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大论考试论文
海洋文化的研究综述

海洋文化研究的另一个领域就是以海洋旅游为研究对象(陈智勇,2009:陈展之,20009), 重点研究如何挖掘滨海旅游资源的海洋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海洋旅游的独特性和品牌效应, 最终实现海洋旅游的发展。胡卫伟和王湖滨(2006)对舟山海洋文化旅游与开发策略进行了研 究,高怡和袁书琪(2008)借鉴《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海洋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曲金良 (1999b)对当前海洋旅游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重“旅游经济”轻“旅游文化”,甚至 以“旅游经济”的理念替代“旅游文化”;二、在海洋历史文化遗迹作为人文旅游景点、景区的 开发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小金矿”、“小煤窑”式滥开发现象;三、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研 究,尚乏相关多学科的交叉综合与协同作战。他还呼吁加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曲金良,2004; 2005)。剧秋麟和尹卫平(2008)更加明确的提出积极推进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具体措 施。
曲金良(2008)主编的《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针对东北亚海上交流的历史、港口与航路、 文化传承、遗产遗迹及其开发与保进行研究论述。《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张伟,2008) 期刊开展了浙江浙江海外经济文化交流、浙江海洋文化与区域社会变迁等相关领域渔文化、海洋民俗文化和海洋文学等八个方 面,论述了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发展及特质等。徐晓望(1999)对海洋文化理论的定位做了一 些归纳介绍,并重点对闽台区域海洋文化、海洋经济、航海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内容进行了 探讨。张开城(2009)分析了广东省海洋文化资源状况、广东省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把广东海洋文化产业与浙江海洋文化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广 东海洋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张开城(2008)对海洋文化产业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并以舟 山、青岛等地为研究案例,研究了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具体策略。钟晓毅(2008)等著海洋文 化精神品格在广东改革开放30年经济繁荣、制度变革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作用。2007年12 月,国家海洋局组织召开了首届建设弘扬海洋文化研讨会,并编辑出版了《中国海洋文化论 文选编》一书,书中共收集相关论文80多篇,论述类容涉及到海洋文化的诸多方面。
海洋主权论文

海权●主权内容摘要:海权(Thalassocracy ;Sea Power),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关键词:海权,威胁,掌握,经济。
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蔚蓝国土和海岸线。
在21世纪一个波及全球的海洋经济时代来临之际,我们不能再漠视周边国家对我国海洋权益的侵犯。
必须针对不同情况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源。
众所周知,中国有渤海、黄海、南海和黄海四大海域。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东海和黄海海域内的石油与天然气未被探明时,越南等国无论是外交部还是教科书都明确说明,南沙群岛是属于中国的。
但自从黄海被发现石油后,有关各国对于黄海东海等海域的归属问题的态度立即发生了变化。
一直与演变到近,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归属都与其他国家有着争议,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南海,问题最为严重。
对此现状,我国能源管理部门,以及交通和外交都要有一个统筹的机制,要有计划和部署的进行。
对于海上权益的争夺的方法综合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受美国支持的一些国家进行较量。
历来关于中国外交方面碰到的问题,其背后似乎总能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或者一些受美国支持的国家的影子。
对于美国的强权主义,我们不能采取消极放纵的态度,应该毫不畏惧,与其斗智斗勇,进行外交上的较量。
第二、加强我们国家需要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军事训练和远洋战斗的能力,武器现代化。
发展海洋文化的关键在于海洋意识教育

发 展 海 洋 文 化 硇 关 键 在 孑海 洋 识 胄 意 教
陈 艳 红
( 海 海 洋大 学 社 会 科 学 部 , 海 上 上 210) 0 3 6
摘
要 : 对 海 洋意 识在 海 洋文 化 发 展 中所起 的灵 魂作 用 , 针 分析 影 响 海 洋 文化 发 展 的 海 洋 意 识 问题 , 加 强政 策 导 向 、 从
扩 大舆 论 宣传 、 实教 育 举措 、 重公 民 自我 实践 等 几方 面 , 出发展 海 洋 文化 的 海 洋 意识 教 育 的措 施 。 落 注 提 关 键 词 : 洋 文化 ; 洋意 识 ; 育 海 海 教 中 图分 类 号 : 7 . U66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6 74 2 1 )4— 02—0 1 0 —8 2 (0 0 0 0 1 4
2 世纪 是 海 洋世 纪 , 1 利用 高 科 技 开 发 和利 用
海洋成 为世界共识 , 海洋战 略亦成 为世界临 海各 国 重大 战略。我 国发 展史上 既有 向海 而兴 的辉煌 , 也
族 复兴 的伟 大 根基 。海 内外 文化 的交流 碰撞 与 吸
收融合使 中华 民族 文化更加璀 璨夺 目, 也给 中华 民 族 复兴带来 了创 新 动力 。海洋 文 化 的本 质在 于人 类 与海洋 的互 动关 系及 其成 果 。先进 的 海洋 文化 对 中华 民族 的发 展具 有 以下 推 动作用 : 先 , 首 海洋
洋文化 中 的变革 图强思 想 、 索 冒险精 神 、 面开 探 全
独 特的海洋文 化是 保 证我 国政 治稳定 、 经济 发达 、 文 化先进 和社 会 繁荣 的必 经 之路 。海 洋 意识 是海
有关大学英美文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英美文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在英国的文化开展史上,文学创作者们借助于岛国的地理环境拟定文学思路,从而成为了文学家的想象根底,对于推动海洋文化开展具有显著影响。
英美文学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浅析英美海洋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一、英美海洋文学的形成概述海洋文学是英美历史文化开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无数劳动者、探究者、文学者共同研究后积累而成的新文学形式。
早期英美两国为了满足殖民扩张的需要在世界各地大范围探究地理,经过很长时间的理论之后才发现了海洋,后人延续了前人的海洋探究道路,逐渐深入地认识并开拓了海洋文化。
可以说,海洋文化是海洋文学的基石,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的必然趋势,两者是互相共存的。
(一)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学海洋是茫茫无际的水源,海洋是生物生命的开场,海洋是辽阔天空的蓝色,这些都使人类的大脑思维中对海洋产生了敬畏之心。
在推动人类历史文明开展时期,海洋文化一直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跟随着人类的开展而开展。
人类对于海洋文化的最早认知是将其定义为人类认知、开发、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协调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人类通过挖掘利用海洋资源获得了生命,维持了正常的生活条件,对海洋也开场产生依赖之心。
由于人类大脑机能的进步,对于海洋的界定不再仅仅是自然的景物,而是人类文化的最早起源,是后期文化崛起的根本推动力。
因此,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流动、浪漫、梦想的特征,极其崇尚奋斗、开拓和机遇,犹如海洋波涛汹涌般气势磅礴,这些都是导致海洋文学形成的主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正式将海洋文化确立为一门学科,其内涵和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海洋为施展的平台,从而尽情展现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消费的所有作品均可以称为海洋文学作品;其二,以海洋为陪衬背景或表达对象,进而反映海洋与人类自身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作品:其三,具有鲜明海洋意识和特色,可以展示海洋精神的文学作品。
海洋文化论文: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海洋文化论文: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思考摘要: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有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海南海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海南海洋文化文化产业发展乃至整个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深入挖掘区域海洋文化的内涵,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推进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海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理论、海洋战略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
对海南而言,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巨大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
但是,与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相比,海南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缺乏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1]海洋文化的内涵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物质存在与物质生产;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典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
海洋文化论文

海洋文化论文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海洋文化对中国的海洋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洋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海洋文化论文篇1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大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1 31・
海洋 文化 的研 究 。检索 “ 海 洋文 化 ” 一词 , 万 方 数
众, 有 着对 本 国领 海 的热 爱 与 守 护 精 神 , 也 有 着
对 早期 海洋 文化 的敬畏 和尊 重 心 理 , 所 以说 我 们
据里 有 相 关 期 刊 论 文 一 千 余 篇 , 学 位论 文 1 4 1 篇 。而 “ 大学 生海 洋文 化教 育 ” 则 内容 很 少 , 共 检 索 到期 刊论 文 4篇 , 学位 论文 2篇 , 最 早年 份 的也 是距 离 现在很 近 的 2 0 0 8年 。可 见 , 大 学生 海洋 文 化 教育领 域研 究 连 一个 浅 层 的 阶段 都 没 有 达 到 , 可 以说 是学 术领 域一 个空 白。
形 成 的对 于 海 洋 的认 识 、 判断 、 人 们 对 海 洋 的利
用方式等 的知 识和经验 的综合 。海 洋文化不仅
包 括 有关 海 洋 的 自然 景 观 、 生 物宝藏 、 以及 海 洋
历史 的悠 久 与 多 元 , 还 包 括 与 之 相 关 的人 类 文
大 学生海 洋文化教育 内涵及 其研 究现 状
国家 。长久以来 , 我们对领土保卫和开发十分重 视, 国民对 中国历史上有关领 土被侵犯的事实可 谓了如指掌。然而 , 随着国际政 治舞 台角色的多 元化和政治力量对 比的复杂性不断加深 , 海洋问题
日益成 为各 国间矛盾 和冲突重要来 源。在 中国 , 公 民对于海洋 意识 和海 洋 文 化 尚没有 一个 清 晰 的认 识 。而 学生 群体 作为关 乎 国家未来命运 的一族 , 从 小学生 到大学生 都没 能 成 功树 立起 对海 洋 文化 的 研 究兴趣 和问题 意识 , 不 能不说是一种 遗憾 。
试论大连市海洋文化建设

规模 。大连的海味名菜 6 0 种 , 0余 如烧海
三 、 连 市建 设 海 洋 文 化 的 现 实基 础 参 、 大 蒸鲍 鱼、 爆干贝、 炒香螺 、 涮文蛤等 , 体
巨大的冲击 。 城市文化 风格 上也有 向欧美
大连市 , 东濒黄海 , 临渤海 , 西 处于东 现 了中国烹饪 艺术和饮 食文化 的独特魅
然 而 , 国城 市文 化 在 现代 化 进 程 中 是 新 时期 下发 展 大 连 城 市 经 济 , 强 区域 优 良海滨浴场等 并且拥有多种海洋 民俗 中 增 出现 了 城 市 物 质 文 化 定 位 和 发 展 趋 同化 城市竞争 力, 建设大连重要 国际航运 中心 节 庆 旅 游 资 源 。 连 的海 食 文 化 资 源 已具 大 以及 城 市 精 神 文 化 缺位 、 位 等 问题 。 同 这 一 决策 的重 大 举 措 。 错 时 , 化 全 球 化 也 对 我 国城 市 文 化 形 成 了 文
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 具体表现为 历 史 文 化 悠 久 。例 如 , 河花 园 口是 日军 不 健 全 是产 生 这 些 问 题 的 原 因 之 一 。第 庄
人类对 海洋 的认识 、 念 、 想 、 识、 观 思 意 心 侵 占旅顺的第一登陆点; 大连湾海 防炮 台 三 , 人才短缺制约海 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 态, 以及 由此 而 生 成 的 生 活 方 式 , 括 经 等 都 是 重要 的海 防工 程 : 名 海 军 基 地 旅 展 。 包 著 缺乏一支 能够适应海洋事业 高速发展
要组成部分, 目的是帮助 企业经营活动 构和治理机制 ,国有企 业的法人 治理结 经济的发展 , 别是经济全球化及 国际化 其 特
更合理 、 法化 , 合 以提 高 企 业 的 经 济效 益 。 构, 尤其体现在董事会这一重要机构 没有 程度的加深 , 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 日趋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海洋文化的认识
“屹立在岸边的沙滩上,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海水
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
水尾水连天.远处的海水,在娇艳的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
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向岸边跳跃。
”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亲临海洋,但我觉得这就是我向往的蔚蓝。
纵观全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我们大小就知道,自古以来海洋就是战略决策与经济发展的必争之地,加之海洋又是人们生活生存资料的来源地,以及大气水源的缔造者。
海洋,从此在人类的发展与进化过程中无法取代与隔离。
海洋,这个伟岸的名字,不知多少人为你感叹,感叹你海纳百川的胸怀,海洋,这个大气的名字,不知多少人为你自豪,称赞你母亲般的乳汁孕育了苍茫大地以及生活在苍茫大地上的泱泱大国。
人们对海洋的认识或者说对海洋生物资源的采用,早在北京人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那是的远古人通过采猎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动物鱼类获取生存的所必需的蛋白质,后来到战国时期,每当战乱纷纷,生灵涂炭,人民总是以最虔诚的屈膝行礼,举国祭海,期盼来年的风调雨顺,或者举兵动师的顺利......可见人们对于海洋的热爱与自己负于海洋的心里地位已有相当的渊源了,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沧海桑田的变化,也就慢慢的形成了风格迥异,形势多样的海洋文化,我们知道一旦地区有了人民的聚集生活,时间就会让不同的人文聚合成共同接受的长
期文化,我想正是由于人民不断对海洋的探索与认知,更重要的是对海洋由衷的热爱,使得来自四海八方的缺地少食,生存环境艰难的迁移人群聚集在了海洋的周围,于是形成了群居生活,自然地也就形成了海洋文化。
在海洋的重要性组成因素中,其实对于21世纪的海洋世纪来说,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交通运输的扶持发展关键尤其关键,但是我认为优秀的海洋文化是指导与促进海洋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先决条件,就像国家经济结构中的第三产业一样,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竞争环节了。
美国就是个很值得学习的例子,它能够将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先进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浓缩成自己创作与发展的素材,从而加工成自己内容,我想谁也不会不知道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美国大片《功夫熊猫》吧!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我们都知道近代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之下,帝国主义列强自然瞧不起中国,他们嘲笑我们说,中国那有什么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他们西方冒险世界的主题曲,海洋离这个封闭的国家简直太遥远了。
想想泱泱中华纵观上下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并不缺少文化,并不缺少耀眼的智慧结晶,尽然被嘲笑说没有海洋文化,这是为什么啊?难道是真想他们说的那样我们没有海洋文化?我想答案是肯定错误的,只不过是我们并没有重视海洋文化的发展与继承,并没有将海洋的战略意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这就是造成我们海洋文化薄弱或者说被人拿来当笑柄的原因吧!
清朝实业救国主义者张謇就曾向清政府提出“渔界所至,海权所
在也。
”的论断,并提出大力发展海洋文化的必要性,可是愚昧的清政府不觉未然,仍然沉醉在自己编织的大国梦幻中,1849年,帝国主义的枪炮毫无预兆的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彻底改变,这时的清政府才刚刚从睡梦中惊醒,战败是不争的事实,随后割据我国大片的海洋国土,从此我们扶手称臣。
并且历史上遗留下的残局,也是现在国家政府在应对岛屿争端中面临难题的根源。
所以说帝国主义之说以这样理直气壮,耀武扬威是有原因的,这也就从侧面反映或者说启示我们要重视海洋文化的发展,重视海洋战略的规划。
明白了海洋文化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有那些?以及清楚地认识到对我们之后意义深远的命题:如何发展海洋文化?
一、海洋文化是什么?
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源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
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
海洋文化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总是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阶级意志的具体体现。
我们都知道,伟大的中华文明不仅包括灿烂的陆地文明,也包括了生生不息的海洋文化。
今天我们总是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么黄河就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在从古至今几千年的岁月中我们的海洋文化总是不断地拓展开放,不断地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从秦始皇巡海,汉朝海上丝绸之路,鉴真东渡,再到郑和下西洋等等,这些
都反映初我们的海洋文化总是在以一个继承、开拓、发展、交流的姿态向前发展,海洋文化已深深地映入中华名族的血脉,经久不衰!
二、海洋文化的具体内容
我认为海洋文化不仅仅是为了自给自足,或是在小范围内的原始交换,而是有目的地进行大批量生产,用于海上贸易,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海洋文化的特点,如商品意识、开放意识以及由航海、造船等因素引起的对天文、气象、数学的重视直到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对金钱货币的重视等等。
海洋文化,顾名思义,一是海洋,二是文化,三是海洋与文化结合。
海洋文化的内涵具体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有海洋有关的物质存在及物质生产活动;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店长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这些都是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
海洋其实就是个流动的社会,在人们长期与其作用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慢慢的发展为一种受人敬仰,人人遵守的典章制度,随着这种制度的制约与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及生产生活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于是海洋文化应运而生。
这只是我个人简单的认识。
第三、海洋世纪中海洋文化的发展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其实这样说是完全正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开始将长期发
展的目光投向了蔚蓝色的大海,越来越多的海上钻井平台“横空出世”,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来源于海洋,曾有人预言说21世纪治疗癌症的药物将从海洋中获得。
更为壮观的是,海底隧道,海底光缆,海上城市应运而生,毫无疑问海洋资源是当今世界资源缺乏状态下的一个巨大的补给仓,当今世界可以这样毫不夸张的说:哪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掌握住海洋的前进方向,他们就能稳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海洋这个蓝色陆地在未来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以及三维空间占有的战略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海洋及海洋文化呢?
我认为第一,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每年出一个主题,主打海洋文化,例如郑和7下西洋的壮举,可以作为“通达江海,兴海强固”的文化主题;第二成立专门的海洋纪念或者是海洋文化日,借机宣传和平发展理念;第三履行国际义务,彰显海事大国地位,活跃于周边地区的海上人道主义救援,多参加国际打击海盗活动以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国家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第四,从海洋贸易与航运大国向强国迈进,加速海洋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和谐增长,正如海洋字面的意思来看:在海洋这块“蓝色的陆地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一位善良的而负责的母亲一样,呵护着这块自然的家园,同时又像一只羊羔般有索取有奉献。
21世纪我们迈着豪迈的步伐走向蓝色的文化,21世纪我们意气风发冲向浩瀚的家。
21世纪——海洋——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