、 道 江 二 江 源 断 裂 带 、 沟 山 S型 断 裂 带 , 区 域 主 要 控 岩 控 矿 荒 为
1. 鸭绿江断裂带 1. 4 地质界线 1. 6 金矿床( 6 点) 及新元 古 界青 白系 、 旦 系 , 性 主 要 为碳 质 板 岩 、 震 岩
区域西北 部 主要 分 布有太古 宙表壳 岩西北 天 岩
组 和 四 方 山 岩 组 , 性 主 为 斜 长 角 闪 岩 、 长 角 闪 片 岩 斜
构 造 。 板 庙 子 金 矿 床 位 于 龙 岗 隆 起 与 浑 江 盆 地 的 交 汇部位 , 二 道 江 受 江源 断裂 带 ( 控 制 。 F) 区域岩 浆 活动 主要 以 古 老深 变 质 岩 浆 岩 为 主 , 小 荒 沟 片 麻 岩 套 和 马 鹿 沟 片 麻 岩 套 ( TG) 主 要 为 T , 变 质 辉 长 岩 、 长 花 岗 质 片 麻 岩 、 长 花 岗 质 片 麻 钾 二 岩 、 岗 质 片 麻 岩 。燕 山 期 岩 浆 活 动 不 明 显 , 零 星 花 以 分 布 的花 岗斑 岩 、 长 玢 岩 、 绿 岩 为 主 ( 1 。 闪 辉 图 ) 区 域 布 格 重 力 场 表 现 为 幔 隆 与 幔 凹 相 间 排 列 的 特 征 , 构 造 格 架 基 本 吻 合 , 床 位 于 N 向展 布 的 与 矿 E

八卦庙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_郑作平

八卦庙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_郑作平

7 65 1 78 227 19 7 63 4
2 3. 02 3 12. 85 2 1. 54
第 B- 21 7. 78 10. 00 0. 8 7. 5 7. 16 0. 112 47 56 7 9 19 1 47 1 3 B- 36 8. 65 6. 35 2. 8 7. 5 4. 67 0. 068 60 117 37 6 37 8 60 1 类 B- 39 8. 65 6. 35 2. 8 7. 5 4. 67 0. 068 60 117 37 6 37 8 60 1
表 1 八卦庙金 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微量元素分析数据( @ 10- 6 ) Table 1 Trace element contents of auriferous quartz veins in the Baguamiao gold deposit
样号 Au Ag A s Sb Bi Hg Rb Sr Ba Co Ni V Zr N b T a Sc
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对三种不同产状的含金石英脉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 2 给出了其稀土元素 的分析数据及有关参数。据此数据做出了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图( 图 2) 。
表 2 八卦庙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分析数据( 10- 6)
Table 2 REE contents of auriferous quartz veins in the Baguamiao gold deposit
八卦庙金矿床是南秦岭地区在 80 年代初发现的一类新的中高温碳酸 盐型热液金矿 床[ 1] 。自 90 年代初开始研究, 目前对该金矿床的地质背景、控矿因素、成矿机理等已有了一 定的认识[ 2- 4] 。石英是八卦庙金矿床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 与金矿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本 文旨在系统总结八卦庙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的地球化学特征, 在此基础上探讨金矿床的成 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 第5期2010年9月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 nal of Jilin U niver sity(Ea rth Science Editio n)Vo l.40 No.5Sep.2010吉林板庙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王建新1,孙丰月1,臧兴运2,付 洋1,孙振明1,丁培超1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2.吉林省地质调查院,长春 130061摘要:板庙子金矿床地处夹皮沟成矿带西部,为一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型规模矿床,矿化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

流体包裹体有CO 2三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两种类型。

测温结果显示:含CO 2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0~326e 、盐度(w (N aCl))为4.51%~7.14%;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9~229e 、w (N aCl)为5.25%~7.01%。

据包裹体的测温结果估算成矿压力为34.7~109.6M Pa,矿床形成深度约6~7km 。

结合该区成矿地质背景,认为该矿床属中深层次矿床,其深部仍应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金矿床;吉林省板庙子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10)05-1053-08收稿日期:2009-12-30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国家资源补偿费项目(G2B2004-01)作者简介:王建新(1952)),男,天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固体金属矿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E -mail:jianx in@ 。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id Inclusion of Banmiaozi GoldDeposit,Jilin Province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WANG Jian -x in 1,SU N Feng -y ue 1,ZAN G Xing -y un 2,FU Yang 1,SUN Zhen -m ing 1,DING Pe-i chao11.Colleg e of Earth S cie nces ,Jilin Univ ersity ,Ch angch un 130061,China2.Geolog ic al S ur ve y of Jilin Pr ov ince ,Chang chun 130061,ChinaAbstrict:The Banm iaozi g old deposit is a medium -sized one str ucturally contr olled by the ductile shear zone in the w estern Jiapigou aurifer ous metallo genic belt.The m ain mineralization type o f the depo sit is go ld -bearing quartz vein.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can be classified into aqueo us tw o -phase and CO 2-bearing three -phase ty pes.The ho mog enizatio n temperatures for the CO 2-bearing three -phase inclusions rang e fro m 250e to 326e ,and the salinities r ange fro m 4.51%to 7.14%;the ho mog enizatio n tem peratures fo r the aqueo us tw o -phase range from 129e to 229e ,and the salinities rang e fr om 5.25%to 7.01%.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nclusions tem perature measurement,the metallo genic pressure is estimated mainly betw een 34.7-109.6M Pa and the formation depth of deposit at about 6-7km.Considering the m etallog enic setting in this area,the deposit should be pro specting fo r its moder ate -deep erosio n.Key words:gold -bear ing quartz vein;fluid inclusio n;go ld deposits;Banmiaozi,Jilin Province0引言板庙子金矿区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以东约50km 处,辉发河深大断裂带东侧,大砬子-夹皮沟金成矿带北西端。

该区范围内,矿床(点)众多,从西至东依次分布有大庙子、板庙子、援朝沟、菜抢子等10多处矿床(点)(图1)[1],成矿地质条件有利[2-3]。

随着夹皮沟成矿带研究的深入和板庙子金矿床资源的不断图1板庙子金矿区地质略图Fig.1The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Banmiaozi mineralization focus district1.全新世地层;2.晚元古界色洛河岩群;3.晚太古界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4.震旦纪花岗岩;5.晚太古代花岗岩闪长岩;6.中生代闪长岩;7.中生代辉绿岩;8.糜棱岩带;9.金矿体开发利用,对板庙子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深部找矿前景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以北东向辉发河岩石圈深大断裂、北西向大砬子)夹皮沟弧形断裂带为界,北部、西部与吉黑海西褶皱带毗邻[3-8]。

板庙子金矿床位于板庙子背斜南翼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南侧边缘,板庙子屯北侧[9-10]。

区内太古代表壳岩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主要呈大小不等的残留体(块)分布于板庙子河两岸花岗质岩石中,其中南岸多为斜长角闪岩(或斜长角闪片麻岩)残留体,少见黑云变粒岩,最大者为10m@10m,一般为5m@3 m。

斜长角闪片麻岩Au平均丰度为2.39@10-9。

北岸以磁铁石英岩及含石榴石磁铁石英岩为主,最大出露面积约6m@6m。

研究表明,该组地层A u 平均丰度为0.92@10-9,为区内重要的矿源层之一[5-6]。

受NW向弧形断裂构造的影响,区内次级断裂构造发育,主要表现为近东西向(275b~290b)压扭性断裂,它们不但控制了区内脉岩的分布,同时也严格地控制金矿脉的产出与展布,成为区内主要的储矿构造系统,已知工业矿体均赋存于该组断裂构造系统中。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晚太古代锦山村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4]。

另外,辉绿岩、煌斑岩、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及二长花岗斑岩等脉岩亦较为发育,它们与金矿脉空间关系密切,其形成时代为100~190M a,为早侏罗世)白垩世产物[6]。

1.1石英脉地质特征矿区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以含金石英脉为主,目前已发现35条,均呈单脉状产出,形态为扁豆状、透镜状,少数呈脉状、似脉状。

矿脉沿走向或倾向变化复杂,常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特征。

单个矿脉最长320m,最短18m,一般在50~200m;最大延深240m,最小18m,一般在50~200m,延长与延深比接近1B1;水平厚度最宽7m,最小0.05m,一般为0.2~1m,矿石Au平均品位约为20@ 10-6。

1.2矿石组构及金的产出特征区内矿石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次要矿物105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40卷主要有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菱铁矿及微量方铅矿等;次生矿物有赤铁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要为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等。

矿石中有用矿物金以自然金、含银自然金(银15%)为主。

自然金颗粒比较大,但分布不均匀,粒径0.522~ 5.220mm ,主要分布于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裂隙中、黄铁矿与脉石接触处,其赋存状态有包裹金、晶隙金及裂隙金等。

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粒状结构、压碎结构、乳滴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团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除Au 元素外,Ag 、Cu 、Pb 、Zn 、Co 、Ni 、Bi 等微量元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富集。

R 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矿元素明显地分为Au 、Bi 和A g 、Cu 、Pb 、Zn 、Co 、Ni 两群,结合金的赋存状态等矿物学特征可以认为,A u 、Bi 和Ag 、Zn 、Cu 、Pb 等2组元素自热液中沉淀富集时间不同,反映本矿区多阶段成矿的特点(图2)[11-12]。

图2含金石英脉微量元素R 型聚类分析谱系图Fig.2Gold -bearing quartz vein R -cluster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in pedigree diagram1.3成矿阶段与围岩蚀变矿区可划分为5个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早)、石英-黄铁矿阶段(晚)、金-黄铁矿阶段、金-多金属阶段、碳酸盐-黄铁矿阶段,其中金-黄铁矿阶段、金-多金属阶段为金的主要沉淀成矿阶段[3]。

金-黄铁矿阶段主要以晶形粗大、晶形较好、显示出较高温度特征的黄铁矿为主要特点;金-多金属阶段主要形成较低温度的以它形粒状为主的金属矿物,除黄铁矿外,还有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矿区主要的围岩蚀变为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次之。

产于辉绿岩中或外侧的矿化断裂带中蚀变多为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及碳酸盐化,蚀变带宽不足0.5m;产于花岗质片麻岩中的蚀变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3]。

2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在对矿床地质特征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次工作在矿区460m 中段采集了含金石英脉样品15件,对样品石英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研究。

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工作在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流体实验室完成,测温用仪器为英国Linkam TH M SG-600型冷热两用台,分析精度低于0e 时为?0.10e ,高于200e 时为?2e 。

3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及显微测温3.1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镜下观察表明,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图3a,b)、含CO 2三相(图3c)2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偶见纯CO 2包体(图3d)。

包裹体以无色为主,少数为浅灰色、灰色。

形状以不规则状为主,其它还有长条状、椭圆状、浑圆状及少量三角形状、四边形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