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二)

合集下载

2005年高考上海卷作文指导

2005年高考上海卷作文指导

200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作文题目]题目: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在课堂教育之外,以下现象大量进入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

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

这都是作品吸引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

幼稚和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茫,是一种难解的情结。

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广告。

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

因此,需要对当前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

题目自拟。

之所以选择这道试题为例,我以为这是一道大的难题,相信当年栽在上头的考生为数不少。

如果说有些学生在写这类材料作文时,往往一起步解读材料便出问题,不是吃不准试题的要求,就是找不准材料的中心,写起来便没了边际,那么,面对这道试题麻烦就更大了。

面对这类难度较大的试题,首先是心情要平静下来,分析理解得一词一句地进行。

先分析理解镜头一,“侠为人格”的某些思想与言情小说中的“感伤情调”,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却可能是负面的。

再分析理解镜头二,流行歌曲里幼稚和成熟、追求与迷惘等是交织在一起的,就是说里面必有难以区分、带有负面的东西。

最后分析理解镜头三,高雅的古典音乐也进了广告,就是说高雅音乐在青少年的耳朵里被商品化了。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材料的中心意思了,那就是当前的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流行歌曲甚至高雅音乐也被商品化了的文化生活,虽然吸引着青少年,但是它们的影响未必都是正面的。

除此之外,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情况也都一样。

因此,试题提示应当对它们“做一番审视和辨析”。

上海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一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8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

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

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

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

由单幅剪纸组成的窗花图案,常见的题材有“吉祥喜庆”、“五谷丰登”、“贵花祥鸟”等,也有的表现戏曲故事或传统故事,还有一些表现动物、神仙、花卉等与节庆有关的内容。

它们虚实相生、简练鲜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然而,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要。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熨平灵魂褶皱)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熨平灵魂褶皱)

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熨平灵魂褶皱熨平灵魂褶皱我安静地坐在人流穿(川)息的地铁待车座上,手中拿着拉罐可乐,看着一本网络小说。

我融入在这种城市地氛围中,和着城市的舞动节拍,仿佛很快乐自在。

然而一则广告的古典名曲的旋律,让我心中激起一阵涟漪……曾几何时,我品着手中的香茗,静静地看院子里的花木,仿佛在这一瓦瓷壶中窥得无限乾坤。

而(如)今走过书架的我,拂手取下书架最高层的“屠格涅夫”,那一层厚厚的积灰,叫我如何遥想那俄国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耳机中传来的流行音乐甚至有时听不懂唱什么的歌已成为时代主流,时尚的必备品。

音像下是那倍受冷落的贝多芬的《月光》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秋雨先生说过:“文化良知决定人格。

”我姑且不论有些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就先生摸索的那条“文化苦旅”足以让我为之肃然起敬。

那些触及灵魂的文字让我认识嵇康的高尚品质,让我领略李香君的气节情操……情感的激荡,心灵的震撼,岂是一本畅销的网络爱情小说可以比及的?被“快餐文化”冲昏头脑的我们,是否该沉静下来认真思考文化人的痛心之处?在“快餐文化”冲击下的我们正成为罗曼·罗兰笔下的“被梦想和甘言所欺骗的民众”,倚在文化的坟墓下,黯然哭泣。

儿时曾想要有匡世济俗之志,经天纬地之气,侠义行仁之心来打败一切黑暗。

青春岁月的年代,我和同学结伴在校园草坪上弹唱:“他们都老了吗?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悠悠的旋律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所谓的时尚文化都无情地带走童年的梦,青葱岁月的淡淡忧愁。

文化。

不甘。

我要呼唤。

往昔的我曾深深感慨“想停下来深情沉腼(湎)一下,怎奈行驶的船早已无锚;想停下来回望走过的小路,怎奈身后的路已被时光腐蚀不见。

”可现在,我作为一代应有“文化良知”的新一代青年,我有理由,有职责去呼唤,呼唤那被深深掩埋的文化!唯有古典乐的丝丝禅静能让我们有“望峰息心”的愉悦,唯有经典启人的哲言能熨平我们灵魂的褶皱!在那真正文化的陶冶之下,我们不能悟得莫奈所说的“无法描摹的美”,我们才能顿起“立根”之志,我们的心灵才被“文化良知”净化。

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

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

有关“屈原”的优秀作文及素材积累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作文话题“位置与价值”)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

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

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径直走到他的跟前,望着他那历尽沧桑的脸庞:“你已经被昏庸的怀王放逐汉北,还指望再报效国家吗?你还是安心去隐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悦七分的苦涩:“你以为我现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实现价值了吗?就不能报效祖国了?你错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左徒还是庶民,我那颗心永远不会改变!”我又飞快地跑到那群得势后无比猖狂的小人身后,看见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像幽灵般环绕在楚怀王左右。

他像一只哈叭狗,在楚王面前摇头摆尾……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价值”也无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等待,等待艳丽的桃花再开……“你说我没有实现价值吗?这要看‘位置’了。

”不知何时,屈原站在了我身边。

我激动地说了下面一段话:您误解了,我无限崇敬您。

您被贬,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眨,但您的心一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存亡。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学高峰。

您的诗作是文学上的珠穆朗玛峰,您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

时间飞快地流逝,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在文学的位置上,您价值巨大,千古流芳。

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参考答案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参考答案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参考答案(一)1. C2. D E3.(1)能满足不同时代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2)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3)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革新4.要点:内容:表现了劳动者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形式:追求丰富多彩的式样5.要求:建议合理,措施可行,富有创意。

(二)6.《世间最美的坟墓》7.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8.(1)宽松的生存空间,主要表现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没有感情的隔阂,能够和谐共处。

(2)宽松的文化环境,博采众长,综合了西方一切文化。

9.D10.对茨威格未能看到法西斯的覆灭而痛惜11.字里行间渗透着茨威格对二战时期人类不幸遭遇和欧洲文化衰落的思考与忧虑。

(意思对即可)12.要点:感悟、引申(如: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语言(三)13.(1)云霞(霓)明灭或可睹(2)蝉则千转不穷(3)山色有无中(4)一时多少豪杰(5)毕竟东流去(6)小人常戚戚(四)14.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15.(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16.同意。

要点: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

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也能给分)(五)17.(1)掌管(2)往常(3)希望(4)高傲18. B D19.(1)到了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

(重点:略、课、补出省略)(2)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

(重点:患、达)20.担心他恃才傲物21.知人善任(六)22.避实击虚23.笔法灵活出奇引经据典,贴切通畅24. B25.审题立意写作技巧26.因为二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

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

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

2005年全国2作文

2005年全国2作文

2005年全国2作文
嘿,小伙伴们!今儿个我们就来聊聊那年参加全国二卷作文考试的经历吧。

那会儿我可是个小学生,对于写作文这码事儿可谓是手生呐!考前我拼了命地临阵磨枪,恨不得把语文课本啃得汁儿都没了。

到了考场,我捏了把汗,提笔疾书,可就在砰砰落笔时,脑门上就像被人狠抽了两棍子似的一片空白...
我的天哪,我要完蛋了!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眼前突然闪过一幕幕往事——我和哥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和爷爷在村口的池塘边钓小鱼,还有妈妈温馨的笑容......那一个个平凡而温暖的画面,顿时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灵感。

我放飞心智,拿起笔来就像一个疯子,字斗草草写就一气呵成。

文章自然不会太过拘谨生硬,反而洋溢着我那个年龄阶段独有的活力、纯真和幻想力。

就这样,我以出人意料的高分摘得了桂冠。

老师夸我文笔出色,同学们纷纷向我投去艳羡的眼神。

我却很平静,因为我知道,只要保持本色,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最简单的故事,就一定能打动评委和读者的内心。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写作的真谛。

后来的人生路上,我时常会回想起那个让我收获成功喜悦的重要时刻。

它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都应当用自己独特的声
音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

只有这样,文字才会充满生命力,才会感染和打动他人。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与答案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8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浓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超完善。

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色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由单福剪纸组成的窗口图案,常见的题材有“言祥喜庆”、“五谷丰登”、“贵花祥鸟”等,也有的表现戏曲故事或传统故事,还有一些表现动物、神仙、花卉等与节庆有关的内容,它们虚实相生、简练鲜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然而,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要。

比如旧式窗格金,使有“窗越”(越过窗格的窗花)与“气眼”(窗户糊纸时留一孔,贴此窗花以便透气)等品种。

2005年上海高考 优秀作文

2005年上海高考 优秀作文

浅析流行文化拿到题目一看,我首先想到的是何为流行文化———是电视剧、广告?还是流行歌、电影、畅销书?不可否认,流行文化对于我们青少年的吸引极大,虽然我对流行文化本身没有任何热爱,比如说有些畅销书,我认为都是粗制滥造的文化快餐,再比如说那些在台上咿咿呀呀的流行歌手,这些在我看来我简直可以用“恶俗”来形容。

伴随着社会的变化,流行文化全方位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这个社会当中主流的、强有力的东西,在我们当代生活中无所不在。

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构建着我们的文化,可以这样说,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些开始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可是喂养他们长大的这些流行文化却处在一个尴尬的状态当中。

说实话,我们沉浸在周杰伦字句不清的音乐声中,沉浸在那些速食文化中,我们受流行文化的影响比那些经典文化要大得多。

流行文化的声色感受,流行文化的直观刺激,流行文化的绚丽形式,在当代青少年生活中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年轻一代,它们巧妙地、不失时机地迎合了身心未定的、缺乏判断能力的青少年。

它们制造着一种如泡泡糖一般的快乐,我们这一代人从未经历风雨,尚未步出教室,哪里领悟社会的繁杂?尚未经历困苦,哪里体味人世的辛酸?尚未健全自己的文化取向,哪里能知所归趋,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完全束手无策,只得任其摆布。

老师讲课,往往拿出一摞书,大谈特谈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一股脑地灌输给我们经典文化,其实我回到家却去看《大话西游》、去看日剧韩流,去听后街男孩、孙燕姿。

我们欣赏并且喜爱这样的文化,觉得它给我提供快乐,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它们构造了我的情感方式、我的价值观念、我的生活方式和我的向往。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影响。

当然,真正重要的是要去读那些厚重的、已经经过历史筛选的重要著作,它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你、改善你、影响你。

余秋雨说,只有经典,才能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把历史上一切早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号传递给你,把一切的美丽和智慧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二)
一枚硬币的两面
上海考生
曾几何时,小虎队的动感节奏,刘文正的童年歌谣,伴随着我们从少年步入青年,从花开到花落,从春去到秋来。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首好歌,能够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回想父辈们高唱《歌唱祖国》,激励了人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前赴后继,反观今日,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作为爱国主义歌曲列入学校的校歌。

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

顿时,各大媒体报纸杂志网络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讨论的议题就是流行歌曲是否适合成为校歌。

由此,我想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健康的歌曲,为何不能推广传唱呢。

但也有人说,流行歌曲岂能登大雅之堂,更不用说作为校歌了,让大家齐声学唱。

但如今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整日与周杰伦为伴,孙燕姿为伍?既然都喜欢他的作品,为什么
不能认同呢?
我对流行歌曲并不反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这样的举措与往常相比进了一大步!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比较传统和保守的社会。

尽管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一些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想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我
们的家长还是会告诉我们要选择前者,这其实跟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和思想有关。

在今天,社会面临大转型,文化面临大发展,传统的思维模式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什
么我们不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呢?
众所周知,金庸是非常出名的武侠小说家。

我也是读他的作品长大的。

可以说,他的作品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太好的地方。

但总体来说,还是精华多于糟粕。

他里面有许多人生感悟和做人道理。

有一段内容大家都印象很深,在“神雕侠侣”中,当杨过得知郭靖夫妇是他父亲的仇人后,就产生了报仇心理。

正在他准备对郭靖下手的当天,他陪郭靖视察襄阳城。

当时,郭靖对他说了这一番话:“人们都称我为大侠,殊不知能称侠义二字,有两层含义,其一,忧国忧民,救民于水火之中,此为侠之大者。

其二,救苦救难,助人于危难之中,此为侠之小者。

”当时的襄阳,四面临敌,郭靖夫妇救民于水火之中,可称为侠之大者!于是,杨过顿时羞愧不已,不忍下手。

这段情节,深深地感染了我。

并且直到现在,还
在影响着我为人处事的方式。

因此,不能将流行文化一棍子打死,它们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我们去要审视与辨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开口小,选材新,论证严,语言美。

开口小。

作者紧密围绕流行歌曲和武侠小说这两种流行
文化展开论述,透过现象看本质,阐明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能将流行文化一棍子打死,它们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我们去审视与辨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样,使论述集
中,阐述深刻。

选材新。

作者从小虎队的动感节奏,刘文正的童年歌谣,父辈们高唱《歌唱祖国》,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列为校歌,我对流行歌曲的态度,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及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受到的启迪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审视和辨析,有力地论
证了自己的观点。

论证严密,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不但用了例证、引证、喻证,还用了正反论证和归纳推理,使自己的论证严密,观
点严谨,无懈可击。

作者还精心扮靓语言,不但使它流畅优美,而且处处与读者心灵沟通,不能不使你颔首称是。

[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