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王立方
新生儿常见特殊生理状态,你知道多少?

新生儿常见特殊生理状态,你知道多少?新手妈妈对于宝宝的身体健康非常在意,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好几个不同的阶段,由于新生儿在离开母体初期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反应,往往会让初为父母的家长不知所措。
事实上,这些都是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都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一、生理性黄疸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低下、红细胞破坏增加、摄入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血中胆红素增加,皮肤及巩膜、黏膜出现肉眼可见的发黄,被称为新生儿黄疸。
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的2-3天会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一般不超过15天,早产的婴儿黄疸甚至可以达到1个月之久才消退,这是暂时的情况,被称为为生理性黄疸,若是婴儿皮肤黄染较重,表现出吃奶差、精神差、烦躁、哭闹,或黄疸较重、黄疸持续时间较长、退而复现等异常情况,则需要带新生儿去医院相关部门咨询医生。
二、乳腺肿大产妇在怀孕时期会分泌激素,尤其到生产妊娠后期雌性激素会分泌的更多,,新生儿在出生后不再受母亲体内各种激素的影响,但是催乳素依旧会持续一段时间。
新生儿无论男孩女孩一个星期内可能会出现乳腺增大、乳汁分泌的状况,通常随着新生儿的成长与发育会逐渐消退,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普遍在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自然消退,发生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挤压,避免造成感染。
新生儿乳腺肿大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做特殊处理,三、假月经新生儿假月经指的是部分女性新生儿在出生一个星期左右,阴道内会流出少数灰白色黏液,或者还有一部分是血液性液体分泌物,这也就是假月经。
女性新生儿出现假月经的现象是因为也母体时受到母亲激素的影响,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女性新生儿在母体子宫里不仅会受到母体的雌性激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孕激素以及催乳素等激素的影响。
女性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体内的雌性激素与孕激素会迅速消失,雌性激素的中断会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一个星期左右产生假月经现象。
普遍能够持续一个星期,在此期间需要确保新生儿会阴部干净卫生,在护理过程中用温水轻轻擦去就可以了。
新生儿常见生理 现象

12.海绵状血管瘤 通常表现为一个大的、 囊状的、边界不清的红色固定团块,存在 于身体任何部位,随着年龄增大大多数可 以缩小,但有些需要类固醇激素治疗,一 些严重病例需要外科手术切除。 13.草莓状血管瘤(斑状血管瘤) 呈扁平 状,鲜红色,界线清晰,好发于面部,常 可自行消退(70%在7岁前消退)。
四 、头部
• 颅骨软,骨缝未闭合,具有前囟和后 囟,有时在前后囟之间可触到第三囟 门,前囟直径2-4cm2,后囟一般只 能容纳指尖。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 、佝偻病及宫内感染患儿。
• 初生时颅骨受产道挤压,常有不同程度的 变形,骨缝可重叠。顶先露分娩的新生儿 头部可显得狭长,先露部位经常见到水肿 和淤血块,几日内可退去。有头颅血肿的 新生儿头部可表现为囊肿样的肿块,通常 需2-3个月内消散。颅骨软化为良性,常为 骨缝周围的颅骨变软,可在生后数天至数 周消失,如果软化面积较大,可继发于低 钙血症,成骨不全,梅毒亦应除外。
下述征象提示颅内压增高
• • • • 前囟彭隆 骨缝分离 向上凝视障碍(落日眼) 头皮静脉显露
五、面部 1、面神经损伤
• 以单侧面神经损伤最为常见,表现 为哭闹时面部不对称,瘫痪侧嘴角 下垂,鼻唇沟消失,不能闭眼、动 唇,有流筵,外伤所致的面神经损 伤多在生后1周内消失,但也可以 持续数月,如果面瘫持续存在应排 除面神经缺如。
2、眼睛
• 生后第1天,眼经常闭合,有时一睁一闭, 与眼运动功能尚未协调有关。有时可见球 结膜下出血,或虹膜边缘呈红紫色, 多由 于结膜毛细血管破裂或淤血所致,见于5% 的新生儿,可在数日后吸收。伴有眼睑水 肿和大量脓性分泌物常是淋球菌感染的典 型表现。大面积角膜混浊伴有高眼球张力 则是先天性青光眼的指征。
三、皮肤
1.胎脂:一种白色的油腻状物质分布与全身表面 ,可以保持皮肤湿润,是正常的。胎脂的多少 有个体差异,生后数小时被吸收,但皱褶处胎 脂宜用温水轻轻擦去。胎脂若成黄色,提示有 黄疸、窒息或过期产存在。 2. 黄疸: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3天出现,一般持 续1-2周后消失。(高间胆红素血症皮肤呈黄色 ;高直胆红素血症皮肤呈绿色),生后24小时 内出现黄疸常提示Rh血型不合或败血症、 TORCH(弓形体、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 疹病毒等)感染等。
新生儿生理现象

新生儿生理现象一、新生儿生理现象1、溢乳:喂奶后应待宝宝打嗝了再放下2、口腔内白色小珠、牙龈上白色小珠:不需处理,会自行消失3、乳房增大、包块或乳头凹陷:不需处理4、暂时性黄疸:发生在出生72小时后,在7-10后自然消退。
宜让宝宝在自然光线下。
5、生理性脱皮:出生后两周左右出现,不需处理6、生理性脱发:不需处理7、新生儿啼哭:可把宝宝小手放在其腹部轻轻摇。
8、新生儿的笑或其他面部怪表情:正常9、先锋头(产瘤):宝宝头部因产道挤压导致头皮水肿、充血等,出生后几天即可恢复。
需与头颅血肿区别。
10、呼吸时快时慢:正常11、抖动:下颌和肢体抖动均是正常的,因神经发育未完善引起。
12、打嗝:可用中指弹击宝宝足底,另其啼哭几声;喂点水或奶;用热手掌捂在宝宝腹部;轻轻饶宝宝痒痒。
13、皮肤红斑:出生头几天出现,可分布全身,一周内自会消失,不用处理。
14、鼻塞:可用纱布轻轻捻动带出分泌物。
15、出汗:注意控制室温和空气流通16、枕秃:与枕头的舒适度、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等可能导致,不是缺钙的特征。
17、女婴外阴分泌物或阴道出血:新生儿一周内即可消失,用清水冲洗即可,不需特殊处理。
二、特殊生理现象1、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但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青紫是暂时性的,会自然消退。
2、皮肤变色:新生儿变动体位时会出现,在出生三周后就不会再发生。
3、眼白出血:因产道挤压引起的,几天内就会恢复。
若持续时间较长,且加重,需看医生。
4、喉喘鸣:宝宝吸气和哭闹时喉中发出的高调音,是喉骨发育不完善引起,一般在6个月至1岁见消失。
并非气管炎或肺炎。
5、脐疝:脐带端在宝宝哭闹、排便是增大,安静时减小,在1至2岁自愈;特大脐疝属疾病。
6、疝气嵌顿:需手术,特点是脐疝皮肤发红或发紫,膨出的积善不能收回去,宝宝剧烈哭闹。
7、多动:正常情况。
妈妈面带笑容看着宝宝,把宝宝小手放在他胸前,轻轻摇晃。
8、红色尿:几天后会自行消失,因新生儿白细胞分界较多引起。
简述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在出生后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包括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这些状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家长的担忧,但它们通常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1. 胎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这种情况发生在一些新生儿身上,通常是因为胎儿在出生前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这种情况下,新生儿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这种症状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
2.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累所致,通常会在出生后两三天内出现。
这种情况下,新生儿的皮肤和眼睛会变黄色。
通常情况下,黄疸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不需要治疗。
3. 新生儿脐带感染:新生儿出生后,脐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自然脱落。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脐带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就会发生感染。
这种情况下,新生儿会出现发热、红肿、脐带渗液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这种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4.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所引起的一种状态。
这种情况下,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心率减缓等症状。
通常情况下,这种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总之,新生儿的健康状况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同时,在理解这些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更好地护理新生儿,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观查及异常的识别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观查及异常的识别发表时间:2019-09-23T11:02:44.3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作者:虞莲会[导读] 宝宝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外在表现,即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这些情况不需要处理,隔断时间会自行消失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的特殊状态。
(泸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泸州 646000)胎儿娩出自脐带结扎至出生28天内这个阶段称为新生儿。
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外在表现,即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这些情况不需要处理,隔断时间会自行消失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的特殊状态。
1、生理性的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胎便的排出及水分的丢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
一般不会超过出生体重的1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这段时间由于水分的丢失,可出现皮肤弹性变差的情况,需要关注每日大小便的排泄情况。
如10天后体重未恢复,应检查母亲奶水是否充足,必要时到医院就诊,排除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可能。
2、生理性黄疸: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长至3-4周,宝宝一般情况好,哭声大,整个身体好,大小便排出正常,生长发育好,无其它异常症状。
3、生理性的乳腺肿大: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突然中断,男、女婴均可在出生后3-5天,在乳腺部位触摸到蚕豆大小,甚至核桃大小的肿块,部分可有少许的乳汁流出,多在2-3周消退。
这种时候切忌强行挤压,保持局部清洁即可,以免感染,同时衣物应柔软,宽松,防止摩擦导致皮肤损伤。
4、假月经:部分女婴在生后5-7天可出现阴道少许血性的分泌物,形成类似月经的出血,持续2-3天后停止,这也是受母体雌激素的突然中断引起的,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保持外阴的清洁,勤换尿布,防止大小便污染会阴部即可。
5、螳螂嘴、马牙:新生儿两颊部各有一块厚的脂肪垫,在口腔内隆起是比较明显的,这样利于宝宝的吸吮。
这属于正常的现象,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尤其是不能挑破,以免出现感染的现象。
简述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由于生理上的不完善,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生理状态。
以下简述几种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1. 黄疸: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
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无法有效分解血液中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使皮肤和眼白部发黄。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无害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失。
2. 呕吐:新生儿容易出现呕吐,尤其是在进食或嗝气时。
这是因为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产生胃肠道反射。
3. 呼吸窘迫综合征:也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早产儿。
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塌陷,使呼吸困难。
4. 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出生后数分钟内无法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
窒息可能由于胎儿窒息、出生窒息、窒息后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5. 胎便吸入综合征: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可能会排出一些黏稠的胎便,如果胎便进入肺部,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引起呼吸道感染。
以上几种生理状态虽然常见,但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展仍有一定影响,需要及时监测和处理。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生理状态,并在有必要时及时就医。
- 1 -。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发布时间:2021-09-02T11:09:32.01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作者:陈蓓[导读] 新生儿一般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陈蓓成都西区安琪儿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 610031新生儿一般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未满28天的婴儿。
在出生之后,环境的变化,身体各器官在生理和解剖等方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新生儿建立了自己的呼吸,血循环改变,消化和排泄功能的开始,对外界较低温度的适应等,这些均为新生儿心理特点。
除此之外,出生之后还将出现各种生理现象,但其均为正常表现。
1.生理性黄疸出生后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在2~3天后有些小儿表现出皮肤发黄,眼睛巩膜也存在发黄,第4~5天较为明显,8~12天则将自然消退,除去皮肤发黄之外,全身情况良好,未有病态,以及精神和食纳佳,从而称为生理性黄疸[1]。
通常对黄疸的的观察要在自然的光线下展开,房间明亮,家长一般均能够发现。
如若光线暗或是不清晰,家长也要及时观察这点。
一般足月儿检查胆红素在20~120mmol/L,而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出现较晚,通常是在3~5天内在出现,而6~8天则达到高峰,并且黄疸的程度也要比足月儿严重,同时,消退的的时间也比较晚,7~9天后则开始消退,直至2~3周后才能够退净。
而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息息相关,例如胆红素产生量较大;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较差;肝细胞的摄取能力不足;对机体胆红素的排泄能力不高。
新生儿为何胆红素升高,则因新生儿刚出生时红细胞较多,而出生后血液中多余的红细胞随之破坏,故产生过多的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堆积[2]出现黄疸。
若黄疸出现过早或是过重,则要考虑病理性黄疸。
此外,刚出生小儿肠道细菌少,不能将肝脏胆红素全部处理则是造成生理性黄疸又一原因。
再则是肝脏本身发育不全,肝酶活力差,因此,不能有效处理胆红素。
2.马牙和螳螂嘴通常出现在新生儿齿龈边缘上常有灰色小隆起,或呈白色小圆点,高出牙龈,芝麻大小,一般在医学上称为皮珠,故俗称马牙或是板牙。
新生儿26个生理现象

新生儿26个生理现象先锋头胎儿经过产道娩出时因头部受压引起头颅软组织内血液循环受阻而致的变形。
因为胎头大于产道,在产道扩张过程中胎头受软组织的压迫,静脉回流受阻,水分外渗造成头皮软组织水肿——即先锋头或称产瘤。
初产妇由于产道较紧,故第一胎头位娩出的新生儿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先锋头。
头顶较长带橄榄形,指压有凹陷痕,水肿可随侧睡方向而改变。
一般生后2~3天就被吸收,个别要6~7天才消退,用不到治疗。
胎脂妊娠5个月左右的胎儿皮脂腺能分泌脂性物质——胎脂,以保护皮肤免受羊水浸软。
一般在早产的体表最多,足月儿次之,过期产儿最少。
出生后胎脂有保护皮肤免受感染和保暖作用,但当皱褶处的胎脂酸时可刺激皮肤引起褶烂。
故对液下、腹股沟、颈下等皱褶处积聚较多的乳白色粘稠胎脂要用消毒纱布蘸油或撒粉揩去,部分胎脂能被皮肤吸收。
胎记这是皮肤深层有色素细胞积聚所致。
多数位于骶尾部呈不规则形的浅青色,压之不褪色,边缘清晰。
一般在学龄期前即自行消退毋须处理。
胎粪胎儿在母体羊膜囊中有吞咽羊水动作。
由消化道内的羊水内容物包括角化上皮细胞、胎毛、胎脂等,和羊腺分泌物、胆汁等混合成墨绿色的胎粪,此粪便质粘稠、无臭味,一般在出生后1~3天排空,个别可长达1周以上。
随着吃奶逐渐增加和胎粪的排空,大便的颜色即由墨绿色转为棕,然后再逐步转为黄色。
拥抱反射这是一种原始反射。
医生检查时用于托住新生儿后头部稍向上抬高后、突然落下头部,新生儿双手张开、上肢外展及前臂出屈曲伴哭叫。
胎龄28周时双上肢伸直外展有哭叫,37周时有前臂屈曲。
生后6个月前该反射应消失。
过敏红斑多数发生在洗澡之后,部分新生儿对光线、空气或肥皂、毛巾、温度等刺激都会出现红斑,多者可融合成片。
面部和躯干四肢都可以有,其中以躯干部较为多见,2~3小时侯自然消失。
但亦有此起彼伏,约一周左右自愈,毋需特殊治疗。
粟粒疹这也是较常见的皮肤疹象。
粟粒疹最多见于新生儿的鼻尖,其他像面部和躯干上偶尔也会看到,但往往比鼻尖上的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3
所以,初为父母,了解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和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十分必要。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4
正常新生儿 生理特点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5
新生儿期
是指出生至生后第28天内的孩子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注意其生理特 点
2020/112/18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6
1.一般状态:
健康的新生儿,生后会大声啼哭,但没有眼 泪,有各种无意识的动作,吸吮能力强,充 满活力。
2020/11/14
7
2. 外观特点:
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皮肤表面有一层薄
白色胎脂。足月儿胎毛不多,仅在颅部或额 面、骶尾部可见;胎毛多,未脱落表示未成 熟;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 ,保护功能不强,稍不注意容易损伤,细菌 感染后容易发生脓疱疮等病症;新生儿头颅 较大,不是很圆,头长占身长1/4,颅缝可能 未闭或颅骨边缘重叠;口腔粘膜光滑薄嫩。
奶量根据所需热量及婴儿耐受情况计算, 遵循从小量渐增的原则,以奶后安静、无 腹胀和理想的体重增长(15~30g/d,生理 性体重下降期除外)为标准。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3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4
正常新生儿护理
(3)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 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一般不需要枕枕头。
足月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 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3小时,大脑对下级 中枢抑制较弱,且锥体束、纹状体发育不 全,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
2020/112/18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0
正常新生儿护理
(1)保暖: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 新生儿,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使婴儿处 于中性温度中。
侧卧位可避免呕吐窒息。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5
正常新生儿护理
(4)预防感染: 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护理和操作时
应注意无菌; 避免过分拥挤,室内要经常通风防止空气
污染,杜绝乳制品污染。 避免患病人员探视。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6
正常新生儿护理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8
(4)泌尿系统: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肾结构发育已完成,但 功能仍不成熟。不能有效处理过多的水和 溶质,易发生水肿或脱水。
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排尿,少数在48小时 内排尿,一周内每日排尿可达20次。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9
(5)神经系统:
新生儿脑相对大,但脑沟、脑回仍未完全 形成。
因新生儿头部表面积大,散热量多,寒冷 季节可戴绒布帽。
保暖过度可致发热甚至捂热综合征。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1
适当保暖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2
正常新生儿护理
(2)喂养: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即可抱至 母亲处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提倡按需 哺乳。
无母乳者可给配方乳,每3小时1次,每日 7~8次。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王立方
宝宝初到人世,身体还很娇弱,需要爸爸
妈妈的呵护,所以,多点关心,多点爱, 才能健康地成长!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
在临床上新生儿因一些特殊的症状就诊的
并不少见,只是因为年轻的妈妈对新生儿的 正常新生儿的特殊症状不了解而上医院,其 实,有些都是新生儿的一些特殊的正常表现。
2020/11/14
8
3.体温
保持体温在36.5-37℃,因新生儿体温调节 中枢功能尚未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因皮 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 热过多,若不注意保暖可发生低体温、低 氧血症,硬肿症;因需水量大,过度保暖 使水份丧失明显增加,或当水份摄入不足 时,易引起体温升高,出现脱水热。(冬 季室温保持在20-22 ℃ 左右,湿度以55%为 宜)
2020/11/14
10
(1)呼吸系统:
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出生时经产道挤压, 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 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如吸 收延迟,则出现湿肺症状。剖宫产儿发生 率高,故建议自然分娩。
呼吸频率较快,安静时约为40次/分左右, 如持续超过60~70次份称呼吸急促,常由呼 吸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需要就诊。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1
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可有短 暂(常5—10秒)停顿,以腹式呼吸为主, 呼吸次数40次/分左右,只会用鼻呼吸,鼻 粘膜血管和淋巴管丰富、鼻孔小,易引起
鼻塞;发生鼻塞时,只会用鼻呼吸的新生 儿就会出现呼吸困难。
2020/11/14
12
(2)循环系统
16
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
水等组成,呈糊状,为墨绿色。足月儿在 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约2~3天排完。若生 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 它消化道畸形。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7
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 及活力不足,是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2)循环系统:新生儿心率较成人快好多, 且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90~160次/分。 (一般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3
(3)消化系统:
正常足月儿出生时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 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 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甚至呕吐。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4
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 有利于大量的流质及乳汁中营养物质的吸 收,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 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15
除淀粉酶外,消化道已能分泌充足的消化 酶,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2020/11/14
初为父母知识讲堂
2020/11/14
9
4.体重
新生儿由于排泄,皮肤水分蒸发,吃奶较 少,在出生后4~5天内,会出现体重下降, 一周末降至最低点,约下降出生时体重的 3%~9%,随后体重逐渐回升,大约在第10 天左右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称生理性 体重下降,但如果喂养不当,或奶量不足 ,都可影响体重的增长。如若10天后未恢复 或继续下降,应寻找原因,给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