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点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试题-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四则运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ɑ+0 =ɑ;0 + ɑ = ɑ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ɑ-0 = ɑ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ɑ-ɑ= 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ɑ× 0 = 0 ;0 ×ɑ= 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 ÷ɑ = 0 ;⑥0不能做除数:ɑ÷0 = (无意义)5、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3、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ɑ×b=b×ɑ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ɑ×b) ×c=ɑ×(b×c)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125×8)×78==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加。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归纳总结(1-8单元)

256—58+44 =256+44—58 =300—58
250÷8×4 =250×4÷8 =1000÷8
=242
=125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528—(150+128) =528—128—150 =400—150
=250
知识点五 三角形(第 1 条到第 13 条要背诵)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 3 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14、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 (n 指的是图形的边数)
知识点六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 7、10 条默写,其它要理解)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0.01、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
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 10。
4、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 典例讲解 同步测试)-1.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1.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1. 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 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 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10=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1千克=1/1000千克=0.001千克。
6. 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 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例如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
【典例讲解】例1.两个数相减,减数增加0.7,被减数减少0.2,差()A.减少0.5B.增加0.5C.减少0.9D.增加0.9【分析】根据差的变化规律可知,两个数相减,减数增加0.7,被减数减少0.2,可知差会减少0.7+0.2=0.9.【解答】解:0.7+0.2=0.9答:差减少0.9.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明确差的变化规律:如果被减数减少(或增加)几,减数增加(或减少)几,可知差会减少(或增加)几加上几.例2.一个两位小数与它的计数单位的和是3.58,这个小数是 3.57.【分析】由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于是可得:3.58﹣0.01=3.57,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于是可得:3.58﹣0.01=3.57,故答案为:3.57.【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以及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例3.甲数是1.35,比乙数少0.35,乙数是1.×(判断对错)【分析】甲数是1.35,比乙数少0.35,根据小数加法的意义,用1.35加上0.35求出乙数是多少,然后再和1进行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1.35+0.35=1.71.7≠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这个数加上少的几即可.例4.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9.38+0.46=★4.39+3.92=16.6﹣15.8=★7.05﹣0.71=【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减法的验算方法:减数+差=被减数.【解答】解:9.38+0.46=9.844.39+3.92=8.3116.6﹣15.8=0.87.05﹣0.71=7.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例5.一个小数,十分位上的数字是6,是百分位上数字的2倍,又是个位上数字的3倍,请你写出这个数.【分析】十分位上的数字是6,是百分位上数字的2倍,用6除以2即可求出百分位上的数字,同理可以得出个位上的数字,进而写出这个数.【解答】解:百分位:6÷2=3个位:6÷3=2这个数就是2.63.【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倍数关系,得出百分位和个位上的数,进而写出这个数.【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竖式计算中,正确的是()A.B.C.2.a、b、c都不等干0.并且a÷0.7=b×0.9=c÷0.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b>c B.c>b>a C.b>a>c D.c>a>b3.奇思买了一个12.60元的文具盒,12.60元中的“6”表示()A.6个1元B.6个1角C.6个1分4.小华、小刚、小力参加学校运动会男子100米赛跑,成绩如表.三位同学中,()的成绩最好.姓名小华小刚小力成绩/秒17.818.718.0 A.小华B.小刚C.小力5.甲×0.6=乙÷0.6=丙,(甲、乙、丙都大于0),甲、乙、丙的大小关系是()A.丙>乙>甲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6.在大于0.2而小于0.4之间的小数有()A.10B.1C.无数个7.4.38元中的“3”表示的意思是()A.3元B.3角C.3分8.用小数表示下图的涂色部分是()A.2.7B.0.9C.2.079.6.□3>6.3,□里可以填的符合条件的数字有()个.A.8B.无数C.710.1□.□8﹣3.6□是一个小数减法算式,下面的答案不可能的是()A.15.3B.10.11C.9.96D.6.24二.填空题(共8小题)11.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是,小数的最大计数单位是.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2.一个小数加上它的计数单位后是0.21,这个小数是.13.5元3分用小数表示是元,读作:元.14.二十四点零七写作,0.06读作.15.一个小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小数是.16.在5.3、5.、5.3和5. 4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17.3.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之一.18.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的高度达三点五米,划横线上的数写作;重达5.25吨,划波浪线的数读作.三.判断题(共5小题)19.0.20小于0.200001.(判断对错)20.0.6里面有60个0.01或600个0.001.(判断对错)21.3.60读作三点六十.(判断对错)22.在0.,0.5,0.57,0.576中,最大的数是0.576.(判断对错)23.10.03读作一零点零三.(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4.我是速算王.0.5+1.3= 3.5﹣0.8= 1.1+3=0.64﹣0.6=10﹣0.09=7.9﹣7.1= 2.8+3.2=1﹣0.85= 1.5+0.9= 4.9+0.1﹣4.9+0.1=25.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0.17+3.64=11.6﹣8.99=45﹣39.78=☆13.73+6.56=五.应用题(共5小题)26.小马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的位置看错了,结果读成了六十九万零七,原来的小数是多少?27.小马虎在计算3.54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位对齐,结果得4.03.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28.小马虎计算一个数减1.45,误将减号当加号结果得5.82,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多少?29.一棵小树原来高1.26米,一周后生长到1.72米.这棵小树一周长高了多少米?30.下面三种商品的价格分别是50.5元、47.5元、96.3元.你能猜出这三种商品的价格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8﹣0.06=7.943.16﹣2.254=0.90664.3+15.7=80所以计算正确的是选项C;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2.【分析】把除法先变成乘法,再根据“积一定(0除外),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解答即可.【解答】解:a÷0.7=b×0.9=c÷0.3a×=b×0.9=c×因为>>0.9所以b>a>c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0除外),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3.【分析】在12.60元中,整数部分是元数,十分位是角数,百分位是分数,即可得解.【解答】解:12.60元中,6表示6个1角.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以元为单位的名数,整数部分是元数,十分位是角数,百分位是分数.4.【分析】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路程大、运动得快;二是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时间少、运动得快;据此判断.【解答】解:三同学跑的路程都是100m,17.8<18.0<18.7小华用的时间最少,所以小华跑的最快;采用的方法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时间少的跑的快;故选:A.【点评】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①相等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②相等时间比路程,路程越大,运动越快;③用速度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越大,运动越快.5.【分析】把算式中的除法化成乘法,甲×0.6=乙÷0.6=丙化成甲×0.6=乙×=丙,根据在积非0的乘法算式中,当积一定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则越小;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甲×0.6=乙÷0.6=丙,(甲、乙、丙都大于0)甲×0.6=乙×=丙×1>1>0.6则甲>丙>乙;故选:D.【点评】根据乘法的意义及式中因数的大小进行分析是完成本题的关键.6.【分析】大于0.2小于0.4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0.3,然而大于0.2小于0.4的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有无数个,并不只是一位小数.【解答】解:大于0.2而小于0.4之间的小数有无数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小数大小的比较.学生很多认为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只有一个0.3,然而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有无数个,并不只是一位小数.7.【分析】根据小数的组成,4.38元中4在整数部分个位上表示4元,则3在十分位表示3个0.1元即3角.【解答】解:4.38元中4在整数部分个位上表示4元,则3在十分位表示3个0.1元即3角;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组成与计数单位.8.【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左面两个是2,右面的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取出其中的7份,用小数表示是0.07;与左面的2个单位“1”合起来为2.07.【解答】解:用小数表示的涂色部分是2.07‘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主要依据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9.【分析】由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可知:□里可以填的符合条件的数字应该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9,据此即可得解.【解答】解:6.□3>6.3,□里可以填的符合条件的数字有3~9,一共7个.故选:C.【点评】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属于基础题.10.【分析】当被减数的两个未知数字都填9,减数中的未知数字填0时差最大,即19.98﹣3.60差最大;当被减数的两个未知数字都填0,减数中的未知数字填9时差最小,即10.08﹣3.69差最小;由此计算得出差的范围,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1□.□8﹣3.6□,要使差最大,算式是:19.98﹣3.60=16.38差最小,算式是:10.08﹣3.69=6.39所以差的范围是:6.39~16.38,选项中只有6.24不在范围内,所以答案不可能是6.24.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运用赋值法,求出最大和最小的差,从而解决问题.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知识和计数单位,以及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可解答.【解答】解: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0.1,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故答案为:1,0.1,10.【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数位知识和进率,是基础题比较简单.12.【分析】由小数的意义: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于是可得:0.21﹣0.01=0.2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于是可得:0.21﹣0.01=0.20故答案为:0.20.【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13.【分析】也就是把5元3分换算成元数,先把3分换算成元数,用3除以进率100得0.03元,再加上5元得5.03元,然后根据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解答】解:5元3分用小数表示是5.03元,读作:五点零三元.故答案为:5.03,五点零三元.【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明确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100是解决关键;也考查了小数的读法.14.【分析】(1)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2)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数字.【解答】解:二十四点零七写作24.07,0.06读作零点零六.故答案为:24.07,零点零六.【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解答.15.【分析】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据此写出.【解答】解:一个小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的数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小数是500.05.故答案为:500.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注意小数部分的写法.16.【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解答】解:因为5.3>5.>5.3>5. 4,所以最大的数是5.3,最小的数是5. 4.故答案为:5.3,5. 4.【点评】比较小数的大小时,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的位数,它们的数位如果不同,那么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17.【分析】3.6的计数单位是0.1,它里面有36个0.1(十分之一),3.6=3.60,3.60的计数单位是0.01,它里面有360个0.01(百分之一);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6里面有36个十分之一,有360个百分之一.故答案为:36,360.【点评】此题考查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几个计数单位;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18.【分析】根据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解答】解:非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的高度达三点五米,划横线上的数写作 3.5;重达5.25吨,划波浪线的数读作五点二五.故答案为:3.5,五点二五.【点评】明确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依此类推即可.【解答】解:0.20=0.2000000.200000<0.200001即0.20小于0.200001,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0.【分析】在什么数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0.6=0.60=0.6000.6里面有60个0.01或600个0.001.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组成.21.【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3.60读作三点六零,所以本题读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灵活掌握小数的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解答】解:0.5>0.576>0.>0.57,故在0.,0.5,0.57,0.576中,最大的数是0.5.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比较小数的大小时,要先比较整数部分的位数,它们的数位如果不同,那么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然后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23.【分析】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据此读出该数,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10.03读作:十点零三;原题读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和小数中零的读法,注意:小数部分每数位上的0都要读出(包括整数部分是0的也要读出).四.计算题(共2小题)24.【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0.5+1.3=1.8 3.5﹣0.8=2.7 1.1+3=4.10.64﹣0.6=0.0410﹣0.09=9.917.9﹣7.1=0.8 2.8+3.2=61﹣0.85=0.15 1.5+0.9=2.4 4.9+0.1﹣4.9+0.1=0.2【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5.【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答】解:0.17+3.64=3.8111.6﹣8.99=2.6145﹣39.78=5.22☆13.73+6.56=20.29【点评】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五.应用题(共5小题)26.【分析】首先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写出六十九万零七表示的数是多少;然后根据读数时只读两个0,判断出原来的小数是多少即可.【解答】解:六十九万零七写作:690007,因为读数时只读两个0,所以原来的小数是690.007.故答案为:690.00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意义和应用,以及整数的读法和写法,要熟练掌握.27.【分析】根据题意,把4.03减3.54得出的数化成一位小数,再按照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4.03﹣3.54=0.49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0.49×10=4.9正确的结果是:3.54+4.9=8.44答:正确的答案是8.4.【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错误的另一个加数,化成一位小数,再进一步解答.28.【分析】根据“误将减号当加号结果得5.82”,可用5.82减去1.45得出原来的被减数,进而用被减数﹣减数=正确的结果.【解答】解:被减数为:5.82﹣1.45=4.37正确的结果:4.37﹣1.45=2.92答: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2.92.【点评】此题考查加法和减法互逆关系的灵活运用,用到的关系式为: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29.【分析】由题意,求这棵小树一周长高了多少米,用后来的高度减去原来的高度即可得解.【解答】解:1.72﹣1.26=0.46(米)答:这棵小树一周长高了0.46米.【点评】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30.【分析】根据题意,在这三个数中,50.5元和47.5元价格差不多,上衣的价格比鞋子的价格贵一些,说明上衣的价格比鞋子的价格贵,所以上衣鞋子的价格是47.5元,上衣的价格是50.5元,裙子的价格比鞋子的价格贵得多,说明裙子的价格与鞋子的价格差别大;那么裙子的价格是96.3元;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得:【点评】此题考查了数的大小比较,同时考查对数学名词“贵得多”“贵一些”的理解应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资料归纳总结(1-------8单元)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528—(150+128) =528—128—150 =400—150 =250
知识点五
三角形(第 1 条到第 13 条要背诵)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 3 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 1 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 14、用 2 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 2 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 2 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 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知识点二 0 的运算(默写) 我要拿 100 分 得分:
1、“0”不能做除数; 2、一个数加上 0 还得原数; 3、一个数减去 0 还得原数;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4、一个数和 0 相乘,仍得 0; 5、0 除以任何非 0 的数,还得 0;
字母表示:a÷ 0 错误 字母表示:a+0= a 字母表示:a-0= a 字母表示:a-a = 0 字母表示:a×0= 0 字母表示:0÷a(a≠0)= 0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复习试题及答案2套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一、加减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连减的性质: a-b-c=a-(b+c)。
4.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4.用计算器计算【知识点归纳】计算器上“ON”键是开机键:“OFF”键是关机键:“AC”是消除键;“CE”是改错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典例讲解】例L如果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幸福小学购买垃圾桶的总钱数,想要将计算器开机,要按()A. M-键B. CE 键C. ON 键D. OFF 键【分析】计算器上OMC键是开机键,。
尸尸是关机键;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幸福小学购买垃圾桶的总钱数,想要将计算器开机,要按ON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计算器各个按键的功能,其中:OMC,是开机键,。
尸尸是关机键,CE是清除键,M 是存储键.例2.用计算器计算“89431+25604”时,按键步骤是:先按开关键,再依次输入“ 89431 ” 一“ 十” 一“ 25604 ” - “ = ”,输入完成后,结果就会显示在屏幕上.【分析】用计算器计算加法时,先打开计算器,然后输入第一个加数,再输入加号,然后输入第二个加数,最后输入等号,由此求解.【解答】解:用计算器计算“89431+25604”时,按键步骤是:先按开关键,再依次输入“89431 ”一“ + ”-* “25604” 一“ = ",输入完成后,结果就会显示在屏幕上.故答案为:89431, 25604.【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计算器计算加法的方法.例3.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 3 (判断对错)【分析】在计算器上计算器上的“AC”键或“CE”键是清除键,由此判断.【解答】解: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是正确的.故答案为:J.【点评】由计算器按键功能知:SE/T是设置键;是存储运算犍:CE/AC是清除键,据此选择即可.例4.小红在用计算器计算64X9时,发现按键“6”坏了.聪明的小红还是用这个计算器把正确的结果算了出来,你会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至少写三种方法)【分析】(1)根据64X9=2X32X9,用计算器求出算式2X32X9的结果,即可求出算式64X9的结果:(2)根据64X9 = 8X8X9,用计算器求出算式8X8X9的结果,即可求出算式64X9的结果;(3)根据64X9 = 8X8X9 = 8X72,用计算器求出算式8X72的结果,即可求出算式64X9的结果.【解答】解:因为64X9=2X32,所以用计算器求出算式2X32X9的结果,即可求出算式64X9的结果;因为64X9=8X8X9,所以用计算器求出算式8X8X9的结果,即可求出算式64X9的结果;因为64X9=8X8X9=8X72,所以用计算器求出算式8义72的结果,即可求出算式64X9的结果.【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算式64X9转化为其它同等大小的算式. 例5.在算盘上,一颗上珠代表5, 一颗下珠代表1. J .【分析】根据算盘的用法知,在算盘中,上方的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的每颗珠子代表1: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在算盘中,上方的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的每颗珠子代表1;说法正确.故答案为:J.【点评】解决本题要熟记算盘的用法和各部分珠子表示的意义.【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计算机的开机键是()A. ONB. CE2.在计算过程中,如果发现输入的数据不正确,按(A. ACB. 03.算盘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它的一颗上珠表示(A. 1B. 5C. AC)键不能清除数据.C. ON/C)C. 104.计算器上的关闭键是()A. OFFB. ONC. CE5 .东东的计算器上数字键“5”坏了,如果想用这个计算器计算出35X 120的得数,可以将原来的算式变 成( )A. 30X120+5X120C. 32X 120+3X120 6 . 一道题计算完后,只需按( )键,就可以进行另一道题计算了. 7 .在使用计算器的时候,如果要关机,需要按()键. A. ON B. OFF C. AC D. M+8 .吉吉在用计算器计算“64X9”时,发现计算器的键“6”坏了,吉吉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请你判断 一下,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A. 0.8X8X9B. 12.8X992C. 7X9-0.4X99 .用计算器计算3449+527+1640时,如果要清屏按()键. A. ACB. ONC. OFFD.= 10 .用计算器计算.1794+39X (254+346)=() A. 600 B. 27600 C. 11684 D, 15916二 .填空题(共8小题)11 .在算盘的万位上用1颗上珠和4颗下珠合起来表示.12 .小明想用计算器算“578X64",可是计算器上数字“8”的按键坏了.如果仍想使用计算器算这道题, 可以用哪个算式来代替?13 .计算器上OMCE 键是 键或 键,OFF 键是 键.14 .如图,算盘上的数,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15 .在计算器中,AC 是 键,0MC 是 键.16 .用计算器计算456 X 24,先按,再按,接着按,最后按17 .在”算器上输入HP | x II1 [ 6同T|[7]曰,这时显示屏上显示.B. 31+4X120 D. 7X5X120B.| X1R । C. ON/C D.OFF —00000 ■•■—00 —00SQ —18 .小红的计算器上的数字键“6”坏了,如果想用这台计算器计算64X12,你会怎么按键,请你用算式表 示出来,算式为.三 .判断题(共5小题)19 .计算器的清除键是[OF” . (判断对错)20 .在用计算机计算318X27的结果时,依次按3、1、8、X 、2、7、=就会出现结果. (判断对 错) 21 .计算器中的AC 、ON IC. CE 都有清除功能. (判断对错)22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判断对错)23 .计算器上的一些功能键,例如:改错键"AC",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解决问题.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共8小题)24 .小猫钓到了哪条鱼?(用计算器计算,然后将算式与对应的答案连起来)25 .如图是学校购买文具的一张收据,请算出相应的金额.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XX 商场铺将正证No. 0085962组别 2019年2月22 H _________葡品编斛w 名 数4 单位 单阶(元)XX彩色卡城 208 张 2. 00 X X初皮本 567 本 8. 00 X X 铅追食 280 个15.00 合计 1/ / 3班 交消贽人谙妥善保存本联 不作报的凭证营业员3 26 . 了解计算器.(1)在计算器上,+、-、义、:叫做 键.(2)ON/C键符键名 键 键或 键功能 清除 输入的数据.或清除屏幕 区别 [ON/C|能清除 数据,而只能清除 数据.⑶用科学计算器按m 回何回囚同同日,那么计算结果是(4)按键叵型回同田回回酗]同日,这时“•示屏上的数是27 .在你的计算器上找找是否有以下功能键,并试着用一用(找出其中5个即可).样砧迈"破雷^^j ■gw。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复习

一、四则运算一、概念: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6、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商=被除数÷除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7、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二、关于“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5、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6、“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三、运算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二、观察物体(二)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2.125 × 24=125×(
3. 列竖式计算
64× 321=
700
例如: 60×40=2400 (60×10)×( 40÷10)=2400
万位上 6 变成 7;所以 236 8520≈237 万
例名;省略 3646902300 亿位后面的尾数。
先找到亿位 36 4690 2300; 4690 2300 是要省略的;省略部分最高位是 4;所以要四
2/9
舍;亿位 6 还是 6;所以 36 4690 2300≈36 亿
8、一个数四舍五入后得到 65 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1/9
1、数位顺序表
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数位 ……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ຫໍສະໝຸດ 位位位位
位
计数
千
百
十
千
百
十
一
单位 …… 亿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2、1 个千亿 =10 个百亿 1 个百亿 =10 个十亿 1 个十亿 =10 个亿
1 个千万 =10 个百万 1 个百万 =10 个十万 1 个十万 =10 个万
一找;找到万位“ 123 0000”;二去;去掉 3 后面的四个 0 得到 123;三添;在 123 后
面添上“万”。所以 1230000=123 万。
例如:把 12300000000改写成亿为单位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
班别:姓名:学号:评分: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3角5分=()元 2.08米=()米()厘米
3吨40千克=()吨760平方米=()公顷
2.0.9里面有9个(),0.56里面有( )个0.01。
3.把5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把36缩小到它的()是0.036。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3.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小军读数时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读丢了,读成三千零四,原来的小数应该读出两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5.求“130乘16与23的和,积是多少?”写成综合算式是
(),这个算式要先算()。
6.59×99+59= ×(+),这是根据乘法()进行简便计算的。
7.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它的顶角是()。
8.一套单身公寓的售价399700元,改写成用“万元”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万元;地球表面约有316200000平方千米覆盖着水,改写成用“亿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亿平方千米。
9.在校运动会中,小丽、小敏、小英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
小丽用了17.82秒,小敏用了18.11秒,小英比小丽快1.23秒,小李比小丽慢1.25秒。
得第一名的运动员是(),小李排在第()名。
10.在校门口一条120米长的小路一旁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两端要插)。
一共要插()面彩旗。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内。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下面算式不相等的是()。
A、38×109=38×100+9×38
B、7×98=7×100-2
C、27000÷25÷4=27000÷100
D、184-65+42=184-(65-42)12.一个直角三角形有( )条高。
A、3
B、2
C、1
1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只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不是()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D、等腰14.围成一个正方形做游戏,每边站15人,四个顶点都有人,一共有()人。
A、52
B、56
C、60
15.小林从一楼到三楼走了24个台阶,她家住六楼一共要走()级台阶。
A、40
B、48
C、60
D、72
三、判断题。
对的在()里打“√”,错的打“×”。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大于4.2而小于4.4的小数只有4.3一个。
……………………………
()
17.2时30分=2.3小时………………………………………………
()
18.648-(48+23)=648-48-23 ……………………………………
()
19.把0.050化简后是0.5 …………………………………………………
()
20.用3厘米、6厘米和9厘米长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
()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2分,共2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6-0.3=49+97+203= 1-0.97=621+0÷7=
101×12= 0.49+0.5= 7.3+3.8=42-42÷6= 22.用递等式计算。
56.7-(32.6+0.36)123×30-960÷32
1732-512÷32×23 (75+240)÷(20-5)
23.简便计算。
125×56 69×98+69×2
3.63-1.25+17.37-8.75 73×101-73
五、动手操作。
(本大题共3小题,第24小题2分,第25、26小题每题4分,共10分)24.一个救援队在加油站西偏南25o方向约600米的位置,发现了事故发生现场,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事故发生点的位置。
北
25.在点子图上画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再画出每个角都是锐角的等腰
三角形。
26.下面是某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
根据图示,写出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驶路线。
六、解决问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27~28小题每题4分,第29、32小题每题7分,第
30、31小题每题5分,共32分)
27.两个书法小组一共交了175幅作品,第一组15人,第二组20人。
平均每人完成几幅作品?
200米
28.学校新买来48套课桌椅,每张课桌96元,每把椅子37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29.下面几种食品每1000克中钙含量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3+2+2=7分)
(1)上面几种食品中,哪一种钙含量最高?哪一种最低?这两种食品每千克的钙含量相差多少?
(2)1000克带鱼、鸡蛋和猪肉的钙含量共是多少克?
(3)你会比较表中三种蔬菜的钙含量吗?请用“>”将其表示出来。
30.同学们为“玉树灾区”捐款,四(1)捐款8500元,是四(2)班的2倍,四(3)班比四(2)班少捐150元,四(3)班捐款多少元?
31.一辆汽车自驾游从A市开往B市,3小时行驶了330千米。
照这样计算,再行驶5小时才能到达B市。
A市到B市有多少千米?
32.统计(3+2+2=7分)
(1)根据上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光明小学今年一至六年级同学植树情况统计图
(2)植树最多的是()年级;王英所在年级的植树棵数排在第4位,王英是()年级的同学。
(3)平均每个年级植树多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