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精选10篇)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精选10篇)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汉字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的热门话题,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的起源至今仍然无法确切知晓,根据文献记载,汉字可能来源于甲骨文或商代文字,但最早的汉字已经在3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出现了。

汉字的传世记录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如《诗经》、《尚书》等,这些文献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重要见证。

汉字发展的历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演进,汉字逐渐从原始的象形文字,转化为会意文字,让人们的阅读和书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汉字的基本结构包括笔画和组成部分,汉字的手写部分有其固定的笔画顺序和笔划方法,而且具有很强的基本缩写功能,这些功能使得汉字成为了一种非常适合在纸面上记录信息的文字。

汉字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现代汉字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甲骨文研究、古文字研究、语言学研究、心理学研究、计算机技术研究等。

在这些研究中,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了汉字研究的一大新亮点。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汉字的结构、笔画、音序、语义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还能够帮助汉字研究人员进行文献整理和汉字信息的检索。

汉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汉字除了可以记录语言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其音、形等方面的特征表达情感、传达信息。

尤其在现代数字信息时代,汉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电子媒介。

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汉字也得到了新的应用。

通过汉字的转化、计算、处理等方式,汉字得到了数字化的记录和管理,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汉字的保护和传承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保护和传承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价值的体现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汉字文化遗产,国家对于汉字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大力的推动。

现在,各种文化机构和团体在传承汉字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

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5篇)汉字规范的调研报告(精选)篇1调查时间:20__年_月_日下午调查地点:超市、公园附近店铺调查人:__调查目的:了解街头错别字情况调查方式:观察、询问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总是写错今天,我要去调查街头错别字。

今天是11月5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人工湖。

在门口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前,我们发现推车上面的“天津糖葫芦”被错写成了“天京糖葫芦”,我们告诉摆摊的那位老爷爷,他看了一下说:“哦,是啊,谢谢你们,小朋友,我马上就改过来。

”和老爷爷道别后,我们来到了超市,在蔬菜区,我们看到蘑菇的标牌上错写成了“磨菇”,水果区的火龙果写成了“火尤果”,副食区的瓜子写成了“瓜了”。

我们马上把这些信息告诉了超市管理员,管理员看了我们的记录本后,点了点头,找了一支笔,和我们一起把这些错字都改了过来。

通过调查,在两个小时内,我们共发现了四处错别字。

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对容易混淆的汉字掌握不太牢固,如把蘑菇写成“磨菇”;二、运用汉字时不够认真,如把瓜子写成了“瓜了”;三、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如果他们平时注意检查,就能发现这些不该发生的错误。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错别字现象的存在,有以下危害:一、会误导小学生和未入学的小朋友,使他们把错别字牢牢记在心里,以后改正会非常困难二、如果外地人来油田探亲或参观学习,会影响到我们油田的形象;三、做为中国人,在使用自己民族文字时,在公共场合出现错别字形象,还会玷污我们的骄傲----汉字。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一、有些人的错别字是从初学时一直带到现在,所以建议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学习汉字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地学习;平时写字一定要细心,这些可以有效地减少错别字的发生;二、运用汉字时如果有不清楚或拿不准的字,应该及时查阅字典或请教他人;三、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汉字尊严的义务,在我们发现有错别字时,要及时提醒他们予以纠正。

汉字调查报告15篇

汉字调查报告15篇

汉字调查报告15篇汉字调查报告1调查原因: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汉字,可是,许多人都会不注意、不在乎汉字的一些运用,导致了写错别字的后果。

调查目的:为了防止汉字被其他的人乱用,使其他人知道写错别字的危害,对汉字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让小学生不要在日记本上写错别字。

调查人员:某某小组调查方法:去大街小巷各个街口,寻找一些错别字,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字,发现之后立刻改正。

调查结果:1、现在有许多厂家为了赚更多的钱,便乱改成语。

如:衣服店广告:“衣衣不舍”、“衣”见钟情;摩托车广告:“ 骑”乐无穷等。

2、还有的人为了写字方便,不费时间,便把“雪糕”写成“雪羔”;把“ 豆腐”写成“豆付”;3、有的课外书中可以称得上是错字连篇,错字一个又一个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读的时候也很费劲;4、在我们的日记本中也找到了错字,把“阻”写成“担”、“宝”字下面写成“王”字底;“太”字写成“大”或“头”等。

这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破坏我们的好文章。

通过这次调查,我想说:“汉字是自己的祖国创造的,我们应该好好读写和记忆,如果我们不注意和认真,等将来会出现许多笑话的。

假如我们连字都能写错,那我们将来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呼吁大家正确使用汉字。

汉字调查报告2调查原因: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汉,可是,许多人都会不注意、不在乎汉的一些运用,导致了写错别的后果。

调查目的:为了防止汉被其他的人乱用,使其他人知道写错别的危害,对汉造成了一些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让小学生不要在日记本上写错别。

调查人员:某某小组调查方法:去大街小巷各个街口,寻找一些错别,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的文章中找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发现之后立刻改正。

调查结果:1、现在有许多厂家为了赚更多的钱,便乱改成语。

如:衣服店广告:“衣衣不舍”、“衣”见钟情;摩托车广告:“骑”乐无穷等。

2、还有的人为了写方便,不费时间,便把“雪糕”写成“雪羔”;把“豆腐”写成“豆付”;3、有的课外书中可以称得上是错连篇,错一个又一个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读的时候也很费劲;4、在我们的日记本中也找到了错,把“阻”写成“担”、“宝”下面写成“王”底;“太”写成“大”或“头”等。

汉字调查报告(共6篇)

汉字调查报告(共6篇)
对于一些形状不好描述的事物,我们聪明的祖先想到了将两个字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意思,这就是会意字。如“(盗)”这个字,就是由“(人)”和“(舟)”两部分组成的。一个人乘着小船去拿东西(“人”前面的两点),不就是“盗”吗?再比如“(阳)”这个字,左边的“ ”是一个物体,“ ”是太阳,“ ”是“ ”的影子。
我们收集了许多有关汉字谐音的资料,有的是上网查询的,有的是在马路上发现的,它们都十分有意思。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读音相同,字形与意思不同的谐音字,笑话中有,古诗(对联)有,歇后语、广告中也有。这其中,笑话、歇后语中的谐音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广告词中的谐音吸引了我们的眼光,而古诗(对诗)中的谐音则是在让我们开心一笑的同时,体会到了某种寓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金文:到了青铜时代,文字经常被铸刻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上,古人把铜叫作“金”,所以这时的汉字就叫金文。因为金文要先刻在陶土的模具上,再用来浇铸青铜器,所以笔画都比甲骨文圆润、厚重。(3)篆书:金文经过整理,成为大篆。秦始皇统一汉字时,对各国使用的大篆字体进行简化,创造了小篆。小篆笔画转向平直,线条均匀,字形变为长方形,便于书写,从而奠定了方块字的形体基础,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我们查看了同学们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并对这些错别字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原来错别字产生的主观原因有:(1)对生字没有足够的认识,学习时不够认真;(2)不重视查字典。客观原因是汉字数目较多,结构复杂,有的字形状相似,很容易引起混淆。
我们找出了下列几种常见的错别字类型:1、笔画错误:咽(喉)、胡(琴)2、偏旁错误:辉(煌)狭(隘)
错别字形成与纠正方法
五(1)申秋
汉字是我国使用至今的文字,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可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许多错别字。如街头错别字,同学们作业本上的错别字,而且有的错别字一错再错,大家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错误的字形印象,很难纠正。怎样才能让错别字离开我们的生活呢?我们开展了一次错别字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并且提出几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汉字研究报告(精选10篇)

汉字研究报告(精选10篇)

汉字研究报告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汉字功底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汉字研究,探索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其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

一、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4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时期。

据考证,汉字的起源是由古人类在生活中的实践中发现各种符号抽象的形象,用以记录生产和生活信息,通过一定的记忆方法来传承给后人。

这些符号的形状和写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演化和改变,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熟知的汉字。

二、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等多个时期的发展,每个时期的汉字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1.甲骨文时期甲骨文是古代中国商朝和西周时期的一种文字,用来刻在龟甲和兽骨等器物上,用于祭祀和卜筮。

甲骨文的笔画粗大,形状古朴,符号直观,表达简洁,难度较大,需要通过专门的诌读才能理解。

2.金文时期金文是周朝晚期至春秋时期的一种字体,主要用于铭文、器物铭刻等方面。

金文的字形描摹比较严谨,笔画细腻,流畅优美,处处透着古拙和稳重。

3.篆书时期篆书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常用字体,常用于刻印、书法等方面。

篆书的笔画干净而方正,规整而优美,具有刚健大气的特点。

4.隶书时期隶书是秦汉时期开始的一种字体,常用于书写和刻印,比篆书简单易懂,传承范围广泛。

隶书的字形精细规范,用笔中规中矩,笔势雄健有力。

5.楷书时期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代表形式之一,尤其是在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楷书的笔画规范秀丽,气韵流畅,具有良好的美感和可读性。

三、汉字研究的意义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既是汉语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汉字的研究不仅有益于我们深入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研究汉字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学习汉字研究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程,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汉字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汉字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汉字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汉字的调查报告篇一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汉字。

可你们真的了解汉字吗?且听我慢慢道来。

汉字的发明创造者是广大劳动人民,他们因为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实践出一个个生动、贴切的汉字。

汉字的“祖先”是甲骨文,它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字体比较纤细。

慢慢的,有了金文,金文刻在青铜器上,与甲骨文相反,它是个“小胖子”。

后来,篆书出现了,它可了不起啦!是第一种全国统一的汉字。

瘦劲挺拔,字体圆顿,粗细基本一致。

汉字的发展到了隶书手上,画风突变,原本篆书圆转的字体形成了方方正正的。

以前象形到这成了会意。

因为隶书成了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紧接着是草书,写起来龙飞凤舞,行云流水。

书写速度快,不过辨识度不太高。

要说使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非楷书莫属。

它字体方正,笔画工整。

后期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后,又有了一种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书写方便的字体——行书。

汉字也十分有趣。

猜字谜,大家都玩过吧!它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字游戏。

主要通过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四种方法来猜。

我给大家出个字谜吧!“七十二小时”打一字。

嘿嘿!猜不到吧!答案就是“晶”。

我们可以用会意的方法来猜,“七十二小时”是“三天”,“一天”也称作“一日”,三个“日”加起来就是“晶”。

你知道“半部春秋”是什么字吗?我们用离合法来猜,春的一半,加上秋的一半,不是“秦”字吗?汉字还是个“小音乐家”!汉字中,有一类词名叫“拟声词”。

“滴嗒,滴嗒”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春雨坐上滑滑梯从屋顶上滑落,落到了地上。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似乎在叫道:“同学们!回来学习知识啦!”“叽叽喳喳”从屋旁的树木中传出了动听的鸟叫,似乎正在比着谁的歌声更动听呢!汉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关于汉字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说上一夜也说不完。

写一份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篇二我爱你,中国字——马徐方辰马,原来是一种动物,却因为时间的推移,演变成了一个字,这就是中国字。

中国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商朝后期到现在经历了数代的变化,这其中就有马字。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

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精选16篇)关于汉字的研究报告篇1一.问题的提出木子李、弓长张、文刀刘、三横王……天南地北共一堂。

汉字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汉字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

汉字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五篇)汉字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汉字是中华文化延续进步的根本,而对于中学生来说,正确的书写尤为重要。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势力和一些学校不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写字情况及其效果不尽人意,走进教室,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写字时脑袋歪着、本子写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姿势及不正确;翻开作业本,有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似秋风咋起,吹乱一地稻草;错别字在学生的作业本中随处可见,特别是作文时更突出。

作为中学生连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弄不清楚。

种种原因,使中学生在规范汉字书写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字迹潦草、不整洁、错别字太多等等。

二、调查内容1、字迹潦草的原因。

2、如何规范写字。

3、对规范些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对200多学生进行了问卷,情况如下:在校时间经常动手写字的占59%,偶尔动手的占15%,老师布置作业了才写的占26%;坚决反对写错别字的占22%,认为情有可原,有事难免会犯点小错误的占78%;认为整体上写字字迹工整程度一般的占96%;很工整的`占4%;认为写字时出现错别字的占70%,很少出现错别字的占30%;学生认为导致写汉字字迹潦草的原因是写字态度马虎的占85%,汉字难写,书写效率低的占11%,习惯用电脑打字的占26%,汉字书写能力规范化不受重视的占67%;学生认为写字字迹潦草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很大的占30%,较大的占56%,一般和较小均占7%;当写字遇到不会写或有疑问的字时,查字典后再写的占74%,用电脑(手机)查证在写的占85%,问身边的人后再写93%,不查不问,写下有疑问的字的占4%;如果学校采取措施对中学生写字行进规范要求,学生认为经常举办书写比赛的占19%,开设书法课的占81%;学生认为规范书写汉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意义重大,见证了华夏语言文体的艺术美的占89%,意义较大的占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演变——鱼
汉字的演变——马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英文名称: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 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 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 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 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 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变——鹿
书法作品:
•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 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 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 《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 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书法作品: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 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 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 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4] ;其散文著述 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 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王羲之作品:
作品简介:
《黄庭经》是道家各经, 由王羲之所书,本书主 要介绍了《黄庭经》的 基本笔画、偏旁部首 以及结构特点,并对 钢笔临写的笔法、个案 作了示范。全书图文并 茂,讲解深入浅出,通 俗易懂,对广大钢笔书 法爱好者的学习,临帖 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 月23日),字清臣,小 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1] ,祖籍琅玡临沂 (今山东临沂)。秘书 监颜师古五世从孙[2] 、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 名臣、书法家。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 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 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 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苏轼作品:
错别字:
饰品店
错别字:
“库”存 小 商 品
错别字:
套房出租
和 谐 时

一 心 一 意
为什么有错别字?
• 写字人为了让自己的招牌能吸引人,所以故意修改成语做广告。 2.写字人文化水平不够,有些字不会写,就干脆用了形近字、 形声字、同义字、同音字来代替,如:“篮球”写成“蓝球”, “楼房”写成“搂房”,“鸡蛋”写成“鸡旦”。 • 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字形相近的易错。 如,‘陷’写成‘馅’,‘菜’写成‘莱’等。 二、马虎造成的 多笔或少画。如,‘步’写成‘涉’,‘真’写成‘具’等。 三、 同音字误用。如,组词时用‘相’字组成了‘相(香)蕉’、 ‘木相(箱)’。
象形文字图片:
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编辑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 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 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 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 “二王”。
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 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 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 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 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 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 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汉字的演变——安
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 字,只有少数卜人史官使用。 它 主要是用刀刻写在龟甲兽 骨上。由于龟甲兽骨坚硬, 所以笔画以 直折为主,很少 圆转。因为用尖刀雕刻,所 以线条细而均匀。甲 骨文是 最早的汉字,具有早期汉字 的特点:图画性强,写法上 没 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 性大。
甲骨文图片:
象形文字:
•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原 始的字体,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 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埃及的象形文字、赫 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 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 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 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后来随着罗塞塔 石碑的出土,今天的我们才得以辩认这种文字。中国所采用的汉 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颜真卿作品:
颜真卿作品:
书法家: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4]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 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 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 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 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 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 谥号“文忠”[4] 。
书法作品:
• 主词条:入木三分 • 《神龙兰亭》 • 《神龙兰亭》 • 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传说晋帝 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 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 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 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 袒腹东床
•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3、蚕豆开花--------黑心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歇 后 语
• 5、打破砂锅--------问到底
• 7、虎落平阳--------被犬欺 •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2、背鼓上门--------讨打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6、老虎拉车--------谁敢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 39、八仙聚会--------神聊 •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