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题集(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2.3酯 油脂(有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2.3酯油脂一、单选题1.关于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酯有刺激性气味B.油脂属于酯类C.酯难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D.酯化反应中用NaOH溶液作催化剂2.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蛋白质均可通过颜色反应来鉴别B.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于同系物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3.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 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6H25O5B.C14H16O4C.C14H18O5D.C16H25O54.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酸乙酯的结构式为B.乙酸乙酯和乙酸互为同系物C.由乙酸乙酯的名称可知,CH CH COOCH的名称为丙酸甲酯323D.乙酸乙酯为无色油状物质,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5.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6.下列关于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均可采用水浴加热B.两个反应使用的硫酸作用完全相同C.两个反应均可看作取代反应D.两个反应一定都是可逆反应7.江西曾发生居民误食工业用猪油的中毒事件,调査发现是因为其中混入了有机锡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猪油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猪油是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C.猪油发生皂化反应后的反应液能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D.猪油发生皂化反应后,加入食盐搅拌,静置,有固体析出8.《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 )A.甲苯和水B.硝酸钾和氯化钠C.食盐水和泥沙D.乙酸乙酯和甘油(丙三醇)9.下列有关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酯的元素组成中一定有C、H、OB.乙酸乙酯和油脂的结构中均含有C.酯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D.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中10.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当与CH CH OH发生酯化反应时,不可能生成( )32A.H OB.182C.H OD.211.下列有关酯化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醇与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B.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原理一样C.酯化反应既属于取代反应,也属于可逆反应D.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去掉氢原子而醇去掉羟基12.植物油厂为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设计了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分馏B.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挥发出来C.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出来,然后再蒸发D.先将大豆压成颗粒状,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可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C.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质量相等14.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①②③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A.①②B.④⑤C.①⑤D.①③15.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油中不饱和烃基的含量比脂肪少B.油的熔点较低,脂肪的熔点较高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D.油经过氢化反应可以转化为脂肪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D.脂肪不能发生水解反应17.油脂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B.油脂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的熔点比牛油高D.油脂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用于制取肥皂二、填空题18.向甲苯、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人过量NaOH溶液,加热、振荡、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是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下同),下层中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在下层液体中滴加足量盐酸,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 全册课程同步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 全册课程同步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
你认为选择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C.金属熔点高低D.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2.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是()A. 1.4 gB. 2.2 gC. 4.4 gD.在2.2 g和4.4 g之间3.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完全氢化后的环烷烃的一氯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7个横行,也是7个周期B.有18个纵行,也是18个族C.短周期就是所含元素种数较少的周期D. 0族元素的化合价只有05.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百多种元素可通过化学键形成众多复杂的物质B.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C.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D.氯化钠和冰熔化过程中都无化学键的变化6.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 A>B>CB. B>A>CC. C>A>BD. A>C>B7.有5种有机物:④CH3—CH===CH—CN⑤CH2===CH—CH===CH2,其中可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结构如图所示)的正确组合为()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⑤8.据最新报道:我国限塑3年,少用240亿个塑料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限塑的主要意义是减少白色污染B.塑料袋的材料主要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C.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D.聚乙烯是由乙烯分子通过加成反应聚合而成9.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一般并不唯一C.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历程无影响D.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会发生改变11.下列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12.苯和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们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共平面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3.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全套精品】苏教版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题集(含答案)

苏教版2013年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同步练习目录➢ 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化学苏教版必修2) (3)➢ 1.1.2元素周期律(化学苏教版必修2) (7)➢ 1.1.3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 1.2.1离子键(化学苏教版必修2) (18)➢ 1.2.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化学苏教版必修2) (23)➢ 1.3.1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化学苏教版必修2) .. 27 ➢ 1.3.2不同类型的晶体(化学苏教版必修2) (31)➢ 2.1.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苏教版必修2) (36)➢ 2.1.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苏教版必修2) (41)➢ 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苏教版必修2) (47)➢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50)➢ 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化学苏教版必修2) (52)➢ 2.3.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苏教版必修2) (58)➢ 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化学苏教版必修2) . 64 ➢ 3.1.1天然气的利用甲烷(化学苏教版必修2) (67)➢ 3.1.2石油炼制乙烯(化学苏教版必修2) (73)➢ 3.1.3煤的综合利用苯(化学苏教版必修2) (78)➢ 3.2.1乙醇(化学苏教版必修2) (82)➢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 (85)➢ 3.2.2乙酸(化学苏教版必修2) (88)➢ 3.2.3酯油脂(化学苏教版必修2) (94)➢ 3.2.4糖类(化学苏教版必修2) (98)➢ 3.2.5蛋白质和氨基酸(化学苏教版必修2) (102)➢ 3.3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化学苏教版必修2) (106)➢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 (109)➢ 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化学苏教版必修2) (112)➢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114)➢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114)➢ 4.2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化学苏教版必修2) (115)➢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19)➢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120)➢专题一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2)➢专题一综合检测答案 (126)➢专题二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8)➢专题二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31)➢专题三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33)➢专题三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37)➢专题四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39)➢专题四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44)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化学苏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1.电解精炼粗铜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粗铜板B.阴极发生反应:Cu2++2e-===CuC.电解池的阳极材料为粗铜D.粗铜板上发生还原反应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为淡黄色的离子化合物,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ZB.阴离子的还原性:Y>WC.图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 a一定只由W、X两种元素组成3.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一种气态氢化物B.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类有机物C.甲烷是氢元素质量分数含量最高的烃D.甲烷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4.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量越多越好B.固体燃料颗粒越细越好C.气体燃料燃烧效率一般比固体燃料燃烧效率高D.温度必须达到燃料的着火点5.已知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苯分子中碳原子间形成的碳碳键完全相同B.苯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夹角都是120°C.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内D.苯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B.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C.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振荡,若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程度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出现蓝色说明没有水解7.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 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课时练习题及各专题综合测验 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全册课时习题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2 - 1化学反应速率............................................................................................................... - 2 - 2化学反应的限度........................................................................................................... - 8 - 3化学反应中的热......................................................................................................... - 14 - 4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 21 - 专题综合测试................................................................................................................ - 28 - 专题7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 37 - 1氮的固定 .................................................................................................................... - 37 - 2氨 ................................................................................................................................ - 44 - 3硝酸 ............................................................................................................................ - 51 - 4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 57 - 专题综合测试................................................................................................................ - 65 - 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 73 - 1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 73 - 2石油炼制乙烯......................................................................................................... - 81 - 3煤的综合利用苯..................................................................................................... - 88 - 4乙醇 ............................................................................................................................ - 96 - 5乙酸 .......................................................................................................................... - 104 - 6酯油脂 .................................................................................................................. - 111 - 7糖类 .......................................................................................................................... - 118 - 8蛋白质和氨基酸....................................................................................................... - 126 - 9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 133 - 专题综合测试.............................................................................................................. - 141 -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 - 149 - 1金属的冶炼方法....................................................................................................... - 149 - 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 155 - 3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162 - 专题综合测试.............................................................................................................. - 169 -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速率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2.反应2SO2+O2一定条件,2SO3经过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A.0.5 s B.2.5 sC.5 s D.10 s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v(O2)=0.01 mol/(L·s)B.v(NO)=0.008 mol/(L·s)C.v(H2O)=0.003 mol/(L·s)D.v(NH3)=0.004 mol/(L·s)4.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1.3煤的综合利用 苯(有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1.3煤的综合利用苯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A.③④B.②⑤C.①⑥D.①②⑤⑥2.二苯乙烯(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类化合物具有抗老年痴呆、抗癌、抗菌、抗氧化、降低血脂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下列有关二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2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与Br2、H2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3.常温下,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且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主反应为放热反应),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极易溶于水C.装置图中长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除去4.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的结构,下列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KMnO溶液退色;①苯不能使酸性4②苯分子中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③苯在一定条件下能跟2H 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3FeBr 在的条件下可以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但苯不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退色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5.在分子中,能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 ) A.7个 B.8个 C.9个 D.14个6.下列关于苯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带有浓烟B.在苯中加入酸性4KMnO 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无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硝酸发生加成反应7.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B.反应②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D.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是单双键交替结构8.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式为66C H ,它不能使酸性4KMnO 溶液退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78g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A 3N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9.以苯为原料,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而制得的有机物是( ) A. B. C. D.10.苯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苯进入人体内,可在造血组织形成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致癌物质。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关于过渡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高效催化剂多与过渡元素有关B.高效低毒农药多与过渡元素有关C.过渡元素中只有铁、锰等少数元素存在变价D.大多数过渡元素的单质不能与酸反应2.某主族元素原子第六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其单质和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它在空气极易被氧化B.它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氢氧化钾强C.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D.它的碳酸盐和硫酸盐都易溶于水3.下列各组中,含有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是()A.HCl、H2SO4、SB.金刚石、Na3PO4、MgC.HF、SiC、ArD.H2O、SiO2、K2CO34.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是()A.10B.12C.24D.285.下列对晶体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AB.BC.CD.D6.分子式为C4H2Cl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10种B.9种C.8种D.7种7.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原子序数之和为29。
下列关于A、B、C三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短周期元素B.它们都是主族元素C.元素B的原子序数为8D.元素C位于第三周期ⅣA族8.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LiIB.NaBrC.KClD.CsF9.某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那么该原子()A.有3个电子层B.有2个电子层C.最外层电子数是8D.核电荷数是1010.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B.碘易升华是因为分子间的共价键较弱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化学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11.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2.2乙酸(有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同步训练3.2.2乙酸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2.洗涤除去在酯化反应的实验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的3CH COOH ,应选用( )A.饱和23Na CO 溶液B.乙醇C.水D. NaOH 溶液3.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 2气体B.乙酸具有氧化性,能跟钠反应放出H 2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温度低于16.6℃,乙酸就凝结成冰状晶体4.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24H SO 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23Na CO 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24H SO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醇跟浓24H SO 作用生成乙烯5.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能与稀硫酸反应C.能发生酯化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24H SO 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23Na CO 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该现象说明( )A.产品中含有被蒸馏出的24H SOB.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乙醇C.产品中含有未反应的乙酸D.乙酸乙酯与23Na CO 溶液反应生成2CO7.将1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时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C.可能生成88g 乙酸乙酯D.不可能生成90g 乙酸乙酯8.在3支试管中分别放有①1 mL 乙酸乙酯和3 mL 水;②1 mL 溴苯和3 mL 水;③1 mL 乙酸和3 mL 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同步练习目录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化学苏教版必修2) (3)1.1.2元素周期律(化学苏教版必修2) (7)1.1.3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1.2.1离子键(化学苏教版必修2) (18)1.2.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化学苏教版必修2) (23)1.3.1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化学苏教版必修2) .. 271.3.2不同类型的晶体(化学苏教版必修2) (31)2.1.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苏教版必修2) (36)2.1.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苏教版必修2) (41)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苏教版必修2) (47)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50)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化学苏教版必修2) (52)2.3.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苏教版必修2) (58)2.4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化学苏教版必修2) . 643.1.1天然气的利用甲烷(化学苏教版必修2) (67)3.1.2石油炼制乙烯(化学苏教版必修2) (73)3.1.3煤的综合利用苯(化学苏教版必修2) (78)3.2.1乙醇(化学苏教版必修2) (82)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 (85)3.2.2乙酸(化学苏教版必修2) (88)3.2.3酯油脂(化学苏教版必修2) (94)3.2.4糖类(化学苏教版必修2) (98)3.2.5蛋白质和氨基酸(化学苏教版必修2) (102)3.3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化学苏教版必修2) (106)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 (109)4.1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化学苏教版必修2) (112)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114)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114)4.2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化学苏教版必修2) (115)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19)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120)专题一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2)专题一综合检测答案 (126)专题二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28)专题二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31)专题三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33)专题三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37)专题四综合检测(化学苏教版必修2) (139)专题四综合检测参考答案 (144)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化学苏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7 B.8 C.17 D.182.含有下列电子数的原子,L层电子数不同于...其他的是()。
A.2 B.11 C.15 D.17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B.原子中易失去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个或18个D.M层电子的能量比L层电子的能量高4.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其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
A.碳和磷B.氦和镁C.钠和氟D.铝和氖5.在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A.K层B.L层C.M层D.N层6.元素R核电荷数为16,原子的质量数为32,则R离子应包含(e-、Z、N分别表示电子、质子、中子)()。
A.16e-、16Z、16N B.18e-、16Z、16NC.18e-、18Z、16N D.16e-、16Z、18N7.具有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微粒,既可以是原子,又可以是阴离子,还可以是阳离子的是()。
A. B. C. D.二、双项选择题8.下列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的是()。
A.Mg2+B.O2-C.K+D.Cl-9.在下列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
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B.核电荷数为18的元素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D.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三、非选择题10.判断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请画出正确的结构示意图。
(1)Na___________________。
(2)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
A和B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12.下列关于Mg、Mg2+、Al3+、M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Mg和Mg2+的质子数相等;②Mg2+和Al3+的核外各层的电子数分别相等;③Mg2+、Al3+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Ne相同;④若M m+的核外电子排布与Mg2+相同,则二者的微粒结构示意图肯定相同。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13.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Li2S B.NaCl C.NaF D.Na2O14.有X、Y两种元素,Y原子M层电子数是X原子M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L 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的4/9,也是N层电子数的2倍。
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
15.A、B、C三种元素,其中有一种是金属元素。
A、B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B、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化学性质稳定,又知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之和为31。
试通过计算确定这三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16.R元素的单质0.9 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RCl3和1.12 L(标准状况下)氢气;又知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
请你通过计算确定该元素的符号,并画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C 2.A3.B解析:一般情况下,原子最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离核较近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最外层电子是原子中运动在离核最远区域的电子,能量应最高。
4.B5.C解析:当n为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此时与(n-1)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则n=3,即是M层,验证当n为次外层时,最多容纳18个电子,此时(n+1)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同时M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18,不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矛盾。
6.B解析:由元素R的核电荷数为16,则元素R是硫元素,那么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变成硫离子,则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而中子和质子数目不变。
7.C8.AB解析: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为,而镁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9.AD解析:次外层电子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18,当L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当K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只有A、D两项满足条件。
10.(1)不正确,(2)不正确,(3)不正确,(4)正确11.D解析: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B原子L层的电子数是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又由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电子数少3,A原子L层上都未排满电子,M层上不可能排电子,所以A原子M层上无电子,故A原子是碳原子,B原子是铝原子。
12.C解析:Mg2+、Al3+的质子数分别为12、13,微粒结构示意图不同,也不与Ne 相同;M m+与Mg2+的质子数不一定相同,微粒结构示意图不一定相同。
13.A14.X :Y :15.锂 氖 氩 解析:B 、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化学性质稳定,则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要么都为4,要么都为8。
当都是4时,根据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可知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9(超过8),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当都是8时,A 最外层为1,符合要求。
又知它们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为31,可知B 、C 分别为氖、氩,则A 为金属锂。
16.解:n (H 2)=0.05 mol ,由R 与H 2的物质的量关系:n (R)=2n (H 2)3mol M (R)=m (R )n (R )=0.9 g 2×0.053mol =27 g·mol -1 又由R 元素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可知R 元素的质子数为13,该元素为铝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1.2元素周期律(化学苏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第三周期元素中,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
A.S B.Si C.P D.Cl2.关于原子序数为11~15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只表现金属性B.都只表现非金属性C.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D.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3.下列单质中,与水或酸反应最剧烈的是()。
A.Fe B.Na C.Mg D.Al4.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A.1.10 ×10-10 m B.0.80×10-10 mC.1.20×10-10 m D.0.70×10-10 m5.(2011年江苏扬州检测)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SiH4<PH3<H2OB.酸性:H3PO4>H2SO4>HClO4C.碱性:NaOH>Mg(OH)2>Al(OH)3D.金属性:Na>Mg>Al6.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A.Na与Mg B.S2-与SC.Mg与N D.Al3+与Al7.X、Y是原子序数在1~20之间的元素,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二、双项选择题8.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
A.Al和Al3+B.Na和F-C.Na+和Ne D.S2-和Cl-9.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11~18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Y>ZB.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加D.元素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的顺序变大三、非选择题10.从11~17号元素中,按要求选择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1)原子半径最大、最小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