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放大与缩小

合集下载

202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放大与缩小】

202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放大与缩小】

缩宽小边后是的(长4×边12=是)(28个× 格12=长)。4个格长,
4 个格长
4 个格长 2 个格长
缩小到原来的 1 ,长、宽分别是几个格子长?
2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
2
8 个格长
缩宽小边后是的(长4×边12=是)(28个× 格12=长)。4个格长,
32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1)把下面长方形的பைடு நூலகம்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边是(3×2=)6个格长, 宽边是(2×2=)4个格长。
3 个格长
6 个格长
2 个格长
4 个格长
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长、宽各是几个格子长?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
2
8 个格长
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__2_倍___后 得到第__二___个图形。
还可以说第__二___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到 原来的_____1_后,得到第一个图形。
2
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三个三角形比较,可以怎样说?
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__23_倍___后 得到第__二三___个图形。
还可以说第__二三___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到 原来的_____1_后,得到第一个图形。
课堂小结
在方格纸上画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方法: 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是几个格长; 二算,按要求算出在新图形中每边各是几个格长; 三画,按计算出的格长画出相应的图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状元成才路
放映机可以把胶片 上的画面放大。
缩小
地球仪
建筑模型
数码显微镜

冀教版六上数学6.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六上数学6.1 放大与缩小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很快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同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在交流探索中,向学生渗透图形放缩的方法。

并且在集体交流中,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图形缩放的意义。

与现实相结合,不仅生动具体地再现了图形的缩放,而且使学生了解到学习本节课的实际意义及学习本知识的应用背景。

2.课堂气氛较活跃,课堂导入流畅自然。

课堂导入时,没有用以往的模式,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来导入,而是利用图片的放缩直接进入主题。

3.充分利用自学,调动学生的自信心。

课前资料准备充分,并且布置了自学,给学生一个预知本课主要内容的时间,加之内容不难,稍加引导与提示,用回答问题的方式处理主要内容,回答正确给予及时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共17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共17张PPT)

生活中的放 大与缩小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 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 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 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
按2:1的比 放大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 的 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的长度之比
是2:1,叫作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 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
4
12
2
6
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的长度之比
是1:2,叫作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
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 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
缩小后的长:
12
4÷2=2
缩小后的宽: 2÷2=1
2 1
6
放大后的长: 4×3=12
放大后的宽: 2×3=6
放大后,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几格?你 是怎样计算的? 缩小后的图形呢?
缩小后的宽: 2÷2=1
2 1Βιβλιοθήκη 缩小后,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几格?你 是怎样计算的?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 的 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12
2 1
6
比较上面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 的 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12
1:2
2 1
6
3:1
比较上面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怎样根据一个比知道是把图形放大还是缩小?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放大与缩小冀教版(共9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放大与缩小冀教版(共9张PPT)
分别用3根、6根、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边三角形。
(1)(2)(3)观察上面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把下面的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1
2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 . 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 共9 张P P T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 . 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 共9 张P P T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 . 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 共9 张P P T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 . 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 ( 共9 张P P T )
一巩固练习:
1.把梯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2.把三角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1/3.
二提升练习:
1.把一个三角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10倍后,三角形 的内角和是( ) 度。 2.把一个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 缩小到原来的1/ 3后,新长方形的面积是( )。 3.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厘米,三条边都放大 到原来的4倍,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边长比 是( ),面积比是( )。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时 放大与缩小课件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时  放大与缩小课件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8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 所得的图形只是改变了大小。即:各 边比例和各角大小都没变化,只是面 积改变了。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9

1 分别用同样长的3根、6根和9根小棒摆成三个等 边三角形。



观察上面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三角
三角形的大
形每条边的
小不一样, 形状完全一
边长都是第 一个的2
样。
倍……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5

我们就说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放大到 原来的2倍后得到第二个图形。
还可以说第二个图形的边长缩小到
原来的 1 后,得到第一个图形。 2
议一议 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三个三角形比较, 可以怎样说?
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得到第
三个三角形。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6

1
2 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的图形。 Nhomakorabea3
,画出缩小后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7

试一试:
按3:1的比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JJ) 教学课件
第6单元 比 例 尺
第 1 课时 放 大 与 缩 小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1

一、复习导入
显微镜
放大镜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2

冀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
小初高题库
3

你还见过哪些放大或缩 小的现象?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时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时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时放大与缩小第1课时放大与缩小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放大、缩小现象的过程,通过三角形等认识图形放大或缩小。

2、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3、对生活中的放大或缩小现象有好奇心,体会图形的相似,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接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教学难点:理解放大和缩小的含义,能按要求摆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教学准备:放大镜、小棒。

教学过程:(用放大镜来让学生理解放大的概念,非常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一个圆和一个放大的圆还有一个缩小的圆。

师:你们看看第一个圆和第二个圆有什么区别?生:第二个比第一个大。

师:那第一个和第三个圆又什么区别呢?生:第三个比第一个小。

师总结:第二个圆是第一个经过放大得来的,第三个圆是第一个圆经过缩小得到的。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放大和缩小。

(出示课时:放大和缩小)二、讲授新课(通过小组比赛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放大与缩小教室手里拿着放大镜。

师:我手里的东西是什么啊?生:放大镜。

师:谁能说说它的作用呢?生:放大镜可以把字放大。

教师用放大镜把书本上的字放大从而引出放大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课本和教师用书上相同的内容。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生:教室书本上的字缩小了。

引出“缩小”的概念。

师:你在生活中还見过哪些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小组交流)师:以小组为単位进行比赛,说的多的一组获胜。

(给获胜的小组一点精神上的奖励)生:用复印机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出示一些放大和缩小的现象。

(二)接三角形1、出示例题。

师: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样的特征?生:三条边相等。

师:那用3根、6根、9根同样长的小棒揺等边三角形应该怎样接?同学自己动手摆一下,看谁接的又好又快。

2、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

师:观察自己摆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学生观察、思考的结果。

师: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是几根小棒?生:一根。

师:第二个呢?生:西根。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共16张ppt)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共16张ppt)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一、情景导入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 缩小.
2 、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 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二、探究新知
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
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二、探究新知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按2:1放大就是把 各边的长放大到原 来的2倍。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斜边是 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了呢?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 们的形状、内角、边长、周长、面积,哪些没变? 哪些变了?
这几个图形按2:1放大后
• 形状和内角和不变 • 大小变了:
(1)各边都扩大到原来的 2 倍, (2)周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 (3)面积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
三、当堂检测
先按4:1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按4:1放大
按1:2缩小
四、巩固提升
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2:1放

只将宽度扩大到 原来的2倍,高 度没变。
只将高度扩大到 原来的2倍,宽 度没变。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在与他人相处时, “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 别人的缺点。你们在一起就会过 得很快乐!
二、探究新知
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 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 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按1:3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形状和内角和不变,大小变了,各边缩小到原来
的 1,周长缩小到原来的 ,1面积缩小到原来
的 。31
3
9
按1:4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1 放大与缩小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6.1 放大与缩小

(2)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形状 )没变, ( 大小 )变了。Biblioteka 知识点 2 放大与缩小的规律
2.分别用同样长的4根、8根、12根小棒摆成3个正方形。
图②是将图①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 )倍2 得到的图形; 图③是将图①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 )倍得3到的 图形。
图①是将图②的边长缩小到原来的(
一个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只是图形的大小变 化,图形中每个角的度数不变,形状不变。
课堂小结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可以分为三步: 一看,看原图每边占几格; 二算,计算按给定的要求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 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的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课后作业
5.画出图形A按3 ∶1放大、再按1 ∶2缩小后的图形。
解:
6.把下面的图形按3 ∶1放大,画一画。
解:
试一试。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
(1)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 边是(3x2=6) 个格长,宽 边是(2x2=4)
个格长。
(2)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
缩小后的长 边是(8×1 =4) 个格长,2 宽
边是(4× 1 2
=2) 个格长。
用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使各 边长缩小为原来的
课堂练习
画出下列图形,使它们的边长为原来的2倍。
不是直角的图 形可以拆分成 有直角的图形
把下面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画出缩小 后的图形。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 变大,叫做放大。
保持物体或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 变小,叫做缩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放大与缩小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查阅资料,收集更多的放大或缩小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你知道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紧密。

一、填空。

(1)图形在平移或旋转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

(2)图形在放大或缩小后,( )发生了变化,( )不变。

二、在一张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底为6个方格长,高为4个方格长的平行四边形,以及底为4个方格,高为4个方格的三角形。

想一想,画出的图形形状唯一吗?分别再把它们的各
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的图形。

以及把它们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12
后的图形。

三、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模型,它
的高度与原高度的比为1:10。

这座模型的高度为多少?
四、博物馆展出了一个高为19.6厘米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

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