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配套练习全集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本文档中含有大量公式,在网页中显示时可能会出现位置错误的情况,但下载后在word中均能正常显示,欢迎下载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同一种元素的是( )①3517X ②3717X ③④A.①③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从给定的选项中可知①②③质子数均为17,属同种元素。
答案:C2.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Mg2+B.ClC.Ar D.K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B、C、D均不正确。
答案:A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4 B.15C.16 D.17解析:该原子的各层电子数应依次为2、8、5,所以其质子数为15。
答案:B4.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面的微粒可以归为此类的是( )解析:都为金属阳离子。
答案:C5.下列微粒中,最外层是8个电子,并与Li+相差两个电子层的是( )A.F-B.Mg2+C.S2-D.Na+解析:Li+只有一个电子层,符合该要求的微粒应该有3个电子层,每层电子数分别为:2、8、8,选项中只有S2-符合要求。
答案:C6.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氧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为,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解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D7.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H2O B.F-C.Na+D.NH3解析:OH-和F-均含有9个质子,10个电子。
答案:B8.已知a X m+和b Y n-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 )A.b+m+n B.b+m-nC.b-m+n D.b-m-n解析:a X核外有a个电子,a X m+核外有(a-m)个电子;b Y核外有b个电子,b Y n-核外有(b+n)个电子,所以有a-m=b+n,即a=b+m+n。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 全册课程同步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 全册课程同步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
你认为选择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C.金属熔点高低D.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是()A. 1.4 gB. 2.2 gC. 4.4 gD.在2.2 g和4.4 g之间3.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完全氢化后的环烷烃的一氯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7个横行,也是7个周期B.有18个纵行,也是18个族C.短周期就是所含元素种数较少的周期D. 0族元素的化合价只有05.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百多种元素可通过化学键形成众多复杂的物质B.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C.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D.氯化钠和冰熔化过程中都无化学键的变化6.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 A>B>CB. B>A>CC. C>A>BD. A>C>B7.有5种有机物:④CH3—CH===CH—CN⑤CH2===CH—CH===CH2,其中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结构如图所示)的正确组合为()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⑤8.据最新报道:我国限塑3年,少用240亿个塑料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限塑的主要意义是减少白色污染B.塑料袋的材料主要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C.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D.聚乙烯是由乙烯分子通过加成反应聚合而成9.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般并不唯一C.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历程无影响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会发生改变11.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12.苯和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共平面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3.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课时练习题及各专题综合测验 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课时习题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2 - 1化学反应速率............................................................................................................... - 2 - 2化学反应的限度........................................................................................................... - 8 - 3化学反应中的热......................................................................................................... - 14 - 4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 21 - 专题综合测试................................................................................................................ - 28 - 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37 - 1氮的固定 .................................................................................................................... - 37 - 2氨 ................................................................................................................................ - 44 - 3硝酸 ............................................................................................................................ - 51 - 4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 57 - 专题综合测试................................................................................................................ - 65 - 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 73 - 1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 73 - 2石油炼制乙烯......................................................................................................... - 81 - 3煤的综合利用苯..................................................................................................... - 88 - 4乙醇 ............................................................................................................................ - 96 - 5乙酸 .......................................................................................................................... - 104 - 6酯油脂 .................................................................................................................. - 111 - 7糖类 .......................................................................................................................... - 118 - 8蛋白质和氨基酸....................................................................................................... - 126 - 9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 133 - 专题综合测试.............................................................................................................. - 141 -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 - 149 - 1金属的冶炼方法....................................................................................................... - 149 - 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 155 - 3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162 - 专题综合测试.............................................................................................................. - 169 -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速率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反应2SO2+O2一定条件,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0.5 s B.2.5 sC.5 s D.10 s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v(O2)=0.01 mol/(L·s)B.v(NO)=0.008 mol/(L·s)C.v(H2O)=0.003 mol/(L·s)D.v(NH3)=0.004 mol/(L·s)4.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过渡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高效催化剂多与过渡元素有关B.高效低毒农药多与过渡元素有关C.过渡元素中只有铁、锰等少数元素存在变价D.大多数过渡元素的单质不能与酸反应2.某主族元素原子第六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其单质和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它在空气极易被氧化B.它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钾强C.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D.它的碳酸盐和硫酸盐都易溶于水3.下列各组中,含有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是()A.HCl、H2SO4、SB.金刚石、Na3PO4、MgC.HF、SiC、ArD.H2O、SiO2、K2CO34.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A.10B.12C.24D.285.下列对晶体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AB.BC.CD.D6.分子式为C4H2Cl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10种B.9种C.8种D.7种7.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原子序数之和为29。
下列关于A、B、C三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B.它们都是主族元素C.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8D.元素C位于第三周期ⅣA族8.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LiIB.NaBrC.KClD.CsF9.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那么该原子()A.有3个电子层B.有2个电子层C.最外层电子数是8D.核电荷数是1010.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B.碘易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共价键较弱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11.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资料

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一、单项选择题1.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则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2.下列元素不属于...第二周期的是()。
A.Be B.Mg C.O D.N3.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铁B.锌C.碳D.镍4.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5.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中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69年绘制的版本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主族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D.第Ⅰ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Ⅶ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7.原子序数为1~18号的元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核电荷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是硫原子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第ⅠA族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第二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二、双项选择题9.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XY ZA.三种元素的单质都有可能导电B.X的氧化物XO有毒C.Y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D.Z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作业汇总+章节检测题汇总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共55套)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作业汇总+章节检测题汇总课时作业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踩点训练1.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C.核电荷数 D.中子数【解析】元素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的。
【答案】 C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B中微粒核电荷数为11,Na的最高价为+1价,Na+的核外应有10个电子。
【答案】 B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层的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1/2,则该元素的原子是( )A.Li B.SiC.Al D.K【解析】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即硅原子。
【答案】 B4.(双选)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F- B.Cl-C.Na+ D.NH-2【解析】F-与OH-、NH-2均为9个质子和10个电子,A正确;Cl-有17个质子,18个电子;Na+有11个质子,10个电子。
【答案】AD5.下列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内运动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绕核旋转【解析】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6.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的质量不同B.电子的能量不同C.电子的数量不同D.电子的大小不同【解析】电子分层排布的决定因素是电子的能量不同,B正确。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附详细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课时练习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元素周期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4、离子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7、不同类型的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8、化学反应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9、化学反应的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10、化学反应中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1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12、化学电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713、电能转化为化学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1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15、天燃气的利用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16、烷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17、石油炼制乙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18、煤的综合利用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19、乙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20、乙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21、酯油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22、糖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23、蛋白质和氨基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24、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25、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26、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B.电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解析:由原子变成离子时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导致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电子层数也可能变化,但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不变。
打包下载(共32份)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全套)讲义附配份练习(含全套全部知识点)

(共32套)最新苏教版化学必修2(全册)讲义附配套练习(含全册全部知识点)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1)(2)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
(3)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高。
2.电子层(1)概念:人们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叫做不同的电子层。
(2)分类3.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自主思考】1.构成原子或离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间的数量关系如何?提示(1)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
(3)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电荷数。
2.核外电子为什么是分层排布的?提示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相近的电子在同一电子层。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完成下列表格2.【自主思考】3.最外层是不是一定最多排8个电子?M层一定容纳18个电子吗?提示不是,若K层为最外层,最多排2个电子;不一定,当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
4.能量较高的电子为什么易失去?提示能量较高的电子排布在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层上,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弱,故易失去。
[效果自测]1.判断(1)核外电子首先占据能量较高的电子层()(2)每个电子层排布2n2个电子()(3)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4)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5)Mg2+的结构示意图是:()答案(1)×(2)×(3)√(4)×(5)√2.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K层B.L层C.M层D.N层答案 A探究一、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合作交流】1.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的原子构成有什么差异?提示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1.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解析:选D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A、B、C正确,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解析:选B元素性质不包括核外电子排布,A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错误;由H到He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D错误。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选C A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解析:选B A项中核电荷数大小关系为Al>Na,错误;B项中元素的金属性关系为Na>Al,正确;C项中Na是11号元素,Cl是17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Na<Cl,错误;D项中11~17号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Na,错误。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钠>硫>氯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解析:选D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生成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故D项符合题意。
6.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N O Si P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半径(10-100.75 0.74 1.17 rm)A.1.43×10-10 m B.1.10×10-10 mC.1.20×10-10 m D.0.70×10-10 m解析:选B P与N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P>N,则原子半径r>0.75,P与Si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P>Si,则原子半径r<1.17,故0.75<r<1.17,B正确。
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解析:选B A项符合金属与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因Na的金属活动性太强,与溶液反应时会先与H2O反应,故B项不能作为判断依据;C项中H2CO3、H2SO4都是最高价含氧酸,由它们的酸性强弱可以判断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D项所述符合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难易判断非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
8.下列事实与推论相符的是()S,但沸2222点高低是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错误;B项,盐酸是无氧酸,H2S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即两者都不属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虽然盐酸比H2SO3酸性强,也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l>S;C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就越容易,则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则金属性K>Na,错误;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热稳定性:HF>HCl,则非金属性:F>Cl,正确。
9.X、Y、Z、W为1~18号中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按照Y、Z、X、W的顺序增大。
已知Y与Z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2,W、X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8。
(1)写出元素的名称:X________,Z________。
(2)画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Y________,W________。
(3)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出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Y、Z原子的次外层均有2个电子,结合最高正价知Y为碳,Z为氮;又知W、X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结合最高正价知W为氯,X为钠。
答案:(1)钠氮(2)(3)Na2O+2HNO3===2NaNO3+H2O(4)NaOH H2CO3HNO3HClO410.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它们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
回答以下问题:(1)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依次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它们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比较酸性或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气态氢化物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比较其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A的核电荷数为2×8=16,A为硫元素,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则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8)×2=20,为钙元素。
根据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并都形成离子,排除氩元素,B 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
答案:(1)S Cl K Ca r(K)>r(Ca)>r(S)>r(Cl)(2)H2SO4、HClO4、KOH、Ca(OH)2酸性:HClO4>H2SO4,碱性:KOH>Ca(OH)2(3)HCl、H2S HCl>H2S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B.质量数相同的不同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C.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失去电子D.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解析:选B A项中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确;B项中决定化学性质的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而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质量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C项中金属性越强,金属越活泼,还原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正确;D项中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越活泼,越易得电子,得电子后的微粒越难失去电子,正确。
2.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C.碳原子和铝原子D.氮原子和碳原子解析:选C 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说明B原子的M层最少有3个电子,而B原子的L层为8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原子的L层有4个电子,故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是碳;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是铝。
3.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B.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D.N、O、F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解析:选C A项,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错误;B项,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错误;C项,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正确;D项,N、O、F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错误。
4.关于11~17号元素性质的比较中: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③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④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正确的说法是()A.①②B.③④C.全都不正确D.①②③④解析:选D11~17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1升高到+7价,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5.下列叙述中能说明A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解析:选D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不能确定A、B的金属性强弱。
选项B中电子层数多的原子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金属性强。
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A、B与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反应生成H2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
如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1 mol Al比1 mol Na 生成的H2多,但Al不如Na活泼。
选项D正确,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才与水反应,而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时不与水发生反应。
6.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2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解析:选B根据元素X的化学式H2X,元素X显-2价,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存在气态氢化物的为非金属元素。
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A.5n-2 B.3n-12C.3n-6 D.n-10解析:选B设X的最高化合价为y,n+y-2(2n-2)=0,所以y=3n-4,则在氢化物中显负价:-[8-(3n-4)]=3n-12。
8.原子序数11~17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D.原子序数:X<Y<Z解析:选B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Y>Z,原子序数为Z<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