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1满分答案
17春西交《热力发电厂(高起专)》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西交《热力发电厂(高起专)》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4 道试题, 共36 分)1. 在给水泵出口侧的压力母管与炉前给水母管之间装有“冷”供水管,其作用是:()A.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向锅炉供水B. 在机组增加负荷时向锅炉供水C. 在机组突甩负荷时向锅炉供水D. 在高压加热器故障停用及电厂启动时向锅炉上水满分:1.5 分正确答案:D2. 在主蒸汽管道系统中,为防止发生蒸汽温度偏差过大现象,可采用以下措施:()A. 采用喷水减温的方法B. 采用回热加热的方法C. 采用中间联络管的方法D. 采用表面减温器的方法满分: 1.5 分正确答案:C3. 提高蒸汽初温度,理想循环热效率()A. 降低B. 提高C. 不变D. 不一定变化满分:1.5 分正确答案:B4. 补充水引入凝汽器的热经济性比引入给水除氧器的热经济性要高原因是()A. 充分利用了低压回热抽汽B. 水量调节较为简单C. 回热做功比降低D. 混合温差大换热强满分:1.5 分正确答案:A5. 采用回热循环后,与之相同初参数及功率的纯凝汽式循环相比,它的()A. 汽耗量减少B. 热耗率减少C. 作功的总焓降增加D. 作功不足系数更大满分: 1.5 分正确答案:B6. 下面所列为热电厂质量指标的是()A. 总效率B. 总热耗梁C. 热化发电率D. 燃料总消耗量满分:1.5 分正确答案:C7. 提高蒸汽初参数,其它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A. 提高B. 降低C. 先提高后降低D. 先降低后提高满分:1.5 分正确答案:B8. 给水回热加热的应用要受到以下条件限制,即()A. 可能被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蒸汽初参数限制B. 可能被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蒸汽终参数限制C. 可能被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机组功率限制D. 可能被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抽汽量大小及其参数限制满分:1.5 分正确答案:D9. 已知某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的毛效率为32%,厂用电率为8%,该厂的发电标准煤耗率约为()A. 25.6g/(kw • h)B. 256g/(kw•h)C. 384g/(kw•h)D. 417g/(kw•h)满分: 1.5 分正确答案:C10. 热电厂总效率表明了()A. 热变功的程度B. 发电量与供电量之比C. 燃料有效利用的程度D. 电能热能生产的热经济性满分:1.5 分正确答案:C11. 下列不属于混合式加热器优点的是()A. 加热器结构简单B. 能够除氧C. 端差为零D. 所组成的回热系统结构简单满分: 1.5 分正确答案:D12. 除氧器滑压运行时,除氧效果下降,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时:()A. 机组负荷突然增加B. 机组负荷不变,凝结水温升高C. 机组负荷突然减少D. 高压加热器解列满分:1.5 分正确答案:A13. 在火力发电厂中常把凝汽器热水井到除氧器入口的低压水部分称作()A. 主给水系统B. 主回水系统C. 主凝结水系统D. 循环水系统满分:1.5 分正确答案:C14. 除氧器的热力特性是指除氧器在运行中,除氧器负荷、进水温度、排汽量与()之间的关系。
东师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wer
1. 中国对于法的朔及力所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旧兼从轻原则
B. 从轻原则
C. 从旧原则
D. 从新原则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2.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首次把()上升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A. 买卖自由
B. 交易自由
C. 等价有偿
D. 契约自由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D
3. 房屋买卖须订立合同并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此行为属于
A. 要式行为
B. 非要式行为
C. 消极行为
D. 从行为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4.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A. 《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法经》
D. 《钦定宪法大纲》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B
5. 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或迟早或早要有新的()与之相应。
A. 法学部门
B. 法律体系
C. 法学体系
D. 成文法典。
东师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3

东师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A
2、B
3、B
4、A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根据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作用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 .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
A. 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B. 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
C. 单项法律关系、双向法律关系和多项法律关系
D. 抽象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A
2. 在19世纪前期,法学基本上是()的法学。
A. 资本家
B. 哲学家或政治学家
C. 工人
D. 贵族
正确答案:B
3. ()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和概括。
A. 科学
B. 哲学
C. 法学
D. 历史学
正确答案:B
4. 法律发展的()也验证了法律的继承性。
A. 历史事实
B. 融合性
C. 现象
D. 共同性
正确答案:A
5. ()是指公民或法人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因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而依法承担的不利后果。
A. 民事法律责任
B. 行政法律责任
C. 刑事法律责任
D. 违宪责任
正确答案:A
6. ()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A. 归责
B. 宣判
C. 结案
D. 执行
正确答案:A
7. 从权利和义务的()可划分为应有权利和义务、习惯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现。
东师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4

东师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A
2、A
3、A
4、C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A. 归责
B. 宣判
C. 结案
D. 执行
正确答案:A
2. ()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A. 法律体系
B. 法学体系
C. 法制体系
D. 立法体系
正确答案:A
3. 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或迟早或早要有新的()与之相应。
A. 法学部门
B. 法律体系
C. 法学体系
D. 成文法典
正确答案:A
4. 自然公正原则起源于 .
A. 历史法
B. 实证法
C. 自然法
D. 社会法
正确答案:C
5. 通过人的身体的任何部位所做出的为人所感知的外部举动,此类行为属于
A. 语言行为
B. 身体行为
C. 手段行为
D. 表示行为
正确答案:B
6. 对于法律现象的()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历史演变规律的基本线索。
A. 理论建设
B. 实践
C. 历史考察
D. 定性研究
正确答案:C
7. ()的发展和发达是推动内发型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强大的内在动力。
西安交通大学17年5月课程考试《法理学(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法的关系根源于(). 思想社会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 物质生活关系标准答案:2. 认为法律解释的目标应当是“探求历史上的立法者事实上的意思”的观点被称为(). 法律解释的主观说. 法律解释的客观说. 法律解释的主、客观兼容说. 解释学循环理论标准答案:3. 道德和法律的区别是(). 法律调整人的内心,道德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法律具有外界强制力,道德不具有外界强制力. 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广. 道德比较具体,而法律则比较抽象标准答案:4. 我国的司法解释一类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另一类是(). 全国人大的解释. 人大常委会的解释. 人民法院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标准答案:5. 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分类叫做( ). 法的历史类型. 法的体系. 法系. 法的渊源标准答案:6. 立法活动是一种(). 创制法律的活动. 创制和认可法律的活动. 创制和修改法律的活动. 产生或变更法律的活动标准答案:7. 法的第三层本质是( ). 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的和整体的. 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标准答案:8. 在我国具有关键性的法律监督形式是(). 民主党派的监督1. 人民群众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法学家的监督标准答案:9. 在法律解释中,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的方法,被称为(). 历史解释. 体系解释. 文义解释. 逻辑解释标准答案:10. 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 ). 个别性调整. 规范性调整. 习惯性调整. 法律调整标准答案:11.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 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可以自己不做出一定的行为. 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标准答案:12.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 规范内容相同. 指导思想相同. 实施方式相同. 表现形式相同标准答案:13. 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可合称为(). 授权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 委托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标准答案:14.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人们的思想. 友情关系. 同学关系. 物、精神财富和行为标准答案:15. 以下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 ). 取缔非法营业场所. 判处某一杀人犯死刑. 发给某一企业营业执照. 出示拘捕令标准答案:16. 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 有法可依. 干部守法. 党员守法. 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标准答案:17. 垄断时期资本主义法制发展最显著的变化是(). 法的国际化. 法的社会化. 法的自由化. 法的西化标准答案:18. 徒法不足以自行说的是(). 法律万能. 法律可有可无. 法律不能自己行走. 法律有局限性标准答案:19. “法治”一词的概念是指(). 与人治对称. 执法者严. 法律和制度. 与专制对称标准答案:20. 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 公法转向私法. 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 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力. 两大法系逐步靠拢标准答案:21. 法的形成的标志是( ). 阶级的出现. 国家的最终形成. 商品交换. 多种社会规范并存标准答案:22. 下列关于法在调节正义与利益关系时的评价标准表述正确的是(). 国家优先兼顾个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个人优先兼顾国家标准答案:323. 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 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有法必依标准答案:24. 法形成的标志是( ). 监狱的出现. 国家的最终形成. 阶级的出现. 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的出现标准答案:25. 下列关于原始社会习惯与法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前者是自发形成,后者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前者没有强制力,后者有强制力. 前者内容广泛,后者内容狭窄. 前者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后者代表掌权阶级利益标准答案:26. 保证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法是( ). 单纯的说服教育. 必要的强制. 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单纯的强制惩罚标准答案:27. 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 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相互对立的关系. 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 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标准答案:28.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 限制行为能力人. 无行为能力人. 有行为能力人. 法人标准答案:29. 被称为“构成法律的最基本细胞”的是(). 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 法律规范. 规范性法律文件标准答案:30. 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法律解释属于( ). 历史解释. 系统解释. 逻辑解释. 语法解释标准答案: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高起专《法理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法理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科学巨人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2. 率先提出公法与私法划分学说的是(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3.一个国家的有关法律的学科体系为(法学体系)。
4.法的最高任务是(维护统治阶级意志)。
5. 概念是认识之网上的(纽结).6. 法律关系作为专门概念存在是到(19世纪).7. 权利滥用指定于法国的(〈〈人权宣言〉〉).8. 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是正当程序的(原则源头).9.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阶级类型法是(奴隶制的法律制度).10.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是(古罗马).11. 法制运转机智和运转环节的全系统为(法制体系).12. 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是( 法的实现).13. 多数国家行使公布法的权力是(国家元首)。
14. 在常委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的(标准文本).15. 在中国行使公布法律权的是( 国家主席).16.具有不同职权管辖范围的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执行法律所构成的和谐整体为(执法体系)。
17.实现政府职能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是(执法)。
18. 享有国家司法权能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组织机构所构造的体系为(司法体系).19. 一国不同种类的法律监督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法律监督体系)。
20. 我国的律师组织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21.法律人材娴熟运用法律术语和法学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是(法律职业的语言特征)。
22.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是(归纳推理)。
23.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情况下比照相应的法律规定加以处理的推理形式为(类比推理)。
24.从一般的法律规定到个别特殊行为的推理是(演绎推理)。
25.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进行的解释是(立法解释)二.单项选择题1.据考证汉语中的法理学一词来自于(B )。
A.英语B.日语C.法语D.德语2.下列哪一项是以法的创制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对法所做的分类(A )。
2017年春季《法学通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法学通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法的体系: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宪法修改:宪法修改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的内容加以变更的宪法创制活动。
3.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4.缓刑:缓刑即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暂缓执行。
5.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简述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法律规范又称为法律规则,是指通过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法律上的某种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特殊行为规则。
二、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法律规范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由国家强制的行为规范。
2、法律规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与者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3、法律规范是普遍适用、并能反复适用的。
4、法律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5、法律规范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2.简述宗教信仰自由的主要内容。
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3. 简述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表现为:(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3)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4.简述犯罪既遂的四种类型。
东师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

东师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
1、D
2、A
3、C
4、B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
A. 政治性
B. 制裁性
C. 历史性
D. 合法性
正确答案:D
2. ()是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
A. 法理学
B. 社会学
C. 历史学
D. 政治学
正确答案:A
3. ()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继受,一般表现为旧法律制度对新法律制度的影响和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承接和继受。
A. 法律移植
B. 法制改革
C. 法律继承
D. 法律发展
正确答案:C
4. 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
A. 行为能力
B. 权利能力
C. 政治能力
D. 意思表示
正确答案:B
5. 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了法律继承性的客观存在。
A. 历史延续性
B. 客观性
C. 必要性
D. 依附性
正确答案:A
6. ()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在革命中普及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时代要求既需要法学,也解放了法学。
A. 16世纪
B. 17世纪
C. 18世纪
D. 19世纪
正确答案:B
7. 通过人的身体的任何部位所做出的为人所感知的外部举动,此类行为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理学(高起专)17春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abc
1. ()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A. 归责
B. 宣判
C. 结案
D. 执行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2. ()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A. 法律体系
B. 法学体系
C. 法制体系
D. 立法体系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3. 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或迟早或早要有新的()与之相应。
A. 法学部门
B. 法律体系
C. 法学体系
D. 成文法典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A
4. 自然公正原则起源于 .
A. 历史法
B. 实证法
C. 自然法
D. 社会法
满分:3 分
正确答案:C
5. 通过人的身体的任何部位所做出的为人所感知的外部举动,此类行为属于
A. 语言行为
B. 身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