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锁定2005年高考作文60分-4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一抑扬生变法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三十一抑扬生变法一篇文章,初看开头,便知结尾,一般不会引人入胜。
如能做到千折万转,抑扬有致,曲径通幽,就能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
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写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
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例如《琐忆》一文,文章旨在通过对有关鲁迅关怀青年的几件小事记叙,歌颂鲁迅的伟大人格。
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写了自己"不敢去接近他",因为之前作者道听途说了许多关于鲁迅的议论,如"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等等。
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记叙自己与鲁迅交往的几件事。
通过这几件事,作者得出的结论正好与道听途说的相反,鲁迅恰恰是一个心胸广阔、人格伟大的人物,他对青年无限关心和爱护,对敌人无限仇恨,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人格的体现。
文章采取这种"欲扬先抑"的叙述方法,既更好地凸现和歌颂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又增添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摇曳多姿。
在具体写作中,正确运用此法应注意两点:一是要从整体上着眼,安排好轻重、主次、详略。
不论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所"欲"都是目的,所"先"都是手段。
前者抑是为了扬,重点在扬;后者扬是为了抑,重点在抑。
切不可详略不分,平均用墨,更不能轻重例置,喧宾夺主。
二是要掌握好"度"和转换的自度",就可能失实或有悖于事理而影响表达效果。
2005年高考作文题练笔及点评作文【高中高中1200字】

2005年高考作文题练笔及点评全国卷作文题:(四川、陕西)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
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优秀习作:�ツ忝谴右T兜妮筝缰蟹杀级�来,你们从旷远的历史长河中呼啸而来,满身的古墨书香气味弥漫着缥缈无奈的尘世。
哦!你们一个叫忘记,一个叫铭记。
�ゴ�着未知的探索徘徊于人类的精神边缘,一次次的忘记,又一次次铭记。
风烟一过,万物又是那么和谐,那些所谓“四大皆空”的禅学,近得那么的触手可及,似乎每一片离人泪般的落叶都因带着来世的期望而那么从容不迫,也许,今世的忘记注定来世的铭记。
�ノ业滥忝潜臼且惶濉<且涫俏�了那一时的疏忽忘记。
历史教育我们要学会记忆,但我们也学会了一笑而过。
那些战火纷纷的年代,那些凄惨的社会景象让我们有了一道记忆的口子,就让痛苦随着任性的思想而逐一褪去吧!�ハ肮吡嗽诠录胖猩�存,但却无法释怀,也许就像一部电影中所说得那样:“你这种遏制生命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这种遏制自由的生命不是真正的生命。
”万物的起源皆有因。
谁又能从中找出一项定律来制约我们的思想,让该忘记的瞬间消失,该铭记的永驻史册。
�ネ�记的前世或许是铭记,而铭记的目的也许是为今世的忘记。
万物皆矛盾,如果我们能将善恶对错绝对区分,那么记忆已毫无价值,忘记也许也不复存在。
朦胧的世态教我们用平常的心去对待复杂的事。
�ニ�可冲刷掉沙滩上的印记,而石头会记忆永世的誓言。
方式不同,存在的时间就不同,广博的大地学会了忘记也学会了记忆;潺潺的流水学会了忘记,也学会了记忆。
专家考前支招:高考作文夺取高分的六大秘密

专家考前支招:高考作文夺取高分的六大秘密离2005年高考没有几天了。
考生正紧张备考,需要宁静。
为了考试的公平和严肃,保密规章必须严格遵守,阅卷和招生的信息必须由省考委统一发布。
目前江苏的备考氛围很好。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不想打破这种肃静。
但许多考生和家长不断来信来电询问:“何老师,高考作文60分,举足轻重,到底怎么写?”“何老师,作文的弹性很大,我心中没有底,您能指点一二吗?”我真的两难了。
考虑再三,决定在此讲说一点高考作文的规矩和写作原理,帮助考生稳定情绪,提高信心,避免失误,发挥所长。
昔者的经验和教训,不能藏之名山,应当公之于众,因为它是来者之师。
当然,这里边决不会涉及过去的“评分细则”和未来的“评分细则”。
一、准确地审题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每一隹忌 急匦氚凑胀 坏拿 庖 罄葱醋鳎 裨蚓筒缓帽冉狭恕K档谩鞍住币恍 褪墙心阈词裁矗 憔偷眯词裁矗 虿荒芪倚形宜兀 裨虮闶恰芭芴狻薄E芴猓 馕蹲懦沟资О堋5?7万考生都在比赛“排球”时,你却偏偏去踢“足球”,即使踢得有如马拉多纳,也是无效的。
审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
考生朋友必须定下心来,一字一句把命题看清楚,千万不能慌慌张张地“扫描”。
临场怎样默读?大体上讲,乃是一个词、一个词地“慢”读!譬如: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800字。
这是审题的一种好技巧,可以强迫你把题目全部看清楚。
如此阅读,目的是找出“关键词”,吃透“关键词”。
关键词是命题老师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决不能等闲视之。
2003年的关键词,是“情感亲疏”的“亲疏”和“认知事物”的“认知”;2004年的关键词,是“山的沉稳”的“沉稳”和“水的灵动”的“灵动”。
你把这些关键词抓住了,你的立意和构思就不会滑到其它地方去了。
关键词找出来了,你最好用铅笔轻轻把它圈出来,以强化自己的定向注意,免得心中一慌,丢三忘四。
那一年考两幅漫画的比较,有4个关键词——“欣赏”、“比较”、“更”、“理由”,许多考生都看出来了,但下笔时一乱,便丢了其中的一两个,成绩大受影响。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九-移形换位法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九-移形换位法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九移形换位法题材和立意的雷同,常常给人以厌倦之感。
若能巧妙地变换角度,就会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所谓移形换位,就是将写作中心对象"他"与"我"对换其客观存在的位置,改变原主人公"他"的身份、地位,并将"我"与"他"的身份、地位互换,让"我"经历"他"当经历的事,以"我"的亲历亲感来演绎故事,来表现"他"的思想情感。
运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更加亲切,增添新鲜感,从而避俗出新,让平淡的题材顿添新意。
这种方法在写作中经常运用,如《王子与贫儿》就是运用角色错位的构思的有趣故事:一个养尊处优的王子一下子沦为乞丐,而一位穷小子却突然被当成了王子。
两种生活的巨大反差,揭露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现实。
又如前几年,有位中学生在《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的作文中,大胆提出了建设新武汉的设想,得到了当时武汉市市长的高度赞扬,这位中学生也是运用这法来展开创造性想像的。
其实,在高考作文中也可以这样构思。
如1999年满分作文《伤心儿女》就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个方法:三个不孝儿女在母亲平时及重病往院时无人过问,可在母亲弥留之际,却想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摸清母亲留下的家底。
然而,当"我"与"母亲"的身份互换后,在母亲的记忆中,看到的却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和母亲的忍辱负重。
与"母亲"角色的换位,涤荡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儿女们的灵魂也获得了升华。
还有2002年高考作文:《我叫不叫》也是通过"狗眼看人","人"、"狗"换位这一独特的角度,影射了人情世态。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三 大题小作法(1)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立意创新招术之三大题小作法所谓大,指的是题目可写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距离也比较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很多。
一方面,这类题目为考生提供了张扬个性、驰骋笔墨的广阔天地。
另一方面,这类题也使考生难于把握,落笔时不易集中,好比脱缰的野马,失去方向,无法驾驭。
大题小作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具体为自己要写的小事件、小文章,为大题目、宽题、虚题找一个小巧的突破口,从小处着手,以小题材反映大主题,从小题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闪光的思想。
大题小作,有题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联想上的。
题材上的化大为小,指从写作题材纷繁复杂的结构组成中,精选出被一般人忽视、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为角度,通过对这些" 小" 的扩写,来展示整体事物的万千气象之" 大" 。
在这里,这些" 小" 物的神髓。
立意上的化大为小,指从一个大主题中找出一个他人所轻的" 小" 性的。
无论哪种类别上的化大为小都是以" 小" 为角度写其" 大"、都加。
如" 父辈" --统...... ,这样一限制,文章的范围就缩小了。
湖北考生" 感时花溅泪" ;高兴的人说" 花儿对我笑" ;忧郁的人说" 林花谢了春红" " 。
有人说花有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 ;有人说花无情:" 浪荡桃花逐水游"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看一束花可以看一个人。
为什么落地?有人捧着苹果乐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来吃,而牛顿却回答出了万有引力;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阳绕着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回答太阳中心说;盲人可以看见什么?有人疑惑地摇了摇头,而海伦·凯勒却答出了流传于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024年2005高考作文江苏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

燧人氏授民以火,有巢氏教民以居,神农氏诲民以耕。
自三氏以降,千秋万代,日渐兴旺。
此三人者,启我辈世代衣食之始。
黄帝驾车御剑,破蚩尤于九州,启炎黄千年之史;武王吊民伐罪,灭成汤于朝歌,启周室八百之岁。
凡一朝一代,欲有盛世者,必求善始,使开国以弊,则无望长存,复何求安民富国邪?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可见善始之用也。
魏征有言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凡君子欲展鸿图之志者,必求善终,亦不忘善始。
盖若无善始,纵有善终,亦有憾于始也。
直如属文之时,若无凤头,徒有猪肚、豹尾,亦难尽善也。
古人云: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是故君子不肯碌碌无为,庸庸一生。
2024年2005高考作文江苏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
2005高考作文 江苏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1
青春从40岁开始妈妈是个普通的工人,年过四十,已经有些发胖了,在我看来,她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
早上为我和爸爸准备早饭,中午洗衣服晒衣服,晚上吃完饭看完肥皂剧就上床睡觉。
典型的除了工作、干家务、照顾我和爸,就是吃饭睡觉的家庭妇女形象。
只是,一次假日呆在家里,才突然发现妈妈变了。
原以为花坛里只供杂草享受,却不料有了几株像模像样的花。
那是你妈种的。
爸爸的话又让我愣了愣。
我随手丢下包便去扒饭吃。
你手洗了没?多大了还忘这件事!啊?我放下筷子,眨着眼不知所措,要知道洗手的事只有我小学老师教过,我妈从没开口过。
当然,我很顺从地洗了手。
饭桌上的菜,有我喜欢的蒸鱼,而且在家里自然不用客气,所以我的筷子压根没离过它。
你妈最近常和我出去,散完步回来就在公园前的场地上看他们跳舞,偶尔也学学。
专家支招:锁定2005高考作文60分3【推荐下载】

专家支招:锁定2005高考作文60分32004年高考作文全国卷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7)二等(16—12)三等(11—7)四等(6—0)内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基容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20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有什幺内容础分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等表符合文体要求较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达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级20文字流畅文字通顺文字基本通顺文句不通顺,语病多分书写工整书写较工整书写潦草字迹潦草难辨发特深刻较深刻略显深刻个别词句有点深刻展征丰富较丰富略显丰富个别细节例子很好等20有文采较有文采略显文采个别语句较精彩级分有创意较有创意略显创意略显个性观察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从分项分等评分,到按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评分、并提高发展等级分值的变化,可以看出,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分中,不仅注重考察考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如基础等级、以及发展等级中的“丰富”、“有文采”等要求),同时也注重考察考生在理性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知识面、社会文化积淀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所以,这样的评分标准,既立足于考生应有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又为考生在思想、语言、写作技巧等各方面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创新思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非常有利于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从评分标准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高考作文的主要特点也是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综合素质考察如前文所述,高考作文的发展特点在于: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这种发展特点的出现,是我国近年来素质教育政策全面推行的成果。
当然,在这中间,高考作文的命题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要看到,毕竟应试教育已经存在了那幺多年,要从应试教育转化到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完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是总的说来,素质教育正在逐渐发展和深入,而我们的高考作文的总体发展是合乎这个趋势的。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三 与时俱进法

2005高考语文--高考作文满分60招--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三与时俱进法"与时俱进法"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大路货而言。
材料新鲜,指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面对社会大舞台、大变革,面对环保与居住环境,面对市场经济,面对腐败现象,面对许多的社会矛盾,借助作文话题写出来。
那么怎样在作文中做到"与时俱进"呢?一、注意扩大视野,多读书报,多关心时事,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
平时应观看"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都是积累鲜活材料的好途径。
如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20世纪你美吗》,在谈到20世纪"有美丽、有悲怆、有璀璨、有痛苦,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论点时,作者将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纳入视野,注入笔端,如即将举行的以巴首脑会晤、久拖未决的菲律宾人质危机、电子邮件(伊妹儿)的出现等等。
如此鲜活的材料充实文章,自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亲睐而冠压群芳。
二、引入时代的活水,向生活学习语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
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 等。
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未被词典所记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
作文时适当引入以为点缀,也可使文章更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支招:锁定2005年高考作文60分-4
(二)争取发展等级
发展等级是在基础等级的基础上对考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抓住了基础等级分数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力争发展等级,高考作文才能取得高分。
发展等级的内容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意”四项。
其中,“有文采”和“有创意”是重点。
在基础等级语言流畅通顺的基础上,我们要力求使语言生动活泼,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为作文增色,使句子有意蕴。
同时要尽量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从新巧处构思,使文章见解新颖独到,材料新鲜不落窠臼,展开大胆的想象推理,在文章中展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
结束语:我们的心理学者、伦理学者、语文教师,告诉我们的其实都是同一个道理:作好文,需要做好人;做好人,才能作好文。
近年来我们的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是注重对同学们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也就是说,需要同学们有好的综合素质。
所以,培养和发展好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好人,将是我们在2005年高考作文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万全之策,更是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