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2019-2020高中政治教学精选课件(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如生产商品、提供服务等,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 ,如艺术、文化、科学等。这些财富的创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组织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 和利益,对社作用,是实现社会 目标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组织主体具有规范性和效率性,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资源,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国家主体
国家主体是指国家政权及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社会历史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主 体。
04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形态的演进 。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包括个人和群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中,主体通过创新和改革,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
《社会历史的主 体》课件
目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 •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发展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的定义
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
2025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5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3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部编版必修4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 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 社会变革的。
典例示范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
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
重点突破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
地位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不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同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
点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
内容 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
众中去
民群众学习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路线
[探究]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 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
提示: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每个人都 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广大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敢于创新,为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龙 兵仔和李莓等劳动者在各自的领域创造出人民吃、用等必需的生活资 料,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张海燕坚守教育教学一线帮助学生成长,主持的课题研究推动 教育教学发展。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些劳动模范在各 自的领域中敢于创新,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生事物和工作经验,不断推进 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3.人民群众是创造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提示:错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 源泉。 4.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提示:错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领导力量。 提示: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不是领导力量,领导力量 是代表当时生产力的阶级和集团。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课件(统编版必修4)

劳动群 众
人 民 群 众
全 体 公
民
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 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 国者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主体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 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 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 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重要保证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
胜利的重要保证
02
0011
03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推动改革开放不 断取得成功的重要 保证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
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 向人民群众学习
c 程越向纵深推进,群众首创精神越显重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能够突破社会存在的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6.“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以“重新评价”为幌子,以“
阅读与思考
《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老神话、传 说、故事、歌谣、谤语等民间文学作品的基 础上集体创作而成。它以恢宏的气势、高超 的艺术技巧,反映了藏族发展的历史。千百 年来,我国藏族.蒙古族等民众世代口耳相传, 保存了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共29张PPT)

点拨拓展
区别
二者对“社会存在和社 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 (最根本的区别)
二者对“谁是历史的创 造者”这一问题的回答 不同
唯物主义历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 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 动作用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推 动作用,但强调这种推动作用不 起决定性作用,它必须通过广大 人民群众的实际斗争才能实现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为什么都要坚持 “人民至上”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目标展示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自主学习提纲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 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唯心主义历史观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改变是社会出现 各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认为人的思想、主观意志是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特别强调伟大人物的思想和 意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 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 一问题的回答不同
认为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界一样, 认为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 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生产力和 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 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 堆积 的基本规律
抗日英雄杨靖 抗洪英雄
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 抗疫英雄钟南山
社会历史的本质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PPT2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32 张PPT)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32 张PPT)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创造了劳动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32 张PPT)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32 张PPT)
点评: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化发展完全 是自发进行的。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 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 的等决定的。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全 经济领域
部
社 会
政治领域
生 活 精神文化领域
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
社会存在
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
社会意识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 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即政治、法律、哲学、道 德、艺术、宗教等),也包 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 俗、习惯。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
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
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产的实践
构成社会生活的
经济领域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32 张PPT)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创造了劳动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32 张PPT)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 019) 必修四 (共32 张PPT)
点评:
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化发展完全 是自发进行的。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 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 的等决定的。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全 经济领域
部
社 会
政治领域
生 活 精神文化领域
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
社会存在
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
社会意识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 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即政治、法律、哲学、道 德、艺术、宗教等),也包 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 俗、习惯。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
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
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产的实践
构成社会生活的
经济领域
高中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人教版)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 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人第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什么作用?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A.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 产……
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分析上述三段材料如 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 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 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议一议
我们一方面说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艺术家等杰出人物以及知识分子在创造精神财富 方面的作用,这两方面的说法是否矛盾?
1、材料一、二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材、料材三料说共明同人说民明群人众民通群过众推是动历生史产的力创的造发者展。而这不启断示创我造们 必和须改树变立社群会众关观系点,,从坚而持不群断众推路动线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 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 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 人第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 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什么作用?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A.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 产……
阅读课本P94第一段,分析上述三段材料如 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 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 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议一议
我们一方面说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艺术家等杰出人物以及知识分子在创造精神财富 方面的作用,这两方面的说法是否矛盾?
1、材料一、二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材、料材三料说共明同人说民明群人众民通群过众推是动历生史产的力创的造发者展。而这不启断示创我造们 必和须改树变立社群会众关观系点,,从坚而持不群断众推路动线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第3课时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部编版必修4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 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 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
关键能力·议题导学
议题一: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议题诱思】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当下正在凝聚的“抗疫精神”至少有 三大内涵。其一,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精神。钟南山院士不顾安危奔赴武汉 一线,医务人员这个伟大的群体是发着光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深入最危险的 一线,面临疯狂病魔,承担巨大风险而英勇战斗、救死扶伤。其二,团结高效、 无私奉献的精神。7 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同时作业,短短十天,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误区指正】(1)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认识不清,容易误选③,对此需 要明确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基本观点认识不清,容易误选②,对此需要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议题二:如何理解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议题诱思】
开始于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的一项创举。 在爱国卫生运动中,“爱国”指明了工作价值;“卫生”点明了工作内涵,即通 过一系列公共卫生社会行动预防疾病,保障人民大众健康;“运动”阐明了工作 方法,强调公共卫生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必须充分发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爱国卫生工作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 活中的突出卫生问题为主要内容,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有力推动了全民 族文明卫生素质的提高。
【时政术语】杰出人物 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杰出人
物对历史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的。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新教材 】 高中政治统编版四(共24张PPT)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
(4)作用: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
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材料二: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
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③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区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前提基础; 而群众路线则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与体现。
小结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项目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地位
不
同 点
基本 内容
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 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
点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涵
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有着怎样的观点和路线?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涵 ➢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
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思考:反动分子,犯罪分子是人民 群众吗?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2、人民群众 思考: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和全体公民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群众
人民 群众
全体 公民
注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 期有不同的内涵。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