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建坝利弊)

合集下载

修建水坝的利弊

修建水坝的利弊

修建水坝的利弊修建水坝的利与弊——水坝:大开发与大环保的双向扣问!对水坝的需求,是对能源渴求的结果。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电力供应陡然变得紧张起来,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面前,如何寻求清洁、持久而且高效的能源,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面临的难题。

在欧美发达国家,核电逐渐占据上风,而在发展中国家,水坝建设则方兴未艾。

水坝带来的益处:首先水坝可以提供电力,中国的三峡水库预计能产生的电力相当于18个核电站的发电量;在挪威,超过98%的能源来自水力,使挪威人长期从中获益。

其次,水坝还可以为灌溉、饮水、防洪、通航等提供便利。

虽然水坝有着不少好处但水坝也有着不少问题。

一旦建立了水坝便会破坏水资源分布。

在印度西奥里萨邦的伯兰格区,过去许多村子都有数十个水塘。

但修建水坝后,80%的水塘都不存在了,这影响着该地区粮食的减产。

只有那些保留了传统的蓄水方式、保护了森林的村庄,才经受住了连年灾害的考验。

水坝建立之后还会改变降雨规律:希拉库德大坝水库改变了当地的降雨规律,因此被认为干旱是由水库引起的,因为水库的一边雨量过多,而另一边却没有雨水。

所以水库给一个地区带来了繁荣,却给另一个地区带来了贫穷;给一个地区增添了绿色,却剥夺了另一个地区的生机。

不仅如此,水坝还会毁灭生物栖息地。

赞比西三角洲地区是一个面积达到万平方公里的巨大洪泛区。

但过去一个世纪来,那个地区已没有洪水泛滥了,尤其是在赞比西河上修建了卡合拉巴萨这样的水坝之后。

随着洪水的消失,湿地的承载力日益下降,无法养育过去在此栖息的大量水牛了。

所以现在可以看到,三角洲上许多过去通往平原的河道已经长满了植被,河道里几乎没有水,洪水断流是三角洲现在面临干涸的主要原因。

水坝的建立还会毁灭人类在洪泛区的生存条件。

过去两三年发一次洪水,人们就都离开洪泛区搬到高处去住,等洪水退了之后,再返回到洪泛区继续日常的生活。

但是修建水坝后,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科学家们认为:每年的洪水泛滥不仅能使赞比西下游的数十万人受益,而且还能在三角洲中恢复对许多濒危物种来说极为重要的栖息地,挽救岸边岌岌可危的红树林。

论湘江水利枢纽工程筑坝后的利弊

论湘江水利枢纽工程筑坝后的利弊

论湘江水利枢纽工程筑坝后的利弊工程概况: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于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10月已蓄水至26.0m。

工程建成后,湘江长沙段将有原径流型河道转变为河道型库区,库区水位将常年维持在29.7m左右。

大坝就是以发电、防洪、灌溉和航运为目的一项综合性被利用的工程。

工业社会以来,水利发电成为人类智慧进步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人类文明社会的提升。

另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用水需求量的剧增,建立众多大型蓄水水库成为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但是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大坝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最常见的是改变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恶化。

下面就大坝建设所存在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水质保护的对策。

一、大坝建成的主要作用(1)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不可再生的能源储备日益减少,人类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策略,发掘可再生的能源。

利用水坝发电不仅能节约矿产资源,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还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2)湘江枢纽工程位于长沙市区下游11公里的香炉洲,当湘江汛期来临时,枢纽工程的闸门将全部打开,这样与自然条件下没建枢纽工程的湘江水位没有任何区别;而在枯水季节,会根据情况关闭相关的闸门将水位抬高,提高航道等级,使湘江千吨级船舶在任何时候都能顺利通行。

(3)湘江近年来持续多年出现长时间季节性缺水,枯水期平均5个月,特长年份长达7个月,毛主席笔下“才饮长沙水”的桔子洲头更是沙滩露底,两岸居民可以徒步涉江过河。

大坝建成后,水位的抬高使得城乡生活生产用水都有了保障。

(4)该工程打造了一条长达50公里,跨越株洲、湘潭和长沙3个城市的沿湘江生态经济带,一方面方便了车辆通行,缓解了交通压力,另一方面水位的改变使湘江保持山光水色,吸引了更多外来游客,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

(5)大坝建成后两岸的水文环境会有所改善,供水充足,灌溉方便,更适宜植被的生长。

二、大坝建成的弊端(1)湘江湘潭至长沙段生态环境已经十分脆弱,水质以三、四类居多,饮水安全警报已经多次响起。

修建大坝的弊总结

修建大坝的弊总结

修建大坝的弊总结引言大坝是一种几个世纪以来被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的结构,用于调节河流流量、发电、供水和灌溉等目的。

然而,尽管大坝在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它们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

本文将总结修建大坝所带来的弊端,并探讨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生态破坏修建大坝通常需要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栖息地,这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可能会因为失去栖息地而受到威胁。

此外,大坝的建设还可能导致河流中的鱼类无法迁徙或繁殖,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紊乱。

解决方案•在确定修建大坝前,应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恰当的保护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选择建设位置时,应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影响,并确保有足够的栖息地供其迁徙或繁殖。

水库淤积大坝修建后,会形成一个水库。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库中将会逐渐积聚沉积物,这称为水库淤积。

这可能导致水库容量减小,降低水库的发电和灌溉效率。

同时,沉积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水质产生潜在的影响。

解决方案•定期进行水库淤积清理工作,以确保水库容量和发电效率的最大化。

•在设计大坝时,应采用有效的沉积物管理方案,包括适当的沉降池等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沉积物的沉积。

遗址破坏修建大坝通常需要淹没大片土地,这可能会破坏当地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

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文化遗址可能会被永久性地破坏,导致无法恢复的损失。

解决方案•在修建大坝前,应进行充分的遗址调查和保护工作,尽可能保存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对于无法避免淹没的遗址,应采取措施进行记录和文档化,以保留历史信息。

土地退化大坝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和资源,这可能导致土地退化问题。

修建大坝可能导致土地的水文和生物学特征发生变化,包括土壤侵蚀、土地湿度变化等。

这可能对当地的农业和灌溉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在大坝工程之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详细评估土地退化的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这些风险。

•在修建大坝后,应制定土壤保护和管理计划,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浅谈大坝建设的利弊分析

浅谈大坝建设的利弊分析

浅谈大坝建设的利弊分析作者:李国盈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07期摘要:自从有了大坝后,它便成为水利工程的主角,在防洪灌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伴随着巨大利益的同时,还存在众多危害:改变环境,生态恶化等等。

本文就大坝建设的利与弊,发表下个人见解。

关键词:大坝;建设;利弊;分析中图分类号:TV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水坝建设是最能唤起人类激情的工程之一,更是人类意志和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

水坝是一项集发电、灌溉、航运、防洪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

工业化以后,特别是发明电以后,利用水力发电造福人类,更是一度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如我国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1 大坝的建设的益处1.1就三峡大坝为列,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坝的建设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以我国为例,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尽管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而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如果没有特殊环境形成的天然水资源充足保证,几乎无一例外的必须依靠水坝蓄水来解决其水资源供应问题。

三峡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75米。

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对周边省区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

1.2 大坝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

修建大坝的利与弊总结

修建大坝的利与弊总结

修建大坝的利与弊总结修建大坝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它既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又有一系列的利与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修建大坝的利与弊,并就此展开详细的讨论。

利:修建大坝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

大坝可以用来建设水电站,利用水流产生电力。

这种清洁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修建大坝可以调节水资源。

大坝可以储存水源,调节水流,防止洪水和干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对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用水都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修建大坝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大坝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修建大坝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弊:然而,修建大坝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修建大坝会导致生态破坏。

修建大坝会改变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河流的生物多样性,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对水生生物和栖息地造成影响。

修建大坝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

大坝的建设会导致当地居民的迁徙,可能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同时,大坝的运行也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可能会引发社会纠纷和冲突。

修建大坝也存在安全隐患。

大坝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

因此,对大坝的设计、建设和运行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修建大坝既有利也有弊。

在实施大坝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方面利弊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中建设大坝的利弊分析

水利工程中建设大坝的利弊分析

水利工程中建设大坝的利弊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大坝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水利工程中建设大坝的利弊分析展开,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建设大坝有利于防洪减灾。

大型水利工程能够调节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提高防洪能力。

例如,我国的三峡大坝就是一项具有防洪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能够有效保护沿岸城市和农田免受洪水的侵袭。

建设大坝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大型水利工程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水源,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大坝还能调节水域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建设大坝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不仅具有防洪、灌溉等功能,还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例如,美国的胡佛大坝就是一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水利工程。

这些旅游景点不仅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然而,建设大坝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大坝建设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大型水利工程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施工期间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大坝建成后可能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向和水位,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大坝建设会对人类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大规模的土石方工程和混凝土浇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工人。

如果施工管理不善或者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对工人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建设大坝需要慎重考虑,要充分评估各种因素,从而做出合理决策。

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同时,要重视大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加强施工管理和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

对于已经建成的大坝,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和监测工作,确保大坝能够正常运转并充分发挥其功能。

也需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不断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以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大坝建设的利与弊分析

大坝建设的利与弊分析

大坝建设得利与弊分析1)大坝建设之“利”大坝具有两种主要功能。

一就是蓄水以补偿河水流量得变化;二就是抬高上游水位以使水能够流入渠道,或增加“水头”即水库水面与下游河流水面得高差。

蓄水与水头得产生使得大坝能够控制洪水、发电、为工农业与生活供水、通过稳定水流与淹没急流来改善河流航运。

建坝得其她目得还包括水库养殖、休闲活动,如划船等(迈克古雷,1996)。

1.1控制洪水在低地地区,河流经常造成洪水。

自然洪水依然就是世界上最频繁、危害最大得灾难之一。

1992~1996年,洪水平均每年影响6 500万人得正常生活,其危害超过任何其她灾难(世界大坝委员会,2000)。

筑坝能够使水流分配更为均匀,从而成为减轻洪水灾害得措施之一。

调洪水库滞留、存贮部分洪水,因而削减破坏性得洪峰(康德赛维奇,1998)。

就这样减少了水库下游得水流流量及洪水损失。

在70多个国家,约13%得高坝具有防洪功能。

1.2灌溉灌溉就是将贫瘠地区改变为能支持大量人口生存得肥沃地区得重要手段。

在当今世界,灌溉就是淡水得最大消耗利用方式,关乎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约1/5得农田采用了溉灌,灌溉农业产量占世界农业产量得近40%。

为引用埃及尼罗河水,确定孟斐斯城城址,修建了第一座大坝。

很多古老得土坝,包括巴比伦人修建得许多土坝,就是构思精妙得灌溉系统得组成部分。

迄今世界上一半得高坝就是专门或主要为灌溉而修建得。

据最近估算,当前世界范围内30%~40%得灌区用水依赖于大坝。

在一些地区,灌溉成为未来发展不可缺少得基础设施。

例如埃及,几乎100%得灌溉就是由大坝供水,其中大部分来自于阿斯旺高坝。

1.3供水随着世界人口持续高速增长,供水仍将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提供可靠供水得方法之一就就是在河流上筑坝,形成水库从而存贮高流量时期得多余水量,在低流量时期使用(拉萨奇,2001)。

许多水库建设得目得就是提供可靠得供水,满足高速增长得城市与工业需要,特别就是在天然地下水资源与现有湖泊或河流水量不足以满足所有需求得偏干旱地区。

水坝建设与利弊探讨

水坝建设与利弊探讨

水坝建设与利弊探讨作者:杜金卿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第02期编者按:胡佛大坝是世界上第一座超大型水坝,被评为美国现代工程七大奇迹之一。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自长城以来中国最宏伟的工程”。

关于大坝建设的争论由来已久,赞成建坝者认为开发和保护应该并存,反对建坝者认为应保留一两条“原汁原味”的河流,综合分析大坝建设的利远远大于弊。

中图分类号:X32;F06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683(2008)02-0110-031 研究背景水坝建设是最能唤起人类激情的工程之一,更是人类意志和创造力登峰造极的表现。

从国际水坝建设的进程来看,近百年来,地球上几乎每天出现一座大坝,全世界已花费了两万亿美元建造了4.5万座大坝。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各国水坝建设发展得非常快,美国胡佛大坝开了世界大型水坝之先河。

70年代,耗资10亿美元的埃及阿斯旺大坝竣工后,水坝建设达到了顶峰。

进入80年代,水坝建设开始衰退,随着人们对环境生态的认识,开始反思大坝带来的负面效应。

到了90年代,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坝组织和人士认为,应该结束大坝时代。

2 胡佛大坝──第一座超大型混凝土大坝从拉斯韦加斯通往科罗拉多大峡谷的路上,有一处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那就是胡佛大坝。

这座位于科罗拉多河上的胡佛大坝是世界上第一座超大型水坝,是美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评为美国现代土木工程七大奇迹之一。

发源于落基山脉、全长2 233 km的科罗拉多河,流域面积达63万km2,跨越美国7个州,经墨西哥,流入加利福尼亚湾。

千百年来科罗拉多河每年春季和夏初,由于大量的融雪径流汇入,致使河流两岸的低洼地区泛滥成灾,民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但到了夏末秋初,河流干涸得像一条溪流,无法引水灌溉农田。

长期以来,对该河流的水权,在美国与墨西哥之间,及以河流为边界的美国7个州之间,均存在着激烈的争议。

到了1922年,各州派代表与联邦政府开会讨论水权问题,并于该年7月签署了利益共享和义务分担的科罗拉多河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一中2011级高二上学期文科地理练习024(建坝利弊)
班号姓名
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
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下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2.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3.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
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怒江是中国获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中的大河之一。

当建设水坝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走向终结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掀起了修建大坝的浪潮。

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据此回答4~6题。

4. 兴起“废坝”运动,是因为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

①土壤出现盐渍化②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
④近海鱼类减少⑤灌溉⑥航运⑦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⑤⑥⑦
5.在怒江建坝的有利条件有()
①耕地淹没少、不用移民②水能集中③良好的建坝地形④投资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在怒江进行水电开发遭到众多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在怒江建坝截流,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②建坝技术不成熟③怒江的水电开发主要是为了“西电东送”,但由于输电距离远、成本高、沿途损耗大,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效益分析④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以及自然美好价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
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
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回
答7-9题。

7.关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8.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9.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其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增加⑤三角洲面积缩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0.读某水电站的储水大坝纵向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建坝主要应考虑大坝________(东、西)侧
的气候、水文等历史资料。

⑵可以明显改善航运条件的是大坝以________
(东、西)区域。

⑶由于拦坝储水,大坝以_______(东、西)的
低洼地区可能需搬迁居民。

⑷建坝后,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_ _
___。

⑸水库对大坝___________侧的区域有防洪、灌溉的作用。

⑹图中可利用的水位落差是_________,用其发电,能源转换的过程是 ___
__ _______。

⑺水能突出的优点是 ___________
右图是河流建坝前后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⑻---⑼问题。

⑻分析修建水库后,大坝上、下游河流水文特征发生了哪些变化?
⑼图中a 、b ,表示建坝后的河床剖面图的是 ,分
析大坝上、下游剖面发生这样变化的外力作用类型。

11.图16为我国某区域河流分布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a-b 的横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处中最有可能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是 。

(2)图16中河流a 处河段的流向是 。

(3)现准备在a-b 河段的建设水电站,试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

高二地理系列作业024答案
1-5CDDAB ;6-9CBAA
图16

17
10.(1)西(2)西(3)西(4)大坝以西的区域(5)东(6)H2 势能---动能----电能
(7)清洁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8)上游水位上升(流量变大);流速缓慢。

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小(汛期水量变小,枯水期水量变大),含沙量变小
(9)b 上游堆积作用增强;下游侵蚀作用增强
11.(1)丙(1分);
(2)从南向北流(1分)
(3)有利条件:该河段流经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1分),河流流经山地峡谷地区,落差大(1分)。

不利条件:地形复杂,崎岖,交通不便。

附近有喀斯特地形分布,工程量难度大(1分)
高二地理系列作业023答案
文科地理练习023:1.⑴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⑵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⑶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⑷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⑸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2.(12分)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1分),(地形崎岖,)落差大(1分),水力丰富。

(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每点2分,写出3点就可得满分6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1)不会。

因为A大坝河口入海水量比建大坝前显著减少,泥沙大量被截留在库区,而B大坝建坝后入海水量几乎不变,泥沙被截留的较少,且大坝下游的多条支流仍将带给河口三角洲大量径流和泥沙。

(2)支持建大坝的补充理由:灌溉、渔业、航运(水运)旅游等。

反对建大坝的补充理由:大坝将造成库区具大的淹没损失;影响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造成下游平原土地肥力的下降;入海水量减少会出现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海岸后退;河口海域某些鱼类减少;大坝易诱发地震等。

(3)查阅资料,了解流域特点。

→收集资源,了解修建长江三峡大坝的“利”。

→收集资源,了解修建长江三峡大坝的“弊”。

→比较“利”与“弊”,对比修建大坝进行综合的思考分析,“利”与“弊”谁多谁少。

高二地理系列作业024答案
1-5CDDAB;6-9CBAA
10.(1)西(2)西(3)西(4)大坝以西的区域(5)东(6)H2 势能---动能----电能
(7)清洁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8)上游水位上升(流量变大);流速缓慢。

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小(汛期水量变小,枯水期水量变大),含沙量变小
(9)b 上游堆积作用增强;下游侵蚀作用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