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集附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集附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185题)一、选择题 ( 共72题 131分 )1. 1 分 (1001)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1) 荧光光谱的最短波长和激发光谱的最长波长相对应(2) 最长的荧光波长与最长的激发光波长相对应(3) 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无关(4) 荧光波长永远长于激发光波长2. 2 分 (1002)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 )(1) 工作曲线法 (2) 内标法(3) 标准加入法 (4) 间接测定法3. 2 分 (1006)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1) 控制燃烧速度 (2)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3)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4)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4. 2 分 (1008)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1) 延长灯寿命 (2) 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3)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 (4) 扣除背景吸收5. 2 分 (1012)用有机溶剂萃取一元素,并直接进行原子吸收测定时,操作中应注意( )(1) 回火现象 (2) 熄火问题(3) 适当减少燃气量 (4) 加大助燃比中燃气量6. 2 分 (101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 )(1) 减小狭缝 (2)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3) 另选测定波长 (4) 用化学方法分离7. 1 分 (1084)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1) 直流放大 (2) 交流放大(3) 扣除背景 (4) 减小灯电流8. 2 分 (1092)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9. 2 分 (1093)下列哪种原子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1) 铬原子吸收 359.35nm,发射 357.87nm(2)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283.31nm(3) 铅原子吸收 283.31nm,发射 405.78nm(4) 铊原子吸收 377.55nm,发射 535.05nm10. 2 分 (1094)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 )(1) 红外光谱法 (2) 荧光光度法(3) 分光光度法 (4) 核磁共振波谱法11. 2 分 (1099)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1) 自然变度 (2) 斯塔克变宽(3) 劳伦茨变宽 (4) 多普勒变宽12. 2 分 (1100)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1)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2)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3)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4)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13. 2 分 (110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 )(1) 火焰 (2) 空心阴极灯(3) 氙灯 (4) 交流电弧14. 2 分 (1175)质量浓度为0.1g/mL 的Mg在某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时,得吸光度为 0.178,结果表明该元素在此条件下的 1% 吸收灵敏度为 ( )(1) 0.0000783 (2) 0.562(3) 0.00244 (4) 0.0078315. 2 分 (1176)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 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 )(1) 每毫米 2.6nm (2) 每毫米 0.38nm(3) 每毫米 26nm (4) 每毫米 3.8nm16. 2 分 (1196)某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线色散率为每纳米 1.0 mm,用它测定某种金属离子,已知该离子的灵敏线为 403.3nm,附近还有一条 403.5nm 的谱线,为了不干扰该金属离子的测定,仪器的狭缝宽度达: ( )(1) < 0.5mm (2) < 0.2mm(3) < 1mm (4) < 5mm17. 2 分 (1197)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 )(1) 愈严重 (2) 愈不严重(3) 基本不变 (4) 不变18. 2 分 (1242)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1) 灯电流 (2) 灯电压(3) 阴极温度 (4) 内充气体的压力19. 2 分 (1243)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1) 空心阴极灯 (2) 火焰(3) 原子化系统 (4) 分光系统20. 2 分 (1244)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1) 分子吸收 (2) 背景吸收(3) 光散射 (4) 基体效应21. 1 分 (1310)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 )(1)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 (2)一定需要锐线光源(3)一定需要连续光源 (4)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22. 1 分 (1311)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 )(1)阶跃荧光 (2)直跃荧光(3)敏化荧光 (4)共振荧光23. 2 分 (131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一般来说, 电热原子化法与火焰原子化法的检测极限( )(1)两者相同 (2)不一定哪种方法低或高(3)电热原子化法低 (4)电热原子化法高24. 2 分 (13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提高火焰温度 (4)改变光谱通带25. 2 分 (1315)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 分析灵敏度低, 研究发现是在火焰中有氧化物粒子形成, 于是采取下面一些措施, 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提高火焰温度 (2)加入保护剂(3)改变助燃比使成为富燃火焰 (4)预先分离干扰物质26. 2 分 (13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已知由于火焰发射背景信号很高, 因而采取了下面一些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1)减小光谱通带 (2)改变燃烧器高度(3)加入有机试剂 (4)使用高功率的光源27. 1 分 (1317)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如果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物, 则荧光信号 ( )(1)增强 (2)降低(3)不变 (4)可能增强也可能降低28. 2 分 (13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 )(1)空气-乙炔 (2)空气-煤气(3)笑气-乙炔 (4)氧气-氢气29. 2 分 (131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 )(1)使火焰容易燃烧 (2)提高雾化效率(3)增加溶液粘度 (4)增加溶液提升量30. 1 分 (1320)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 )(1)氙灯 (2)金属蒸气灯(3)空心阴极灯 (4)激光光源31. 2 分 (132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 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 ( )(1)自然变宽 (2)压力变宽(3)场致变宽 (4)多普勒变宽(热变宽)32. 2 分 (1322)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析的光谱干扰比火焰发射分析法的光谱干扰( )(1)多 (2)相当(3)不能确定谁多谁少 (4)少33. 2 分 (1323)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时浓度范围合适, 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高, 测量噪音也小,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 除了其它因素外, 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1)使用的是贫燃火焰 (2)溶液流速太大(3)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4)试样中有干扰34. 2 分 (1325)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1)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2)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4)火焰发射干扰35. 2 分 (132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由于某元素含量太高, 已进行了适当的稀释, 但由于浓度高,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 下列哪种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1)将分析线改用非共振线 (2)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止(3)改变标准系列浓度 (4)缩小读数标尺36. 1 分 (1328)原子荧光法与原子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比火焰发射小得多, 因此原子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1)光源的影响 (2)检测器灵敏度低(3)发射光的影响 (4)单色器的分辨率低37. 2 分 (1329)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1)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2)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3)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4)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38. 1 分 (1330)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1)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2)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3)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4)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39. 2 分 (133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 和溶液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一样? ( )(1)溶液2的粘度比溶液1大(2)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面活性剂(3)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 KCl(4)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 NaCl溶液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 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 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 其原因是 ( )(1)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2)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3)Hg185.0 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4)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 nm线的强度太弱41. 2 分 (1337)原子吸收光谱是 ( )(1)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2)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3)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2. 2 分 (1347)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 )(1)钨灯 (2)能斯特灯(3)空心阴极灯 (4)氘灯43. 2 分 (1348)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1)透镜 (2)单色器(3)光电倍增管 (4)原子化器44. 2 分 (1351)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 )(1)光源透射光的干扰 (2)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5. 1 分 (1353)荧光分析是基于测量 ( )(1)辐射的吸收 (2)辐射的发射(3)辐射的散射 (4)辐射的折射46. 2 分 (135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1)基体效应的影响 (2)光谱背景的影响(3)其它谱线的干扰 (4)电离效应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1)自然宽度 (2)赫鲁兹马克变宽(3)斯塔克变宽 (4)多普勒变宽48. 2 分 (1358)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 )(1)光谱线重叠的干扰 (2)化学干扰(3)背景干扰 (4)物理干扰49. 1 分 (1360)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 应采取的措施是 ( )(1)直流放大 (2)交流放大(3)扣除背景 (4)数字显示50. 1 分 (1361)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 )(1)光电池 (2)热导池(3)热电偶 (4)光电倍增管51. 2 分 (136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1)盐酸 (2)磷酸(3)钠 (4)镁52. 2 分 (1363)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 )(1)加入释放剂 (2)加入保护剂(3)扣除背景 (4)采用标准加入法53. 2 分 (1364)空心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1)阴极材料 (2)阳极材料(3)内充气体 (4)灯电流54. 2 分 (1366)下述情况下最好选用原子吸收法而不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的是( )(1)合金钢中的钒 (2)矿石中的微量铌(3)血清中的钠 (4)高纯氧化钇中的稀土元素55. 2 分 (1369)在原子吸收法中, 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1)热变宽 (2)压力变宽(3)自吸变宽 (4)场致变宽56. 2 分 (1370)原子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 需采用的火焰为 ( )(1)乙炔-空气 (2)乙炔-笑气(3)氧气-空气 (4)氧气-氩气57. 2 分 (1373)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1)原子的热运动(2)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3)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4)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58. 2 分 (1375)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 )(1)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59. 2 分 (1376)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 )(1)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2)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3)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60. 2 分 (1379)下列原子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1)铬原子吸收359.35nm, 发射357.87nm(2)铅原子吸收283.31nm, 发射283.31nm(3)铟原子吸收377.55nm, 发射535.05nm(4)钠原子吸收330.30nm, 发射589.00nm61. 1 分 (1380)原子荧光的量子效率是指 ( )(1)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2)入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比(3)单位时间发射的光子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4)原子化器中离子浓度与原子浓度之比62. 2 分 (1740)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 )(1) 释放剂 (2) 缓冲剂(3) 消电离剂 (4) 保护剂63. 2 分 (1741)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1) 大量的空气 (2)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 少量的空气 (4)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64. 2 分 (1742)非色散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相同部件是 ( )(1) 光源 (2) 单色器(3) 原子化器 (4) 检测器65. 2 分 (1743)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 ()(1)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 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3) 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4)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66. 2 分 (1744)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能消除的不稳定影响因素是 ()(1) 光源 (2) 原子化器(3) 检测器 (4) 放大器67. 2 分 (1745)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 )(1)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2)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3)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4)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68. 1 分 (1746)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 ) (1) 乙炔 (2) 氧化亚氮(3) 氢 (4) 氩69. 2 分 (1747)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1) 钠 (2) 钽(3) 钾 (4) 镁70. 2 分 (1748)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1)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2)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3)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4)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71. 2 分 (174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1) 物理干扰 (2) 化学干扰(3) 电离干扰 (4) 背景干扰72. 2 分 (175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1) 光电池 (2) 光电管(3) 光电倍增管 (4) 感光板二、填空题 ( 共59题 )1. 2 分 (20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定量的描述谱线的轮廓,习惯上引入了两个物理量,即________ 和 ________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后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吸收最强。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共振线(特征谱线)是元素所有原子吸收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因此,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2.什么叫积分吸收?什么叫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积分吸收与吸收介质中吸收原子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蒸气和温度无关。

因此,只要测定了积分吸收值,就可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但由于原于吸收线很窄,宽度只有约0.002nm,要在如此小的轮廓准确积分,要求单色器的分辨本领达50万以上,这是一般光谱仪不能达到的。

Waish从理论上证明在吸收池内元素的原子浓度和温度不太高且变比不大的条件下,峰值吸收与待测基态原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就能做别。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用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相重合。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使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带宽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

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带宽也要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若采用连续光源和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线,且灵敏度也很低。

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 无(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 原子线(少)离子线(谱线多)(7)分析对象 多元素同时测定 单元素 单元素、多元素(8)应用 可用作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 光源 有原子化装置 有原子化装置(10)色散系统 棱镜或光栅 光栅 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11)干扰 受温度影响严重 温度影响较小 受散射影响严重(12)灵敏度 高 中 高(13)精密度 稍差 适中 适中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l0-3Pa ,火焰温度为2 500K 时,电离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4.86⨯l0-4Pa 。

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 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1.013⨯l0-2Pa 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离子线(谱线多)(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但有滤光装置)(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12)灵敏度高中高(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4.86⨯l0-4Pa 。

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 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1.013⨯l0-2Pa 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

(完整版)原子吸收试题-答案

(完整版)原子吸收试题-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试卷答卷人:评分:一、填空题(共15 分1 分/空)1. 为实现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测量,必须使发射谱线中心与吸收谱线中心完全重合,而且发射谱线的宽度必须比吸收谱线的宽度窄。

2.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试样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的依据。

3.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减小光源波动的影响。

4. 为了消除火焰发射的干扰,空心阴极灯多采用脉冲方式供电。

5. 当光栅(或棱镜)的色散率一定时,光谱带宽由分光系统的出射狭缝宽度来决定。

6. 在火焰原子吸收中,通常把能产生1%吸收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 与氘灯发射的带状光谱不同,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光谱是线状的光谱。

8. 用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钙镁含量时,常加入一定量的镧离子,其目的是消除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干扰。

9. 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时,采用乙炔-空气火焰,使用时应先开空气,后开乙炔。

10. 待测元素能给出三倍于空白标准偏差的吸光度时的浓度称为检出限。

11. 采用氘灯校正背景时,空心阴极灯测量的是原子吸收+背景吸收(或AA+BG)信号,氘灯测量的是背景吸收(或BG)信号。

12、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的工作电流。

二、选择题(共15 分1.5 分/题)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A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

2.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D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3.空心阴极灯内充气体是( D )。

A.大量的空气 B. 大量的氖或氮等惰性气体C.少量的空气 D.低压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在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铜的实验中用于稀释标准的溶剂是。

( D )A.蒸镏水 B.硫酸 C.浓硝酸 D.(2+100)稀硝酸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B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答案)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ZEEnit 7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一、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是: ( D )A.氢灯;B.火焰;C.电弧;D.空心阴极灯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宜于: ( B )A.元素定性分析;B.痕量定量分析;C.常量定量分析;D.半定量分析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影响谱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A.热变宽;B.压力变宽;C.场致变宽;D.自吸变宽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 A )A灵敏度B速度快C操作简便5、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 3 )A.光谱线重叠的干扰B.化学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二、填空题1、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是。

答案:灵敏度高,取样量少,在炉中直接处理样品2、使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灵敏度3、在原子吸收法中校正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

答案:双波长法、氘灯法、塞曼效应法、自吸收法4、原子吸收仪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答案:光电倍增管、检测器5、根据观察是否稳定、是否稳定和是否稳定来确定空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心阴极灯的预热时间。

答案:发射能量、仪器的基线、灵敏度三、判断题1、塞曼效应校正背景,其校正波长范围广。

()答案:√2、原子吸收光度法测量高浓度样品时,应选择最灵敏线。

()答案:×3、在高温原子化器内,如不通入N2或Ar气,即不能进行升温测定。

()答案:√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可获得待测原子的单色光。

()答案:×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时,空心阴极灯不需预热。

()答案:×四、问答题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答: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能被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辐射强度减弱,从辐射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_____、_____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答案:原子化器分光系统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火焰原子化装置包括_____和_____。

答案:雾化器燃烧器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子化器的作用是___,用以吸收来自锐线源的___。

答案:产生基态原子共振辐射4.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常用的锐线光源有___、__和蒸气放电灯3种。

答案:空心阴极灯无极放电灯5.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过程中主要干扰有:物理干扰、化学干扰、_____和_____等。

答案:电离干扰光谱干扰6.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_____和_____,使灵敏度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7.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扣除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双波长法、_____、 _____和自吸收法。

答案:氘灯法塞曼效应法8.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确定空心阴极灯达到预热效果的标志是观察_____是否稳定、_____是否稳定和灵敏度是否稳定。

答案:发射能量仪器的基线9. 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物理干扰是指试样在转移、_____和 _____过程中,由于试样的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吸收强度下降的效应。

答案:蒸发原子化10.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光谱干扰是指待测元素_____的光谱与干扰物的_____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答案:发射或吸收辐射光谱11.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程序通常有__、__、_和__4个阶段。

答案:干燥灰化原子化除残1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阶段,灰化的含义在于___和__的灰化清除,保留分析元素。

答案:基体干扰物1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样品时,载气流量的大小对_和__有影响。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1.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B )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问跃迁B.原子的外层电子在不同能态间跃迁C.原子外层电子的振动和转动D.原子核的振动2.石墨炉的升温程序如下:(C )A.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净化、干燥、灰化和原子化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C)、单色器、检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B.空心阴极灯C.原子化器D.辐射源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A.氢灯B.氘灯C.钨灯D.空心阴极灯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C)A.燃气-助燃气B. 载气C. 燃气D.助燃气6.原子吸收检测中,下列哪些方法有利于消除物理干扰?(ABC)A.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B.采用标准加入法或选用适当溶剂稀释试液C.调整撞击小球位置以产生更多细雾D.加入保护剂或释放剂7.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ABCD)组成的。

A.雾化室B.雾化器C.燃烧器D.火焰8.原子吸收的干扰有(ABCDE)。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光谱干扰E.背景干扰9.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E )。

A.物理干扰B.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D.光谱干扰E.背景干扰10.富燃是助燃气量(B )化学计量时的火焰。

A.大于B.小于C.等于11.富燃是助燃气量(B )化学计量时的火焰。

A.大于B.小于C.等于12.调节燃烧器高度目的是为了得到(A )。

A.吸光度最大B.透光度最大C.入射光强最大D.火焰温度最高13.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B )。

A.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背景干扰D.物理干扰14.原子吸收仪器中溶液提升喷口与撞击球距离太近,会造成下面(C)。

A.仪器吸收值偏大B.火焰中原子去密度增大,吸收值很高C.雾化效果不好、噪声太大且吸收不稳定D.溶液用量减少15.导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弯曲有关的原因是(AB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EEnit 7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
1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是:(D)
A. 氢灯;
B. 火焰;
C. 电弧;
D. 空心阴极灯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宜于:(B)
A. 元素定性分析;
B. 痕量定量分析;
C. 常量定量分析;
D. 半定量分析
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影响谱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A)
A. 热变宽;
B. 压力变宽;
C•场致变宽;
D.自吸变宽
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A )
A灵敏度
B速度快
C操作简便
5、在原子吸收法中,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3 )
A.光谱线重叠的干扰
B•化学干扰
C背景干扰
D物理干扰
二、填空题
1、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是
答案:灵敏度高,取样量少,在炉中直接处理样品
2、使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析时,灯电流太高会导致、,使_____________ 下降。

答案:谱线变宽、谱线自吸收、灵敏度
3、在原子吸收法中校正背景干扰的主要方法有:、、答案:双波长法、氘灯法、塞曼效应法、自吸收法
4、原子吸收仪用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和光信号的。

答案:光电倍增管、检测器
5、根据观察是否稳定、是否稳定和是否稳定来
确定空心阴极灯的预热时间。

答案:发射能量、仪器的基线、灵敏度
二、判断题
1塞曼效应校正背景,其校正波长范围广。

2、原子吸收光度法测量高浓度样品时,应选择最灵敏线。

()答案:X
3、在高温原子化器内,如不通入2或Ar气,即不能进行升温测定。

()答案:“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可获得待测原子的单色光。

()答案:X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时,空心阴极灯不需预热。

()答案:X
四、问答题
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答:由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能被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使辐射强度减弱,从辐射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2、如何解决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记忆效应? 答:(1)用较高的原子化温度。

(2)用较长的原子化时间。

(3)增加清洗程序。

(4)测定后空烧一次。

(5)改用涂层石墨管。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