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三峡工程的好处,最次要是会合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十分无效控制大水。
中国事十分典范的西北季习尚候,降雨散布十分不平均,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来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各人照旧浮光掠影。
三峡工程建筑当前,宏大的调理库容,可以十分无效进步卑鄙的防洪规范,并且还可以无效地延缓河道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天然调和相处十分须要的步伐。
长江中卑鄙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髓地域。
但空中广泛低于大水6-17米,端赖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维护。
而长江处古洪灾频仍到约10年一次,大水威力微弱。
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大水,确保中卑鄙平安。
遇千年一遇大水,共同分洪区分洪,可防止发作毁坝的危害。
汗青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间接确保中卑鄙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富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平安的保卫神。
中国的汗青便是治河的汗青,大水不治无法使国失掉安宁。
也便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分,别的方面都照旧可以替换的,唯独防洪不行替换的,三峡工程部建筑的话,在大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无效的手腕,江汉地域人与天然无法做到调和相处。
三峡建坝后,滚滚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停止反调理,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致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
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度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顿525万人失业。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要地本地,至天下各大负荷中央的输电间隔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将来天下各大电网联网中央。
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天下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进步电网运转质量和效益。
因而,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将来的电力调理中央。
三峡工程建筑对交通方便,经济开展比拟落伍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一时的好时机。
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高中复习必备)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高中复习必备)【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库区,其中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
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它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得防治;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局部气候。
此外,与火力发电相比,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不利影响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水库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对人群健康带来影响;三峡工程八大焦点问题透视焦点一:泥沙淤积埋大坝?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最主要的技术问题之一。
面对泥沙问题,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的方法,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以此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
近年研究表明,三峡水库泥沙入库量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
根据中国工程院2013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评估综合报告》,自三峡水库开始蓄水以来(2003年至2012年),入库年均水量变化不大,但入库年均沙量为2.03亿吨,为1990年前均值的42%。
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水库上游来沙减少趋势仍然持续,2009年至2012年的年均入库悬移质输沙量为1.83亿吨,仅为1990年前均值的38%。
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组长、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认为,三峡入库泥沙量减少,一方面是因为上游不断实施水土保护工程,水土流失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三峡上游新建了一系列水库,对泥沙有一定拦截作用。
他表示:“今后,随着三峡上游新建各大水库的蓄水拦沙和上下游水库的联合调度,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总体会进一步缓解,三峡水库可以在100年内维持200个亿的库容量。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但是长江三峡工程也有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
防洪方面:我国曾经遭遇了有史以来以来长江流域最大的洪水,每天以4万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向下游倾泻,由于三峡大坝的建成,形成的巨大水库可容221.5亿立方米,提高了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为下游防洪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物力。
发电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三峡水电站有着强大的发电量,
电容量2240万千瓦,每年发电量超过900亿千瓦时, 可缓解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电力的紧张状况。
三峡工程有效的节约燃煤数千万吨,减少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减少了污染。
航运方面:长江三峡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的发展需要。
长江三峡工程虽然有这么多利益,但是它不可能十全十美,三峡工程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自然生态方面:长江三峡库区高水位落差较大,会带来一些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有大量的陆生植物被淹没。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 库水淹没,移民数量占整个库区移民的85%左右。
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
总而言之,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的, 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峡工程的利与弊概述

三峡工程利与弊概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历经18年,到2009年工程基本完工。
随着工程的一步步进行,三峡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为整个长江流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三峡坝高185米,蓄水高度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水位达到185.40米时形成的人工水库面积为1084平方公里,总长度600多公里,均宽1100米。
三峡的作用第一.防洪长江流域整体处于秦岭淮河以南,受亚热带季风影响,其夏季的降水很集中并且降水量大。
建国以后,在1954年由于气候反常,长江中下游发生近100年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近2000万;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灾害受灾人口更是高达上亿人。
三峡修筑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洪。
工程完工后,三峡防洪库容是221.5亿立方米。
它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其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有效的控制长江上游的洪水。
据说长江三峡工程可以将长江的防洪能力提高到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
第二.调水三峡工程可以有效的调控长江的水流。
在汛期可以蓄水,减小长江下游的水量;在枯水期就可以加大下游水的供应。
从而起到为下游地区调控流水,协调下游地区防洪抗旱。
第三.发电对于三峡的发电功能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电站共有单机70万千瓦的机组26台,总装机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其总发电量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和10个亚太湾核电站,每年为全国人均提供70千瓦时电。
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都堪称世界第一。
因此它还促进了节能减排,相当于每年节约燃煤数千万吨,减少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在能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三峡工程为我国创造了无法供量的经济效益,这一点是功不可没的。
第四.其他作用三峡工程出防洪,发电等作用,在养殖,航运等方面也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第一篇: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利于弊长江三峡工程利与弊长江三峡工程由重庆到湖北宜昌市的巨大水利工程,造福了千万人民,是我国最大,最全面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虽然三峡水利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我们都知道,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十全十美。
三峡工程也是同样。
我们先来看这项工程带来的好处:首先就是发电。
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它缓解了我国的电力问题。
它的年发电量超过了900亿千瓦时。
缓和了华中、华东、华南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也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再来说说三峡工程防洪的功能。
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止了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保证了下游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曾经在98年就抵抗了一次特大洪灾。
既然是水利工程,那么肯定也针对航运。
这项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从宜昌到重庆间600千米的川江航道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的问题。
使得长江两岸的人民交往畅通,使得长江真正成为了黄金水道。
那么接下来就来看弊端:先从小处的说起,当生存环境改变后,长江中甚至长江周边的动植物难免会有不适应。
上游水库的储水,水量变多后,对于到上游产卵的鱼就造成了影响。
大家都知道,白鳍豚是我国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其活动范围主要是在长江沿岸,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长江往来的渔船争多。
渔船往来平凡,船与鱼相撞的事故也会争多,甚至还导致一些不法船商非法捕捉白鳍豚,这导致了白鳍豚的严重减少。
其次,长江水流速度等的改变也会对周边的天气甚至是气候都会造成影响。
而且在堤坝的修建中还积聚很多的泥沙在大坝的周围,水的浑浊,还有中下游的泥沙的减少对环境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对长江三峡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
甚至一些物种也因此灭绝。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造成了众多当地居民移民搬迁的问题,为了建设此工程,差不多113万人口要进行搬迁。
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用掉了大约400亿人民币,搬迁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上的问题,更要面临移民的精神问题。
初三政治下学期三峡工程利弊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西陵峡
瞿塘峡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三峡工程利弊谈
三峡工程的益处
1. 大坝将高 185 米,总的水库 容量达 393 亿立方米,其中防 洪的水库容量 210 亿立方米以 上,可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 的洪水,使防洪标准由目前的 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从 而保障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 全。
全由白色石砖雕砌而成,云气环绕辉煌而不失仙气,走到殿前,十米宽的白玉大门缓缓打开,突然一种沉闷压抑之感充斥着五脏六腑。随 之而来的是身体出现了奇异的狂热,突然暮雨只觉得背后被人使劲拍了一掌,整个人向前飞去。顿时整座宫殿红光四起。10桫椤树妖|终于 再次见到了亲爱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可是出来后却来到了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地方,这里不是我进来时的那个出口,心想这样或许更 好,找到一条公路,我想只要是路就行,然后离开这里,什么山神,什么渡劫者,什么妖魔鬼怪都去一边吧,我要回到我以前的生活,正 常人的生活。这样想着看着周围的地形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这座山的植物极其茂盛。山中弥漫着雾,罩着一片耀眼的新绿。往下走总能 下山,下了山就回到正常的世界,再也不回来。就这样一直往下走,太阳都下山了还没到山下,这山得有多高啊,一刻不停的走居然都没 到山下,别说山下,连下面的影子都看不到,全都笼罩在云雾中,走了那么久干脆休息会吧,这样想着,在歇息的时候环顾着周围的风景, 走了一天除了几只鸟和松鼠蝴蝶外,别的什么大型动物都没看到,还有这座山究竟有多高啊,正午时依然云雾弥漫,丝毫没有退去。这座 山特别陡峭,自己几乎是拉着旁边的树下来的,一不小心估计就得滚下山了吧。经过没有树的地方,地面布满了湿滑的苔藓,几乎是自己 用屁股滑下来的。按照白天行走的速度怎么也应该有二十多公里了吧,再怎么也应该到山中间了,可是越往下云雾越厚,也越发的陡峭。 往山下眺望,突然看见不远处有亮亮的什么东西在动,连忙站起身来,离得越近湿气越重快靠近的时候听到了水的声音,心中一惊,有水。 瀑布的不远处是一片树林,但是只有叶子在往外延伸却不见枝干,估计是太茂盛了吧。水的周围是一片平躺的地方,只有零星的几处灌木 丛,按理说不是越靠近水,植被越茂盛吗,这里却刚好相反。好像还是一个小型的瀑布。几步走到瀑布边眼前的一切令人难以置信,瀑布 在往上流!以为这一切都是幻觉,说不定这里的雾有毒,吸了那么长时间的雾我可能是中毒了。这里是瀑布的源头,大约有五六米宽的湖 在往上流。弯下腰,手伸进水里,冰凉刺骨,河水泛绿,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河的两旁草木青翠。绿色的苔藓布满了河边的石头,潮湿 鲜艳,手按下去就能按出水来。水的确是往上流的,水流沿着河床奔走,冲击着陡峭的岩石,水一缕一缕地倾泻向上。风吹过来,把水吹 成轻雾洒在我脸上,这真的是水。此时的我就像是在倒立着看瀑布。瀑布从下往上冲,宛若游龙在攀爬石壁。又像是一缕白烟不断地往上 冒,瀑布在往上流,真是颠覆了我的三观啊。还是在那么陡峭的山坡上,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走错了,其实这里的山
简述三峡大坝的利弊

简述三峡大坝的利弊1.三峡大坝的利——(1).防洪蓄水: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地控制洪水。
中国式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
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
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
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
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
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
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
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
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部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2).抗旱调水:5月26日,三峡水库水位降至152米附近。
按国家防总调度,自5月20日三峡水库增大下泄流量为中下游实施抗旱补水以来,水库水位6天内从154米连续下降了2米。
三峡水库在此区间原有存水约12亿立方米,现已全部释放大坝下游,用于抬升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以缓解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抗旱紧张和沿江城乡供水、灌溉引水压力。
按此计算,目前三峡抗旱补水力度约为每天2亿立方米。
5月初旱情初现时,记者在宜昌市沿江大道看到,长江部分航段露出了滩涂,与远处岸边高水位留下的痕迹形成鲜明对比。
而这几天宜昌水位明显上涨。
一些在江边钓鱼的市民说,水位上涨后,来往的船只也多了一些。
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水文监测数据显示,连日来,三峡大坝下游湖北宜昌、湖北沙市、湖南城陵矶、江西九江、江西湖口等观测站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近几年来,在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较大,也有一些奇异的地理活动,比如地震之类的。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与三峡水利工程有关。
其实三峡工程对我们和环境影响是有利有弊的,但在调节生态平衡方面则利大于弊。
曾经的三峡工程论证专家组就指出: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缓洞庭湖的淤积等。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对珍稀物种,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一定影响。
具体来说,三峡的利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三峡大坝建成后,防洪能力强,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可有效防御。
2.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能提供大量的电。
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至于长江三峡工程弊处1.对库区文物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
2.对温度、湿度、风速、雾日有的影响范围。
3.对植物、动物有较小的影响。
4.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有大量人民迁移。
在未来的6年时间里,三峡库区每年还需搬迁移民近8万人。
5.目前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地方未达到治理效果,有的地方治理效果不明显,而更多的情况是,在治理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对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建设,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造成了某种程度的破坏,使三峡的景观品质大受影响,正在削弱对游人的吸引力。
三峡工程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建设,它的建成可以起防洪,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水有防范作用;可以发电,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资源丰富,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航运也有促进作用,三峡水库可以改善川江航道对长江航道的限制。
但是三峡大坝的建设也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会引起消落带等一系列问题,也将给周围的居民生活环境带来考验。
但是只要环境专家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尽力的去解决,那么三峡大坝必将造福人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修建长江三峡是我国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三峡水利工程有利也有弊。
三峡大坝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洪,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极大程度的做到了滞蓄洪水,像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都能有效地防御。
三峡水利工程还可以水力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年发电846.8亿度,足够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的用电。
有了三峡大坝,航运也随之便利。
通航能力从以前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虽然三峡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千米的江段内,由于历年来人类活动的增加或不当,使白鱀豚以外死亡增加(包括渔具致死、江中爆破作业致死、轮船螺旋桨击毙、误进水闸等)。
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期长江中
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加大,对白鱀豚越冬极为有利。
搁浅死亡可望避免,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鱀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也在增加。
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库水淹没区将涉及湖北和重庆的20个区市县,最终动迁移民113万,其中重庆16个区市县受淹,移民数量占整个库区移民的85%左右,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利也有弊,只有利大于弊才对我们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