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
湿地公园规划实施方案

湿地公园规划实施方案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学习科普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湿地公园,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规划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充分利用现有湿地资源,打造生态友好型公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规划目标。
1.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2.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3. 开展环境教育和科普活动,提升市民生态意识;4.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公园,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生态保护区,划定湿地公园内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破坏行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休闲娱乐区,设置游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 生态科普区,建设生态科普展示馆,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增强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文化体验区,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和活动,丰富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
5. 景观改善区,对湿地公园内的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生态修复,提升景观质量。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规划方案,组织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商讨,确定最终的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2. 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合作开发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3. 设计建设,择期启动湿地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工作,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4. 完善配套设施,完善湿地公园内的配套设施,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果,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五、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规划方案,确保湿地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湿地公园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落实,能够打造一批生态友好型的湿地公园,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黑龙江绥芬河

在沿边开放中崛起的国境商城(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8))——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调研组《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1日07 版)【提要】从建市之初的地区生产总值700多万元、财政收入9万元到200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从一个靠吃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的边陲小镇到黑龙江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绥芬河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对俄边贸,并以此带动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建设、社会事业、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成功地树立了其自身的口岸城市品牌,崛起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境商城。
编者按:作为我国同俄罗斯接壤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发挥区位优势,以沿边开放为基本战略,大力发展对俄边境贸易,构建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跨境投资合作三大产业体系,带动农村和城市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开发的口岸城市发展之路。
绥芬河市因口岸而建,靠开放而兴。
开放促进了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了绥芬河市的城市面貌。
绥芬河市成功发展的意义在于,只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思想,坚持创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发展目标。
绥芬河是我国与俄罗斯接壤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早在16年前就被国家列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
它地理位置偏远、面积狭小,被人们称为“神经末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恢复开通边贸以后,绥芬河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沿边开放战略,依靠全市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境商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沿边开放、发展振兴之路。
一、绥芬河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面积423平方公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6.5公里,资源匮乏,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黑龙江哈尔滨阿什河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目录1总论 (1)1.1评价依据 (1)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3)1.3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4)1.4评价因子筛选 (5)1.5评价标准 (5)1.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7)1.7环境保护目标 (11)2区域环境概况 (14)2.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14)2.2气候与气象 (14)2.3地面水环境 (19)2.4地震烈度 (19)2.5土壤植被 (20)2.6动、植物与生态 (20)2.7社会环境概况 (21)3工程概况 (23)3.1项目基本情况 (23)3.2总平面布置 (29)3.3公用工程 (29)3.4现存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31)3.5组织机构及定员 (32)3.6工程进度情况 (32)3.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32)4工程分析 (33)4.1环境影响识别 (33)4.2施工期工程污染及源强分析 (33)4.3运营期工程污染及源强分析 (37)5清洁生产分析 (39)5.1该项目拟采用清洁生产措施 (39)5.2清洁生产建议 (39)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6.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3)6.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4)6.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5)6.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8)6.5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50)7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57)7.1施工期影响分析 (57)7.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8污染防治措施 (73)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73)8.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0)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4)9.1总量控制原则 (84)9.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 (84)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5)10.1环保投资估算 (85)10.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5)10.3经济损益分析 (86)10.4社会效益简要分析 (86)10.5环境经济损益结论 (86)11公众参与 (87)11.1公众参与目的 (87)11.2公众参与形式 (87)11.3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101)11.4调查结论 (103)1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04)12.1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 (104)12.2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 (104)12.3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06)12.4选址合理性分析 (108)12.5从环境影响预测角度对选址的可行性分析 (109)12.6从公众参与角度对选址的可行性分析 (110)12.7结论 (110)1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11)13.1环境管理工作的内容 (111)13.2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112)13.3运营期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115)13.4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 (118)14结论与建议 (119)14.1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119)14.2选址合理性结论 (119)14.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19)14.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120)14.5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121)14.6环境损益分析评价结论 (121)14.7结论和建议 (121)1总论1.1评价依据1.1.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第284号令,2000年3月20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7月1日实施)。
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穿越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选线唯一性论证专题研究

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穿越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选线唯一性论证专题研究发布时间:2022-12-29T06:25:40.57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黄其浩[导读]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对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选线唯一性论证,分析工程选址避让湿地公园的可能性,黄其浩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对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选线唯一性论证,分析工程选址避让湿地公园的可能性,论证项目工程选线的最优推荐方案,并分析推荐方案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规划的协调性,论证项目工程选线方案的唯一性,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避免道路选线占用湿地公园用地范围,促进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湿地公园;选线唯一性;绥江国家湿地公园;石狗大桥引言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石狗镇,横跨绥江连接西岸X439和东岸省道S263。
工程的建成将很大程度改善石狗镇的交通条件,缩短石狗镇东西两片区交通时间,加快东西两片区的开发建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实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1概况和方法1.1建设项目概况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为基础设施工程中的公路工程,位于肇庆四会市石狗镇,西岸起于X439程村公交站附近,经厂区周边草地,横跨绥江河,东岸连接省道S263线(石狗镇都崀村和城中街道上滴村交界处),路线全长约750.821m,路基宽12m,桥梁全长约370.48m,桥梁全宽12m;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60km/h,双向两车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约1/100。
桥位河段航道技术等级规划为内河Ⅵ级航道。
1.2绥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况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会市西南部,范围包括绥江与青岐涌部分河道及其周边区域。
湿地公园河道长度32.4 km,其中绥江干流长24 km,青岐涌片段长8.4 km,河流宽度约100 m,规划总面积1301.24 hm2,湿地率98.54%。
2012年度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获奖名单

奖项
项目名称 大庆市创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铁路群力居住区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 哈尔滨道里区新发镇建国社区规划设计 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江湾 盛世华庭规划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 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方舟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筑设计院 牡丹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佳木斯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方舟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鸡西市规划设计院 黑龙江吉睿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阿城区规划勘察设计院 依安县城乡规划设计室 龙江县城乡规划设计所 绥芬河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院 大庆市百元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克东县城镇规划设计室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宁安市城乡规划勘察测绘设计室 宝清县城市规划设计室 富锦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室
主要设计人员 崔然、潘玮、万宁、刘伟、张毅、吕海蓉、付莲华、孙敏 赵志庆、张国涛、高利群、李游山、赵彬、郑佳鑫、于波、胡金萍 赵志强、刘欢、赵宁、于洁、杨维菊、吴妍、王鼎元、韦二雄 耿学松、王继忠、王育勇、李强、柴访、吴鹏、王秀英、孙晶晶 罗静军、卢璟麟、索文革、王敏、刘亚娟、刘宝柱、李微、王恩茂 罗辑、白仕砚、刘莹、宋宏伟、刘冠华、姚旭、罗良浩 周鑫、于海、杨丽、侯美娜、韦玮、杨宇、张妍、张莹 赵志庆、刘生军、张洪波、卢军、徐优利、江雪梅、崔鑫悦、夏鑫 曲仓健、高春义、王琳晔、郎朗、李达书、秦磊、丁冠华、谢尔恩 李文、许大为、单炜、张锦生、王春娇、张俊玲、孟祥庄 李晓梅、李齐、王毅辉、于刚、王利军、刘曦光、崔巍、韩鹏 王巍、姚凤梅、王晓舒、周庆翔、孙显飞、杜斌、刘文家、孙成浩 葛明、王薇、史春华、敖雷、刘佳、沈航、沈琪、朱广娟 马永智、林晓丽、李宁、王克甲、王金龙、杨洪涛 马和、张尧、吴玥、张远景、单景才、王泽华、赵健、曹海燕 李艳菊、于刚、纪峰、王毅辉、王利军、刘曦光、崔巍、韩鹏 边森林、贾宗朴、徐德富、郝平、刘考军、高春宇、白玉 丁冠华、宫金辉、王琳晔、谢尔恩、李晓晶、高向娜、王家成、高春义 高晓东、于刚、高峰、王晓杰、林楠楠、刘曦光、崔巍、韩鹏 金虹、赵志庆、刘生军、刘永鑫、银小娇、康晓菲、徐涵、李新欣 穆秀坤、崔红英、李志伟、何国军、宋刘学、郑颖、李伟华、王艳成 毕冰实、宿晨鹏、孙冰泽、周鹏光、秦磊、万立波、徐明亮、王雷
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

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建设目标1. 利用湿地资源,打造生态公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2.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3. 增加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建设内容1. 生态修复: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保护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
2. 设施建设:在湿地公园内建设步道、观景平台、休息亭等设施,方便市民游览和休闲。
3. 生态教育:设置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教育基地,开展生态科普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4. 环境改善:加强湿地水质治理,改善湿地环境,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5. 安全保障:加强湿地公园的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四、实施步骤1. 确定规划:制定湿地公园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
2. 资金筹措: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确保湿地公园建设资金的到位。
3. 生态修复: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4. 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步道、观景台等设施的建设工作。
5. 生态教育:建设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教育基地,组织生态科普活动。
6. 环境改善:加强湿地水质治理工作,改善湿地环境。
7. 安全保障:加强湿地公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
五、预期效果1. 生态效果: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2. 社会效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3. 经济效果: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六、总结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将能够有效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工作,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七、附录1. 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图2. 湿地公园建设资金预算表3. 湿地公园建设进度安排表以上为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各界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工作,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项目提要 (1)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1.3主要建设指标 (4)第二章基本情况 (7)2.1自然地理条件 (7)2.2社会经济条件 (10)2.3历史沿革 (12)2.4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13)第三章湿地资源 (14)3.1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14)3.2湿地生物多样性 (15)3.3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17)3.4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21)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4.1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 (23)4.2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 (24)4.3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25)4.4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6)第五章总体布局 (29)5.1湿地公园范围 (29)5.2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29)5.3规划指导思想 (29)5.4规划原则 (30)5.5规划依据 (31)5.6规划期限 (33)5.7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33)5.8功能分区 (35)5.9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36)第六章保护规划 (39)6.1 规划原则 (39)6.2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 (40)6.3水岸保护规划 (41)6.4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 (41)6.5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 (42)6.6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43)第七章恢复规划 (46)7.1 规划原则 (46)7.2 栖息地恢复规划 (47)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 (49)8.1科普宣教设施 (49)8.2解说标识系统 (51)8.3标识系统 (53)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 (55)9.1科研规划 (55)9.2监测规划 (56)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 (59)10.1规划原则 (59)10.2资源利用方式 (60)10.3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 (60)10.4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 (61)10.5旅游项目规划 (64)10.6游览线路规划 (65)10.7旅游设施规划 (66)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 (69)11.1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69)11.2洪涝防治规划 (71)11.3防火规划 (71)11.4应急救援安全规划 (73)第十二章区域协调与社区规划 (75)12.1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75)12.2水资源协调规划 (76)第十三章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77)13.1保护管理处建设 (77)13.2保护管理站建设 (77)13.3信息管理建设 (78)第十四章基础工程规划 (80)14.1道路交通规划 (80)14.2电力工程规划 (81)14.3给排水工程规划 (82)第十五章管理规划 (83)15.1管理机构规划 (83)15.2运营规划 (84)15.3保障措施规划 (86)第十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 (89)16.1估算依据 (89)16.2投资估算 (90)16.3效益评价 (91)第十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94)17.1环境影响预测 (94)17.2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95)17.3评价结论 (96)附表附表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投资估算表附表2-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鸟类附表2-2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哺乳类附表2-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爬行类附表2-4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两栖类附表2-5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鱼类附表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附图附图1 区位分析图附图2 交通分析图附图3 资源现状分布图附图4 土地现状利用图附图5 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6 功能分区图附图7 水系规划图附图8 生态旅游规划图附图9 道路交通规划图附图10 供电工程规划图附图11 防御灾害规划图附图12 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13 管理设施规划图附图16 分期建设规划图第一章总则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1.1.2 项目建设单位大伙房实验林场1.1.3 项目性质新建社会公益型项目1.1.4 项目建设地点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境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黑政办规〔2021〕40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40号各有关市、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加强黑土地保护,夯实粮食产能根基,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的通知》(农农发〔2017〕3号)、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关于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农建发〔2021〕3号)和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11号)要求,结合省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和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紧扣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粮食产能、恢复提升耕地质量、促进黑土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以保育培肥、提质增肥、固土保肥、改良培肥为主攻方向,以一体化综合施策为重点,坚持工程、农艺、生物措施相结合,坚持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坚持统筹政策、整合资金、协同推进,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绿色生产和监测评价,探索推进整县、整乡、整村、整片开展黑土地保护,建一块成一块,打造可复制、能落地、见实效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样板”,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逐步改善黑土耕地设施条件、内在质量、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
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境内,范围包括绥芬河在我国境内的干流河道及其两岸湿地、林地。
全长63km,其中绥芬河干流全长61km,中俄界河部分长约2km。
地理坐标为E130°51′39″~131°18′06″,N44°00′22″~44°05′57″。
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395.5hm2,其中湿地总面积1685.76hm2,占湿地公园徒弟总面积的70.38%。
本项目以绥芬河大桥的形式经过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恢复重建区和湿地保育区,大桥全长488.96m,为新建大桥。
跨越保护区路段为K92+780~K92+980,长200m,涉水桥墩4组,24个桥墩,共占水域面积61.04m2。
本项目与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位置关系见图2-7-2。
图2-7-2本项目与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位置关系图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规划)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规划)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珲春-汪清-东宁-绥阳)区域,东起吉林省珲春林业局青龙台林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奋斗林场,总面积14612km2,其中吉林省片区面积10380km2,占总面积的71%,黑龙江省片区面积4232km2,占总面积的29%。
黑龙江省片区涉及牡丹江市东宁、宁安、穆棱3个县级市6个乡镇、286个村屯,16425人,包括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穆棱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及相关国有林场。
本项目于桩号K42+000~K73+000段共31km穿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拟建公路与保护区位置关系见图2-7-3。
图2-7-3 本项目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置关系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