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_夏家淇

合集下载

制订我国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的几点建议

制订我国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的几点建议

制订我国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的几点建议宋静;陈梦舫;骆永明;夏家淇;吴春发;罗飞;韦婧;李春平【期刊名称】《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年(卷),期】2011(023)003【摘要】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陆续开展污染企业搬迁,环境管理上要求对搬迁场地进行商业开发前必须开展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客观上要求有一套场地环境评价标准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针对目前国内污染场地标准缺失及盲目引用国外相关筛选值出现的误区,分析了美国、荷兰和英国土壤筛选值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合理借鉴国外土壤筛选值及其制定方法学提供指导,并为我国场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的制定提供参考.【总页数】8页(P26-33)【作者】宋静;陈梦舫;骆永明;夏家淇;吴春发;罗飞;韦婧;李春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烟台264003;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4【相关文献】1.污染场地土壤中Cd人体可给性影响因素及对筛选值的影响 [J], 钟茂生;彭超;姜林;韩丹;夏天翔;姚珏君;郑迪2.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筛选值及标准应用 [J], 张驰;秦榕璘3.制定我国污染场地土壤筛选值的建议 [J], 贾琳;武雪芳;胡茂桂4.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筛选值关键影响因子研究——以砷为例 [J], 王积才;张朝;谢雨呈;王梅;张琢;颜增光;郭观林5.制订我国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的几点建议 [J], 潘洪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一、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土壤质量一般定义为: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以促进动植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美国土壤学会(1995)把土壤质量定义为: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空气质量以及支撑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

因此,“土壤质量是指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和生产生物物质的土壤肥力质量,容纳、吸收、净化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以及维护保障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的土壤健康质量的总和(据曹志洪、周健民)”。

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作物生产力、土壤环境保护,还包括食物安全及人类和动物健康。

土壤质量概念类似于环境评价中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标,从整个生态系统中考察土壤的综合质量。

这一概念超越了土壤肥力概念,超越了通常的土壤环境质量概念,它不只是把食物安全作为土壤质量的最高标准,还关系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与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动态变化有关的一种固有的土壤属性。

专家认为:土壤科学的研究除了应继续重视土壤肥力质量的研究外,还必须向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健康质量方面转移。

二、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土壤系统组分、状态、结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功能以及时空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指标,即定性指标;另一类是分析性定量指标,选择土壤的各种属性,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分析数据,然后确定数据指标的阀值和最适值。

根据分析性指标的性质,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分为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化学指标、土壤生物学指标三个方面。

1、土壤物理指标:土壤物理状况对植物生长和环境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土壤物理指标包括土壤质地及粒径分布、土层厚度与根系深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孔隙度及孔隙分布、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持水特性、渗透率和导水率、土壤排水性、土壤通气、土壤温度、障碍层次深度、土壤侵蚀状况、氧扩散率、土壤耕性等。

土壤健康评估标准和指标分析

土壤健康评估标准和指标分析

土壤健康评估标准和指标分析土壤是地球上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生产、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至关重要。

土壤健康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指标和标准,对土壤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土壤是否健康并提供适当的管理建议。

本文将介绍土壤健康评估的常用标准和指标,并分析其意义和应用。

一、土壤健康评估标准1.美国自然资源保护服务(NRCS)土壤健康评估标准美国NRCS制定了一套广泛应用的土壤健康评估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指标:土壤覆盖、活性有机质、土壤结构和水稳定性。

土壤覆盖度是评估土壤保水和控制侵蚀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评估指标有植被覆盖率和覆盖物覆盖率。

适当的土壤覆盖度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水土流失。

活性有机质是土壤健康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对土壤肥力、水分保持和微生物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评估方法包括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质分布。

土壤结构对土壤通气性、水分渗透性和根系生长等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结构评估的指标主要有团聚体稳定性、颗粒组成和土壤密度。

水稳定性是评估土壤抗侵蚀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衡量土壤抗冲击和抗侵蚀能力。

评估方法包括浸泡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指标。

2.国际土壤科学协会(ISSS)土壤健康评估标准ISSS制定了一套全球通用的土壤健康评估标准,包括土壤质量评估标准和土壤功能评估标准。

土壤质量评估标准主要评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包括土壤贫瘠度、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动等指标。

土壤功能评估标准则评估土壤的生物多样性、碳储存、水分调节和养分循环等功能,包括土壤生物指标、土壤水分指标、土壤养分指标等。

二、土壤健康评估指标分析1.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土壤中碳、氢、氧和氮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健康和肥力具有重要影响。

有机质含量的评估方法常用有机质含量测定和有机质稳定度评估。

有机质含量测定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有机质稳定度则通过测定有机质与矿物质之间的结合程度来评估。

简述评价土壤是否污染的标准

简述评价土壤是否污染的标准

简述评价土壤是否污染的标准土壤污染是人类文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形污染,在某一地区持续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会给土壤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如何评价土壤是否污染,是有必要被重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要评价土壤是否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首先,要从化学方面来评价土壤是否污染。

土壤里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营养物质的组成,是衡量土壤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当土壤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比例符合要求时,才能认为土壤没有受到污染。

其次,要从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来评价土壤是否污染。

土壤有机物质可以是有机废弃物、有害物质或有机肥料,这些有机物质在过量堆积时,会使土壤表层形成稠密、腐烂的环境,从而影响土壤的缓冲性能,因此,评价土壤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

再次,要从土壤水分来评价土壤是否污染。

土壤的水分状况,是反映土壤的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有有毒物质的堆积导致的,因此,评价土壤污染情况时,也要考虑到土壤水分的含量。

最后,要从土壤颗粒物分布来评价土壤是否污染。

壤中的颗粒物,可以是非常细小的微米级的颗粒,也可以是比较大的非生物颗粒。

如果土壤中的颗粒物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则可能表明土壤已经受到污染,因此,评价土壤污染情况也必须考虑到土壤颗粒物分布情况。

总之,要评价土壤是否污染,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指标之外,还可以根据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和细菌种类,土壤气味、颜色等多种物理特性,以及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检测结果来评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

因此,评估土壤污染的标准,不仅要考虑到上述介绍的几个指标,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不同的土壤环境,以及受到污染的程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评估土壤污染的标准。

只有通过完备的指标,才能准确、合理地评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从而有效地防止土壤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清晰、准确地评价土壤是否污染,可以有利于人们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抑制土壤污染的进一步发展,保护土壤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

正确认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土壤污染

正确认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土壤污染

中国环境报/2004年/10月/28日/第003版正确认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土壤污染夏家淇由于土壤污染物不像大气或水污染物那样,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土壤中的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肉等进入人体。

土壤与人体之间的物质流动关系比较复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制定土壤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难度很大。

很多人认为,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土壤就受到污染。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这要从如何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说起。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6(GB15618-1995)于1996年3月起实施。

在该标准的制订中,第一级采用地球化学法,主要依据土壤背景值。

很多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土壤采用第一级标准。

第二级采用生态环境效应法,主要依据土壤中有害物质对植物和环境是否造成危害或污染的影响。

一般农田、蔬菜地等采用第二级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是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是指环境中有害物质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

环境质量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有害物质对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不考虑社会等其他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强制性。

第二级标准是将土壤-植物体系、土壤-微生物体系、土壤-水体系等体系所研究得出的各体系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经综合考虑,选择最低值的体系作为限制因素,制定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符合这一标准,预期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对植物生长不会有不良的影响,植物体的可食部分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要求,饲料部分符合饲料卫生标准要求,不致使土壤生物和肥力特性恶化,不致造成地面水、地下水、大气等污染。

据研究认为,各体系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中最低值的体系的限制因素,就镉、汞、六六六、滴滴涕等而言,是植物体的可食部分的食品卫生问题(按食品卫生标准),铜、锌、镍等是对植物生长影响问题(按作物减产10%计),砷、铬是二者均有的问题。

土壤污染研究现状与趋势

土壤污染研究现状与趋势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土壤污染研究现状与趋势作者:温志良, 莫大伦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刊名:三峡环境与生态英文刊名: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年,卷(期):2000,22(3)被引用次数:10次1.仇荣亮陆地生态环境酸沉降敏感性研究 1997(04)2.蒋以超土壤化学的物理化学 19933.C.M. Tu Agriculture Canada 1994(01)4.Calderbank, A The consequences of bound pesticide residues in soil 19945.王鹏新土壤和植物中的镍及其相互作用 1993(05)6.白瑛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残留与吸收 1988(06)7.熊礼明土壤溶液中镉的化学形态及化学平衡研究 1993(02)8.杨崇洁几种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后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吸附机理的研究 1989(03)9.Amacher MC Retention and Release of Metals by SoilEvalution of Several Models 198610.Kinniburgh D G General Purpose Adorption Isotherms 198611.李永涛土壤污染治理决策系统的研究 1997(04)12.赵其国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1993(03)13.刘延良国内外土壤环境监测标准现状 1996(05)14.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美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 198815.Wallace A. Additive Protective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n plants with excess trace elements1982(05)16.李天杰土壤环境学 199617.夏北成污染生态学原理 19951.夏家淇.骆永明.XIA Jia-qi.LUO Yong-ming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研究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1)2.夏家淇.骆永明.XIA Jia-qi.LUO Yong-ming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22(1)3.戴学标.李根.邹志文.DAI Xue-biao.LI Gen.ZOU Zhi-wen基于GIS的农业土壤污染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2011,33(6)4.骆永明.滕应.LUO Yong-ming.TENG Ying我国土壤污染退化状况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土壤2006,38(5)1.古红梅.胡述龙.王红星重金属铅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 2011(1)2.张敏.蔡五田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的关键思路和方法介绍——以示范项目调查为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6)3.赵勇.LI Hong-Juan.魏婷婷.SUN Zhi-Qiang土壤、蔬菜的铅污染相关性分析及土壤铅污染阈限值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4)4.杨蕾.魏婷婷.轩辗河南省优势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5.张瑾.闫书军农药在土壤中淋溶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6.王文成.吴德礼.马鲁铭天然铁基矿物修复土壤的机制[期刊论文]-江苏环境科技 2007(z2)7.王华.王志良.夏明芳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8.史贵涛.陈振楼.李海雯.王利.许世远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趋势[期刊论文]-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6)9.王华土地利用变更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方法及实例[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3)10.杜青平.孟紫强.袁保红.王茜亚硫酸盐引起小麦幼苗细胞膜透性等改变的机制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2003(6)本文链接:/Periodical_sxhjyst200003020.aspx。

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

有关淮安土壤污染调查报告摘要:土壤是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较大,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发生的地域和规模在逐渐扩大,危害也进一步深入。

目前,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本文对家乡淮安的土壤污染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进行了阐述,提出一些解决土壤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淮安土壤污染治理调查报告1.土壤污染概念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 左右。

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

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学肥料及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遭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水土流失和风蚀作用等的影响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

因此,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当土壤中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淮安土壤污染现状土壤污染物种类很多,其中最突出的而又很难降解的有两大类,一是重金属,二是有机合成农药。

进入土壤的污染物来源很多,一般情况下通过大气、尘降与水污染转化而产生。

但由于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大量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也使土壤日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沈跃文等对淮安市的蔬菜基地、大型交通干线两侧、重污染企业附近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发现:蔬菜基地的监测点位分布在楚州区、盱眙县和金湖县三地。

简述评价土壤是否污染的标准

简述评价土壤是否污染的标准

简述评价土壤是否污染的标准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1、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2、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注:1、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125cmol (+)/kg的土壤,若≤12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2、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医学教育网整理。

3、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

扩展资料土壤污染类型:1、大气污染型大气污染物通过干、湿沉降过程污染土壤。

如大气气溶胶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酸性物质等土壤的污染作用。

其特点是污染土壤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扇形、椭圆形或条带状分布。

长轴沿主风向伸长,其污染面积和扩散距离,取决于污染物的性质、排放量和排放形式。

大气型土壤污染物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

2、水质污染型主要是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受污染的地表水,经由灌溉而造成的土壤污染。

此类污染约占土壤污染面积的80%。

其特点是污染物集中于土壤表层,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某些可溶性污染物可由表层渐次向心土层、底土层扩展,甚至通过渗透到达地下潜水层。

污染土壤一般沿河流、灌溉干、支渠呈树枝状或片状分布。

3、固体废物污染型固体废物包括工矿业废弃物(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的堆积、掩埋、处理不仅直接占用大量耕地,而且通过大气迁移、扩散、沉降或降水淋溶、地表径流等污染周围地区的土壤。

属点源型土壤污染,其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都较复杂,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有日渐扩大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夏家淇1,骆永明2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2;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江苏南京 210008)摘要:就当前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进行了讨论,提出以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质量第二级标准值和土壤污染临界值作为区域和场地土壤污染评价的3类指标的建议。

3类指标的取值及含义为:(1)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采用当地数值。

这是揭示当前土壤是否有污染物进入的临界点,是保持当前土壤良好状态的目标值。

若土壤中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则要警惕,要找出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物继续进入,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

(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通用的GB 15618第二级标准值。

这是初步判断和识别当地土壤是否受污染的筛选值。

若化学物质含量低于此值,说明土壤未受污染,不须进行深入调研;若高于此值,则土壤可能受污染,但要依据深入调研或风险评估而定。

(3)土壤污染临界值:通过对当地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得出土壤污染临界值。

这是揭示土壤是否受污染的阈值。

若化学物质含量高于此值,说明土壤已受污染,应研究提出修复污染土壤与控制污染源的方案。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风险评估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831(2006)01-0087-04D efi niti on and Three Evalua tion G ui deli nes of So ilConta m i na ti on .X I A J i a -qi 1,L UO Yong -m i ng 2(1.Nan j ing Ins tit u te of Environm en -t a lSciences ,S tat eE nvironm entalP rot ecti on Adm i n istration ,Nanjing 210042,Ch i na ;2.S oil and Environm en tB i ore m ed iati on Res earch C en -tre ,N an ji ng Institute of SoilS ci ence ,Ch i nese Acad e my of Sci ences ,N an ji ng 210008,Ch i na )Ab stract :Th ree guideli nes are s et forth f or eval uati on of s oil con t a m i nation at t he sca l e of a reg i on or a specific site in vie w of a m b i gu it y of t he definiti on f or soil con t a m i nation at presen.t The t h ree guideli nes ,m ai n l y b ased on che m i cal l evels ,are upper li m it of soil environ m en tal background ,G rade Ⅱcrit eri a of the nati ona lsoil environ m en talqualit y standard (GB 15618)and thres h ol d val ue of soil con t am i nati on.The upper li m it of soil envir on m ental backg round ,wh ich corresponds to t he l ocal s oil environm en t a lb ackground ,is a critical val ue for d iscri m i -nating bet w een pedogenic sou rce and an t h ropogen i c inpu ts of che m i ca l s as w ell as a target val ue for protecting t h e s oil environmen.t If a c h e m icalw ou l d be h i gh er t h an t h is upper li m it ,m easures shou l d be undertaken in exp l orati on and con trol of it s poten ti a l anthropogen ic s ou rc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oil qualit y fro m f u rt h er i m pact of these sou rces .The soil env ironmental qualit y standard ,wh ich is equ ivalen t t o G rade Ⅱcriteria of t he national s oil environ m en t quality s t andard ,is a s creening l evel f or d isti ngu is h i ng un con t a m i nated soils fro m con -t a m i nated soils p reli m inaril y .If t he l evel of a che m ical i n t he s oil is lo w er t h an this standar d ,it indicates that t he s oil is not con t a m i nated .O t her w is e ,the soilm i gh t be con t a m i nated pot en tiall y and f u rther i nvestigation and /or ris k assess m ents of the eco -environm ent and hum an healt h shou l d be reco mm ended .Th e thres ho l d val ue of soil con t a m i nation ,w h i ch cou l d b e acqu ired t h rough ri sk ass ess m en t of t he p rob l e m s oil ,is a critical val ue f or deter m i n i ng w het her t he soil is con ta m inat ed or no.t Beyond t h is val ue ,t h e s o il is con t a m i nated and coun t er m eas -u res s hou l d b e undert aken to contro l the poll u tant sou rces and re m edy t he conta m i nated s oi.lK ey words :s oil conta m inati on ;soil envir on m ental qualit y gu i deline ;s oil environm en t al qualit y st and ard ;ri sk assess m en t 针对各方对土壤污染概念认识的差别,现就土壤污染的概念和评价指标,谈点看法,供大家讨论。

1 如何识别土壤污染概括地说,通常有以下几种看法:(1)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上限值,称为土壤污染;(2)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G 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准值,称为土壤污染;(3)土壤中污染物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有危害,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属环境污染的范畴。

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1]对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便可能产生危害。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因此,土壤污染也应具有上述特点。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0810);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125005)收稿日期:2005-11-21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22(1):87-90J ourna l of Ecolo gy and R ural Envir on m en t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对生物、水体、空气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这种恶化现象通过对各种受体的危害而体现)。

按此认识,称谓土壤污染应同时具有以下2个条件:一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二是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受体如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

并且这个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发生质变时的污染物浓度是其危害的临界值,也就是土壤污染临界值。

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体健康所制订的土壤中污染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容许含量值。

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环境质量标准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更加复杂。

这是由土壤和受体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外源污染物进入土壤并达一定数量后,通过多种途径对生物、水体、空气和人体等各种受体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有2方面:一是土壤因素,由于受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和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土壤类型和性质千差万别,因此同一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活性也有差异,对同样受体的影响就会不同;二是受体因素,土壤中同一污染物对各类受体(植物、微生物、动物,人体以及水体、大气等)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同一受体又有地区的差别。

在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时,要通过土壤污染物对不同受体的剂量-反应关系,得出各项诸多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值,取其中最低的土壤基准值,结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诸因素,订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二级标准值[2]。

在制订重金属指标时,应该采用土壤总量与有效量相结合为宜;因为有效量指标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消除土壤因素的影响;但鉴于目前我国尚缺乏有效量资料依据,因此可先采用总量用于指标的制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