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中2009—201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福建省福州一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福建省福州一中08-0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完卷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成绩注意:1—8题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
9—20题为表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1题为作文,完成在作文纸上。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2分,共16分)一、基础与运用(共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迤逦(lǐ) 憎(zēnɡ)恶坍(tān)缩命途多舛(chuǎnɡ)B.壶觞(shānɡ) 泠然(línɡ) 懿(yí)范咬文嚼字(jiáo)C.流憩(qì) 险衅(xùn) 窸窣(sū) 茕茕孑立(qiónɡ)D.讥诮(qiào) 决起(xuè) 央浼(měi) 眉眼颦蹙(cù)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洗炼孤骛皇天后土美丽拱券B.端倪酒馔模棱两可精神恍惚C.闲瑕概叹高朋满坐敛裳霄逝D.盘桓蓬篙不即不离躬逢盛饯二、阅读文段,完成3-4题。
(共4分)干栏居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
《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蚣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
《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它应是干栏形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7.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及所有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搠.倒(shuò)出岫.(xiù)憎.恶(zēng)轻鸢.剪掠(yuān)B. 央浼.(měi)当.真(dàng)遐.日(xiǎ)乍暖还.寒(hái)C. 尺椟.(dú)懿.范(yì)贾.人(gǔ)逸兴遄.飞(chuán)D. 坍.缩(dān)逋.慢(bū)斜睨.(nì)锱珠.必较(zī)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不矜.名节矜:自夸,夸耀B.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以:介词,因为都督阎公之.雅望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抢.榆枋而止抢:碰,触形影相吊.吊:安慰D. 后乃今将图南.南:向南日薄.西山薄:迫近3.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杨意不逢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唯利是图④蚓无爪牙之利⑤宾主尽东南之美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⑦既自以心为形役⑧大王来何操⑨宇文新州之懿范⑩不拘于时。
A. ①③/②⑥/④⑨/⑤⑧/⑦⑩B. ①③⑧/②⑥/④⑨/⑤/⑦⑩C. ①③⑧/②⑥⑩/④/⑤/⑦/⑨D. ①③/②⑥⑩/④/⑤/⑦/⑧⑨4.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①卒廷.见相如②谨拜表以闻.③襟.三江而带五湖④四美.具⑤烟光凝而暮山紫.⑥吾从而师.之⑦沛公军.霸上⑧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⑨善.万物之得时⑩园日.涉以成趣。
A. ①⑩/②⑧/③⑥/④/⑤/⑦⑨B. ①⑩/②⑤⑧/③⑥/④/⑦⑨C. ①⑩/②⑤⑧/③⑥/⑦/④⑨D. ①⑩/②⑧/③⑥/④/⑤⑦/⑨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1)婚纱照是珍贵的纪念,摄影师和新人们追求拍摄效果本无可厚非....,可满足私欲不能建立在损害公众利益的基础之上。
(2)当前,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福州八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A.锦衾.(qīn)迤逦.(lǐ)修葺.(qì)衣袂.(jué)B.潺湲.(yuán)掷.躅(zhí)玉簟.(diàn)倏.忽(shū)C.绸谬.(móu)扁.舟(piān)訇.然(hōng)嗟.叹(jiē)D.聒.噪(guō)戏谑.(xuè)溽.暑(rù)阴霾.(mái)2.选出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A.可怜....空自许(比喻坚固的边防)..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塞上长城B.三顾频烦..天下计(多次)石破天惊逗.秋雨(招惹)C.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D.人事音书..漫寂寥(家书)侵.晓窥檐语(渐近)3.选出下列对作家表述有误..的一项A.鲍照,南朝文学家,出身寒微,空有一身才华,郁郁不得志,所以他的作品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但鲍诗气骨劲键,语言精炼,词采华丽。
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唐代作家有很大的影响。
杜甫就曾以“俊逸鲍参军”来赞美李白,可见影响之大。
B.孟浩然,世称孟襄阳,终生未仕,是一位隐逸诗人,和王维并称“王孟”,是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
孟浩然的诗歌特点可以用一个“清”字概括,语言清淡,意境清远。
和王维比较起来,孟浩然的诗歌色彩更浓,更有画面感。
C.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
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都有巨大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D.韦庄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因作了反映黄巢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被称为“秦妇吟秀才”,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
2011-2012年福建省福州市八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语文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小题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小题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小题3】,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小题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小题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小题6】我想:。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小题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壮丽雪景的句子是“,。
”【小题8】同写岳阳楼,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磅礴,而杜甫的“__________,”两句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可与孟浩然的诗句媲美。
2.默写【小题1】桃李不言,。
(司马迁《史记》)【小题2】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小题3】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小题4】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小题5】无限河山泪,?(夏完淳《别云间》)【小题6】《论语》中“”告诉我们要善于向周围一切的人学习。
【小题7】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__________,”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也无“喧嚣”之感。
【小题8】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__________,。
3.课文内容填空。
(10分)【小题1】《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4】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
【小题5】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doc

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I卷(共21分)一、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连累.(lěi) 央浼.(měi) 肐.察(gē)怂.恿(sǒng)B.赍.发(jī)讥诮.(qiào)喧阗.(tián)俨.然(yǎn)C.撮.合(cuō)憎.恶(zèng)角隅.(yú)氽.水(cuān)D.睨.视(nì)傩.送(nuó)悖.时(bèi)戗.兽(q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接攘锱铢必较得鱼忘筌咬文嚼字B.追溯一愁莫展苦口婆心模棱两可C.僮仆有酒盈樽矫首暇观清沁肺腑D.聒噪一蹴而就安辑保守橘徕服兮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道家学派的另一经典著作《庄子》,乃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
B.契诃夫,19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等,剧本《万尼亚舅舅》、《海鸥》等。
C.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
D.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
曾参加“新月社”,代表作有中篇《边城》,短篇集《沈从文短篇小说习作选》,散文《湘西散记》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组是()A.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动词) 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通假字)B.以久.特闻(久:长寿,名词)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在里面,动词)C.而征.一国者(征:使……信任,使动用法)穷且.益坚(且:反而,却,副词)D.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是:这,指示代词)吾其.还也(其:还是,语气副词)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不知其.几千里也B.水浅而.舟大也而.征一国者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臣具以.表闻D.觉今是.而昨非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6.下列各句中与该组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纤歌凝而白云遏怀帝阍而不见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去以六月息者也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覆杯水于坳堂之上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咬文嚼字》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一篇评论语言形式的文艺随笔,文章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清晰而又直接地表达了运用语言文字应有严谨的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_0.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戴维斯。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戴维斯非常喜欢。
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踱来踱去,越踱越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慢慢地,旧物件挨个儿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
戴维斯坐在帝王气十足的书房和睡袍里,可他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戴维斯被一件睡袍胁迫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的心灵则是被过多外在的因素胁迫着。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自主立意,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2下面段落中有三处语病,指出有语病的句子并做修改。
(3分)①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制作塑料袋的历史不过50年以上,但近年对塑料袋的指责却不绝于耳。
②全世界每年要消耗1万亿到5000亿个塑料袋。
③废弃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它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④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
⑤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
【答案解析】①成分赘余,删掉“以上”②逻辑不当,改为“5000亿到1万亿”⑤缺宾语中心语,在“塑料袋”后加“的问题”。
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9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存在大量学生“在家上学”现象,涵盖幼儿园至高中的各个阶段。
其形式也呈多样化:父母在家教孩子、亲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学习、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其中有些已初具规模。
材料二:据报道,很多家长自己在家里给小孩办学堂,这样的“在家上学”的个案在不少省市已经成为一股风气。
相关报道更称这种“在家上学”的模式,已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推广,包括了中国台湾和香港。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卢恩光等大老虎台上人前冠冕堂皇....,一派正人君子的模样,背地里却男盗女娼,最终逃不了被人民唾弃的下场。
②本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伴随文化市场的扩大和宗教复兴运动的兴起,一些原已销声匿迹多年的帮会借助于宗教的外形沉渣泛起....,重新显现于社会舞台。
③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④弘一法师皈依佛门后,深恐掉入名利陷阱,他律己极严。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这是弘一法师所书的偈句,其光风霁月....的怀抱历历可见。
⑤广西南宁铁路局玉林工务段工长陈选英对自己求全责备....,每天只要一上岗,就像一根上紧的发条,浑身有股使不完的劲。
⑥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平易近人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咬文嚼字....。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心领神会。
A. ③⑤⑥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对中国自身发展也有利B. 经过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C. 正好与如今将简单的道理表达得百折千回的风气相反,汪曾祺则把最复杂的事物写得明白如话,这与他洞察秋毫的功力是分不开的D. 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这是我的高足,虽然年岁不大,但在研究方面很有自己的体会,你们可以好好交流交流B. 朋友之间肝胆相照,放心,你拜托我的事情我一定尽全力去做C. 昨晚自习,我在教室不慎丢失一本书,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谢谢D. 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4.下列文学常识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包括《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九首作品.其中《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湘夫人》歌咏的是湘水女神对男神的思慕之词B. “乐府”是两汉时设置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乐府由机关的名称变成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初唐乐府诗多袭用乐府旧题,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以后,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序幕.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口号C.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近体诗的一种,成熟于盛唐.有五言和七言两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或长律.八句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律诗要求全首通压一韵.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D. “表”是中国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其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这种文体有自己特殊的格式,如开头要先写上表人的名,《出师表》《陈情表》的开头就有“臣亮言”“臣密言”字样;在这里,臣子对君主自称只能称名不能称字,也不能具姓氏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5.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010-2023历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2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1),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3),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4)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5),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6)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9),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10)几世几年,。
(杜牧《阿房宫赋》)(11),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12),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我明告子。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小题1】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认为楚国大夫的儿子要学会说齐国话,与其请一个齐国人过来教,不如把他送到齐国最繁华的街里庄岳去学。
B.孟子认为戴不胜的国君做出不善之事,是因为善士薛居州不在他身边,不能给他及时有效的指导。
C.孟子运用了设喻的方法来问戴不胜,让他明白“欲王之善”的道理。
D.国君周围多是好人,他就会和大家一起做好事。
如果国君周围多是坏人,他也就很难做好人了。
【小题2】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请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惟兄嫂是依B.会桃花之芳园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D.加之以师旅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八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必修Ⅴ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命题、审核:高二集备组校对:饶蔚蓉2009.11.10一、基础知识积累(6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蕴藉.(jiâ)暖.和(huo)坍.缩(dān )窸窣..(xī sū)B.怔.住(zhâng)颦蹙.(cù)辖.制(xiá)锱.(zī)铢必较C.招徕.(lái)寒砧.(zhēn)沽.酒(gū)咬文嚼.(juã)字D.讥诮.(qiào ) 轻鸢.(yuān)毗.邻(bǐ)得鱼忘筌.(quán)2.下列词语的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付梓怂恿尺牍陈词烂调B.悖时沾辱洗漱臭名昭著C.迤逦尴尬没精打彩战战兢兢D.流弊岑寂命途多舛不即不离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班主任告诉我们,下学期我们班的语文将由特级教师王军来上,这真是大快人心....的消息。
B.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C.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D.在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崇拜的人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二、默写名篇名句(8分,每题1分)4.①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
③ ___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
④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⑥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⑦ 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⑧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30分)(一)课内文言文(18分,选择每题2分,翻译每小题4分)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终鲜.兄弟。
②芳草鲜.美。
B.①愿陛下矜.悯愚诚。
②不矜.名节。
C.①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①但以刘日薄.西山。
②门衰祚薄.。
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腹犹果然..C.既窈窕....以寻壑D.岂敢盘桓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臣具表以闻.B.屈.贾谊于长沙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D.眄庭柯以怡.颜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A.小知不及大知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适莽苍者D.汤之问棘也是已9.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B.①问征夫以前路②云无心以出岫C.①《齐谐》者,志怪者也②而刘夙婴疾病D.①彼且奚适也②童子何知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二)课外文言文(12分.选择每题2分,翻译每小题3分)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
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
太守太守闻其有异材,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
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①。
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
”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弃繻而去。
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
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
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
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
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
”偃穷诎。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
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
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
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越相吕嘉不欺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
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注:①繻:用作通行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
④横草:使草倒下。
⑤孤于外官:孤,远。
外官,指使者之职。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吏予.军繻予:动词,给。
B.法.至死法:依法。
C.臣宜被坚执锐.锐:锋利。
D.干.名采誉干:动词,求取。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武帝异其.文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①孤于.外官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①还当以.合符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①且.盐铁,郡有余藏②年且.九十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军十八岁被选为博士弟子。
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B.终军请缨赴南越,成功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14.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
(2)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四、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6分,每题3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分)(2)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3分)五、名著阅读(10分,每题5分)1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因过度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她便向王夫人推荐探春和李纨、宝钗共同理家。
恰好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探春按照旧例给了母亲赏银,赵姨娘很高兴。
B.万物逢春,大家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推黛玉为社主。
一天湘云无聊之际,看见柳花飘舞,填了一首《如梦令》,引起众人填词的兴趣。
宝钗以“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赢得众人的一致好评。
C.宝玉丢玉后,终日糊涂。
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王夫人。
王夫人决定用凤姐的调包计。
宝玉听说娶黛玉,身子健旺起来,待洞房之中得知不是黛玉,糊涂得更加厉害了。
D.贾母去世,凤姐仗着自己的才干,虽然贾府今非昔比,可支配的人手不多,银子也不够使,她还是使尽浑身解数,大有作为,众人赞其又有能力又用心。
E.宝钗生日宴会上,宝玉忽然想起十二钗的梦,忍不住伤心落泪。
不顾袭人劝阻来到潇湘馆,恍惚听见有人在内啼哭。
于是流泪痛道,是我害了你!你别怨我,只是父母作主,并不是我负心。
17.简述黛玉之死的故事。
(1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16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6分,每题2分)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18.①本段提出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者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者关于贾岛诗句中用“推”好还是“敲”好的基本看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10分,每题2分,最后一题4分)战争一局棋帐外,一片苍茫……营内,一片悲凉……面对着苍茫的景色,想起刚才可怕的战斗,士卒们有着悲凉的心情:“快到冬天了,可我们的冬衣还没有送过来……”“怎么办啊,我听说朝廷中有人侵吞了咱们的禄米,现在要克扣减半,这可叫我们怎么活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战争才能结束……”“我儿子该长大了不少吧……”除了将军之外,军中上上下下都在议论着。
刚打完了一仗,将军不处理军务,也不论功行赏,更不休息。
和往常打完仗一样,拉着副将下棋。
副将知道将军的癖好,也不忍扫将军的兴致,便陪将军下起来。
不用猜就知道,这次,副将又输了。
下完后,将军带着难得的笑容对副将说:“以后要好好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