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液的选择

合集下载

常用消毒液介绍

常用消毒液介绍

常用消毒液介绍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清洁产品,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液,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1. 酒精消毒液酒精消毒液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广泛用途的消毒液。

它主要含有酒精成分,在使用时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适用于手部消毒、表面消毒以及一些小面积的清洁工作。

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消毒液对某些细菌和病毒的杀灭效果并不理想。

2. 次氯酸钠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是一种有效杀灭细菌的消毒液。

它含有次氯酸钠成分,具有较强的杀菌力,适用于表面消毒和清洁工作。

尤其在清洁厨房、浴室等潮湿环境时,使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滋生。

3. 过氧化氢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是一种环保且有效杀菌的消毒液。

它主要含有过氧化氢成分,不会在使用过程中留下任何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过氧化氢消毒液适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疗机构、实验室等。

4. 双氧水消毒液双氧水消毒液是一种多功能的消毒液。

它含有双氧水成分,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双氧水消毒液适用于家庭环境的消毒清洁和伤口消毒,也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饮用水消毒。

5. 醋消毒液醋消毒液是一种天然的消毒液。

醋含有乙醛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醋消毒液适用于家庭环境的一般清洁工作,如清洁厨房、浴室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醋的杀菌效果相对较弱,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消毒液的使用。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消毒液,包括酒精消毒液、次氯酸钠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双氧水消毒液和醋消毒液。

不同的消毒液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可以有效地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

消毒液的配比及方法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清洁用品,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保障我们的生活环境卫生。

正确的配比和使用方法对于消毒液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消毒液的配比及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正确、安全地使用消毒液。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84消毒液、漂白粉、酒精、水、喷雾瓶、手套、口罩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消毒液配比及使用方法:1. 84消毒液的配比及使用方法:配比,将84消毒液与水按照1:100的比例混合,即每升水中加入10毫升84消毒液。

使用方法,将配好的84消毒液倒入喷雾瓶中,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即可。

2. 漂白粉的配比及使用方法:配比,将漂白粉与水按照1:99的比例混合,即每升水中加入10克漂白粉。

使用方法,将配好的漂白粉溶液倒入喷雾瓶中,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漂白粉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

3. 酒精的配比及使用方法:配比,直接使用酒精即可,无需稀释。

使用方法,将酒精倒入喷雾瓶中,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然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易燃,使用时要远离明火。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消毒液配比及使用方法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大家注意:1. 使用消毒液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吸入有害气体。

2. 消毒液要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食或误伤。

3. 使用消毒液时要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

4. 消毒液要远离明火,避免引发火灾。

总之,正确的消毒液配比及使用方法对于保障我们的生活环境卫生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在使用消毒液时能够严格按照配比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也保障自己的安全健康。

祝大家生活愉快!。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

0.4%400mg/l
表面的消毒。 1%10000mg/l 浸泡消毒细菌 芽孢污染的物 品。 用于不耐热的 医疗器械和精 密仪器的消毒 (内窥镜)。 用于手术部位 皮肤及注射部 位皮肤、手的 消毒。 口腔粘膜、涂 擦或冲洗。
60分钟 30分 钟 1000ml+原 液50ml
戊1000ml+原 液30ml 1000ml+原 液50ml
1、有 效氯消 毒液容 器应加 盖; 2、化 学消毒 剂:用 于空气 消毒在 无人室 内进 行。
过氧 乙酸
0.05%500mg/l
浸泡消毒 一般 5 分 污染物品。 钟 喷洒法 对污染 30-
1000ml+原 液2.5ml 1000ml+原 液20ml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使用方法及配 置
消毒 液名 浓 度 法 0.05%500mg/l 使 用 方 消毒时 间 配制方法 备注
84消 毒液
浸泡细菌繁殖 体污染物品的 消毒。 用于地面积物 体表面的消 毒。

10分 1000ml+原 液10ml
0.1%1000mg/l
1000ml+原 液20ml
0.15%1500mg/l 用于空气喷洒 消毒。 0.25%250mg/l 用于细菌芽 孢、肝炎病 毒、传染性疾 病污染物消 毒。
内窥镜 灭菌需 浸泡6 小时以 上。

0.5%
0.05%

实验室常用消毒液及配制

实验室常用消毒液及配制

实验室常用消毒液及配制1.消毒液种类及常规用途1.1.过氧乙酸:每组A液500ml+B液500ml,过氧乙酸原液浓度为17%,使用前混合静置24小时(夏天)/48小时(冬天)后再稀释使用。

常用0.2%、0.5%进行喷雾消毒,1%进行擦拭、浸泡消毒。

1.2.聚维酮碘:每瓶规格500ml,聚维酮碘含量为5%,直接稀释使用。

常用1%进行擦拭、喷雾、浸泡消毒。

1.3.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氧化氯每片含量为10%。

常用0.05%进行擦拭、喷雾、浸泡消毒。

1.4.消洗灵:有效氯2.8-3.3%。

常用20g/L水溶液进行擦拭、浸泡消毒。

1.5.百毒杀(双链季铵盐复合物)双链季铵盐复合物含量为10%。

常用0.05%水溶液进行擦拭、喷雾、浸泡消毒。

1.6.酒精商品化包装,原液浓度75%,无需稀释,直接使用。

常用70-75%浓度酒精进行擦拭、喷雾消毒。

2.消毒液常用浓度及配制(原液添加量误差不得超过5ml)2.1.计算公式2.2.过氧乙酸0.1%:每1L水中加入6ml 17%过氧乙酸。

0.2%:每1L水中加入12ml 17%过氧乙酸。

0.3%:每1L水中加入18ml 17%过氧乙酸。

0.5%:每1L水中加入30.3ml 17%过氧乙酸。

1%:每1L水中加入62.5ml 17%过氧乙酸。

2%:每1L水中加入133ml 17%过氧乙酸。

3%:每1L水中加入214ml 17%过氧乙酸。

5%:每1L水中加入417ml 17%过氧乙酸。

10%:每1L水中加入1429ml 17%过氧乙酸。

15%:每1L水中加入7500ml 17%过氧乙酸。

2.3.聚维酮碘0.1%:每1L水中加入20.5ml 5%聚维酮碘。

0.5%:每1L水中加入111ml 5%聚维酮碘。

1%:每1L水中加入250ml 5%聚维酮碘。

3%:每1L水中加入1500ml 5%聚维酮碘。

2.4.二氧化氯0.05%将一片溶于2公斤(2L)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

2.5.消洗灵将20g溶于1公斤(1L)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

常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剂

常用消毒液注意事项一、消毒剂根据灭菌效果可分为三类:1、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常用高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过氧化氢、臭氧、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漂白粉、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粉精】、二氯异氰尿酸纳【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及有机汞等。

2、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常用中效消毒剂有: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3、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常用低效消毒剂有: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已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二、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环氧乙烷(4)醛类消毒剂(5)酚类消毒剂(6)含碘消毒剂(7)醇类消毒剂(8)季铵盐类消毒剂(9)双胍类消毒剂三、本中心常用的消毒剂:施康、碘伏、酒精(一)、施康----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溶于水之后性质更不稳定。

使用方法1、浸泡法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1:100的施康)的消毒液浸泡﹥10min,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 mg/L消毒液,浸泡﹥30 min。

配制好的消毒剂24小时后需重新配制。

2、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的消毒的物品(如治疗台面、桌面等)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

常用消毒液的浓度
1000ml+原液200ml
新洁尔灭
%1000mg/l
用于手的消毒。
5分钟
1000ml+原液20ml
%
用于创面消毒、粘膜消毒。
1000ml+原液2ml
1%10000mg/l
浸泡消毒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
30分钟
1000ml+原液50ml
戊 二 醛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 (内窥镜)。
20-30分钟
内窥镜灭菌需浸泡6小时以上。
碘 伏
%
用于手术部位皮肤及注射部位皮肤、手的消毒。
%
口腔粘膜、涂擦或冲洗。
来 苏 儿
5-10%
用于环境、电器、排泄物的消毒。
消毒液名称
浓度
使 用 方 法
消毒时间
配制方法
备 注
84消毒液
%500mg/l
浸泡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
10分钟
1000ml+原液10ml
1、有效氯消毒液容器应加盖;
2、化学消毒剂:用于空气消毒在无人室内进行。
%1000mg/l
用于地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
1000ml+原液20ml
%1500mg/l
用于空气喷洒消毒。
30分钟
1000ml+原液30ml
%250mg/l
用于细菌芽孢、肝炎病毒、传染性疾病污染物消毒。
60分钟
1000ml+原液50ml
过氧乙酸
%500mg/l
浸泡消毒 一般污染物品。
5 分钟
1000ml+原液
%400mg/l
喷洒法 对污染表面的消毒。

常用的五种消毒液配方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五种消毒液配方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五种消毒液配方及注意事项消毒液是生产车间清洁工作中最常用到的物品之一,清洁过程中的手部消毒、无菌室空间消毒、设备消毒等等,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使用消毒液。

目前常用的消毒液大致有这几种:0.1%新洁尔灭消毒液、3%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75%乙醇溶液、3%双氧水溶液、5%的石碳酸溶液等。

一、0.1%新洁尔灭消毒液新洁尔灭为商品名称,学名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胶状体或粉末,低温时可能逐渐形成蜡状状固体,带有芳香气味。

新洁尔灭兼有消毒和去垢的功能,对金属无腐蚀性,因此常用于设备表面的消毒。

1、配制方法:用量筒量取水98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200mL倒入检测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2、注意事项:新洁尔灭消毒液与肥皂不可同时使用,会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使用肥皂洗手应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新洁尔灭消毒液。

常用的新洁尔灭消毒液还有0.3%浓度的,配制方法与0.1%浓度的类似,3100mL的水中加入200mL5%的新洁尔灭即可。

二、3%来苏儿消毒液来苏儿消毒液就是甲酚的肥皂溶液,俗称甲酚皂溶液,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黏稠液体,带有甲酚臭气,能与乙醇混合成澄清液体,适用于手部和器械的消毒,市售的商品化消毒液一般为50%浓度的,不可直接使用。

1、配制方法:用量筒量取水100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0%来苏儿640mL倒入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

2、注意事项:来苏儿消毒液对皮肤具有一定的腐蚀和刺激性作用,不宜长期用于手部消毒。

另外,甲酚属于剧毒物品,不可食用,人若误食8g就会很快死亡,但对皮肤的毒性较弱,我们使用的浓度又相对较低,因此也不用过度紧张。

常用的来苏儿消毒液的浓度还有5%的,配制方法是将1100mL50%的来苏儿溶液溶于10000mL水中即可。

常用消毒液浓度

常用消毒液浓度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常用消毒液浓度
1、各种医疗器械如:
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听诊器等75%酒精每天擦拭。

2、终末消毒、物表、床单元、各种管道、湿化瓶等:
用0.5%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1/2颗泡腾片)。

3、有明显污染的如血迹、痰迹、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
先用1%的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一颗泡腾片)作用30分钟后再擦拭。

4、疑有感染暴发和耐药菌感染时:
用0.5%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1/2颗泡腾片)擦拭,每日三次。

5、传染病:
物表、用品、地面:用1.5%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1颗半泡腾片),每日2-3次。

体温表:独立先用2%的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2颗泡腾片)浸泡30min后再擦拭。

血迹、痰迹、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先用2%的含氯消毒剂(500mL水中加2颗泡腾片)作用30-60min后再擦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消毒液的选择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

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

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

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

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

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

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

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

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

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

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表1)表1 2%戊二醛对杀芽孢的杀灭效果(4)戊二醛的应用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

在常温下把清洁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钟可达到消毒10小时以上可达到灭菌。

无论哪种制剂,在使用时均需先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但一经加入防腐剂只可保存1个月,碱性戊二醛只可连续使用1-2周。

②内窥镜的消毒与灭菌戊二醛是内窥镜消毒的首选药品。

目前,内窥镜应用广泛、种类之繁多,制造之精密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但对消毒灭菌要求亦愈来愈高。

现代内窥镜的很多种部件不耐高温而怕腐蚀,所以,大多内窥镜都用戊二醛进行消毒或灭菌。

戊二醛消毒或灭菌的正确操作程序是:先将污染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内窥镜可直接清洗),可用0.2%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清洗内窥镜,冲洗后再用中性或加酶洗涤剂仔细刷洗;冲洗,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干燥,洗涤后的器械需经过干燥处理;灭菌,将干燥的器械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溶液内,作用到规定的时间,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将残余戊二醛冲洗干净即可使用或干燥保存。

表2列举了国外用戊二醛消毒内窥镜的要求。

(5)使用方法:灭菌处理:只有浸泡法一种。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物品浸入2%的戊二醛溶液中,加盖,浸泡10h,无菌操作取出,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手续擦干后备用,碱性戊二醛使用14天。

消毒处理:浸泡法。

将被消毒处理的物品浸入2%戊二醛溶液中,加盖。

一般为细菌繁殖体污染,浸泡10min,肝炎病毒污染浸泡30min,取出后用灭菌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擦拭法:用2%的戊二醛溶液擦拭细菌繁殖体污染的表面,消毒作用10min,肝炎病毒污染表面,消毒作用30min。

(6)注意事项:①2%酸性戊二醛对金属有腐蚀性;2%中性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

②戊二醛杀菌效果受pH影响大,用酸性或强化酸性戊二醛浸泡医疗器械时,应先用0.3%碳酸氢钠调pH7.5-8.8。

pH超过9.0时,戊二醛迅速聚合则失去杀菌能力。

③2%碱性戊二醛室温只可保存2周,其余剂型可保存4周。

④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溶液时应戴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⑤配制戊二醛要用蒸馏水,盛放戊二醛溶液的容器要干净。

⑥用戊二醛消毒或灭菌后的器械一定要用灭菌蒸馏水充分冲洗后再使用。

2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它是目前所有化学消毒剂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消毒剂。

属高效消毒剂、市售浓度为16-20%。

(1)杀菌原理:过氧乙酸的杀菌原理有两点:①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微生物死亡;②通过改变细胞内的pH值,而损伤微生物。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高效广谱能杀灭一切微生物、杀菌效果可靠;②杀菌快速、彻底;③可用于低温消毒;④毒性低、消毒后物品上无残余毒性,分解产物对人体无害;⑤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缺点:①易挥发,不稳定,贮存过程中易分解,遇有机物、强碱、金属离子或加热分解更快;②高浓度稳定但浓度超过45%时,剧烈振荡或加热可引起爆炸;③有腐蚀和漂白作用;④有强烈酸味,对皮肤粘膜有明显的刺激。

(3)适用范围: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4)使用方法①浸泡法将被消毒或灭菌物品放入过氧乙酸溶液中加盖。

细菌繁殖体用0.1%(1000mg/L)浸泡15min。

肝炎病毒、TB菌用:0.5%(1500mg/L)浸泡30min。

细菌芽胞:用1%(10000mg/L)消毒5min,灭菌30min。

诊疗用品或器材,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②擦试法:用于大件物品,用法同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2000-4000mg/L)喷洒作用30-60min。

肝炎病毒和TB菌的污染用0.5%(5000mg/L)的过氧乙酸喷洒作用30-60min。

(5)过氧乙酸消毒用剂量(表3)。

(6)使用注意事项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

稀释液临用前配制: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根据测定结果配制消毒溶液。

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为防止过氧乙酸对消毒物品的损害。

对金属制品与织物浸泡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旦溅上,及时用清水冲洗,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3.含氯消毒剂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

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

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

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的剂型: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1)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3点: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③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

(2)主要优缺点:优点: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②毒性低;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③有腐蚀性;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3)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4)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5)影响杀菌因素①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

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②酸碱度 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

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 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③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

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④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

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

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⑤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

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⑥水质的硬度硬度小于400mg/L,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6)使用注意事项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④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

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⑤勿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灭菌;⑥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纺织品时,消毒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