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选)5两晋诗歌
5 第二章_两晋诗坛

四、太康诗风代表作家
• (一)傅玄(217-278),字休奕,是晋初 出身寒微的官僚。也是当时诗人中年辈最 长的一个。他的思想比较开明,性格刚劲 亮直。 • 其诗歌创作主要以乐府为主,其中一部分 乐府诗是歌功颂德的宗庙的乐章,一部分 能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 社会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傅玄以男女爱 情为题材的小诗往往善用比兴,宛转清巧, 有较好的艺术成就。
△古诗•《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 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 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 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 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陆机《西北有高楼》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陛 蹑(niè)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 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zè,踯躅(zhīzhú)再三叹。不怨 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三、太康诗风的特征: 繁缛
1、太康诗风: • 太康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三个年号。所谓太康 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 间诗风形式主义日趋严重,注重文学作品形式的 华美,诗尚雕琢,文崇骈俪,词采绮丽成为诗文 的普遍特色。陆机的《拟古诗》就是华丽藻饰的 代表作。代表作家是:三张(张载、张协、 张 亢),二陆(陆机 陆云),两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 悼亡诗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隟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古代文学史教学方案(第二章:两晋诗坛)

古代文学史教学方案(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二章两晋诗坛【教学设想】本章相对略讲。
教学的重点是左思的诗歌创作;难点是“太康诗风”。
介绍陆机、潘岳等人的作品。
计划课时:2。
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一、太康和太康诗风“太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
文学史上所说的“太康文学”,是指从“泰始”(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公元264年)到“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公元299年)约30多年间的文学。
这一时期,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文学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陆机在文学上很有成就,作品数量丰富,才力富赡,形式华美喜悦,辞藻繁丽,在文学史上素有“陆海潘江”之说。
钟嵘《诗品》说:“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纱简金,往往见宝……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钟嵘对陆机的推崇,主要缘于陆机以才冠当世,其诗、文、赋的成就都超过同时代人。
在创作上将诗歌进一步推向了文人化和贵族化,创立了两晋繁富华美的诗风。
陆机诗多为模拟乐府,古诗之作,内容与形式极少创新。
其拟古诗占其全部诗作一半以上。
就其艺术特点来说陆机诗表现为对语言的刻意雕琢和力求委婉,造成了繁冗乏力之病。
首先表现在用字上,极力追求深奥而避免浅近,而使他的诗距通俗愈远。
这一特点在他的拟古诗中尤为显著。
如《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而陆机拟作是“上山采琼蕊,穷谷饶芳兰。
”可见陆机在语言上的有意求深。
其次是刻意追求辞句的排比对偶。
《赴洛道中作》三首除首尾外,几乎都是对偶句。
而且刻意求深,斧凿痕迹很明显。
陆机过分讲究辞藻的修饰和雕琢,显然受曹植影响。
钟嵘《诗品》中说陆机:“源出于陈思,才高词赡,举体华美。
”但曹植是“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而陆机忽略了“骨气奇高”,偏重追求辞采喜悦华茂”,难免出现雕琢太重,辞句烦累之病,所以孙绰说:“陆文深而芜。
”这种现象在其他各体文章中也很明显,其后文章骈丽之喜悦风大兴,陆机的文风有很大影响。
第二章 两晋诗坛

(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1,比较古辞《猛虎行》和陆机的《猛虎行》. ,比较古辞《猛虎行》和陆机的《猛虎行》 2,赏析潘岳的《悼亡诗》其一,体会其笔触细 ,赏析潘岳的《悼亡诗》 腻的特点. (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如陆机的名作《赴洛道中作诗》 如陆机的名作《赴洛道中作诗》二首 总之,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 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 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特征的主要表现.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一,东晋玄言诗的产生
(一)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 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 (二)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 有关. 有关.
玄释合流,给东晋玄言诗人的思想和生活带来 很大影响.他们追求"心隐" 很大影响.他们追求"心隐",只求适意而已. 而这一生活方式的主体,便是山水,清谈和诗酒 风流.东晋玄言诗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发展 的.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公元三二一~三七九年),东晋最杰 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官至右军将 军,所以人称"王右军" 军,所以人称"王右军".他七岁开始学书,先 后从师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以后 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 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 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书圣".晚年书法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 书圣" 的境界,《兰亭序》 的境界,《兰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兰亭之会在后世享有盛名的重要原 因之一,是王羲之写了一篇《 因之一,是王羲之写了一篇《兰亭集 序》. 《兰亭序》晋朝人叫《临河序》, 兰亭序》晋朝人叫《临河序》 后人又称为《修禊序》 后人又称为《修禊序》,《禊帖》, 禊帖》 《兰亭诗序》. 兰亭诗序》
两晋诗坛

古诗·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 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
内容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陆机《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 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 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 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 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 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 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繁缛。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 缛,指色彩华丽。 1、追求华辞丽藻 2、大量运用俳偶 3、描写细腻繁复
金谷二十四友
贾南风
西晋晋惠帝的皇后,又称惠贾皇后、贾后。 贾南风在皇后位置十年,其间因司马衷懦 弱而得以专权,促成并参与过对西晋影响 深远的八王之乱。 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丑女人:据史书上记载, 惠贾皇后身材矮小(约1米4左右),面目 黑青,鼻孔朝天,嘴唇保地,眉后还有一 大块胎记。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张华见褚 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 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张华见过褚陶后,对陆平原(陆机)说:“ 你 们兄弟是龙跃天河,顾彦先(顾荣)是凤鸣朝阳, 我以为东南的人才就你们几个人了,没想到又见 到了褚陶。” 陆机说:“ 您是没见到不鸣不跃 的人罢了。” 陆机陆云兄弟和顾荣同时北上洛阳,被当时人称 为“三俊”
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 把历史的现象、经验与个人的现实遭遇、 情感体验成功地结合在诗歌中。 借古人古事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在门阀制 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愤慨,名为咏史,实 乃抒怀。借古讽今,恰当深刻,笔力矫健, 气势充沛。这种艺术特色被钟嵘称为“左 思风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0538(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目录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1)第二章《诗经》 (1)第三章先秦散文 (2)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3)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4)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4)第七章两汉辞赋 (5)第八章两汉诗歌 (6)第九章建安诗歌 (6)第十章正始诗歌 (7)第十一章两晋诗歌 (7)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7)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 (8)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8)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 (9)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9)第十七章盛唐的诗人们 (10)第十八章李白 (10)第十九章杜甫 (10)第二十章大历诗坛 (11)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 (11)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 (11)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 (12)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12)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 (13)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神话释义★★(简答题)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1)神话比传说产生得早。
(2)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3)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古代神话★★★(简答题)简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
(1)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
(2)神话中的英雄都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4)神话是集体创作的,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变化并成型。
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绪论《诗经》风、雅、颂含义★★(简答题)《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1、依据音乐的不同分类。
2、含义:(1)“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2)“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3)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4)“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名词解释)《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个多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类。
第二章两晋诗歌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又灭蜀平吴, 第一节 西晋诗歌 统一全国。在太康年间,国家出现了短暂的统 一的局面。 一、西晋的时代特点 晋惠帝继位,贾太后专权,导致了八王之乱, 文人没有理想,没有特操,没有进取心,不务 晋朝受到沉重的打击,而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主 (一)短暂的统一 实际,崇尚空谈。依附权贵,灵魂卑污。如外 中原,西晋灭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西晋 戚贾谧就有文章二十四友。他们深处于政治斗 (二)门阀士族统治的确立 前后存续五十余年 士族文人轻视事功,重视文化修养。朝廷大规 争的旋涡,随时都有杀身之祸,故文学创作更 模地兴儒学、修礼乐,导致崇文善雅的风气。 加注重表现内心的体验,人生忧患、恐惧、短 士族文人凭借着优厚的生活条件,极力地追求 暂的体验。所以这时就出现了很多感时叹世的 物质和精神享乐。而最高统治者更为荒淫奢侈。 作品和归隐的作品,且思亲念友、悼亡这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文风就趋向于典雅和绮迷。追 作品也很引人注目。这成为作者的苦闷心灵的 求形式的华美,失去了刚健之气。 寄托。
△古诗·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 陆机诗歌特点 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 一是拟古 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 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成为当时的风 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 气。 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陆机的《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寺》八章、《与弟清河 △拟西北有高楼陆机 云诗》十章,均为四言体的名篇,这些诗学习《诗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陛 经》,但文辞趋向华美。在《乐府诗集》的《相和 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 歌辞》中,大多数曲调都有陆机的拟作。陆机的 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伫立望日 《拟古诗》十二首,基本上都是拟《古诗十九首》 昃,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 的,在内容上皆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 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 这两首诗内容相同,每两句所描绘的具体情景 相似,结构也一致。可是风格有朴素与华丽之别。
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12 第二章:两晋诗坛2

潘岳的诗歌今存十余首,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述志抒怀
的诗歌,如《河阳县作诗二首》、《怀县作诗》二首,这类作 品写自己政治上的志向、追求和欲望,以及志向不能实现或欲
望不得满足的痛苦与愤怒,这类诗歌是他精心结撰之作,很能
体现潘诗“辞藻绝艳”的艺术特征。第二类是交游、赠答酬唱 诗,如《金谷集作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金谷会诗》、《于贾谧坐讲汉书
的首领纷纷自立,摧毁了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晋从立国到覆灭,
总共只有大约五十年。西晋覆灭后,公元317年,镇守建业(今南 京)的琅琊王司马睿称帝,这以后的晋王朝,史称东晋。
西晋五十年间,以太康年间这十年最为繁荣。锺嵘《诗品》中说:
“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
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因此,人们以太康诗歌作为西晋诗歌的 代表,严羽《沧浪诗话· 诗体》还专列有“太康体”。太康诗歌在艺 术上的主要特点是“结藻清英,流韵绮靡”(刘勰《文心雕龙· 时 序》),诗人普遍追求语言的华丽,形式的对偶,描写的繁缛,只 有极少数诗人能独拔于时流。如左思《咏史》诗,喊出了寒士的不 平,在当时独树一帜。
第二章:两 晋 诗 坛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取代魏室,建立了晋王朝,史称西 晋。此前蜀汉已灭。晋立国不久,又攻灭东吴,结束三国分裂,重 新统一中国。但以司马炎为首的统治集团,未能建立起良好的政治 秩序,就沉湎于享乐,而司马炎以曹魏宗室孤弱、不能救助王室为 戒,分遣同姓诸侯统率精兵镇守要地,又从另一面种下了祸根。他 死后不久,就由一场宫廷内的权力之争演变出宗室间的大混战,史 称“八王之乱”。趁此机会,汉、魏以来大量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
两晋诗歌的诗歌特点

两晋诗歌的诗歌特点
两晋诗歌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华丽,辞藻丰富:两晋诗歌在语言上呈现出华丽、丰富的特点。
诗人们开始追求辞藻的堆砌和华丽,大量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描写繁复,细节入微:两晋诗歌在描写上逐渐繁复,注重细节描绘。
诗人们开始关注自然景色、人物形象、事物细节等方面,以更加细腻的手法表现其情感和思想。
3、哲理思考深入,内心世界揭示:两晋诗歌开始深入探讨人生哲理,表现出对生命意义和人类存在的思考。
同时,诗人们也开始注重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4、受到玄学影响,风格转向清雅:两晋时期,玄学盛行,对当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人们开始追求清雅、自然、淡泊的风格,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5、对民间音乐的融合,促进诗歌的普及:两晋时期,民间音乐开始与诗歌结合,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民生活。
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诗歌的普及,也使得诗歌在表达民间情感和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两晋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既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又为后世诗歌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华丽、丰富、繁复、哲理深入、清雅以及对民间音
乐的融合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姓名:李培志授课时间:第11周第3次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授课专业和班级
授课内容两晋诗坛授课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两晋文坛概貌,掌握两晋文学的基本特征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太康文风的特点;郭璞的《游仙诗》及其特点;东晋玄言诗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太康诗风的特点
教具和媒体使用板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
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
时间分配
(90分钟) 引入新课:介绍时代背景。
讲授内容
一、傅玄、张华、张协
二、刘琨与《扶风歌》
三、郭璞的游仙诗
四、孙绰、许询和玄言诗
小结、思考题和参考书目
5
35
25
20
5
板书设计
两晋诗坛
一、傅玄、张华、张协
二、刘琨与《扶风歌》
三、郭璞的游仙诗
四、孙绰、许询和玄言诗
讲授新
拓展内容
玄言诗
课后总结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讲稿
讲授内容备
注
两晋诗坛
钟嵘《诗品》上品仅列12家,其中之一是无名氏的《古诗》,西晋独占四家:陆机、潘岳、左思、张协。
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取代魏室,建立了晋王朝,史称西晋。
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
局面,统一了中国。
社会生产得到一定恢复,社会状况也明显好转,许多文人不禁欢欣鼓舞;一些文人为了
家族和个人的利益,纷纷向统治集团靠拢,很多人成为权门下的宾客。
任诞之风有所收敛,个人意识不断减
弱。
文学表现的范围变得狭窄,缺少充实、激动人心的内容,像建安风骨那样明朗刚健的作品和正始时期隐
晦曲折地揭露现实的作品已经很少了。
以陆机、潘岳等人为代表,开始讲究藻饰,注重形式技巧,形成了华
丽的风气。
正如刘勰所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文心雕龙·明诗》)但感伤生命仍为文学的主
题;文学的抒情性也更受到重视。
陆机在《文赋》中进一步强调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作用。
西晋年代不长,在文学史上分为太康和永嘉两个时期。
太康,是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280-289),但
文学史上的太康时期则包括了自武帝泰始至惠帝元熙(265-307)以前,即正始以后到西晋统一前四十多年的
历史时期。
这时期涌现了众多的作家,有所谓“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
潘(潘岳、潘尼叔侄)一左(左思)”之说。
太康以后,有“永嘉”之称,永嘉是西晋怀帝的年号(307-316),这时是晋朝大乱之时。
西晋经过太康、
元康的短暂繁荣和安定之后,发生了“八王之乱”,而后晋室开始分崩离析。
至怀帝永嘉年间,因北方少数
民族起义而陷入割据局面。
晋室南迁,在江南建立偏安的政权,史称东晋。
从永嘉起至东晋灭亡百余年间,
“玄言诗”占据诗坛。
东西晋之际,诗坛上代表作家是以慷慨悲歌而著称的刘琨和以游仙诗为主导的郭璞。
东晋时代,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日益兴盛,文人士大夫普遍使用抽象的语言来谈论哲理,文学失去了艺术而
变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了。
(钟嵘《诗品序》)。
以专述老庄哲理而著称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东晋末年,山水诗兴起,陶渊明的田园诗给晋宋之际的诗坛带来新的生机。
一、傅玄、张华、张协。
傅玄和张华是晋初著名诗人,他们的诗风表现了由魏到晋的过渡。
1、傅玄(217-278),字休奕,是晋初出身寒微的官僚。
也是当时诗人中年辈最长的一个。
他的思想比较
开明,性格刚劲亮直。
其诗歌创作主要以乐府为主,其中一部分乐府诗是歌功颂德的宗庙的乐章,一部分能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社会问题,如写男女爱情及妇女不幸的命运;《豫章行苦相篇》反映重
男轻女的习俗给女子带来的痛苦,对女子的不幸遭遇给予深切同情,很有现实意义。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
儿男当门户,堕地自主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女育无欣爱,不为家
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
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
跪拜无复数,婢妾
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霍仰阳春;心乘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
昔为形与影,今
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逾参辰。
《豫章行》是古乐府的曲调,属《相和歌·清调曲》,傅玄依照旧题写新诗,显然是受到曹操乐府诗《短
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影响。
傅玄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诗往往善用比兴,宛转清巧,有较好的艺术成就。
如《杂言》:雷隐隐,感妾心;倾耳听,非车音。
仅十二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一个思妇对丈夫如醉如痴思念的情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