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平顶山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化学

平顶山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乙溶液变成丙。
在丙里加入Na2S 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
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A.SO3、H2SO4、H2SO3、H2S、S B.SO2、H2SO3、H2SO4、S、H2SC.SO3、H2SO4、H2SO3、S、H2S D.SO2、H2SO3、H2SO4、H2S、S2.【2018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式为C6H6O6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l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3.已知还原性Iˉ>Fe2+>I2,在水溶液中I2可被Cl2氧化为IO3ˉ。
向含溶质a mol的FeI2溶液中通入b mol Cl2,的是充分反应(不考虑单质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A.当a=2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c(Fe2+)∶c(Iˉ)∶c(Clˉ)=1∶1∶1B.当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2++4Iˉ+3Cl2=2Fe3++2I2+6ClˉC.当1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2++4Iˉ+ 13Cl2+ 12 H2O =4 IO3ˉ+26Clˉ+ 2Fe3++24 H+D.若反应后溶液中I2与IO3ˉ的物质的量为1:1,则反应中转移电子3.5bmol4.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必须在①②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5.“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

高一化学月考参考答案(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C 4.D 5.A 6.D 7.C 8.D 9.B 10.A 11.A 12.D 13 D 14.B 15.D 16.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8分)解析 (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用蒸发溶剂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 -可采用蒸馏法。
(2)加入萃取剂可从碘水中分离出I 2。
(3)装置A 中①是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分液时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应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4)粗盐提纯的步骤中要特别注意两点:Na 2CO 3溶液在BaCl 2溶液之后,其作用除了除去Ca 2+外,还要除去过量的Ba 2+;要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后再加入盐酸,即调节溶液的pH 等于7,故a 、d都对。
答案 (1)D A(2)B 萃取、分液(3)冷凝管 下 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4)ad18.(10分)解析 (1)0.5 L ×0.1 mol/L ×250 g/mol =12.5 g 。
(2)从图中可知,每个小刻度代表0.2 mL ,凹液面在7. 2 mL 处。
(3)A.容量瓶底部有水珠不影响最终溶液体积,对其浓度无影响;B .水面超过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 .俯视液面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 (1)12.5 (2)7.2 (3)无影响 偏低 偏高19.(13分)Ⅰ.解析 (1)根据题目信息,分离A 、B 两种物质应采用蒸馏法,还缺少冷凝管和锥形瓶。
(2)蒸馏时先得到沸点低的A 。
(3)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
Ⅱ. .(1)套入公式c =M 1 000ρw 可知,该硫酸的浓度为18.4 mol·L -1。
(2)根据稀释定律c (浓)·V (浓)=c (稀)·V (稀)可知,所需溶液的体积为62.5 mL 。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2.(3分)2.钛被称为“第三金属”,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2TiO ),制取步骤如下:/800C/Ar24TiO TiCl Ti ︒−−−→−→−−−镁已知:①21C(s)O (g)CO(g)2+=== 1ΔH ②2242TiO (s)2Cl (g)TiCl (s)O (g)+===+ 2ΔH则反应224TiO (s)2Cl (g)2C(s)TiCl (s)2CO(g)++===+的ΔH 为( ) A .2ΔH 1+2ΔH 2 B .2ΔH 1+ΔH 2 C .2ΔH 1-ΔH 2D .2ΔH 1-2ΔH 23.(3分)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12232SO O 2SO 196.6kJ mol H -+∆=-⋅B .122C(s)O (g)CO (g)393.5kJ mol H -+∆=⋅═C .2H (aq)OH (aq)H O(l)57.3kJ H +-+∆=═D .12211H (g)Cl (g)HCl(g)92.5kJ mol 22H -+∆=-⋅═ 4.(3分)4.已知T ℃时,CO(g)+H 2O(g)=CO 2(g)+H 2(g) H ∆=+QkJ/mol ,当反应转移amol 电子时达到平衡,则该反应吸收的能量( ) A .等于0.5aQkJB .小于0.5aQkJC .大于0.5aQkJD .等于aQkJ5.(3分)5.已知298K 、101kPa 时,2H (g)、CO(g)、25C H OH(l)、4CH (g)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1285.8kJ mol --⋅、1283.0kJ mol --⋅11366.8kJ mol --⋅、1890.3kJ 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12222H (g)O (g)=2H O(g)H 571.6kJ mol -+∆=-⋅B .1222CO(g)O =2CO (g)H 283.0kJ mol -+∆=-⋅C .25222C H OH(l)3O (g)=2CO (g)3H O(1)H 1366.8kJ ++∆=-D .14222CH (g)2O (g)=CO (g)2H O(l)H 890.3kJ mol -++∆=-⋅6.(3分)6.变量控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解析】因电荷间的静电力与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同,故电荷将一直做加速运动,又由于两电荷间距离增大,它们之间的静电力越来越小,故加速度越来越小.2.B【详解】该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到墙壁对系统的向右的作用力,所以系统的动量不守恒;子弹在进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相对于木块有一定的位移,所以子弹与木块组成的系统有一定的动能损失,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也不守恒。
故B正确,ACD错误。
3.【答案】B【解析】由图看出,ac段电场线比bc段电场线密,ac段场强较大,根据公式U=Ed可知,ca间电势差Uca大于b、c间电势差Ubc,即φc﹣φa>φb﹣φc,得到φc>=35 V.故选:B4.C【解析】由题图可知,m1和m2碰前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运动方向相反,碰后两物体位置不变,即处于静止,所以碰后速度都为零,故①③错误,④正确;又由图线夹角均为θ,故碰前速度大小相等,可得m1等于m2,②也正确。
5.D【解析】由图,AB与CD平行,说明推力撤去后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而撤去推力后物体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但a的运动总时间小于b的时间,根据I=ft可知,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小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故C错误。
根据动量定理,对整个过程研究得F1t1-ft OB=0,F2t2-ft OD=0;由图看出,t OB<t OD,则有 F1t1<F2t2,即F1的冲量小于F2的冲量。
故AB错误。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ab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都为零,所以相等,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D【解析】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K点与M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错误.O 点的电场强度不为零,方向水平向右,故B错误.两个正电荷在N点产生的合场强为零,两个负电荷在L点产生的合场强为零,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N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L点电场强度的大小.故C错误.在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中,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等势线,叠加后,可知K、O、M三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故D正确.7.【答案】C【解析】粒子从O运动到x1的过程中,电势升高,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也沿x轴负方向,与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则粒子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不断降低,根据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可知,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小.故B错误;若v0=,粒子运动到x3处电势能最小,动能最大,由动能定理得q[0-(-φ0)]=mv-mv,解得最大速度为v m=2.故C正确;根据电场力和运动的对称性可知:粒子如能运动到x1处,就能到达x4处,当粒子恰好运动到x1处时,由动能定理得:q(0-φ0)=0-mv,解得v0=,要使粒子能运动到x4处,粒子的初速度v0至少为v0=.故D错误.8.C【详解】A、B物体分离时也是弹簧恢复原长时,此时A、B的速度相同,这以后A做竖直上抛运动,由题设条件可知,竖直上抛的初速度;上升到最高点所需的时间;A到最高点弹簧恰恢复原长,此时B的速度为2m/s,方向竖直向下,对B在此过程内用动量定理(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得,解得:,C正确.9.【答案】ABC【解析】由题图乙知带电粒子的速度减小,受到向左的电场力,故电场线方向向右,P点电势一定高于Q点电势,故A正确;由题图乙可知,P处的加速度大于Q处的加速度,故P处的场强大于Q处的场强,故B正确;由动能定理知qU=mv,可求出PQ两点的电势差为,故C正确;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故带负电的粒子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Q 点的电势能,故D错误.10.【答案】BC【解析】①与②、②与③的电势差相等,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得知,粒子从a到b电场力做功与从b到c电场力做功相等,即W1=W2.故A错误.由于③为直线,是一条等势线,则知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粒子的轨迹弯曲方向可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左,则知正点电荷在左侧,负点电荷在右侧,粒子从a到b再到c,电势不断降低,负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增加.故B、C正确.粒子在c点时的电场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11.CD【详解】碰撞前系统总动量,由题意,设,碰前总动能为:;若,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后的总动能:,不可能,A错误;若,碰撞后的总动能:,不可能,B错误;若,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后的总动能,是可能的,C正确;若,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后的总动能,是可能的,D正确.12.BC【解析】A、设全程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s,则滑块水平方向相对地面的位移。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郏县一高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54分)DDDCC CCDDA ABDBA AAC二. 填空题:(46分)19.(10分)(1)Cl 2 4Fe(OH)2+2H 2O +O 2===4Fe(OH)32Fe 2++Cl 2===2Fe 3++2Cl -(2)Na 2O 2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2Na +2H 2O===2Na ++2OH -+H 2↑(方程式各2分,其他各1分)20.(10分)(1) Al 2O 3 O 2 (各1’) 2Al + 2OH - + 2H 2O === 2AlO 2- + 3H 2↑(2’)(2)D (2’)(3)AlO 2-+2H 2O +CO 2===Al(OH)3↓+HCO 3-(2’)(4)K 2SO 4 (NH 4)2SO 4(各1’)21.(12分)(1)Fe 3+ (1’) (2)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2’)(3)Fe 3++3OH -===Fe(OH)3↓[或Fe 3++3NH 3·H 2O===Fe(OH)3↓+3NH 4+](2’)(4) 2Fe(OH)3 △ Fe 2O 3+3H 2O (2’)(5)洗涤 冷却至室温 (各1’)(6)0.07 a (或1 600112a 及其化简形式,如1007a ) (3’)22.(14分)(1)分液漏斗(1’) 关闭A 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能回到原位,证明气密性良好(2’)(2)CO 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 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或装置中的CO 2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3’)(3)fgcbdecb 或fgcbdede(3’) 44m1106(m3-m2×100%(列式正确即可,3’)(4)bd(2’)。
郏县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郏县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关系是A.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质量比为2∶1C.质量比为1∶2 D.物质的量之比为1∶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其中不.正确的是()A.pH=3的强酸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pH升高2个单位B.1L 0.50mol·L-1NH4Cl 溶液与2L 0.25mol·L-1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后者大C.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H2CO3)>c(CO32-)D.pH=4、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10-4-10-10) mol·L-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生成,所以严格地说纯水呈微酸性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降低C. ℃纯水中,稀酸和稀碱中D. 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随之增大4.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NO2D.硝酸与木炭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5.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A. 电解质:明矾、一水合氨、硫酸钡B. 酸性氧化物:、、、C. 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D. 同素异形体:、、金刚石6.25℃时,用0.1000mol/L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V0mL的且浓度均为0.1000molL的KCl、KBr 及KI溶液,其滴定曲线入下图,(已知25℃时,AgCl、AgBr及AgI溶度积常数依次为l.8×10-10、5.0×10-13、8.3×10-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0= 45.00B.滴定曲线①表示KCl的滴定曲线C.滴定KCl时,可加入少量的KI作指示剂D.当AgNO3溶液滴定至60.00mL 时,溶液中c(I-)-)-)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和苯都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C.CH3CH2CH(CH3)CH(CH3)2的名称是2, 3-二甲基戊烷D.乙炔、乙烯、苯都能使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都发生加成反应如图的烃(小黑球表示碳原子,黑球之间的连线表示共价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有4种碳架..①a和e互为同分异构体②b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③d为平面型分子,属于芳香烃④b和c互为同系物⑤a、d、e的最简式相同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⑤9.下列有关图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B. 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C. 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D. 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10.向2l恒温恒容容器中加入2molMgSO 4并充入2molCO,发生反应:MgSO4(s)+ CO(g)MgO (s)+ CO2(g)+SO2(g)△H > 0 。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郑县一血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髙二化学试题命題人:校对人:号试时间90分仲満分:1°°分-选择题(木題包拆18个小題邯小題3分Jt 54分侮小題只右一个正确存案)I下列说法中,疋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过程屮,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笊变化.B. 碗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術耍的能旺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枇所需要的能駅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 反应*物的总焙人于反应物的总焙时,反应吸热,AH>0D. A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笊系数无关2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査德赫克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形他们在"耙催化交叉偶联”方面,的研完.下而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正反应速率B. 催化剂通过升离反应的活化能來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的反应热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3在化学反应A“+3Bw—2Cg+D“中,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岭=岭B 岭=3v。
•C 3«=岭D 2$=%4下列四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最快的是.-A. V(H2)=0・ 1 mol/(L・min)・ B. V(N^==O. lmol / (L ・ min)C. V(NHJ==O. 15mol / (L • min)D., V(N:)==O. 12mol / (L • min)5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比+3儿w=*2NHj已达到平衡状态A.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N-H键断裂D. 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6对己达到平衡的反应:2X (g) +Y (g) w=a2Z (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彫响是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増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9& 3kJ・moL的描述有如下四个7 对于热化学方程式:SOHg)弓―SO,g)+ 1/2 02(g) ; z\H=+ 图象,其中正确的是(y表示SO?的含量)A. 固体氯化钾B.液态SI化氮C.气态硝酸D.液态氨9. 在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物理皇发生变化,加屮一定能农明半術移动的見A. 反应物的转化率’*B.反应混和物的浓度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圧强10. 密闭容器中存在化学反应:"(g) + H2O(g)=CO2(g) + 〃2(g)当反应容器屮充入lmolCO W lmol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67molCO2,当充入的水蒸'(改为4mol,其它条件不变,平衡时生成的CO2的物质的fit可能为A. 0.5 molB. lmolC. 0.95 molD. 0.67mol11・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C时存在着平衡:2NO?—WON正反应放热)。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高一化学月考参考答案(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C 4.D 5.A 6.D 7.C 8.D 9.B 10.A 11.A 12.D 13 D 14.B15.D 16.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7.(8分)解析 (1)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溶质用蒸发溶剂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 -可采用蒸馏法。
(2)加入萃取剂可从碘水中分离出I 2。
(3)装置A 中①是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分液时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应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
(4)粗盐提纯的步骤中要特别注意两点:Na 2CO 3溶液在BaCl 2溶液之后,其作用除了除去Ca 2+外,还要除去过量的Ba 2+;要将生成的沉淀过滤后再加入盐酸,即调节溶液的pH 等于7,故a 、d 都对。
答案 (1)D A(2)B 萃取、分液(3)冷凝管 下 将分液漏斗上部的玻璃塞打开(4)ad18.(10分)解析 (1)0.5 L ×0.1 mol/L ×250 g/mol =12.5 g 。
(2)从图中可知,每个小刻度代表0.2 mL ,凹液面在7. 2 mL 处。
(3)A.容量瓶底部有水珠不影响最终溶液体积,对其浓度无影响;B .水面超过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大,浓度偏低;C .俯视液面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 (1)12.5 (2)7.2 (3)无影响 偏低 偏高19.(13分)Ⅰ.解析 (1)根据题目信息,分离A 、B 两种物质应采用蒸馏法,还缺少冷凝管和锥形瓶。
(2)蒸馏时先得到沸点低的A 。
(3)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暴沸。
Ⅱ. .(1)套入公式c =M 1 000ρw 可知,该硫酸的浓度为18.4 mol·L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
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答案
1-5BDDAB 6-10CABCA 11-15DDCBD 16-18CBB
19. (每空2分,共14分)①不变;②增大,增大;③不变,不变;④减小,减小
20.(8分) (1)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2分)
(2) ① t4~t5 (2分)
②A (2分) ③4a2(2分)
21(每空2分,16分)(1)减小;增大
(2)0.01mol/(L·s)
(3)CD (4)BCF
(5)①75% ; < ②1.75a
22.(3分)(1)C(s)+H2O(g)CO(g)+H2(g)
(2)(6分)75%
【解析】(1)由K=可知,反应物为C、H2O,生成物为CO、H2,该反应为C
(s)+H2O(g)CO(g)+H2(g);
(2)在427 ℃时将CO 和H2O(g)各0.01 mol通入体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分钟时
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9,设CO的转化率是x依据三段式列式得到:
(2分)
K
=(2分)
x
=0.75=7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