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采集、原子吸收等试题集.
水质采样理论试题及答案

水质采样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20分)1.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次。
2.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3.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4.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识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m,井(孔)口安装,孔口地面应采取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5.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采样一次。
6.地下水采样前,除、和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7.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识中应包括、采样日期、编号、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8.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为。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
9.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与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10.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1000t/d时,还应满足的要求。
二、判断(20分)1.地下水采样时,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m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30min时,应进行洗井。
( )2.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枯水期各1次。
( )3.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 ) 4.为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对日排水量大于或等于500t、小于1 000t的排污单位,使用连续流量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或以每小时为间隔的时间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
水样采集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1000/td 时,还应满足 的要求。
答案:污水流量测试 自动监测
16.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的标志内容包括
、编号、排污去向、 等。
答案:点位名称 主要污染因子
17. 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
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
性
和
性。
答案:干扰物质 均匀 代表
18. 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正确答案为:为了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非 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11. 地下水采样时,每 5 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 1 米井 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 30 分钟时,应进行洗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水位复原时间超过 15 分钟时,应进行洗井。 12. 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 2 次,丰水期、水枯期各 1 次。( ) 答案:正确 13. 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 答案:正确 14. 为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是,对日 排水量大于或等于 500 吨、小于 1000 吨的排污 单位,使用连续流量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或以每小时为间隔的时间比例采样, 实验室分析混合样。( ) 答案:正确 15. 排污总量监测的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由地 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热点话题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 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会同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环保机构 共同确定,并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16. 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确认后的采样点不得改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如因生产工艺或其他原因 需要变更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重新确认。 17.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让所属的监测站对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监督监测,重点污染源(日 排水量大于 100 吨的企业)每年 4 次以上,一般污染源(日排水量 100 吨以下的企业) 每年 2-4 次。( ) 答案:正确 18. 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 、C. d、Hg 、A. s 和 C. r(VI)等项目时,采样时应避开水表面。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试题

以下是一份关于水质中铜、锌、铅、镉的测定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试题。
这份试题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旨在测试学生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选择题(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下列哪种元素最适合用于测定水质中的铅含量?
A. 铜
B. 锌
C. 铅
D. 镉
2. 下列哪个参数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是必需的?
A. 溶液的pH值
B. 溶液的电导率
C. 溶液的吸光度
D. 溶液的离子强度
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下列哪种操作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A. 使用高纯度的空心阴极灯
B. 采用较小的狭缝宽度
C. 燃烧器位置不当
D. 灯电流设置过高
二、简答题
1.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铅含量的实验中,如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写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铜、锌、铅、镉含量的实验步骤。
水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水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采集水样时,应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水样B. 采集水样后,应立即加入固定剂C. 采集水样后,应尽快分析,以减少样品的变质D. 采集水样时,应将容器洗涤干净,但无需进行干燥处理答案:D2. 在水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pH的基准物质?A. 邻苯二甲酸氢钾B. 磷酸二氢钾C. 硼砂D. 硫酸钠答案:D3. 测定水中溶解氧时,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采用碘量法测定B. 采用电化学法测定C.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D. 采用滴定法测定答案:C4. 测定水中氨氮时,下列哪种试剂是必需的?A. 硫酸B. 氢氧化钠C. 重铬酸钾D. 硫酸亚铁铵答案:B5. 测定水中总磷时,下列哪种试剂是必需的?A. 硫酸B. 过硫酸钾C. 硝酸银D. 氯化汞答案:B6. 测定水中总氮时,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采用凯氏定氮法B.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C. 采用气相色谱法D.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D7. 测定水中总有机碳(TOC)时,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采用燃烧氧化法B. 采用化学氧化法C.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D. 采用气相色谱法答案:D8. 测定水中重金属离子时,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B.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采用离子色谱法D.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D9. 测定水中油类物质时,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采用红外光谱法B.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C. 采用气相色谱法D. 采用液相色谱法答案:B10. 测定水中微生物时,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 采用平板计数法B. 采用膜过滤法C. 采用PCR法D.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水样,以防止样品的__污染__。
2. 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常用的方法有__碘量法__和__电化学法__。
44.水采样试题(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44.水采样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44.水采样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44.水采样试题的全部内容。
水采样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水质采样技术指导的国标号码为。
答: GB12998-91。
2.水质采样技术指导是采样技术的指导,不包括详细的。
答:基本原则;采样步骤.3。
水样从采集到分析这段时间里,由于、、物理作用会发生的变化,为了使样品变化降低到程度,必须在时,对样品加以 .答:生物作用;化学作用;物理;不同程度;最低;采样;保护.4。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标准适用于、、、及采样.答:开阔河流;封闭管道;开阔水体;底部沉积物;地下水。
5.地下水可分为、和水。
答:上层滞水;潜水;承压。
6。
由于样品中成份不同,有的分析项目要求取样,有的分析项目要求_ 分析,有些项目的样品能保存时间。
答:性质;单独;现场;较长。
二、判断题1。
经常使用的样品保护剂有酸、碱及生物抑制剂等.( )2.对光敏物质可使用棕色玻璃瓶采样。
()3。
样品冷冻时,一般温度控制在—25℃。
()4。
不锈钢容器只用于高温样品的测定。
()5。
采集生物样品的容器,瓶口直径越小越好。
()答:1、√;2、√;3、×;4、×;5、×;三、问答题1.什么是瞬间水样?答:从水体中不连续地(就时间和地点而言)采集的样品称之为瞬间水样。
2。
什么情况下适合于采混合水样?答:①测定平均浓度时;②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质量负荷;③为估价特殊的、变化的或不规则的排放和生产运转的影响时。
3。
回答样品冷藏保存的措施?答:水样冷藏时:①温度低于采样时水样的温度;②水样采集后立即放在冰箱或冰—水浴中,暗处保存;③一般于2~5℃冷藏;④冷藏不适用长期保存,对废水保存时间更短。
水质采样试题

水质采样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上0.5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下0.5m处。
2.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347.89134.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 5.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Cd、Hg、As和Cr(Ⅵ)等项目时,采样时应避开水表面。
(√) 6.地表水监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
当有漂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7.采集测定微生物的水样时,采样设备与容器不能用水样冲洗。
(√)三、选择题1.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水面下mm采集柱状水样。
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C)A.100B.200 C.3002,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采样深度应在地下水水面m以下,以保证水样能代表地下水水质。
(B)A.0.2B.0.5 C.13.测定水中余氯时,最好在现场分析,如果做不到现场分析,需在现场用过量NaOH固定,且保存时间不应超过h。
(A)(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6)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2.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汞样品时,采样容器应如何洗涤?答案:采集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采集水中汞样品的容器的洗涤方法:先用洗涤剂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3)HNO3荡洗,最后依次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冲洗。
原子吸收试题

原子吸收试题一、填空题1、用()将欲分析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变为自由原子,通过测量蒸汽相中该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以确定化学元素含量的方法。
2、用()将欲分析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变为自由原子,通过测量蒸汽相中该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以确定化学元素含量的方法。
3、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常量元素分析时,所用水应符合GB6682中()级水规格,进行痕量元素分析时,所用水应符合GB6682中()级水规格。
4、火焰法用的燃气通常为(),助燃气为()。
5、无火焰法用的保护气体如氩气、氮气和氢气等应不()。
6、()能发射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锐线。
它是原子吸收光谱中应用最广的锐线光源。
7、()是用于背景矫正的光源,属于连续光谱灯,它可发射190nm~430nm附近的连续光谱。
8、原子化系统功能是使样品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以便能实现原子吸收测量。
9、()的功能是从光源发射的电磁辐射中分离出需要的电磁辐射。
10、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为了减少光度测量的误差,吸光度值一般选在()之间。
11、燃烧器()决定吸收光程,根据待测元素的含量高低,选择合适的吸收光程长度。
1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过程中干燥的作用是()。
1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主要的定量方法有()、()和()。
14、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15、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如果试样粘度过高,在试样进入雾化室后,就会粘附在室内壁上,而产生效应。
二、简答题1、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有那几部分组成?2、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光源灯基本要求是什么?3、火焰原子化器有那几部分组成?4、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火焰原子化系统基本要求是什么?5、背景矫正有那几种矫正方法?6、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辨率?7、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线稳定性?8、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检出限?9、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特征浓度?10、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精密度?1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使用标准曲线法做定量分析时应注意什么?12、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原子化器上方为什么要加装排风装置?1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所用火焰有哪几种类型?14、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主要用哪些方法消除化学干扰?15、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常用燃-助燃气组合有那几种?。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集附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185题)一、选择题 ( 共72题 131分 )1. 1 分 (1001)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1) 荧光光谱的最短波长和激发光谱的最长波长相对应(2) 最长的荧光波长与最长的激发光波长相对应(3)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无关(4) 荧光波长永远长于激发光波长2. 2 分 (100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 )(1) 工作曲线法 (2) 内标法(3) 标准加入法 (4) 间接测定法3. 2 分 (1006)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1) 控制燃烧速度 (2)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3)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4)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4. 2 分 (1008)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1) 延长灯寿命 (2) 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3)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4) 扣除背景吸收5. 2 分 (1012)用有机溶剂萃取一元素,并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操作中应注意( )(1) 回火现象 (2) 熄火问题(3) 适当减少燃气量 (4) 加大助燃比中燃气量6. 2 分 (101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 )(1) 减小狭缝 (2)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3) 另选测定波长 (4) 用化学方法分离7. 1 分 (1084)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1) 直流放大 (2) 交流放大(3) 扣除背景 (4) 减小灯电流8. 2 分 (1092)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9. 2 分 (1093)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10. 2 分 (1094)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 )(1) 红外光谱法 (2) 荧光光度法(3) 分光光度法 (4) 核磁共振波谱法11. 2 分 (1099)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1) 自然变度 (2) 斯塔克变宽(3) 劳伦茨变宽 (4) 多普勒变宽12. 2 分 (1100)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1)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2)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3)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4)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13. 2 分 (110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 )(1) 火焰 (2) 空心阴极灯(3) 氙灯 (4) 交流电弧14. 2 分 (1175)质量浓度为0.1g/mL 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 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 1% 吸收灵敏度为 ( )(1) 0.0000783 (2) 0.562(3) 0.00244 (4) 0.0078315. 2 分 (1176)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 )(1) 每毫米 2.6nm (2) 每毫米 0.38nm(3) 每毫米 26nm (4) 每毫米 3.8nm16. 2 分 (1196)某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为每纳米 1.0 mm,用它测定某种金属离子,已知该离子的灵敏线为 403.3nm,附近还有一条 403.5nm 的谱线,为了不干扰该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的狭缝宽度达: ( )(1) < 0.5mm (2) < 0.2mm(3) < 1mm (4) < 5mm17. 2 分 (119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 )(1) 愈严重 (2) 愈不严重(3) 基本不变 (4) 不变18. 2 分 (1242)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1) 灯电流 (2) 灯电压(3) 阴极温度 (4) 内充气体的压力19. 2 分 (1243)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 空心阴极灯 (2) 火焰(3) 原子化系统 (4) 分光系统20. 2 分 (1244)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1) 分子吸收 (2) 背景吸收(3) 光散射 (4) 基体效应21. 1 分 (1310)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 )(1)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 (2)一定需要锐线光源(3)一定需要连续光源 (4)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22. 1 分 (1311)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 )(1)阶跃荧光 (2)直跃荧光(3)敏化荧光 (4)共振荧光23. 2 分 (131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1)两者相同 (2)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3)电热原子化法低 (4)电热原子化法高24. 2 分 (13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提高火焰温度 (4)改变光谱通带25. 2 分 (1315)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 分析灵敏度低, 研究发现是在火焰中有氧化物粒子形成, 于是采取下面一些措施, 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提高火焰温度 (2)加入保护剂(3)改变助燃比使成为富燃火焰 (4)预先分离干扰物质26. 2 分 (13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已知由于火焰发射背景信号很高, 因而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减小光谱通带 (2)改变燃烧器高度(3)加入有机试剂 (4)使用高功率的光源27. 1 分 (1317)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如果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物, 则荧光信号 ( )(1)增强 (2)降低(3)不变 (4)可能增强也可能降低28. 2 分 (13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 )(1)空气-乙炔 (2)空气-煤气(3)笑气-乙炔 (4)氧气-氢气29. 2 分 (131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 )(1)使火焰容易燃烧 (2)提高雾化效率(3)增加溶液粘度 (4)增加溶液提升量30. 1 分 (1320)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 )(1)氙灯 (2)金属蒸气灯(3)空心阴极灯 (4)激光光源31. 2 分 (132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 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 ( )(1)自然变宽 (2)压力变宽(3)场致变宽 (4)多普勒变宽(热变宽)32. 2 分 (1322)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析的光谱干扰比火焰发射分析法的光谱干扰( )(1)多 (2)相当(3)不能确定谁多谁少 (4)少33. 2 分 (1323)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时浓度范围合适, 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高, 测量噪音也小,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 除了其它因素外, 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1)使用的是贫燃火焰 (2)溶液流速太大(3)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4)试样中有干扰34. 2 分 (1325)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1)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2)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4)火焰发射干扰35. 2 分 (132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 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 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 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1)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2)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3)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4)缩小读数标尺36. 1 分 (1328)原子荧光法与原子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比火焰发射小得多, 因此原子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1)光源的影响 (2)检测器灵敏度低(3)发射光的影响 (4)单色器的分辨率低37. 2 分 (1329)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1)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2)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3)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4)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38. 1 分 (1330)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1)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2)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3)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4)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39. 2 分 (133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 和溶液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一样? ( )(1)溶液2的粘度比溶液1大(2)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面活性剂(3)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 KCl(4)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 NaCl溶液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 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 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 其原因是 ( )(1)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2)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3)Hg185.0 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4)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 nm线的强度太弱41. 2 分 (1337)原子吸收光谱是 ( )(1)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2)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3)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2. 2 分 (1347)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 )(1)钨灯 (2)能斯特灯(3)空心阴极灯 (4)氘灯43. 2 分 (1348)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1)透镜 (2)单色器(3)光电倍增管 (4)原子化器44. 2 分 (1351)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 )(1)光源透射光的干扰 (2)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5. 1 分 (1353)荧光分析是基于测量 ( )(1)辐射的吸收 (2)辐射的发射(3)辐射的散射 (4)辐射的折射46. 2 分 (135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1)基体效应的影响 (2)光谱背景的影响(3)其它谱线的干扰 (4)电离效应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1)自然宽度 (2)赫鲁兹马克变宽(3)斯塔克变宽 (4)多普勒变宽48. 2 分 (1358)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 )(1)光谱线重叠的干扰 (2)化学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9. 1 分 (1360)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 应采取的措施是 ( )(1)直流放大 (2)交流放大(3)扣除背景 (4)数字显示50. 1 分 (1361)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 )(1)光电池 (2)热导池(3)热电偶 (4)光电倍增管51. 2 分 (136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1)盐酸 (2)磷酸(3)钠 (4)镁52. 2 分 (1363)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扣除背景 (4)采用标准加入法53. 2 分 (136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1)阴极材料 (2)阳极材料(3)内充气体 (4)灯电流54. 2 分 (1366)下述情况下最好选用原子吸收法而不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的是( )(1)合金钢中的钒 (2)矿石中的微量铌(3)血清中的钠 (4)高纯氧化钇中的稀土元素55. 2 分 (1369)在原子吸收法中, 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1)热变宽 (2)压力变宽(3)自吸变宽 (4)场致变宽56. 2 分 (1370)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 需采用的火焰为 ( )(1)乙炔-空气 (2)乙炔-笑气(3)氧气-空气 (4)氧气-氩气57. 2 分 (1373)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1)原子的热运动(2)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3)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4)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58. 2 分 (1375)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 )(1)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59. 2 分 (1376)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 )(1)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2)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3)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60. 2 分 (1379)下列原子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1)铬原子吸收359.35nm, 发射357.87nm(2)铅原子吸收283.31nm, 发射283.31nm(3)铟原子吸收377.55nm, 发射535.05nm(4)钠原子吸收330.30nm, 发射589.00nm61. 1 分 (1380)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 ( )(1)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2)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3)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4)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62. 2 分 (1740)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 )(1) 释放剂 (2) 缓冲剂(3) 消电离剂 (4) 保护剂63. 2 分 (1741)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1) 大量的空气 (2)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 少量的空气 (4)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64. 2 分 (1742)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相同部件是 ( )(1) 光源 (2) 单色器(3) 原子化器 (4) 检测器65. 2 分 (1743)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1)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 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3) 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4)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66. 2 分 (1744)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 ()(1) 光源 (2) 原子化器(3) 检测器 (4) 放大器67. 2 分 (1745)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 )(1)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2)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3)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4)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68. 1 分 (1746)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 ) (1) 乙炔 (2) 氧化亚氮(3) 氢 (4) 氩69. 2 分 (1747)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1) 钠 (2) 钽(3) 钾 (4) 镁70. 2 分 (174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1)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2)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3)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4)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71. 2 分 (174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1) 物理干扰 (2) 化学干扰(3) 电离干扰 (4) 背景干扰72. 2 分 (175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1) 光电池 (2) 光电管(3) 光电倍增管 (4) 感光板二、填空题 ( 共59题 )1. 2 分 (20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定量的描述谱线的轮廓,习惯上引入了两个物理量,即________ 和 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水样采集 一、填空题 1. 水系的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原则上应设在 或 。 答案:水系源头处 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 2.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 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答案:网络 3. 在采样(水)断面同一条生工线上,水深5-10m时,设2个采样点,即 m处和 m处;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 m处。 答案:水面下0.5 河底上0.5 下0.5 4. 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 ,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 、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 之处。 答案:正下方 河床冲刷 表层沉积物易受扰动 5. 测 、 和 等项目时,采样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案:溶解氧 生化需氧量 有机污染物 6.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 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3-5次,但不得少于 次。 答案:生产周期 2 3 7. 的分布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 是布设污染控制监测井的首要考虑因素。 答案:污染源 扩散形式 8.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 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答案:网络 9. 地下水监测井应设明显标牌,井(孔)口应高出地面 m,井(孔)口安装 ,孔口地面应采取 措施,井周围应有防护栏。 答案:0.5-1.0 盖(或保护帽) 防渗 10. 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监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6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 采样一次。 答案:枯水期 每月 11. 地下水采样前,除 、 和 监测项目外,应先用被采样水荡洗采样器和水样容器2-3次后再采集水样。 答案:五日生化需氧量 有机物 细菌类 12. 采集地下水水样时,样品唯一性标中应包括 、采样日期、 编号、 序号和监测项目等信息。 答案:样品类别 监测井 样品 13.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称为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 % 答案:等混合水样(或时间比例混合水样) 小于20 14.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 与 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答案:时间 流量 1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 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1000/td时,还应满足 的要求。 答案:污水流量测试 自动监测 16.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的采样点的标志内容包括 、编号、排污去向、 等。 答案:点位名称 主要污染因子 17. 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 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分取测定水样的 性 和 性。 答案:干扰物质 均匀 代表 18. 水质采样时,通常分析有机物的样品使用简易 (材质)采样瓶,分析无机物的样品使用 (材质)采样瓶(桶)。自动采样容器应满足相应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 答案:玻璃 聚乙烯塑料 19. 采集湖泊和水库样品所用的闭管式采样器应装有 装置,以采集到不与管内积存空气(或气体)混合的水样。在靠近底部采样时,注意不要搅动 的界面。 答案:排气 水和沉积物 20. 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 法、 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答案:浮标 六分仪 21. 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 作用、 作用和 作用。 答案:生物 化学 物理 22. 选择盛装水样的容器材质必须注意:容器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 、 、和选用深色玻璃降低光敏作用。 答案: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容器不得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23. 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 、 、 、 、 、,即常说的五参数。 答案:水温 pH 电导率 浊度 溶解氧 24. 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 、 、和 、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答案:酸 碱 生物抑制剂 25. 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 、聚乙烯等塑料吸附 、磷酸盐和油类。 答案:金属 有机物质 26. 水样采集后,对每一份样品都应附一张完整的 。 答案:水样标签 27. 待测溴化物及含溴化合物的水样需 并 保存。 答案:于2-5℃冷藏 避光 28. 根据不同的水质采样目的,采样网络可以是 也可以扩展到 。 答案:单点 整个流域 29. 采集测定挥发性物质的水样时,采样泵的吸入高度要 、管网系统要 。 答案:低 严密 30. 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 的地方。 答案:避免外界物质污染 31. 水流量的测量包括 、 和 三方面。 答案:流向 流速 流量 32. 对于流速和待测物浓度都有变化的流动水、采集 样品,可反映水体的整体质量。 答案:流量比例 33. 采集水质样品时,在 采样点上以流量、时间、体积或是以流量为基础,按照 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混合水样。 答案:同一 已知比例 34. 为了某种目的,把从 同时采得的 混合为一个样品,这种混合样品称为综合水样。 答案:不同采样点 瞬时水样 35. 水体沉积物可用 、 或钻装置采集。 答案:抓斗 采泥器 36. 水的细菌学检验所用的样品容器,是 瓶,瓶的材质为 或 。 答案:广口 塑料 玻璃 37. 对细菌学检验所用的样品容器的基本要求是 。样品在运回实验室到检验前,应保持 。 答案:能够经受高温灭菌 密封 二、判断题 1. 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称为背景断面。 2.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上游、污水与河水混匀处、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污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3.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通常未集瞬时水样。( ) 答案:正确 4. 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米时时,在水深的1/4处采。(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污水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 5. 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次( ) 答案:正确 6. 在应急监测中,对江河的采样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 ) 答案:正确 7. 地下水监测点网布设密度的原则为:主要供水区密,一般地区稀、城区密,农村稀。( ) 答案:正确 8. 地下水监测点网可根据需要随时变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地下水监测点网不宜随时变动。 9. 国控地下水监测点网密度布设时,每个是至少应有1-2眼井,平原(含盆地)地区一般每500平方千米设1眼井( ) 答案:正确 10. 为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为了了解地下水体未受人为影响条件下的水质状况,需在研究区域的非污染地段设置地下水背景值监测井(对照井)。 11. 地下水采样时,每5年对监测井进行一次透水灵敏度试验,当向井内注入灌水段1米井管容积的水量,水位复原时间超过30分钟时,应进行洗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水位复原时间超过15分钟时,应进行洗井。 12. 地下水水位监测每年2次,丰水期、水枯期各1次。( ) 答案:正确 13. 在地下水监测中,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 答案:正确 14. 为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是,对日 排水量大于或等于500吨、小于1000吨的排污单位,使用连续流量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或以每小时为间隔的时间比例采样,实验室分析混合样。( ) 答案:正确 15. 排污总量监测的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样点位设置应根据热点话题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及排水管网设置情况,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站会同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环保机构共同确定,并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16. 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确认后的采样点不得改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如因生产工艺或其他原因需要变更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重新确认。 17.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让所属的监测站对排污单位的总量控制监督监测,重点污染源(日排水量大于100吨的企业)每年4次以上,一般污染源(日排水量100吨以下的企业)每年2-4次。( ) 答案:正确 18. 测定废水中的氰化物、PB. 、C. d、Hg 、A. s和C. r(VI)等项目时,采样时应避开水表面。( ) 答案:正确 19.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从水体的特定地点的不同深度采集的一组样品称为平面样品组。(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这样的一组样品称为深度样品组。 20. 地表水监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当有漂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 答案:正确 21.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的布设,应在较小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采样点位布设的选择,应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详尽的预调查,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应用统计技术合理地确定。 22.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位时,水质控制的采样点应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 ) 答案:正确 23. 采集湖泊和水库的水样时,由于分层现象,导致非均匀水体,采样时要把采样点深度间的距离尽可能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