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2

合集下载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教案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教案苏教版必修1
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分析能力
讲解
NO2的生成,证明硝酸发生了分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则,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然有价态升高的元素,氢元素不可能, 只有氧元素,因此,应该有氧气的生成。
聆听,分析原因
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4HNO3===4NO2↑+O2↑+2H2O
学会归纳。
实验
1、在两支支管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并关闭支管处。将两块大小适中的铜片放入两小气球中。
2、将气球套 在两支试管口上。同时将铜片倒入硝酸中。
3、待反应结束将有红棕色气体的试管支管侵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另一支试管支块铝片,再加入适量浓硝酸。
硝酸的性质
课题
专题 4第二生单元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




知识
技能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掌握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与 反应的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
过程
方法
通过 与 反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观察:铜和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和 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无色气体在集气瓶中变成红棕色,证明是NO。同时两种溶液均变蓝,有铜离子。
铝在浓硝酸中不反应。
学会观察和归纳。
设计情景
从上面的实验可看出,硝酸与金属反应,无论金属是否活泼,也不管硝酸浓度怎样,都不会有氢气生成。生成物中除了硝酸盐外,还有氮元素的低价化合物。这说明在反应中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事实证明,硝酸能与除铂、金外的所有金属反应。而对铝、铁等少数活泼金属遇浓硝酸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反应生成了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这一现象同学们学过,叫钝化。因此,浓硝酸的运输可 以用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盛装。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设计

课题:§4-2-3硝酸的性质(化学1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2.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前置,对学生预习中的共性问题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能力。

预习提纲(仔细阅读教材100至103页上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2. 硝酸的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刺激性气味的。

3. 硝酸的化学性质3.1.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该化学方程式为。

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

浓硝酸久置呈黄色,是由于。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 _______试剂瓶中,放置在处。

3.3.强氧化性3.3.1.能与除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3.3.2.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 等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与热的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3.Fe 、Al ,冷浓HNO 3发生_____________。

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至少写出一点):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并积极展示。

过渡:同学们在预习中看书和查资料只是纸上谈兵,下面我们在课上“指”上谈兵,通过动手实验,仔细观察,理性分析,加深对硝酸的认识。

【互动释疑】 活动体验11.用试管(配有橡胶塞)取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通过对比,你看到了什么?解释你看到的上述现象。

活动体验22.1.将教材P100《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现同时将铜丝插入浓、稀硝酸,观察现象。

讨论分析:分析铜和浓、稀硝酸的反应;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更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2.铜和稀硝酸的反应中,试管液面上的空气对生成的NO 有干扰,如何改进?参见教材P103《练习与实践》第3题第(3)问。

你还可以提出何种改进方案?2.3.两根铁钉同时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观察现象?对比分析。

424 硝酸的性质 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

424 硝酸的性质 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

专题4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4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硝酸制法的反应原理,并了解主要生产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演绎推理和自学能力。

【学习探究过程】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沸点低(83°C),易o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硝酸常用硝酸密度为1.503g/cm-3,浓度为69%, 15.6mol/Lo为''发烟硝酸"。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为什么久置的浓硝酸变黄色呢?1.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硝酸分解产生的溶解在浓硝酸中而导致浓硝酸变成黄色。

浓硝酸如何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需要放在棕色瓶中的试剂有哪些?2.强氧化性A【实验探究】铜片与浓硝酸反应L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园巨沔-芸离子方程式铜片与浓硝馥的反应装置【实验探究】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稀硝酸©铜片场昭-水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1) Fe、Al、等金属和稀HNO3能反应,但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

(2)金属与硝酸反应时金属被氧化成相应的高价硝酸盐。

浓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02 ,稀HNO3还原产物一般是NO o(3)硝酸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小知识】3体积浓盐酸与1体积浓硝酸的混合物叫做王水,它的氧化能力更强,金(Au )和铝(Pt )不溶于硝酸,但溶于王水。

高中化学 4.2.3 硝酸的性质 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2.3 硝酸的性质 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4.2.3 硝酸的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2.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交流展示] 简要回答课本102页“练习与实践”第一题。

[自主学习]一、硝酸的用途:制、、、等。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硝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溶于水,低沸点(83℃),挥发。

常用硝酸密度为 1.503g/cm3,质量分数为,15.6mol/L。

★三、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强酸 HNO3 = H+ + NO3-2. 硝酸的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思考:硝酸应如何保存?★★3.硝酸的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实验探究1]浓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2]稀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拓展视野]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Fe+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Al+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归纳] 浓硝酸能与除和等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一般不生成氢气。

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生成 ,与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与C 反应:(化学方程式)四、硝酸的工业制法:试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2)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3)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巩固练习]A级1.打开盛有下列试剂瓶,有白雾现象的是()A.浓硫酸 B.浓硝酸 C.稀硝酸 D.浓盐酸A级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A级3.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 2S+2HNO3S↓+2NO2↑十2H2OB.CuO+2HNO 3Cu(NO3)2十H2OC.4HNO34NO2↑十O2↑十2H2OD.3Cu+8HNO 33Cu(NO3)2+2NO↑十4H2OA级4.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B级5.14g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O2(标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1.6g B.3.2g C.6.4g D.9.6gB级6.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1mol B.0.05mol C.1.05mol D.0.11mol。

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教案 苏教必修1

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教案 苏教必修1

《硝酸的性质》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课前准备:具支试管、分液漏斗、铜片、浓硝酸、稀硝酸、集气瓶(2个)、水槽、铁架台(带铁铗)、水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授: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强酸。

它们除了都具有酸的通性外,均各有自身特殊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硝酸的性质。

(二)新授内容:【展示】一瓶棕色试剂瓶装的浓硝酸(用试管取适量样品,便于观察)。

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观察,再阅读课本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归纳】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有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沸点是83℃,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设疑】从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引出硝酸的不稳定性,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什么?【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板书】 1. 不稳定性:【展示】一瓶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显黄色。

原因分析且与工业盐酸黄色比较。

【师】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

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硝酸中的缘故。

【板书】 4HNO3△4NO2↑+ O2↑+2H2O【学生】分析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问题】硝酸应该如何保存呢?【学生】盛放在瓶里,且放在的地方。

【问题】前面我们刚学过浓硫酸的性质,知道浓硫酸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同学们回忆一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常温使等金属钝化;加热时能和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能和等非金属反应;和等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设问】硝酸能不能和铜反应呢?【实验探究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且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生成气体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探究2】在上述装置中,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毫升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苏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硝酸的性质

苏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硝酸的性质

第2單元課時3硝酸的性質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瞭解硝酸的物理性質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3.知道工業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應原理;4.通過觀察濃、稀硝酸與銅反應的實驗,培養觀察能力、分析和比較能力;5.介紹波爾巧藏諾貝爾金質獎章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硝酸的特性——不穩定性和氧化性;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應原理。

三、設計思路由氮元素存在變價引入硝酸內容的教學,接著介紹硝酸的重要用途,引導學生將理論與生產實際聯繫起來,激發他們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

硝酸性質的教學按照人們認識新事物的一般過程展開,首先通過簡單的觀察來認識硝酸的物理性質,在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HNO3的特性——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

在對稀HNO3與銅的反應進行探究的時候,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最後,向學生簡單介紹硝酸的工業制法,再一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整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係,深化本課以及本單元的內容。

四、教學過程[引入]試分析下列轉變關係中氮元素的化合價變化。

NH 3→NO→NO 2→HNO 3[過渡] 氮元素處於最高價態的硝酸是硝酸型酸雨的有害成分之一,但它在工農業生產中的用途也是非常廣泛的。

[板書介紹] 一、硝酸的用途:制氮肥、塑膠、炸藥、硝酸鹽等。

(ppt 3)[過渡] 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硝酸,我們需要進一步認識它的有關性質。

認識一種物質,人們通常從表面入手,不斷深入其內部的本質。

那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硝酸的“表層”性質。

[觀察與思考] 打開一瓶濃硝酸的瓶蓋,聞其氣味,觀察其揮發現象。

[板書小結]二、硝酸的物理性質。

(ppt 4) 硝酸是無色、有刺激氣味的液體,易溶于水,低沸點(83℃),易揮發。

常用硝酸密度為 1.503g/cm3, 濃度為69%,15.6mol/L 。

[過渡] 在學習了“表層”性質的基礎上,下面我們來深入研究硝酸的“深層”性質。

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同步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同步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硝酸的性质》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课前准备:具支试管、分液漏斗、铜片、浓硝酸、稀硝酸、集气瓶(2个)、水槽、铁架台(带铁铗)、水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授: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强酸。

它们除了都具有酸的通性外,均各有自身特殊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硝酸的性质。

(二)新授内容:【展示】一瓶棕色试剂瓶装的浓硝酸(用试管取适量样品,便于观察)。

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观察,再阅读课本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归纳】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有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沸点是83℃,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设疑】从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引出硝酸的不稳定性,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什么?【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板书】 1. 不稳定性:【展示】一瓶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显黄色。

原因分析且与工业盐酸黄色比较。

【师】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

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硝酸中的缘故。

【板书】 4HNO3△4NO2↑+ O2↑+2H2O【学生】分析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问题】硝酸应该如何保存呢?【学生】盛放在瓶里,且放在的地方。

【问题】前面我们刚学过浓硫酸的性质,知道浓硫酸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同学们回忆一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常温使等金属钝化;加热时能和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能和等非金属反应;和等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设问】硝酸能不能和铜反应呢?【实验探究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且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生成气体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探究2】在上述装置中,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毫升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硝酸的性质 ( 第一课时 )【学海导航】1、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

2、掌握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特别是硝酸的重要特征—-- 不稳固性和强氧化性。

3、掌握工业上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响原理,并认识主要生产过程【知识准备】1. 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挥发、气味的体,能跟水以随意比率互溶,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发烟硝酸”的质量分数为。

2. 化学性质:硝酸除拥有强酸的通性 ( 电离方程式为)外还有以下的特征:(1)不稳固性:察看浓硝酸的颜色,展望可能是什么原由,用实考证明你的结论。

反响方程式:拓展:由此可知硝酸怎样保留?。

(2)强氧化性:演示实验:浓、稀硝酸分别与Cu 反响,察看实验现象。

①与金属反响(写出浓、稀硝酸分别与Ag、 Cu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浓硝酸稀硝酸CuAg* 可用稀硝酸清洗沾附在仪器内壁上的银。

反响规律: a. 浓、稀 HNO能氧化除 Au、 Pt 之外的所有金属。

3b. 可用通式表示: M + HNO M(NO)n +复原产物 + H O3 3 2c. 氧化性:浓 HNO3>稀 HNO3。

(稀 HNO3使石蕊试液变红后不退色)与非金属反响:写出浓硝酸与 C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与其余复原剂的反响:写出离子方程式:稀硝酸分别与2- 2+SO3 、 Fe 反响:硝酸的制法硝酸的工业制法: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设施,为提升原料利用率,采纳的举措是,硝酸厂的尾气主假如,尾气办理的方法是。

【稳固练习】( )1 、以下溶液:① BaCl2溶液、②溴水、③3AgNO溶液、④浓硝酸、⑤氯水、⑥稀硫酸,能够用无色玻璃滴瓶长久寄存的是A.①②B.①⑥C.③④D.⑤⑥( ) 2、以下化学反响中,硝酸只表现了氧化性的是A. 3Cu+8HNO( 稀) = 3Cu(NO) 2+2NO↑ +4H2O B.CuO+2 HNO3(稀)=Cu(NO3)2+H2OC. C+4HNO( 浓 ) = CO+4 NO ↑+2H O D . 3Ag+4 HNO ( 稀 ) = 3 Ag NO +NO↑ +2H O3 2 2 2 3 3 2 ( ) 3、右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 NaHCO3制 CO2B.用 Cu 和稀 HNO3反响制 NOC.用 NH4Cl 与浓 NaOH溶液反响制 NH3 水D.用 NaCl 与浓 H2SO4反响制 HCl( )4、用以下三种门路来制取相等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响②铜跟稀硝酸反响;③铜先跟氧气反响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硝酸的用途。

3.了解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重点硝酸的主要性质。

学习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及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探究硝酸的性质和制备1.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色、具有性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常因溶有少量而显。

2.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①常温下使、钝化。

②与金属反应(除Pt、Au以外):Cu与浓HNO3反应:。

Cu与稀HNO3反应:。

③与非金属反应:C与浓HNO3反应:。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硝酸应贮存在、处。

3.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染料、塑料、炸药、等。

4.工业制备(1)氨的催化氧化:。

(2)NO氧化成NO2:。

(3)NO2的吸收:。

注意碱性、中性条件下,NO-3无氧化性,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表现出强氧化性。

【实验探究】将铜片置于两支具支试管的底部(见下图)。

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2 mL浓、稀硝酸。

[问题思考](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2)如何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NO?(3)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归纳总结】一、硝酸的强氧化性1.本质HNO3中的+5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在浓、稀HNO3中均存在两种氧化性微粒H+、NO-3,HNO3的强氧化性实质是酸性条件下NO-3中+5价氮氧化性>H+。

2.规律(1)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3.具体表现(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

如3Ag+4HNO3(稀)===3AgNO3+NO↑+2H2O。

②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HNO3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③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Al 钝化。

(2)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①反应规律:非金属单质+浓硝酸―→最高价氧化物或其含氧酸+NO 2↑+H 2O 。

②反应举例: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3)硝酸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HI 、HBr 、SO 2、Fe 2+、FeO 、Br -、I -、S 2-、SO 2-3等均能被HNO 3氧化。

二、金属与硝酸反应的相关计算1.电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总数。

2.原子守恒法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反应前HNO 3中的NO -3一部分仍以NO -3的形式存在,一部分转化为还原产物,这两部分中N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反应消耗的HNO 3中N 的物质的量相等。

若HNO 3过量还存在如下关系:n (总HNO 3)=n (与金属离子结合的NO -3)+n (还原产物NO x )+n (剩余HNO 3)。

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硝酸与硫酸混合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HNO 3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NO -3与硫酸电离出的H +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如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

学习小结1.浓、稀HNO 3与Cu 反应,浓HNO 3与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2.在常温下,铁、铝遇到浓HNO 3 发生钝化。

3.工业制HNO 3的反应为①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②2NO +O 2===2NO 2;③3NO 2+H 2O===2HNO 3+NO 。

当堂检测1.38.4 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气体,则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 mol B.1.6×10-3 molC.2.2×10-3 mol D.2.4×10-3 mol2.一定质量铜和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所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将该气体与0.325 mol O2混合溶于水,恰好无气体剩余。

则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A.1.2 mol B.1.1 molC.1.8 mol D.1.6 mol3.(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后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铜有剩余,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学习探究1. 无 挥发 NO 2 黄色2. (1)①铁 铝②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③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2)4HNO 3=====光照2H 2O +4NO 2↑+O 2↑ 避光 低温3. 氮肥 硝酸盐4. (1)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2)2NO +O 2===2NO 2(3)3NO 2+H 2O===2HNO 3+NO【实验探究】(1)不相同。

加入浓硝酸的具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无色变红棕色。

加入稀硝酸的具支试管出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具支试管上部空间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后又变成无色。

两支具支试管中浓、稀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2)向集气瓶中通入少量O 2(或空气),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说明集气瓶中收集的气体是NO 。

(3) 反应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 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 ,即硝酸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当堂检测1. 【解析】浓硝酸适量,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小,实际上发生了两个反应:Cu +4HNO 3(浓) === Cu(NO 3)2+2NO 2↑+2H 2O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反应消耗的HNO 3包括起酸性作用和起氧化性作用的两部分,前者反应后以Cu(NO 3)2形式存在,后者被还原后生成NO 2、NO 气体,从两个方程式看出:Cu +2HNO 3(酸)~Cu(NO 3)2,HNO 3(氧化剂)~NO 2(或NO),所以反应消耗的HNO 3的物质的量为 38.4×10-3 g 64 g·mol -1×2+22.4×10-3 L 22.4 L·mol -1=1.2×10-3 mol +1×10-3 mol =2.2×10-3mol 。

【答案】C2. 【解析】收集到11.2 L 气体(标准状况),为0.5 mol ,将该气体与0.325 mol O 2混合溶于水,恰好无气体剩余,说明生成的有NO 和NO 2,设NO 为x mol ,则NO 2为(0.5-x ) mol ,根据4NO +3O 2+2H 2O===4HNO 3,4NO 2+O 2+2H 2O===4HNO 3可得34x + 0.5-x 4=0.325,解得x =0.4,0.5-x =0.1,又根据3Cu +8HNO 3===3Cu(NO 3)2+2NO↑+4H 2O ,Cu +4HNO 3===Cu(NO 3)2+2NO 2↑+H 2O 两式可知,0.4 mol NO 消耗硝酸为1.6 mol ,0.1 mol NO 2消耗硝酸为0.2 mol ,共消耗硝酸为1.8 mol 。

【答案】C3. 【解析】若铜过量,则开始发生的是铜与浓硝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不断减小,故反应后期发生的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n (NO x )= 5.6 L 22.4 L·mol -1=0.25 mol ,则消耗n (HNO 3)=2n (Cu)+n (NO x )=2×12.8 g 64 g·mol -1+0.25 mol =0.65 mol 。

【答案】(1)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并有红棕色气体产生(2)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3)加入稀硫酸后,H 2SO 4电离出的H +与原溶液中的NO -3构成HNO 3又能与过量的Cu 反应(4)0.65 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