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

合集下载

定西通渭县乡情600字作文

定西通渭县乡情600字作文

定西通渭县乡情600字作文English:The rural town of Tongwei in Dingxi, Gansu Province holds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With its picturesque landscapes, warm-hearted locals,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a place where tradition meets modernity. The breathtaking views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the charming terraced fields, and the peaceful Liujiaxia Reservoir provide a natural haven for both residents and visitors alike.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in Tongwei is evident in the vibrant local festivals,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nd delicious rural cuisine. I have fond memories of my time spent interacting with the friendly locals, learning about their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nd experiencing the unique rural way of life. The simple yet fulfilling lifestyle in Tongwei has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and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experienced the genuine warmth and hospitality of the people in this idyllic countryside.中文翻译: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乡村小镇在我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通渭美景的作文

通渭美景的作文

通渭美景的作文篇一:作文八篇一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奋进(565)在人生的道路上,生长着无数的忘忧草,在我们生长的过程中,还会采摘到无尽的开心果。

那么,当我们成功的时候,又会品尝到什么了?这学期刚开学不久,学校便组织同学们勤工俭学,目的就是要让现在被父母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们体验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不再浪费粮食。

那天一大早,同学们便在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金色的阳光照射在同学们灿烂的笑脸上,虽然道路很长,但同学们还是精神焕发。

来到了农田里,同学们便不禁赞叹起来,那一朵朵白似雪,状似云的“棉花糖”是多么美丽啊,不过摘到了,滋味更甜!这些“棉花糖”们饱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

站在田埂上的农民憨厚地朝我们笑笑,示意同学们可以摘了,我二话不说便下了地。

“哎呦——”,还不到五分钟的功夫,一句句的呻吟和埋怨开始从同学们早已晒干的口中钻了出来。

虽然这些棉花长得可爱无比,但是摘起来却很困难,当同学们湿嫩嫩的小手触碰到硬硬的还带着刺儿的棉花杆时,就会产生疼痛,也难怪同学们叫苦连天了。

当我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妈妈说的那几句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

不管结果好与坏,只要你坚持了下去,就是最棒的!”又想到了农民伯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天都这样累。

于是,我坚持了下去,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心里甜甜的。

是啊,不管结果好与坏,只要你坚持了下去,就是最棒的!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真甜!2雪风景460冬天是一个银装素裹的季节,然而,冬天的雪更美。

不知什么时候,那鹅毛般的大雪就从灰蒙蒙的天空飞飞扬扬的飘落了下来,似花,似玉,似柳絮,好美!又犹如一个个洁白无瑕的白蝶儿在冰清玉洁的冬天旋转飞舞,还仿佛一个个纯真无邪的雪精灵在挥洒着冬天的气息。

雪花儿,这是多么纯洁的小东西呀!不被尘土所污染,如一褛青烟,一丝清脉,像美神维纳斯那样美丽,像四季女神那般冰清玉洁。

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冬天里,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的景象。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我的家乡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这是一片充满独特风俗文化的土地。

字画与小曲是我们家乡的两大主要风俗,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通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一九九二年,通渭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在这片土地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悬挂着字画,“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说法也在民间流传。

每年的八月十六日,我们会举办盛大的书画艺术节,其中字画展览活动主要在悦心书画村举行。

书画村共有四层,宽敞的大厅一楼用于展示各种精美的字画作品,而二、三楼则是画家和书法家们创作的地方。

我曾多次前往书画村,在那里尽情欣赏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字画作品。

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会在悦心书画村现场写字作画,他们的作品不仅技艺高超,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然而,这些字画的价格不菲,一副字画的价格可能在一、两万或几十万之间。

除了欣赏字画,书画村也是一个吸引买家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买家云集于此。

除了字画,通渭小曲也是我们家乡的一大特色。

通渭小曲种类繁多,其中火焰驹、十里亭、佰牙付琴、华亭相会、张连卖布等曲目备受人们喜爱,而火焰驹更是深受大家喜爱。

如果你对通渭小曲感兴趣,可以购买一张通渭小曲的碟片,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我爷爷奶奶是通渭小曲的忠实听众,他们闲暇时总是沉浸在通渭小曲的旋律中。

等我长大后,一定要给他们买一套最优质的通渭小曲碟片,再配上一台高级的碟片机,这样他们就可以每天尽情欣赏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渭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通渭小曲的表演,尤其是在文化广场,每天都有精彩的小曲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

当然,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美味可口的小吃。

乔圈圈、油饼、浆水面、煮洋芋、长面等都是大家喜爱的美食,其独特的口味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通渭,一定要欣赏这里的书画艺术,聆听优美的通渭小曲,品尝美味的特色美食。

通渭人民将以最热情的态度欢迎你的到来!。

关于通渭家乡文化的作文800字高中

关于通渭家乡文化的作文800字高中

关于通渭家乡文化的作文800字高中家乡文化一直都是我心中的一座宝藏。

我生在通渭,长在通渭,这里的文化浸润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通渭家乡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来源于丰富的历史底蕴,成就了我心中最美的乡愁。

首先,通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县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

在通渭,古建筑随处可见。

古城墙、古牌坊、古庙宇等古建筑都保存完好,见证着通渭文化的厚重。

而这些古建筑之美,更多的是体现在了其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中。

比如位于通渭县城南端的诸葛亮庙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古建筑,它为我们展示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政事和研究军事的精神风采。

这些古建筑见证了通渭悠久的历史,也成为了通渭文化的重要标志。

其次,通渭的民俗文化也是别具一格。

每逢传统节日,通渭州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比如每年的清明节,逢虎节,关帝庙会等传统节日,都是通渭县民间传统文化的盛大展示。

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表演起来广场舞和大型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文化,场面震撼而热烈。

在这些节日庆典中,人们表演着各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遗产,让我们体会到了通渭独特的民俗文化。

此外,通渭还是一个佛学文化之乡,因为有着丰富的佛教资源。

通渭之名乃源自该县地理位置的得名,通冯、子午二山飞霞皆此通达;通渭自成一境,水面平坦象一镜。

传说大慈恩寺建于北魏年间,是佛度僧勤等参世的祖地。

传说三藏法师玄奘因修《大慈恩寺佛性论》,又称《通渭乡文》,以通渭乃佛法人文之地,遂以之名寺,通渭因佛名寺,名声日盛。

通渭大慈恩寺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其高殿、五福阁等佛教寺庙建筑保存完整,更有佛教塔,石窟佛像,佛教经典等文化遗产。

这些佛教文化资源丰富了通渭的文化底蕴,也为通渭注入了更多的文化魅力。

总的来说,通渭的文化底蕴是厚重而深邃的,它融合了历史、民俗、佛教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家乡文化。

这种文化随处可见,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渭家乡文化是我心中最美的乡愁,它让我对家乡的依恋更加浓厚,也使我对传承和发扬家乡文化更加努力。

关于通渭县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

关于通渭县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

关于xx 风土人情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 年寒假期间调查地点:XXXX周边乡镇调查对象:XX 传统风俗、历史发展以及文化状况调查方法:查阅书籍,走访询问,游览古迹等调查人:为了更好的了解通渭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文化状况,探究通渭风土人情的开发价值,以增加群众收入,特在假期对通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察。

现将本次调查做如下汇报。

通渭县为甘肃省定西市属县,位于定西市东部,地处华家岭山脉东侧、渭河支流——牛谷河中上游,北纬34° 5535° 29’东经104° 47105° 3之间,东西长约78 千米,南北宽约64 千米,总面积2908.5 平方千米。

东南面和南面分别以秦安县、甘谷县接壤,西南面和南面分别与陇西县、武山县毗邻,西北面和北面以及东北面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县、静宁县相连。

县人民政府驻平襄镇,西北距定西市区75千米,西距省会兰州1 80千米。

通渭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通渭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和“中国红豆草之乡”闻名遐迩,是一块亟待开发建设的热土。

悠久的历史文化通渭地处渭河北岸支流牛谷河中上游,5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

境内有较多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和青铜器时代齐家文化遗址。

夏、商、西周时期,今通渭地位为羌戎所居。

春秋战国时期,为襄戎居地。

战国后期,秦国向西扩张势力,相继攻伐渭水中上游地区各部族,设置郡县,实行有效管理。

公元前272年,秦在陇右地区设置陇西郡(治今临洮),通渭地属陇西郡辖,战国秦长城横贯通渭全境。

在汉代,通渭处于丝绸之路长安至金城关的中心地带。

公元前114 年,西汉从陇西郡析置天水郡,在今通渭地置平襄县,为天水郡附廓首县,郡县同治平襄城(今通渭城区),长达188 年。

东汉以后,县名多次变更,行政归属不定。

唐朝后期,县域被吐蕃占据,原县置废没。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许多独特而丰富的风俗文化,它们是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渭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字画和小曲。

通渭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里的人们对书画艺术有着独特的热爱和追求。

在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悬挂着字画,这些字画不仅是装饰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通渭都会举办盛大的书画艺术节,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在书画艺术节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字画展览活动。

展览地点主要在我们的悦心书画村,这里的四楼都被用作展览场地。

一楼是宽敞的大厅,二、三楼则是画家和书法家创作和展示作品的地方。

我曾多次来到悦心书画村,目睹了许多精美的字画作品。

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娟秀婉约,每一幅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艺术造诣。

在书画村,我还看到了许多书法家和画家现场创作,他们挥毫泼墨,一气呵成,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然而,这些字画作品的价格却不菲,一副字画少则数千,多则数十万甚至上百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望而却步。

但这也恰恰体现了通渭字画的艺术价值和珍贵性。

除了字画,通渭小曲也是家乡的一大特色。

通渭小曲种类繁多,旋律优美,让人百听不厌。

其中,《火焰驹》《十里亭》《佰牙付琴》《华亭相会》《张连卖布》等曲目最为著名。

这些小曲以其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如果你也喜欢听小曲,不妨买一张通渭小曲碟片,在闲暇时光里慢慢品味,相信你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渭小曲的表演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如今,在通渭的大街小巷,你都能听到悠扬的小曲声。

尤其是在我们的文化广场,每天都有专业的演员和爱好者为大家表演通渭小曲。

他们的表演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这些表演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通渭小曲这一传统文化艺术。

通渭名人录

通渭名人录

李南晖:字仲晦,号青峰,又号西海云樵,甘肃省通渭县城关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十八日,七十岁时引疾卸职,回归故居。

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月十二日在石峰堡事变中被杀害,时年七十五岁。

乾隆帝颁旨按知府礼葬,追封为太仆寺正卿,入昭忠祠,国史馆立传,并饬令有关省县列入“乡贤”,一同被杀害的还有次子思沆、侄师沆均予旌表,嘉封长子宗沆承袭世职知县。

李南晖毕身致力于求学立书、教育事业,知识渊博,望重乡里,时人称“南晖李爷”。

在他任职十三年知县的四川威远县,因政绩卓著,深孚重望,敬称“李公”。

辞世后,专建李公桥,李公祠、青峰庙以纪念。

据《清史稿》、《甘肃人物志》、《陇右著作录》、《通渭县志》《四川通志》、《威远县志》及其它史料记载,李南晖少时家贫,“就傅”、“入庠”期间,严寒仍以“单布袍”护身,课余还负“研磨”(磨面)等家务劳动,但“志气昂昂、聪明过人、博涉群书,旋登拔萃”。

平时言谈、作文,常使人惊叹。

曾为关帝庙撰一对联:“匹马可独行,仗此生凌霄浩气,会风云龙虎,别自有千年事业;双眉可独行,悯当时满目群雄、同石牛腐鼠,那堪登一部春秋”。

清雍正十二年春,岁试获冠军,次年乡试又中第七名,此后历主本省秦州、河南桐柏、陕西中部等书院,桃李茂盛。

后任威远知县期间,仍十分重视教育事业,除视察该县原有的风翔等五个书院,多方设法为其逐一解决经费困难外,还在县城内增建青峰书院一所,“自捐膏火,振兴人才”,并把他的“身心之学与读书有得之言”集成《慎思录》一书,刻石一百多块,嵌于书院房壁,精心启迪后人。

李南晖治学严谨,善思慎行,不仅深究作人处事之理,懂得用中草药给人、畜治疗的医术,著《活兽慈舟》、《憩云集》、《天水问答》等书、而且还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潜心钻研《周易》,造诣很深,他反复研究《系辞》,画“太极河洛图”、“八卦大象真图”等挂于住室壁上,日夜玩味推演,终于写出成数十万字的《读易观象惺惺录》巨著。

该书图文并茂,名闻遐迩,时人称赞这部书“萃毕生之力成,其胸怀之高旷,志道之恳切,流露于楮墨之间”是“重订周易”,称赞李南晖“学问纯正,践履笃实,治行卓著,大节凛然、生平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实为陇右真儒”。

通渭县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通渭县环境问题调研报告

通渭县环境问题调研报告通渭县环境问题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通渭县位于中国甘肃省庆阳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通渭县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通渭县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

我们设计了调研问卷,对通渭县的居民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同时,我们还对通渭县的工业区、农田、水源地等地进行了实地观察和采集了相关数据。

三、调研结果1. 水污染调研结果显示,通渭县的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问题包括排污口过多、污水处理不到位、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质,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威胁。

2. 大气污染通渭县的工业发展较快,工业区的排放问题较为突出。

工业废气、煤烟等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3. 噪音污染工业设施和交通流量的增加,导致了通渭县的噪音污染问题。

居民们普遍反映,噪音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睡眠品质。

四、解决办法1. 加强污水处理针对水污染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对那些排污比较严重的企业进行监管,确保其污水能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2. 排放管控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需要对工业企业的排放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也需要推动煤改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燃煤导致的大气污染。

3. 噪音治理针对噪音污染问题,建议加强对工业设施和交通流量的噪音治理。

采取减振、降噪等措施,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五、结论通渭县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管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改善环境质量。

只有这样,通渭县的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东侧,介于东经104°57′~105°38′、北纬34°55′~35°29′之间,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

东南、南分别与秦安、甘谷县接壤,西南、西分别与武山、陇西县相邻,西北、北、东北分别与安定区、会宁和静宁县毗邻,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结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

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红豆草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中文名称: 通渭县 外文名称: T ongwei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甘肃省 下辖地区: 18个乡镇332个村10个社区 政府驻地: 平襄镇 电话区号: 0932 邮政区码: 7433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中部 面积: 2908.5平方公里 人口: 45.67万人(2007年) 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7.5℃,年降水量380㎜ 著名景点: 通渭温泉、榜罗镇会议革命遗址、鹿鹿山 车牌代码: 甘J
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