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公众的焦点。
尤其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发布,揭示了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同时也为我们采取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根据最近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到1%,其中耕地超标率为4%。
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甚至产生毒性,影响食品安全。
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土壤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势在必行。
政府应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治理项目。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从源头上预防土壤污染。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土壤污染治理。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揭示了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土壤污染治理中来。
政府应加大对治理工作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公众要提高环保意识,支持治理工作。
要重视从源头上预防土壤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铜、铅、锌、汞、镉等。
这些金属元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不合理使用和环境管理不善,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过高,对农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的污染源

土壤的污染源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过大气与水污染的转化而产生,它们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叠和交叉进行,属于点污染的一类。
随着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化学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土壤遭受非点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
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地扩大,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不同,土壤污染物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无机物主要有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有机物主要有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
以上这些化学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农药和化肥带进土壤并积累起来的。
(一)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氮、磷、钾等许多植物所需要的养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农田,一般有增产效果。
但污水中还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污染土壤。
例如冶炼、电镀、燃料、汞化物等工业废水能引起镉、汞、铬、铜等重金属污染;石油化工、肥料、农药等工业废水会引起酚、三氯乙醛、农药等有机物的污染。
(二)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工业废气的污染大致分为两类: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铬、铅、铜、镉等重金属,对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产磷肥、氟化物的工厂会对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尘污染和氟污染。
(三)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过量地使用硝态氮肥,会使饲料作物含有过多的硝酸盐,妨碍牲畜体内氧的输送,使其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

(4)农药属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各种农药在等体积水和空气中的溶解量的比值作为衡 量各种农药扩散性能的指标, 当比值<1×104时,农药主要是以气态挥发的形式 扩散, 当比值>3×l04时,则以水体扩散为主。
(5)土壤中农药的淋溶,主要取决于它们在水中的溶 解度。溶解度大的农药,淋溶能力强,在土壤中的迁移 主要以水扩散形式进行。 农药的水迁移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溶于水中;二 是被吸附在土壤固体细粒表面上,随水分移动而进行机 械迁移。 除水溶性大的农药易淋溶外,由于农药被土壤有机 质和黏土矿物强烈吸附,一般在土体内不易随水向下淋 移,因而大多累积在0~30 cm的土层内。 农药对地下水污染并不严重,但由于土壤侵蚀,农 药可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配位作用
C 沉淀-溶解作用
D 氧化-还原作用
铈
(3)生物迁移
被植物体吸收在植物体富集的过程 一般,不同植物富集能力不同豆类>小麦>水 稻>玉米 植物体不同部位不同:根>茎>叶>果壳>籽实
2.几种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1)汞的迁移转化
(2)镉的迁移转化
(3)铬的迁移转化
土壤酸化的原因:
•化学原因:主要是矿物的风化过程产生的无机酸或大量 二氧化碳;土壤弱酸盐的水解;无机肥料残留的酸根; 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酸雨的影响;土壤胶体 吸附的H+、Al3+等被其它阳离子交换:
土壤酸化和碱化的原因:
土壤酸化的第二个原因是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 土壤的碱化
土壤溶液中OH-离子的主要来源是 CO32-和 HCO3-的碱金属 (Na、K)及碱土金属(Ca、Mg)的盐类。 交换性阳离子的水解 :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1.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2.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3.放射性物质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1.病原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蛔虫,钩 虫、传染性细菌和病毒 等 2.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痛痛病”事 件。 3.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00~110
90~100 90~100 70~80 60~70 50~60
很吵
很吵 很吵 较吵 一般 较静
静夜
轻声耳语 消声状态 (室内听觉下限)
30~40
20~30 10~20 0~10
安静
安静 极静 听阈
(三)我国噪声污染现状
二、电磁污染
(一)电磁污染的来源 电磁污染主要来源于两大 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 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 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 暴等;另一类是人工电磁 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 生的辐射,特别是近年来 飞速发展的通讯设备。
发生源 矿业
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 废石、尾矿、金属、废木、砖瓦和水泥、砂石等
冶金、金属结构、 金属、渣、砂石、陶瓷、涂料、管道、绝热和绝缘材料、粘 交通、机械 结剂、污垢、废木、塑料、橡胶、纸、各种建筑材料、 等工业 烟尘等 建筑材料工业 食品加工业 橡胶、皮革、塑 料等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 金属、水泥、粘土、陶瓷、石膏、石棉、砂、石、纸、纤维 等 肉、谷物、蔬菜、硬壳果、水果、烟草等 橡胶、塑料、皮革、纤维、染料等
有机氯农药已禁用了近20年,土壤中的残留量 已大大降低,但检出率仍很高。广州蔬菜土壤 中六六六的检出率99%,DDT检出率为100%。太 湖流域农田土壤中六六六、DDT检出率仍达100%, 一些地区最高残留量仍在1mg/kg以上。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

a
3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
农药、重金属污染达到上千万公 顷其中,矿区污染面积200万hm2, 石油污染500 万hm2 ,固废堆放5万 hm2
特征:多源、复合、量大、持久毒害 的现代污染特征,常量污染物向微量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岩石
(含矿物养分 低等植物
没有肥力)
成土过程的开始
土壤肥力不断发展
a
13
2.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 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 成的各种有机质。
可分为:普通有机质和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 敏素)
3.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酸化和碱化的原因:
土壤酸化的第二个原因是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 土壤的碱化
土壤溶液中OH-离子的主要来源是 CO32-和 HCO3-的碱金属 (Na、K)及碱土金属(Ca、Mg)的盐类。 交换性阳离子的水解 :
a
36
(2)土壤的缓冲性
土壤胶体吸收了许多代换性阳离子,如Ca2+、
Mg2+、Na+等可对酸起缓冲作用,H+和Al3+可对碱起到
矿物质: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其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和空气:共同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
a
9
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
土壤的形成过程
(1)岩石风化过程
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2)低等植物着生过程
形成原始土壤
(3)高等植物生长过程
形成成熟土壤
a
11
裸露的 风化作用 成土母质
土壤污染的危害

农药在土壤中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按照其被分 解的难易程度可分为两类/易分解类)如有机磷制剂*和难分解 类)如有机氯、 有机汞制剂等*。难分解的农药成为植物残毒 的可能性很大。 植物对农药的吸收率因土壤质地不同而异,其从砂质土壤 吸收农药的能力要比从其他粘质土壤中高得多。不同类型农药 在吸收率上差异较大,通常农药的溶解度越大,被作物吸收也 就越容易。农药在土壤中可以转化为其他有毒物质,如DDT可 转化为DDD、DDE。
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试验 的沉降物,以及原子能和平利用过程中所 排放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废渣。含有放射 性元素的物质不可避免地随自然沉降、雨 水冲刷和废弃物的堆放而污染土壤。土壤 一旦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就难以自行消除, 只能自然衰变为稳定元素,而消除其放射 性。放射性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重金属
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灌溉是重金属进 入土壤的一个重要途径。重金属进入土壤的另 一条途径是随大气沉降落入土壤。重金属主要 有汞、镉、铜、锌、铬、镍、钴等。由于重金 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可为生物富集,土 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过程和人工 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重金属可以被生 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
土壤生物污染的影响
土壤生物污染是指一个或几个有害的生物种群,从外界环 境侵入土壤,大量繁衍,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对人体或生态 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土壤生物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未经 处理的粪便、垃圾、城市生活污水、饲养场和屠宰场的污物等。 其中危险性最大的是传染病医院未经处理的污水和污物。 一些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的植物病原体能严重地危害植物, 造成农业减产。例如,某些植物致病细菌污染土壤后能引起番 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等百余种茄科植物的青枯病, 能引起果树的细菌性溃疡和根癌病。某些致病真菌污染土壤后 能引起大白菜、油菜、芥菜、萝卜、甘蓝、荠菜等’多种蔬菜 的根肿病,引起茄子、棉花、黄瓜、西瓜等多种植物的枯萎病, 以及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玉米、谷子的黑穗病等。此外, 甘薯茎线虫,黄麻、花生、烟草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马 铃薯线虫等都能经土壤侵入植物根部引起线虫病。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

壤污染物,施用不当,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
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和质量。
4.固体废弃物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
例如,各种农用塑料薄膜作为大棚、地膜覆盖物
被广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残膜碎
片散落田间,会造成农田“白色污染”。这样的
3.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
植(作)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 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等。
4.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
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 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 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 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是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
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致使某种有害
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土壤的原有含量,从而引起
的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两大类。无机 物污染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
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对土壤的污染。有机物污染主
固体污染物既不易蒸发、挥发,也不易被土壤微
生物分解,是一种长期滞留土壤的污染物。
中国土壤污染特点
1.累积性
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 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 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 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 有很强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
在利用废水灌溉农田之前,应按照《农田灌 溉水质标准》规定的标准进行净化处理,这样既 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对土壤的污染。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1. 引言1.1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环境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园区、农业农村、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等。
工业园区中的化工企业、矿山和电镀厂等排放废水、废气,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
农业农村中的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也是导致土壤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城市生活垃圾和垃圾填埋场中的有害物质渗出,也会污染周围的土壤。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和农药污染等类型。
这些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植物生长受阻、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等问题。
为了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有机农业等。
还需要研发改进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方法。
土壤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加强土壤保护意识,改变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做法,将是未来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
2. 正文2.1 土壤环境污染的来源土壤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活动、农业生产、城市化进程等多个方面。
工业活动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农业生产也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无机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和不当处理,使得土壤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超标等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也造成了土壤环境的污染。
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建筑工地的废弃物、生活污水等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各种污染源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土壤中污染物种类繁多、污染程度较深,形成了复杂的土壤环境污染体系。
建立全面的土壤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1. 化学污染:化学物质的排放和渗透导致土壤中有毒物质超标,如重金属元素、有机物、农药、化肥等,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危害土壤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施用有机氯农药的农田
堆放、填埋区域泄漏
石化、交通行业的多环芳烃、垃圾焚烧的二噁英问题
、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三大作用)
、土壤在环境中的作用(三大作用)
蓄积
作用
土壤是以固相物质为主的多相复杂体系,表面积大,能吸附各种离子和某些分子;
输移
作用
土壤是植物和某些动物直接赖以生存的地方,是营养物的主要供应地;
净化
作用
存在各种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数以亿万计,能使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
土壤污染来源:
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
机污
无染物
重金属:汞、镉、铜、锌、铬等
非金属:砷、硒
放射性元素:Cs137, Sr90
其他:酸、碱、盐等
有机污染物
有机农药、酚、石油、洗涤剂、PCBs、
N、P等
有害微生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病原体
三、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
三相五成分
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空气、水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