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山东某化公司“1·3”爆炸事故分析

山东某化公司“1·3”爆炸事故分析

山东某化公司“1·3”爆炸事故分析
一、事故经过
2000年1月3日上午9时,山东某化肥公司供气车间主任通知机修车间主任安排人焊接脱硫贫、富液槽蒸汽加温管。

上午机修车间焊工班班长在从气车间脱硫工段长的带领下,去现场看了工作量。

下午14时10分,焊工班班长安排李某、薛某、宋某2人到脱硫岗位焊接管线,车间安全员刘某开具贫液槽焊接管线的动火证情况下,就开始焊接富液槽的蒸气管。

预制好由蒸气管引出20mm的管线至富液槽锥形上盖与筒体连接处北面斜上方约400mm处时,宋某从槽顶部下来,李某、薛某2人上去,把预制好的管子进行对焊,在焊接时发生爆炸,时间是3日16时45分,富液槽锥形上盖飞出70多米,李某被抛出25米左右,薛某从槽顶部摔下地面,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安排人将李某、薛某送往医院抢救。

李某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薛某腿部骨折。

二、事故原因
1.焊工李某、宋某及管工薛某严重违犯安全禁令,无证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安全人员未履行动火职责,车间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松懈,安排工作草率行事,监护人监护不力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公司领导对安全教育不严不细也是原因之一。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员安全意识。

2.举一反三组织全公司员工查工艺、查设备、查电气、查规章活动,认真清除存在事故隐患。

3.加强动火管理,完善检修规程。

4.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健全各级安全管理网络,确保安全生产。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是一种高风险的生产环境,事故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以下是一起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2015年8月,中国山东省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65人死亡、798人受伤。

该化工厂生产钢制储罐,爆炸事故导致一座储罐倾斜并发生泄漏,造成相邻储罐也产生压力,最终引发爆炸。

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艺和设备设计不合理,防护措施不到位。

首先,储罐的设计存在问题,没有考虑到在事故发生时如何承受压力和热力的影响。

其次,化工厂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气体检测和火灾报警系统等。

此外,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无法有效应对事故发生时的突发情况。

针对此次事故,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化工厂的安全监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对化工厂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查,确保其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其次,完善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如安装气体检测和火灾报警系统,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此外,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总的来说,化工厂事故的发生往往由多个因素导致,包括工艺和设备设计、安全管理制度和员工素质等。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加强和改进,才能有效预防化工厂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化工有限公司“1.1”爆炸事故案例

化工有限公司“1.1”爆炸事故案例

化工有限公司“1.1”爆炸事故案例
时间:2009年1月1日15时30分
地点:武城县经济开发区德州合力科润化工有限公司
事故原因:乙腈装置固定床反应器发生爆炸
损失情况:5人死亡、1人重伤、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60万元
处置情况:
2009年1月1日15时30分左右,德州合力科润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装置固定床反应器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合力公司立即开展自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伤员被立即送到德州市人民医院和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救治。

接到报告后,武城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并启动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立即成立了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全力做好现场控制、救援和善后工作。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重大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重大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重大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件概述2019年12月5日,中国山东省东营市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事故,导致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该化工厂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包括氨水、甲醛、甲胺等。

火灾发生后,大量有毒气体泄漏,严重威胁了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对该化工厂进行了彻底调查,并对责任人进行了严厉处理。

二、事故原因分析1.企业管理不善据初步调查,该化工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不善。

首先,该化工厂在安全生产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了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安全措施。

其次,企业在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方面也存在漏洞,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疏散员工和附近居民,造成了火灾事故的严重后果。

最后,企业缺乏对于化工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管理,使得化工产品泄漏风险大大增加。

2.安全设施不完善其次,事故的发生还与该化工厂的安全设施不完善有关。

据了解,该化工厂的消防设施陈旧,并且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并不到位,无法在火灾发生时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与此同时,其化工生产设备也存在老化和损坏现象,增加了化工产品泄漏的风险。

这些都表明了该企业在安全设施方面的严重缺陷。

3.相关政府监管不力最后,事故发生还与相关政府监管不力有关。

据报道,这家化工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多处违法违规行为,但相关政府部门并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

此外,化工厂长期以来违规排放和储存化工产品,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但政府监管部门也并未采取足够的措施予以制止。

三、事故影响1.经济影响首先,该火灾事故对当地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该化工厂每年的产值数以亿计,是当地的重要化工企业之一。

由于火灾造成了化工产品的大量泄漏和爆炸,该化工厂的生产设施几乎被毁,给当地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

2.社会影响其次,该火灾事故也对当地社会秩序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由于大量有毒气体的泄漏,附近居民面临着生命安全的巨大威胁,而当地政府也面临了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的巨大压力。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篇:某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某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发生经过2005年2月24日下午,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二醇二甲醚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并引起附近成品仓库起火。

事故发生后,安监、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救援。

大火在1小时后被扑灭。

事故发生后,该市于25日在事故现场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根据省安委会授权,政府成立了事故联合调查组,对该事故展开调查。

此次事故造成6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0.44万元。

二、事故性质及原因分析事故调查组最终认定这是一起因企业违法建设、违规投产、违章操作,有关部门监督检查不力而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一)事故直接原因在生产乙二醇二甲醚的醇钠反应阶段,由于加料速度快,导致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而现场操作人员错误地打开了醇钠反应釜的闸阀,导致氢气从反应釜内高速冲出,高速流动的氢气产生了静电火花,引发了空间气体爆炸。

(二)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发生事故的车间的工程项目未依法办理立项审批和工程建设的相关许可,在有关部门下发停工通知单后继续违法施工,埋下了事故隐患。

二是化工厂违规试产,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化工厂在新建车间试产前,未制订开车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投产中发生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急处置不当,酿成大祸。

三是化工厂劳动组织不合理,生产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薄弱。

四是事故发生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违法建设项目监督检查不细,监督检查不力。

第二篇:2018事故案例分析: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2018事故案例分析:某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和高出坠落类似事故的分类依据是__。

A.事故危险的严重程度 B.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C.事故类别D.职业健康的标准2、[2011年考题]锅炉结渣是指渣在高温下黏结于受热面、炉墙、炉排之上并越积越多的现象。

化工装置试车试生产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化工装置试车试生产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1.山东德州市某化工厂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爆炸2007年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

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事故单位概况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原地方国有的平原县化肥厂改制后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75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碳酸氢铵24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

事故发生在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脱碳、净化、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是压缩工序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

2.事故经过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

7月10日,2号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压(试压至18MPa)、二氧化碳置换完毕。

7月11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

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人当场死亡,1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1人轻伤。

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和仪表盘烧毁。

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

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分析,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第一角阀前1m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角阀之间的管线(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启状态)。

二、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据分析,此次爆炸为物理爆炸。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存在强度不够、焊接质量差、管线使用前没有试压等问题。

2.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1)建设项目未经设立安全审查。

该公司将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总投资9724万元)拆分为“化肥一厂造气、压缩工序技术改造项目(投资4868万元)”和“化肥一厂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4856万元)”两个项目,分别于2006年4月26日和5月30日向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委员会备案后即开工建设,未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xx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原地方国有的平原县化肥厂改制后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该公司现有总资产约20亿元,职工约2800人,有2个生产分厂。

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75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碳酸氢铵24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

事故发生在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脱碳、净化、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是压缩工序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二、事故简要经过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

7月10日2号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压(试压至18MPa)、二氧化碳置换完毕。

7月11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

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一人轻伤。

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和仪表盘烧毁。

e4ZY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

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分析,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第一角阀前1米处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角阀之间的管线(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启状态)。

三、事故原因初步调查分析(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经初步分析判断,排除了化学爆炸和压缩机出口超压的可能,爆炸为物理爆炸。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存在强度不够、焊接质量差、管线使用前没有试压等严重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⒈建设项目未经设立安全审查。

化工有限公司“1.1”爆炸事故案例

化工有限公司“1.1”爆炸事故案例

化工有限公司“1.1”爆炸事故案例时间:2009年1月1日15时30分地点:武城县经济开发区德州合力科润化工有限公司事故原因:乙腈装置固定床反应器发生爆炸损失情况:5人死亡、1人重伤、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60万元处置情况:2009年1月1日15时30分左右,德州合力科润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装置固定床反应器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合力公司立即开展自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伤员被立即送到德州市人民医院和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救治。

接到报告后,武城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并启动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立即成立了事故救援领导小组,全力做好现场控制、救援和善后工作。

(一)迅速抢救伤亡人员。

按照“生命重于泰山、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武城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迅速开展救助,并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同时,组织公安干警现场值勤,确保事故现场秩序稳定。

(二)迅速成立事故处理领导小组。

立即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治、现场处置、事故调查、善后处理、新闻接待六个工作小组,集中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三)积极做好伤员救治和伤亡家属的安抚工作。

建立了一个伤亡人员一套工作班子的工作机制,稳定伤亡者家属的情绪,有关领导及卫生局、民政局、劳动局、县医院等单位负责同志靠上工作,积极做好救治和安抚工作。

对于死亡人员,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有关乡镇书记、派出所长和村支部书记,积极做好死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好理赔等各项善后工作。

(四)认真搞好事故调查。

组织事故调查小组,积极配合省市调查组的工作,对事故原因展开深入调查,全面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重点了解这次试车过程中有关物品、设备的质量问题,了解操作规程是否符合规定,为事故处理奠定基础。

(五)加强现场处置。

立即责令德州合力化工公司全面停产整顿,不经验收不得开工、试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 分析
10环监 汤正权
生命可贵 安全生产!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 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 系原地方国有的平原县化肥厂改制后成立 的民营股份制企业。该公司现有总资产约 20亿元,职工约2800人,有2个生产分厂。 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75万吨, 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碳酸氢铵24万 吨,三聚氰胺3万吨。
二、 事故概括
• 11年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原 平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wt| 年氨醇、25wt|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 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脱碳、净化、 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 是压缩工序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造成 9人死亡,1人受伤。
三、事故简要经过
• (二)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关要求
• (一)要从源头上严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准 入关。 • (二)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和试 车安全管理。 • (三)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 建设项目和试生产的安全监管。 • (四)扎实推进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治理专项行动。
愿死者安息
• 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 吨/年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 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 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7月10日2号 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压(试压至 18MPa)、二氧化碳置换完毕。7月11 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 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 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 (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23时50 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 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 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 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一人 轻伤。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 和仪表盘烧毁。
谢谢
• 观看
•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 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分析,一处爆炸 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 第一角阀前1米处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 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角阀之间的管线 (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 启状态)。
四、事故原因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