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文化成就 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36张PPT)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4.“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
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下列有
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B )
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升入太空, 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 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 美国)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
杨利伟
时间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 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三位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其中翟志刚顺利完 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2019年6月5日我国在黄海某海域从海上发射平台,运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同时发射升空, 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度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收获火箭发射新技能。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书上查找钱学森的有关资料,学生回答)
美国海军部长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 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浙江省 杭州市人中国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在美国获博 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 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 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 方案。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 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由于钱 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 至少20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 科技文化成就 PPT课件完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 科技文化成就 PPT课件完美

《863计划纲要》选择_航__天__技__术____、 生__物__技__术_____、__新__材___料____、 信__息__技__术_____、_激__光__技__术_____、 自_动___化__技__术__、_能__源__技___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
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
海__洋___技__术____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神舟一号 1999(无人) 神州五号 2003年10月 杨利伟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 翟志刚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 青蒿素 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 的心理 过程, 是人最 基本的 智慧之 一,联 结着我 们的过 去与现 在。一 切经验 都要经 过编码 、储存 和提取 才能形 成完整 的记忆 过程。
第一颗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 地导弹飞行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 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
身患重病的邓稼先 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 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 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 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 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 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 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 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 爆轰模拟试验。
钱学森
1911--2009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 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 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 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 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 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 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 的研究建立了功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共47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共47张)
B.杨利伟 钱学森 C.翟志刚 杨利伟
D.邓稼先 袁隆平
3、自2016年起,我国将每年4月24日
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因为这一天
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发射成功的日子,它拉开了中国人
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
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
在( ) A.1960年 C.1967年
D B.1964年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
2001年1月, 神舟二号
2002年3月, 神舟三号
2002年12月, 神舟四号
2003年10月,神舟五 号:首次搭载航天 员飞行并返回
2005年10月,神舟六 号:首次完成多人 多天飞行
2008年9月,神舟七 号:我国航天员首次 实现空间出舱活动
中国航天第一人—— 杨利伟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 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2012年,中国作家_莫___言_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 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越来越大。
“两弹一星”
漫步太空
核导弹弹、(东原方子红弹一、号氢弹)神舟系列飞船
农业、医学
籼型杂交水稻、 青蒿素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 说:“无论到哪里,他都 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 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 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 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 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 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 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 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 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 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 立了功勋。
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 )获
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与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公开课课件(共20页ppt)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公开课课件(共20页ppt)PPT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 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 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文化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页ppt)【公 开课课 件】
C.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的军事实力
D.打击美国的对台政策
8、经过数百次实验,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
蒿素的中国药学家是(

D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页ppt)【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页ppt)【公 开课课 件】
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 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 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 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页ppt)【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页ppt)【公 开课课 件】
合作探究:
9、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页ppt)【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0页ppt)【公 开课课 件】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31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31张)

A.袁隆平
B.杨振宁
C.屠呦呦 D.莫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31张)
神舟飞船
1999.11.20: “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10.12: “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8.9.25: “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1.11.1: “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3.6.11: “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10.17:“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概况: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 次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31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31张)
(2)影响: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 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也有重要贡献。
③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 功氢弹所需的时间
国名 时间
美国
7年零4 个月
前苏联 英国 中国
4年
4年零7个 2年零8

个月
④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 地球卫星的国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科技文化成就 (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科技文化成就 (共32张PPT)
1.“双百”方针 (1)提出: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2)影响:
“双百”方针提出后,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3)文化成就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1)成就:
①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 特点: 佳作迭出。
②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 工作者、 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 逝世,享年62岁。
钱学森 (19112009)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 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 长。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 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 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A 4、下列事件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是 () A.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
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B.2003年神舟五号往返成功 C.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成功 D.2008年神舟七号往返成功
5、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研
水平、教育水平等硬实力。中国获
二、杂交水稻和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籼型 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米神”
(2)影响: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 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 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 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复习课件(共6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复习课件(共60张PPT)
1964年10月16 日,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 月16日, 蘑菇云腾 空而起, 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爆炸时 的火球。图片由《解放军画报》 提供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 总理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
程 (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
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认 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20世纪70年代初(1973年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 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被称为“东方魔稻”。
(2)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 ,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 为“杂交水稻之父”。
改革开放 后的变化
食 物 丰 富 多 样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3)住
从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到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
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别墅、海景 房、单园小区房等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4)用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
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
意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义 ②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精 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3、漫步太空
航天成就:
(1)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 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
单元小结
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共20张PPT)

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 地导弹飞行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 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
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
力学、状态方程、中子
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
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
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
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 爆轰模拟试验。
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
身患重病的邓稼先 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2)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何时发射成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 发射时间 1970年4月24日 研制人员 卫星质量 戚发轫等 173公斤 以及一些探测 直 径 约1m 终止服务 1970年5月14日
卫星用途
进行卫星技术试验
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 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 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 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当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 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 中华民族的精神。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新加坡《民报》曾这样评价:“中国成功地发射了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 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 资料图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4、意义:
材料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 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 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 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 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70年4月24号,我国成功从酒泉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传回 的音乐信号被湘西、海南两个测控站接收到并 录制成磁带,随后被专机送往北京,通过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人们争相眺望“东方红一号” 资料照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记者:总统先生,您说的“包括我们拥有的任何武器”是否意味着正在积极考虑使用 原子弹?
杜鲁门:我们一直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可是我不希望看到使用原子弹,它是一种 可怕的武器,不应用来对付无辜的男人、妇女和儿童……可是原子弹一经使用,这种 情况就无法避免了。
材料三:1955年,艾森豪威尔命令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开始挑选 攻击目标,准备在紧急情况下用核武器打击中国。—郝雨凡《白 宫决策》 材料四:1956年,美国与台湾当局就在台湾布置既可携带常规弹 头、也可携带核弹头的斗牛士中程导弹达成协议-------刘子奎《 孤立与遏制—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
从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到第一颗氢 弹试验成功,美 国用了7年零3 个月,中国用了 2年零8个月, 速度世界第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4)1970年,我国 用长征号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一号,成为世界 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 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材料: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苏共中央决定,提前中止 1957年10月15日苏中双方在莫斯科签订的国防新技术的协定,中断若干援助项目, 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
材料:1959年7月,周恩来向宋任穷、刘杰传达中共中央研制核武器的决议:自己动手,从头摸 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材料二:1951年4月,杜鲁门批准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携带核 武器的B29轰炸机布置到太平洋战区。—刘子奎《孤立与遏 制—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
1945年11月30日,杜鲁门参加记者招待会,进行了如下问答: 记者:总统先生,您对朝鲜的事态打算如何应付? 杜鲁门:同以往一样,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步骤,以应付军事局势。 记者:那是否包括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包括我们拥有的任何武器。
—彭学涛、郑瑞峰《苏联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始末》
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保卫我国的国家安全,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3、பைடு நூலகம்程: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 1964年10月16日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 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 发出“我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 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 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第六单元 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 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原子弹和
2、背景: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材料一:1950年7月中旬,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提出,如 果中国或苏联军队在朝鲜参战,美国应该使用原子弹,并认为这可以取得决定性的 军事胜利。11月2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应着手研究对朝鲜、中国东北以及 内陆实施核打击的目标问题,他们认为倘若中国全力以赴地进行干预,那么使用原 子弹是必要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科技 文化成 就 PPT优质课件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 精神的活生生体现,其核心为科技创新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 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第一次请求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赫鲁晓夫1954年10月访华期 间。彭德怀在会谈前对李富春说,要把建造试验性原子堆的问题,提请苏联 帮助;宁可削减别的项目,这个堆一定要争取尽早建起来。 因此,在10月3日的会谈中,当赫鲁晓夫询问毛泽东还有什么要求时,毛泽东 告诉他:"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因为"一旦发生战争,就可以保卫 自己。如果你们不愿把这种武器分给我们,那么给我们提供制造原子弹的技 术也行".赫鲁晓夫对此没有做出任何承诺,他劝告毛泽东放弃这个打算,因为 中国没有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工业基础和经济能力,暂时依靠苏联的核保护 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